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吕新雨:《记录中国——当代中国新记录运动》

吕新雨:《记录中国——当代中国新记录运动》



《记录中国——当代中国新记录运动》

基本信息
作  者: 吕新雨 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3-7-1
版  次: 1
页  数: 344  
I S B N : 9787108018496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掀起的“新纪录运动”的实践上的展示与理论上的分析。上半部以访谈、对话方式,让这个运动中的多位主持——吴文光、康建宁、段锦川等——现身说法,回顾和盘点自己的纪录片创作的心理历程半部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纪录片实践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只有具备了底层精神、平民视点、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的纪录片才能走出以往宣传片和专题片的老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浓厚的人文关怀、理性和批评的视角,来纪录中国,为今人提供思索的途径,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档案。

作者简介
吕新雨,1965年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学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近期主要从事影视理论、媒介与社会、三农问题与中国的现代性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7月;《《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另有论文数十篇。

目录
导言 在乌托邦的废墟上——新纪录运动在中国

上部 对话

个人化写作方式——吴文光访谈
与痛苦共鸣——康建宁访谈
独立制作,我选择的生活方式——段锦川访谈
从“彼岸”到“此岸”——蒋樾访谈
在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中——时间访谈
远游:在现实与历史中——陈晓鲫访谈
透过艺术的三棱镜——孙曾田访谈
被发现的女性视角——李红、李晓山访谈
纪录片:在中国的栏目化生存——魏斌访谈
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要出发——陈虻访谈
《百姓家园》能为中国纪录片贡献什么?——王子军访谈

下部 独语

人类生存之境——论纪录片的本体理论与美学风格
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
我们为什么需要纪录片?——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的反思
上海能否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重镇?
纪录片的选择——由《回到祖先的土地》所想到的
当代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运动
什么是纪录精神?
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问题备忘
纪录随笔
随笔(一)理论其实就是建立家园
随笔(二)纪录片有什么用?
随笔(三)缘分——怀斯曼与中国纪录片
随笔(四)一种读解——关于《八廊南街16号》
随笔(五)土地的血脉——关于《阴阳》
随笔(六)《体验大自然》让我们体验什么?
附录 什么是新纪录运动——吕新雨访谈
后记


书摘:

后记

我试图完成一种叙述。我希望像做一部纪录片一样来做这本书,来面对我们所说的新纪录运动。在任何纪录中,自我其实都是无法隐匿的,所以我惟一能做的其实就是努力去反省自己: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本书体现了这种努力。这里是差不多八年以来我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追踪研究,也是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不能说它充分完备,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角度的描述都会有所遮蔽,有所局限,任何个人的视野都是有限的。出于各种客观原因,很可能还有我没有发现的重要材料,有些还不及详细求证,特别是有很多材料还不能完全公布,——这是最让我遗憾不已的。
访谈是我做这个研究主要的“田野工作”,也是我对参与式观察方法的一种运用,我重视这种由自己完成的第一手资料,因为这里面体现着我对纪录片的理解、我自身的立场和情感投入,这三者对于我的研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彼此缠绕的。首先应该感谢各位接受采访者,他们的信任使我的工作能够在彼此坦诚的气氛下进行,这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彼此的相互弥补、发现,质疑和辩驳,我试图在文字稿中保留那种丰富的现场感觉,让读者自己去体会种种细节和质地,一是以弥补我描述的苍白和偏颇,更重要的是为了呈现和拓展各种观点的立场和可能。它们都是不应该被替代和抹杀的。我也期待与读者有这样的对话。还要特别感谢为我的访谈工作提供了各种帮助的朋友们,这种情谊让我温暖至今。书中收录了笔者各个不同阶段的文章,很多曾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与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有过对话的机会,也曾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我对它们没有做什么改动,基本保持了原貌,虽然我有一些观点现在已经有所变化。我相信我的研究轨迹本身也是属于这个运动的。
这本书不是史,它只是让问题呈现。我想以这本书对中国80年代以来到90年代之后的新纪录运动做一个初步的了断,也以此为我个人的工作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希望借此使更多的材料得以浮现和被挖掘,能为今后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打一个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翔实和公正的中国当代纪录运动史。
本书的出版历尽周折。现在,由于三联书店冯金红女十的不懈努力,书稿最终辗转到这家我所尊敬的出版社,并使得本书以今天的面目与读者见面。我们其实素昧平生,至今未曾谋面,也正因此,对于她深入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工作,我的感激无法言喻。
书稿完成之际,我的母亲还在病榻上辗转,同时满怀着对生命的期望。现在,她离开人世已经一年多了。今夜,冷雨敲窗,独坐于电脑的屏幕前,往事历历,百感交集。谨以此书纪念母亲。

2001年3月,吕新雨客居于旧金山
2002年12月1日,改定于上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