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梁汉昌]镜头守望灿烂民间

[梁汉昌]镜头守望灿烂民间

  

镜头守望灿烂民间

  作者:梁汉昌

  中国作家网 2007-07-05




  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原生态文化,也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作为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音乐、民间信仰、民间礼仪、民间戏剧、民间神话、史诗、故事等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广西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 各民族内部又因地域、服饰、语言、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分成若干支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美轮美奂的民族民间文化。12个民族及其不同支系拥有百余种款式的传统民族服饰; 建筑文化也各具特色——侗乡风雨桥、壮乡苗寨吊脚楼、白裤瑶谷仓;民间音乐更有无尽宝藏——侗族大歌、黑衣壮山歌、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龙州壮族天琴乐器、隆林红水河流域青衣壮排歌;《布洛陀经诗》《壮族麽经》的文化价值不在纳西族《东巴经》之下。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饮食文化、人生礼仪、岁时风俗等等,不胜枚举。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广西和全国、世界各国一样,许多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一度遭受冷遇甚至濒临消失。作为普通的摄影工作者,我们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但可以采用纪实摄影、摄像、录音等手段,肩负起挖掘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留下珍贵形象史料的历史责任。有幸的是,目前我国已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广西在2004年3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定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相关抢救和保护政策也已陆续出台,以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等10个副馆为配套的“1+10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工程”已经实施。

  乘此东风,摄影界一批文化遗产保护自觉者想要把他们多年来采集于八桂乡村那些在很多人看来土得掉渣的、但却原汁原味记录民俗世象的纪实摄影作品拿出来,通过出版的方式,为历史留下一份形象资料,并且还要坚持拍下去。他们用一种自觉行为支持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作为一个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摄影工作者,编辑一套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文献性画册是我多年来的心愿。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影像丛书》在此情况下得以问世了,而拙作《霓裳摇曳的地方——中国隆林》作为其开丛之卷,意在抛砖引玉。

  我始终立足于影像的记录方式,并用了近5年来几乎全部的节假日时间专注于这个地区做影像田野考察,近两万张的原始图片资料应该说基本涵盖这个地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民俗世象。5年里,我的足迹涉及了隆林21个乡镇的上百个村寨,那里5个民族10余个分支的村寨和民间文化遗产,就像洒落在天边的珍珠一般,掩映在大山的褶皱中。我记不清走访了多少个村寨,只记得有不少村寨反复去过几次。 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能说我走遍了家乡隆林,从地理角度说,也许是可以走得完的, 但从精神意义上来说,是永远也走不完的。因为那里的民间文化意蕴是多么的深厚,那里的乡亲是那样的淳朴善良。我想,我的精神家园就在那里,那里就是我激情和灵感的源泉。

  在苗族山寨里,我看见破旧的茅草屋下,心灵手巧的妇女织绣出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民族服饰;在彝寨,我领略了充满原始野性的“抹黑脸”习俗;在红水河畔的青衣壮乡和驮娘江支流岩介河畔的冷独壮寨,飘荡着如天籁之音的醇美山歌;在仡佬冲,谜一般的象形文字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家乡丰富多彩的文化可以说是一块块玉石,有待挖掘整理。面对这些文化瑰宝,我顶礼膜拜,庆幸自己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耳闻目睹到多元文化的精彩。那一个月,我拍了300个“120型”反转片。

  拙作中的两位文字作者都是民俗专家,他们把严肃的民俗史料融入飘逸的散文笔调中,既有文学精品的可读性又有民族历史的文献性。应该说,开卷之作不是严肃的学术读本也不是轻松的旅游读物,更不是一般的摄影作品集。真正的民族世象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摒弃那些表演性质的伪民俗影像 。强调用专业摄影器材和记录介质,是因为这套画册作为图像史料,影像品质达不到专业水准的作品不予入编。

  这套丛书侧重深入介绍广西民族民间目前仍保存的传统特色地域文化,从而为关注历史传承、文化变迁的读者打开一“座”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和乡土社会的史书库;让渴望的返璞归真的读者借此踏上重返精神家园的心路之旅……并借此向有志于用镜头保护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们呼吁:有责任心的专业摄影工作者们,扛起你们的相机和行李,加入到“抢救性记录广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行动中来吧!

  (作者系广西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民族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