海内外专家聚羊城“把脉”乞巧
为使乞巧文化更为厚重,更有分量。作为今年广州乞巧文化节的其中一项“重头戏”,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广新局、广州市文联、中共天河区委、天河区政府主办,广东省社科院承办的“广州乞巧文化论坛”将在周四举办。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日本民俗专家鸟居贞义,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台湾艺术大师许伯夷,马来西亚籍乞巧文化专家高静宜,香港岭南大学教授潘淑华,广东省非遗专家委员会成员曾应枫等国内外知名的民俗文化专家将首次齐聚一堂,为广州乞巧把脉论道。
传承乞巧,有长远思路,也要有人、有物、有“载体”。既要放眼世界,也要立足本地。组委会于日前选出10位“广州杰出乞巧传承人”,包括乞巧艺人、民间文化艺术家、乞巧文化研究学者,黄埔、番禺及荔湾区民俗文化专家及珠村小学校长等。
借本届乞巧节开幕,南都记者回访部分专家及传承人,梳理出各人对于乞巧文化现状及发展的观点及建议。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剑明:
“既是民俗节日,应该村村都有”
“现在村民已经开始看到乞巧文化节带给珠村的经济利益,例如吃斋饭,买巧品,但要该文化在城市的发展后劲充足,还是需要其他村一起参与,再想些办法,带动代代相传。”潘剑明认为。
“乞巧不应该只是珠村或是天河的节日,它是一种村落文化,复兴的关键,还是要让该民俗文化在广州各村恢复起来。”潘剑明认为,作为民俗传统,乞巧节应该能够成为和端午节赛龙舟一样,每年广州各个古村落都应重视和举办的节日,使乞巧文化成为广州品牌。
潘剑明称,珠村恢复“摆七娘”只是一个鼓动作用,在其带动下,周边的黄村等村落都逐渐恢复乞巧文化。“乞巧不是没人做,只是无人牵头。”他认为,趁现在各村仍有懂乞巧的“巧姐”在,村集体应该给予更多的资金、场地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妇女也不要怕丑。”“民俗文化不能创造,传承才是长远发展的关键。”潘剑明认为,中心城区的城中村村民,过半数已经搬离村落、搬进社区,在这种背景下,村落族群更需要有像龙舟、乞巧等能够凝聚族群的文化及村民精神寄托。
专题策划:谭希莹 卫志凌
采写:南都记者 谭希莹 实习生 林琳 唐涛 通讯员 田禾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3年08月07日02:19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