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故事的学术价值----——胡鉴民序张清水先生的《宝盒》

民间故事的学术价值----——胡鉴民序张清水先生的《宝盒》

                            民间故事的学术价值----——胡鉴民序张清水先生的《宝盒》

  一九三六年的春天,我在国立中央大学开了一门民俗学功课“民俗研究与调查”,并且有一篇短短的稿子说明我们对于研究中国民俗的态度。《调查中国民俗的建议》。载在民国廿五年二月七日《中央大学日刊》。此时清水先生适在南京。物以类聚,我就在此时认识了这位中国民俗调查的健将。当时并承清水先生在报端发表他对于我们的感想;又承他屡次到中大来做多次学术上的畅谈。光阴容易,这一切的一切,忽忽成隔岁的陈迹。清水先生与我也劳燕分飞;人事沧桑,殊足感喟。

  清水先生于去年夏季就嘱我替他这部《宝盒》写序,但此时正是我个人的多事之秋。先曾北上,后又西来。到川后又因教务忙碌,迟迟未克握管。这是我对清水先生十分抱歉的地方。现值学期终了,略有余暇,已将《宝盒》披读一过,转将留存脑际的印象写在下面,以就正于贤者。

  《宝盒》十五篇均属民间故事的性质。在这部《宝盒》之前,请水先生已出版过好几部关于民间故事的书。我所曾经寓目的有《海龙王的女儿》、《太阳与月亮》、《魔术师》诸种,他对于民间故事的搜集要算是最努力的了。我们认为这是一件甚有利益的工作。不但对于社会科学极贡献,且足使掌教育权者注意到民间多流行的是什么许多教材,因为民间故事是工余饭后的谈资,愚夫愚妇的消遣品,老祖母催眠孙儿孙女的工具……它的魔力远过于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

  民间故事怎样有贡献于社会科学呢?《宝盒》的分析就是解答这个疑问。社会学的鼻祖孔德氏Auguste Gomte曾说:“社会状态,常在人类的心理中反映出来。”民间故事最是以代表民众的心理,一个民族的信仰、迷信、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知识程度、,均可从他的民间故事的分析中见之。《宝盒》十五篇的内容,可以说完全是中国社会的写照。

  十五篇故事中最是使人注意的,是民众因贫困的压迫而反映出来的发财的妄想。例如宝盒、如意袋、如意板,大蛇精故事中的金碗,打石匠故事中的伯公袍……都是平民不堪清苦、覬覦富有而不可得,因此想象一种致富的宝物,藉谋主观的安慰。其中打石匠一则,最是表示这种情境。打富原是人类的普遍心理,但是在中国却成为民族心理的一个特征。西洋人说,在中国以呼“发财!”为见面礼。数年前潘光旦先生在新月杂志发表《说丁财两旺》一文,称南人的殡舍墙壁上都留有两孔;前面是一个才字(即财),后面是一个丁字;此说明丁财两旺是中国中等社会的一种信仰,这些事实都足与上述故事互相发明。

  中国一般人最相信因果报。“两同年”、“如意袋”、“蛇女”、“老虎母亲”、“贪得无厌的人”诸篇,主旨都在宣传善行善报恶行恶报的观念。“贪得无厌的人”一则,那主人翁还先后经过这善恶两种报应;这种宗教性质的道德制裁的森严,真似曾子所谓十自所视千手所指!

  “灵筒”、“拉琴者的幸运”是代表运气的迷信。“三文钱”是鼓励敬老的道德。“珠笔的效用”一面是表示儒术的尊严,一面是证实儒家哲学在民间的宗教化。孔子显圣一段,尤足示明这种民间的精髓。

  在这十五篇故事中不但反映出民间的信仰与道德意识,且可窥见社会的背景,乡党邻里,挑担子,推磨,要酒糟养猪等等,都是中国的乡村生活的写真。要是这些故事是从一个部落社会采集而来的话,那么我们在故事的分析里,岂不是已可找到哪个部落社会状况了吗?

  上面是社会学的分析,若从初民心理学的观点去看,这十五篇中故事也不乏可贵的材料:

  首篇“宝盒”中叙说人与龟精做弟兄;“蛇女”一篇是人与蛇精结亲的故事;“鬼友”篇中说鬼也想结婚;“老虎母亲”篇是表明老虎也跟人一样有母性与正义观念;“如意袋”故事中的白鹤,与人类一样,知道以德报德;雷公虽上一神,但是他的肉鲜美可口,与地球上的其他动物无异;凡此均为愚夫愚妇与儿童之所深信,现在虽以故事的形式留存在社会中,但在初民时代则并不视为故事而认为实际生活的情状。布朗氏(A。R。Brown)研究安达门岛土人(Andaman Lslanders)时,久诺氏(Junod)研究非洲彭都族(Bantus)时,均曾发见这种使动植物及鬼神与精灵人格化(Personnification)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人类心理的最原始的形式,所设使物象人格化,就是拟人的意思。初民智识浅短,所能了解的只是一己的经验;故只能用推及及物的方法说明他们四周围的现象。现在我们在故事的分析中找到的神秘心理与原始的心理形式只有程度之差而无性质之别。英国人类学派如设在文明社会中留存着初民心理,即此意也。

  “珠笔的效用”故事中述蛮横的三弟兄与孔子之徒斗法。三弟兄均能一面变成蜂子,一面仍旧是人,蜂子钻进窗孔被孔子之徒一一钉住后,那留在家中的三弟兄也就死的死伤的伤的了。这种神秘的不合逻辑的的事实,在初民社会中则视为自然的现象。所以这也足以代表一种很普遍的初民心理,法国初民心理学者雷维蒲氏(LevyBriihl)称之为矛盾律(Loi de nou---cortradiction),初民差不多都相信人可以同时是一个人又是一个动物或鬼神。居四川北部松潘厅西北部的西番族有一种魔术者称,为毒药姆。这种人能作威作福,操纵年成丰歉之权,并能用魔术杀人,有一次,一个当毒药姆的母亲,命其子牵二牛出耕。一牛忽回守触人,幸耕者佩刀,立以刀劈牛头,伤之。及归视其母,已头流鲜血呻吟垂毙矣。乃知此是母附牛体而谋杀其子。(曾居留松潘的唐扛鼎君口述。)南非洲的蒲西曼族(Bushmen)有一种传说,称古代有一个青年卧荆棘中。虎走近欲噬之!但因渴他赴求饮;青年即乘机逃匿村中。虎随至,村人投以儿童。虎不食。一老者乃说,此非虎,乃一巫人也。此青年的母亲终以其子献之而去。同样的故事在各民族中真不知道有多少。

  《宝盒》十五篇中还有几处是关于物象起源的解释。例如“大蛇精故事”末段解释狗与猫的关系,“捉雷故事”末段解释雷公分散在各处的原因。这类故事已与宇宙原始的神话接近。它是民众的哲学,人类求知欲的表现。

  我在《调查中国民俗的建议》一文中曾阐述注意民俗的地理分布的重要。这十五篇故事都是清水先生在他的家乡——广东搜集的。但其中“蛇女”一篇的内容与流行在江苏的田螺精故事大致相同,不过易田螺为蛇而已。大概这原属同一故事,因流传而致互异的。我们希望各省各地方均能有像《宝盒》这样的著作问世,以期将来可把各地方的故事集合起来做一个比较的研究;这样我们便能知道何种是流传最广的,何种是新近流传于一隅的,何种是起源较古的,何种是新近形成的。做到这个地步,故事不独成为文化地理的材料,且变成研究社会史著的《宝盒》了。

  一九三七年一月十二日

  成都,国立四川大学

      文章来源:民俗学网站:王焰安先生的个人空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