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乌丙安:将传统端午节回归于民比申遗更重要
  作者:深圳广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19 | 点击数:5583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我们提到端午节现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放假!是的,自从端午节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将以假期的形式出现之后。这个在我们生活中似乎渐行渐远的传统节日,仿佛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眼前。

任重道远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我们提到端午节现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放假!是的,自从端午节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将以假期的形式出现之后。这个在我们生活中似乎渐行渐远的传统节日,仿佛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眼前。

  曾几何时,我们迷失在了现代化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什么都讲究简单、高效,从而开始对传统不屑一顾。不过,折腾一圈回来,身心疲倦的我们很快发现,我们是多么需要那个渐渐远去的传统家园,于是,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又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潮流。

  如何从节日传承与创新中感受文化的自信与共享,在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归还传统节日的亲情与宁静,比申遗更为重要。

  端午节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历史,也成为首个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民族节日,其操作手法为今后我国智慧申遗树立了典范。但从端午及其他一些文化遗产的申遗历程和保护管理中,暴露出我国在文化保护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和挑战。如各地同类民俗恶性争抢、保护人才匮乏、维护经费窘迫、开掘内涵不力等。我国不少文化遗产消亡速度快得惊人,一大批老艺人去世,使得不少民间技艺濒临灭绝。湖北省著名曲艺家谭少泉说,以曲艺为例,不只是“传”的问题,关键还有“承”的问题。因此,“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端午节为何要申遗?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前几天在新落成的秭归屈原祠接受采访时说,申遗就是要把古老传统的端午节还给老百姓,让老百姓从中享受尊严和幸福。

  在传统节日大有演绎成消费节日、沦为商家谋利之机时,在申遗成为景点涨价的序曲和借口时,相关人士重申遗是为了把原汁原味的传统节日还给老百姓,不能让公众买票、交钱过传统节日,听起来确实是个很好的理由。特别是在端午申遗成功后,有消息说,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都已纳入申遗计划,因而,以端午申遗为鉴,防止申遗的变味,如此澄清就显得更有必要。

  与这种表态截然相反的是,民间认为端午节申遗,是受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刺激。其实申遗与否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并无必然关系,不是说申遗成功了,端午节就有了文化内涵;也不是说端午节不申遗,其节日韵味就一定会淡化。而且倘若什么节日都要申遗,未来中国将成为一个遗产保护大国。可是遗产保护大国如果不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只关注遗产的数量多少,那么再多的申遗成功也不会带来文化传承上的自豪感。

  然而,让老百姓享受端午的节日尊严与幸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方面我们看到,即便申遗成功后,围绕端午最初发源地的争议仍在继续,最近就有湖北秭归和苏州两地,称各自为端午的最初起源地。这种争议和时下流行的名人故里之争如出一辙,节日只是被当作经济的一个道具,和真正的节日保护、挖掘节日文化内涵无关。至于和老百姓的关系,则更谈不上,如此何来节日尊严?

  另一方面,所谓的节日文化传承除了申遗之外,大都异化为作秀、或是伪文化的附庸。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适当注入现代元素,体现节日文化的与时俱进。然而,在节日文化上,人们对创新的渴求很容易简单化为引进、模仿,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要么只能陶醉在古文明中自我安慰。而这才是传统节日文化式微的根本原因所在。比如在首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上,一重达613斤、用613张粽子叶包裹、用时15小时制作的“粽子王”与公众见面。端午节要吃粽子,这是文化习俗,但以“粽子王”、豪华包装的形式给粽子强行附加扭曲的节日文化,对公众来说,不但是对节日尊严的亵渎,而且变相加重了公众的节日负担,节日幸福感也就荡然无存。

  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要让老百姓从传统节日中享受到尊严与幸福,申遗不是必要的选择,如何让公众从节日传承与创新中感受到文化的自信与共享,在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归还传统节日的亲情与宁静,或许更为重要。

 

  文章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2012-06-19 09:5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地方节庆泛滥 百姓没积极性不受益
下一条: ·萧放:要让端午节变成老百姓的节日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李丙传 黄煦茜]河北雄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符腾]浅论传统村落的人文记忆传承与保护·[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