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柯平:用英语阐释中国思想

王柯平:用英语阐释中国思想

王柯平:用英语阐释中国思想

作者:□文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时间:2009-05-04



  一个约定

  1992年,在瑞士洛桑大学宽敞明亮的图书馆,经常会看到一个中国学生勤奋读书的身影。读累的时候,他会到窗前站一站,目光望向窗外的莱蒙湖、雪山和勃朗峰。晴天的时候,天蓝得透明,莱蒙湖波光粼粼,反射着太阳细碎的光芒,有白色帆船在波光里飘动。雪山闪着耀眼的光,远处的勃朗峰庄严肃穆。窗外明朗美丽的异域风景在缓解疲劳的同时,也使他内心隐隐生发出苍凉的孤独感来。

  这位中国学生就是王柯平,当时在洛桑大学哲学系读博士。因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在图书馆读累了有关西方哲学的书时,为了寻找一种家的氛围,他就会慢慢踱到图书馆收藏着中文、日文、韩文书籍的东亚区,即便是随便抽出一本中文书翻开来,扑面而来的方块字就带给这位外出求学的游子满满的慰藉。他当时研读最多的,就是《老子》、《庄子》、《孟子》等书。至今,王柯平还能回忆起有一天他读到《庄子》的“旧国旧都,望之畅然”时瞬间跌宕的心潮。

  在东亚区,他经常会遇到一些日内瓦大学汉学系的学生前来查找资料,他们知道王柯平来自中国且研究哲学,就经常找他交流一些关于中国哲学、文学的问题。在和这些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王柯平惊讶地发现,他们对《孔子》、《孟子》的熟悉程度,已经到了随便说句话就能引用原句的程度。看到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在国外有如此影响,王柯平真是又惊又喜。而这些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促使王柯平在读西方哲学书籍的同时,找来各种版本的《老子》、《庄子》等经典作品,重新细读和思考。

  在读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老子》、《庄子》等这些中国经典著作的英法译本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没有对原文的注释,或者对原文只进行“简单化翻译”,造成外国读者理解起来费劲或者理解有偏差,进而造成误用。

  这些经历让一直从事西学研究和教学的王柯平,开始思考日后怎样引导国内外语系的学生如何在文化层面上做中国人,同时也暗下决心尽其所能地学习中国传统,以便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思想。也是在这一年,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曼纽施(Herbert Mainusch)邀请王柯平去访问,当得知王柯平正在读各种版本和译本的《老子》时,对《老子》思想很感兴趣的德国教授眼睛亮了,两个人当下商定合作出两本英语和德语双语版的《老子》文本解读,来呈现老子思想的深层含义。王柯平负责英文本的写作,然后曼纽施教授再根据它翻译出德文本。

  一种写法

  1993年,王柯平回到祖国,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书。他一边给学生讲授“中国哲学经典选读”的英文课,一边着手撰写后来命名为《老子思想新释》的英文书。五年磨一剑,这本书于1998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遗憾的是,当时约定的双语本计划没有落实,因为就在这一年,曼纽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了。当时王柯平已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听闻教授噩耗也不胜悲痛和遗憾。

  在构思《老子思想新释》的写作体例时,在怎样组织结构才能使西方读者容易接受的问题上,王柯平颇费了一番功夫。最后在培根主题化的散文写作方式上获得灵感,决定采用主题化的写作体例。他把《老子》一书内容归纳出28个主题,再按主题把相关章节内容纳入。每个主题都写有导读,文本部分带有大量注释,最后是对主题的评论。导读和评论部分均是王柯平自己来写,文本注释上主要参照了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老子》注释本,其中也包括古棣、周英所撰的《老子通》和陈鼓应所编的《老子今注今译》。

  王柯平发现,以往用英语对中国哲学的一些概念的解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用西方现成的概念来“套释”中国经典文本的一些词语,比如有的学者翻译老子的“有”和“无”两个概念,将“有”翻译成“being”,将“无”翻译成“non-being”。王柯平说,其实这样翻译是不对的,用西方概念直接转换老子的思想,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位。那么,如何在不借用汉语拼音的情况下用英文词语来表示这一对概念呢?王柯平只好另辟蹊径,根据英文的构词法和实际需要来自行构造复合词了。因此,他把“有”翻译成“being-with-form”,把“无”翻译成“being-without-form”,然后再举例提供比较详尽的解释。他说:“当外国读者面对这些以前未见过的新词语时,就会按照我对这些词语的解释来理解中国哲学的一些概念,而不是简单的套释了。”

  又一种写法

  十余年来,王柯平主要从事柏拉图的诗学研究,经常应邀去国外参加一些国际学术研讨会。除了有几次是谈柏拉图的思想,很多次都是讲中国的思想。他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外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深层了解,主要限于为数甚少的汉学家,一般民众或学者对此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真正开始关注中国的变化、经验与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开始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了。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文化语境中,王柯平认为中国学者应当借用各种机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积极参与对话和交流,从人类整体的共同利益出发,在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诸多现实问题方面,参照中外文化的精髓,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

  同时,他坚持认为,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无论是讲国际的问题,还是讲中国的问题,都要从相关的问题意识切入,采取客观的批评态度,进行建设性的比照、反思与分析,尽可能地从跨文化的审视互动角度,进行某种尝试性的创造性的转化或转换性的创造。比如,2008年盛夏,他前往希腊参加雅典大学奥林匹克哲学与文化中心主办的政治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研讨会,此次会议上他作为基调讲演人,发言题目为《善治的两维——法治与贤明》,他一方面指陈了两种“法治 ”形态的本质差异与现存问题,同时阐述了儒家所倡导的“贤明”思想,将其作为一种融合政治智慧与道德人格的领导能力,与亚里士多德的“优秀统治能力”进行了比较,试图为只顾“多数选票”的选举政治提供一种补充因素,使大众在选举领导人的投票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考量参数,以便作出更趋合理的选择。这一重视领导人实用性政治智慧与道德性内在制约的“贤明”说,居然引起与会学者的很大兴趣,他们认为这些见解给西方人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其感到耳目一新,值得认真思考。

  自1996年起,特别是2000年以来,王柯平时常应邀赴德国、波兰、希腊、美国等多个国家参加多次国际研讨会。每次外出开会,他都依照要求认真撰写英文论文,主要以阐释中国的思想为主,比如《和而不同:多元文化的策略》、《老子的人生哲学之道》、《从实用理性审视法治与贤明》、《禅悟中的诗性智慧》、《方东美的文化理想与跨文化探索》等等。近两年来,他将这些论文整理成册,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诗学精神》等英文著作。

  如今54岁的王柯平,计划退休前侧重古希腊和英国美学与诗学的研究,退休后将专门从事中国哲学与美学的研究,继续用英文向西方介绍和阐释中国的文化精神与思想精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