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民间游戏】忙趁东风放纸鸢(4.18)

       每到春天,总是能在公园的上空看到五颜六色的风筝。父母们带着孩子,情侣们牵着手,彼此扯着线、奔跑、凝望风筝于空中盘旋。那一只只风筝在嬉笑声中时高时低,时远时近。那线的两端牵扯的是温暖,是心与心的相通相连。

风筝的起源


        风筝,起源于中国。在民间也被叫作纸鹞、纸鸢、鹞子等。它在我国南方被称为“鹞”,在中原及北方地区被称之为“鸢”。因此又有“南鹞北鸢”之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学界有以下几种说法:

墨子造“木鹞”

      《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后来,墨子把“鹞”的制作方法教给了他的学生鲁班,鲁班又在此基础上改进做成了喜鹊的样子,《墨子·鲁问篇》:“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是风筝的早期形式。

韩信作纸鸢测距离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记载:“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豨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之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在这里,风筝被用于军事,韩信造风筝用风筝线来测量计算未央宫距离。

羊车儿作纸鸢求援

      《资治通鉴》记载说,南北朝时期,因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困宫中,他想利用风筝向外发送信号求救,可惜被敌人发现射了下来,“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

李邺改进纸鸢

      《询刍录·风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徐珂《清稗类钞》也曾记载:“风筝,纸鸢也,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

风筝直系祖先是鸢旗

      柴茂智、刘忠在《风筝的制作与放飞》一书中提出:风筝的直系祖先不是木鸢,而是测风的鸢旗。鸢旗缘于以鸟羽测风。

风筝与爱情:千里姻缘一线牵


       传说月老以红绳相系男女,确定男女姻缘,素有“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称,风筝,同样通过一条长长的线与人们联系在一起,因此,风筝也被赋予了爱情的寓意。清代戏剧家李渔《风筝误》里就有这样一段纠葛的感情故事:戚友先想放风筝,找来书生韩世勋作画,韩世勋感慨人生就在风筝上题了一首诗,恰巧戚友先放风筝时线断,风筝落在了貌美的詹淑娟院中,淑娟在风筝上和诗一首。戚友先的家童要回了风筝但恰巧戚友先在睡觉就把风筝交给了韩世勋,韩世勋觉得遇到了知音就又做了一只风筝题求爱诗于其上故意让风筝落入詹家院中,不料风筝这次是被詹爱娟捡到,她误以为风筝的主人是戚友先,爱娟为了能与戚友先结合就假借淑娟之名夜间与韩世勋相会,韩世勋见她貌丑且不检点落荒而逃。戚友先的父亲给詹家下聘礼,让戚友先娶爱娟让韩世勋娶淑娟,韩世勋以为淑娟是貌丑不检点的爱娟就再三推辞,直到揭开盖头误会才解除。不仅如此,清人吴我欧《风筝美人》更是有“花信几番凭妾寄,情丝一缕被郎牵”之句。在这里,风筝与风筝线更是体现了女子对男子的那种深情款款及渴望拴住男子的那种迫切心情。就连现代,人们也喜欢用风筝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感情,如:“经营一段感情,就像放风筝一样,线拽得太紧,风筝就飞不高;若太松,风筝就可能飞走”。“长长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飘啊飘啊,飘到你的身边”。

       风筝与爱情相联系还与风筝的题材有关。人物风筝中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杨宗保与穆桂英等都是忠贞爱情的象征。更有双燕、双蝶、鸳鸯、龙凤呈祥、囍字等风筝都表达了对男女感情的期盼与祝福。

民间游戏:斗风筝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个孩子或许都有一个关于风筝的美梦,鲁迅也曾因为踩碎了小兄弟的风筝而懊悔。高鼎更是咏叹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之句,可见,风筝是多么的受小孩子欢迎。

       风筝不仅可以用来放高放远,还可以用来“斗”。每次提到风筝,总会想起《追风筝的人》里哈桑与阿米尔斗风筝的情景。哈桑与阿米尔将风筝线缀上玻璃屑挂在树上风干,即使手上留下伤口也不会介意。“街道上满是风筝斗士,手里的线时而猛拉、时而速放,目不转睛的仰望天空,力图占个好位置,以便割断敌手的风筝线。”这阿富汗的斗风筝习俗真是令人神往。

       然后早在中国宋代,就出现了斗风筝的习俗。《〈清明上河图〉传奇故事》中《风筝谱》一文曾记载:“空中,风筝渐渐靠近,相互碰撞、戏斗不止……七星、马褂先后沉浮、摇摆,并纷纷翻滚坠落。”《武林旧事》也曾记载:“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线,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现如今,在中国的西藏地区也存在着这种斗风筝习俗。在西藏,人们在制作风筝时要涂上一层“那”。“那”这种材料主要由玻璃碎渣、白糖和鸡蛋、松香等制作而成。将“那”放在手心,将风筝线从指间穿过,使风筝线粘上粗细不等的“那”。这样在斗风筝时就能够确保自己的风筝线更加锋利。

       风筝如此受人青睐是因为放风筝可以增强体质。我国古代医生就曾把放风筝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宋人李石在《续博物志》记载:“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人们更是意识到放风筝要用到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体各个关节,使全身得到锻炼。所以,人们喜爱风筝的那种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放风筝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是不可忽视的,放风筝还可以陶冶人们的身心。清人郭敏在《瓶湖懋斋记胜》写道:“乃观其御风施放之奇,心手相应,变化万千。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壁上观者,心为物役,乍惊乍喜,纯然童子之心;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臧克家也曾写下:“风筝——把老翁变成儿童,一条长长的线,把人们引入了纯真的至境。”这样的诗句。足以见得,风筝已不单单是一种玩具,更是人们情感交流、陶醉自然之中的一种中介。

        春天已经来了,快去放风筝吧!

参考文献:
[1] 陈端峰.民俗文化风筝研究[J].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2014.12.1
[2] 高彩琴,杨晨,李东风.风筝体育民俗文化特征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9.30
[3] 付德雷.风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0
[4] 于培杰.漫话风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王鹤铮
图文编辑:王鹤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yhZtDp8UGK0cH2EYeJ0DA

TOP

【视觉民俗志】满乡的清明祭祀(4.28)

佛托


        佛托也叫佛多,佛头,原意为柳枝求福之神。插佛托是满族清明的一项祭祖仪式,在古籍中有记载,金代女真人清明时分"遍插佛托以寄",插佛托体现了满族先人崇柳敬柳的信仰,也寄托着对祖先的崇敬礼祭之情,求其荫庇子孙的美好愿望。

       佛托是满族清明祭祀的重要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满族文化内涵,2018年和2019年清明前夕,辽宁大学民俗学调研组分别前往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腰站村、永陵以及沈阳市静安村等地进行调研,对佛托的制作过程进行了采录。

满乡清明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的意义,不在于厘清历史溯源,它更多寻求的是一种家族文化,是一种家族精神。根,是一个家族凝聚力的血脉之源。清明祭祖也是满族家族的盛会,血脉搭建人脉,家族凝聚起乡情和亲情。

       目前,静安村被列为于洪区的少数民族村,腰站村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虽然两地同为满族聚居村落,但两地文化资源并不相同,村落发展的立足点自然也不同。静安村举办满语培训班,逐步恢复了家祭、满族祭天祭祖仪式以及满族传统节日习俗,为满族村落注入了更多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腰站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背靠巍峨的莲花山,山中有军洞、仙人洞、风洞等引人入胜的景观。除此之外,在腰站村依然留存有一条红带子,是满族爱新觉罗后裔身份的象征。因此,腰站村在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更倾向于合理利用资源,做好文化整合。静安村、腰站村两个满族村落的发展目前仍然处于一个进行时状态......

(图片视频来源于辽大民俗学)

撰       稿:杨玉莹
图文编辑:王    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akycFuAZ8gPfQy_V3JO8w

TOP

【民间艺术】评书里道儿时记忆——本溪评书(4.30)

       那时最喜欢和大人们一起听书,搬个小板凳,坐的板板正正的像个小大人一样,聚精会神地听他的说书,虽然那个时候大多故事都没有听过,却总能被他带入故事之中。慢慢的读的书多了才发现那时说的书是《水浒传》、《杨家将》……每每读书时,总能想起儿时记忆里的说书场景,它就像我记忆里的棉花糖,甜甜软软的。到现在才明白回忆的不仅是说书,更是自己的儿时时光。

       现在时代在慢慢发展,科技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电视、电脑、手机慢慢被人们广泛使用,说书人像是一张泛黄的纸,似乎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符,慢慢也被人们淡去了,很少有人再去静心听一场评书,让自己的心灵与书中人物发生碰撞,让自己的思想与那时的文化产生火花。每每在网上搜索评书的视频时,感觉像是一场庄重的仪式,因为一场视觉盛宴即将上演。

       评书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地方都有着每个地方的特色,他们使用自己的方言描述着本地的文化。本溪评书在它的第三代传人田连元的带领下,通过广播,电视媒体的形式传播,使得每个人都爱上了评书。

        本溪田连元评书,以强烈的爱国主义为主线,大都是说讲长篇故事。他运用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弘扬爱国主义又是其主要的文化内涵。田连元作为传统评书表演艺术家,他的评书明书理,讲书情,具有很强的文学功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他的评书融入了不少现代文化意识,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去除传统说书的死板又取其文化内涵,通过表演,使人物形象在他一板一眼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口中描述的人物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一点一点的把你拽入他的故事之中,这就田连元评书的神奇之处,无论老人还是小孩,无论有没有读过他说的故事,他的嘴张张合合就让我们清楚明了故事的内容。

       在我印象中深刻的一个片段是讲说《水浒》的一个段落,是关于高俅的一个片段,田连元通过语言以及肢体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泼皮无赖,还有和他臭气相同的柳大郎也表现的栩栩如生,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两个奸诈的无赖。之后高俅大赦回到东京,柳大郎把他推荐给自己朋友药商董将仕,董将仕感觉到了高俅并不是省油的灯但又不能得罪朋友柳大郎,于是内心盘算着先收留下他,再把他“推荐”给别人,当时田连元用一个笑的表情将董将仕的不想收留却又不得不收留的内心表达了出来。

        这就是评书神奇的地方,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更多的倾向于电子信息设备,慢慢地将这种原滋原味的生活淡忘。

        评书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而只是一种回忆,于我而言,就像是艺术青年曾经的理想,小孩子曾经做过的梦,不谙世事的人曾幻想的简单未来,及至长大,也都要抛弃了吧。像小四说的,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就像月亮与烧饼,一个看上去很美,一个吃起来很香。近来我越来越喜欢广播这种媒体,觉得它最最可能接近沉静也是最可能安慰别人的一种媒介。这让我想起《海上钢琴师》中的一幕场景,一九OO为旅客弹琴,所有人都围着他鼓掌欢呼,及至轮船到岸,人们一哄而散,只留他一个人在角落里,仿佛刚才的喧闹日是一场梦,人生分分合合,这一幕就是写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 :李婷婷
图文编辑 :李婷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ACA5bLH3kdW9vnc14W8fw

TOP

【视觉民俗志】《寻找古渔雁》以及视觉民俗志的一点思考(5.3)

01拿起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录者


       我喜欢影像,喜欢看纪录片,这是一个在内心萦绕了许久的情结。很久以前就有一个想法,用影像来记录田野,但由于拍摄所用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而且拍摄和编辑的技巧专业性也很强,需要系统学习才能掌握,所以,这个想法迟迟都没有实现。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民间的文保志愿者河西和杨树老师,听了他们的讲座,了解到原来手机也可以拍摄很好看的片子,而且编辑软件也很容易掌握。对于我来说,仿佛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看到了充满了可能性的世界。

       杨树和河西老师并非专业摄影师,但是用手机拍摄了很多好片子,其中《我接过周福成的枪》还获得了微电影大赛的大奖,让我肃然起敬。原来,影像纪录没有那么高不可及,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一切。拿起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录者。

02视觉民俗志


       河西老师提出了“视觉文献”的概念,希望用影像等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历史记录和拍摄,用影像来留存人类的历史记忆,用影像来保留时代的图景。这个概念虽然有点宽泛,但涵盖性比较强,它强调的是影像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以图证史,这对我也非常有启发。我想如果将影像技术用于民俗学的田野,也可以拍摄出“视觉民俗志”。视觉民俗志作为田野调查报告的重要补充,它的形式更直观,更鲜活,影像所保留的信息更为丰富,对于学术研究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当然,视觉民俗志在技术与技巧以及思想性和故事性方面如果比较成熟的话,也可以独立成片,向纪录片方向发展。民俗学的田野调查在题材和线索方面有着拍摄纪录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对于民俗事项的理解和思考的深度也将成为纪录片拍摄的前提条件。当然,纪录片的拍摄对专业性和艺术性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具有更完备的影视制作技术。

      视觉民俗志不必如纪录片那样专业,技术的门槛不必那样高,只要有手机,同时掌握一点视频编辑技巧基本就可以进行操作,比较适用于民俗学的师生,可以具有更大的普及性。视觉民俗志在兼顾专业性的同时,也应该具有一些艺术性和观赏性,便于接受与传播,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可能更符合网络时代的观看习惯。辽宁大学民俗学在此方面的探索刚刚开始,愿与诸位同道一起探讨和探索。

03小米加步枪闹革命


       2019年清明节我带着学生去做田野调查,顺便让他们拍摄纪录片,已经完成了两部小片《佛托纪事》和《满乡清明》,虽然还很生涩,但非常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和他们的努力,相信会越做越好。

      《寻找古渔雁》是我自己拍摄和剪辑的第一部比较“像样”一点的视觉民俗志。渔雁是盘锦二界沟一带追随渔讯往来迁徙的渔民群体的统称,20世纪30-40年代这一群体的大规模迁徙活动基本中断,古渔雁文化成为久远的记忆。2019年4月26日,我跟随中国民协组织的“一带一路和闯关东文化溯源调研组”在二界沟采访了古渔雁故事传承人刘则亭和排船技艺传承人张兴华,对古渔雁这个群体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与苦难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开拓进取的闯劲儿,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身上所反映的是早期踏上东北这块土地的先民们奋斗、挣扎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强力。带着这种感触我拿起了手机。

       做这个片子其实用时不多,也就一个晚上,剪辑和配音一共3-4个小时就完成了,做得很顺畅。当然现在看来还有很多不足,拖沓,时间长,旁白和画面声音混杂,有干扰,户外风声大,拍摄技巧差,内行人看来基本外行等等。虽然有这么多毛病,不过还是让自己小小地“自我陶醉”了一下。要知道,为了掌握编辑软件,之前利用周末钻研了两天呢,才基本把各个按键功能掌握了。软件是学生推荐我的,手机上下载的APP,当然,我的手机也是很落伍的了,华为mate9,感觉像是小米加步枪在闹革命。

04公众历史学与家乡民俗学


       地方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主观精神和情感的依附建立起了不同的“地方感”。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里的大地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那个成为家乡的地方。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探寻就是在建立与地方、与大地最紧密的精神联系,因为了解,因为理解,才会凝聚认同感和归宿感。

      去年开始陆续认识了一些辽宁的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他们对家乡历史有着特别强烈的热爱,虽然多数是业余爱好者,但在学识上却非常专业。他们中有收藏老物件的,有搞街拍老建筑的,有搞行走与游学的,也有搞公益讲座的,有拍摄文化视频的,等等。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充满了研究精神,查文献,查地图,古今中外的史料文献都有涉及。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地方精神”的崛起,一种“地方感”的建立,我也找到了公众历史学与家乡民俗学的契合点。

        无论是视觉文献,还是视觉民俗志,或许都可以成为“地方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未来,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脚下的土地,关注家乡的历史、人文和民俗记忆。在行走家乡和田野调查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更加多元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重建我们的地方历史记忆,塑造我们的“地方感”,建立文化的自信。

(原文首发于辽宁记忆,有改动)

撰       稿:隋    丽
图文编辑:王    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WWf9GOPPzhbSBPwVjWe3g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5-12 16:16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巧手的面世界——岚城面塑(5.14)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一大早,天还未亮,岚城北街上空的爆竹声就接二连三的响起来了,打破了早春的宁静。岚城北街熙熙攘攘,精心打扮过的主妇们抱着美艳的面塑作品赶往供会现场。只见北街的神楼前,200多米的供台上已经整整齐齐的摆放好了集体面供,个人面供也按到场时间由前到后有次序的摆放着。在村民们心中,面塑摆的越靠前,神仙享用的就越早,自己的愿望也实现的越早。所以,民众们争分夺秒,每年的这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行动,个人供品摆放好之后还要跪拜、上香烧纸、燃放爆竹,好向神灵汇报自己的到场。第一个到场者的爆竹声也标志着整个供会活动的开始。近年来爆竹一年比一年燃放的时间早,表明民众的热情不断高涨。那岚城供会到底供谁呢?

一、敬奉慧莲仙姑


      岚城面塑供会,是地处山西省吕梁山区的岚城民众在春节期间为纪念民间神医仙姑举办的一项重要的仪式性民俗活动。举办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地点是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岚城镇城内村的北街。

      岚城供会主要信奉白衣观音,大概有千年的历史,人们大都不知道始于何时,但当你问及为什么要信仰这位白衣观音时,他们都会给你讲这样一则故事:在很久以前,岚城北街有一个叫慧莲的年轻媳妇,刚过门不久丈夫就去世了,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婆婆悲痛欲绝,哭瞎了双眼。为了医治双目失明的婆婆,慧莲背着婆婆四处求医问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婆媳两个蜷缩在一座破庙里,又冻又饿,昏了过去。昏梦不醒中,慧莲看见一位白衣白发的老太太,手拿长拂走到她跟前,半念半唱地对她说:“世间难得你这样善良孝顺的孩子,你的德行感动了老天爷,他命我下凡来成全你的孝心。”说着挥动长刷在瞎眼婆婆的双眼上轻轻一拂,婆婆的双目立刻放出光来。慧莲感动得连忙跪地磕头,白发婆婆将她扶起,一字一句地对她说:“你也别谢我,善有善报,这是你的善心应得的。我再传你些秘方,你照着秘方替老百姓治病去吧”。传完秘方,白发婆婆忽的一下就不见了。慧莲睁开眼,眼前还是又黑又冷的破庙,想想刚才梦里的事情,心里觉得有些不敢相信,但还是非常希望是真的。她连忙叫醒婆婆,看见婆婆的双眼果然看见了。从此,慧莲就用这些个秘方为各地的很多人治好了疾病,被老百姓尊称为“神医仙姑”。她一直活到99岁才去世,去世那天,正是农历二月十九日。民间传说她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乡亲们感念她的恩德,为她塑白衣观音像,而且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在她坐化的地方搭建神楼,烧香化纸,拿白面捏制的供品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岚城面塑供会”。

二、岚城面塑种类多


       岚城面塑外形整洁、内涵饱满丰富,体现了民众的生活智慧。

       按照色彩可分为彩色和素色两大类,而素色面供又按形制大小及敬献方式不同分为吊供和摆供两类。素色吊供形制小,内容多以燕子、青蛙、毛毛虫、蛇等小动物为主。素色摆供形制较大,一般分为爬孩孩、罗汉汉、面虎、面狮等类型,造型简洁粗犷。彩色面供色彩艳丽,造型美观,是岚县面塑供会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按照不同主题将面塑大致分为传统型、历史题材型、生肖动物主题类、反映当下生活型和其他类型五类。

传统型

       岚城面塑供会的供品常用来表达民众生儿育女的愿望,如圆头的罗汉汉,双手向上于两侧曲举,双腿张开于两侧曲蹬,呈幼儿睡姿,也像蛙状,是当地专门为男孩儿捏制的一种面塑。爬孩孩的形状是爬着的孩童状,有的双腿交叉,有的双臂相交,有的手脚相握,还有的双手环抱胸前。男性爬孩孩头部有额发遮,而女性爬孩孩则饰以发辫和小花。爬孩孩以白胖饱满、造型各异的孩童形象表达了当地民众对儿孙满堂的美好祈求。

      岚城的面塑供品有很多象征性和隐喻性,面塑造型的象征性主要通过谐音与寓意两种方式得以实现。

      同音不同字,如:鹿取谐音“禄”,百姓称为“鹿(禄)寿千岁”,人们还常常以鹿表示“加官进禄”。

      取象征意义的如枣山即节节高;大福字的面塑求福气,福字越大福气越多。

历史题材型

      大量取材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面塑也是大多数民众的选择,并将面塑成品设置在做好的面制底座上。如“观音像”“弥勒佛”“财神爷”“老寿星”“八仙过海”“游龙戏凤”“二龙戏珠”“神医仙姑”“唐僧取经”“孙悟空”“鹊桥相会”等。也有如“猪八戒背媳妇”、“回娘家”等经典故事。还有历史故事中的“杨门女将”、“关公”等等。

动物主题型

       岚城供会逢年以生肖为主题,制作大型面塑作品,用结构式组成生肖形象,把面团制成各式小部件,然后进行组合,形成完美的生肖形象。艺人想法大胆,造型生动、粗犷,如逢猪年制作的各类与猪相关的主题面塑。

       岚县面塑中也常有其他动物形象,清新可爱。如老虎、狮子等,既保留事物本来面目又刻意夸大某些部位,突出表现面塑的动感。比如着重夸大头部比例,增强尾部动感,刻画四肢的灵活,使人感到神似形美;飞禽类,如鸡、孔雀、凤凰、喜鹊等各种鸟类,则夸张地表现其尾部动感,夸大嘴部、腿部,以此产生共鸣。

       面虎、面狮则有祛邪的作用。在民众心中,狮虎作为百兽之王可以对邪物起到震慑作用。虽然面塑作品中的面狮面虎通常是一副白胖饱满,笨拙可爱的形象,但物本身被赋予的驱邪作用是不会被取代的。

反映当下生活型

       时下潮流,展露无疑。岚县面塑文化节的开展,吸引了各地的面塑爱好者前来参加,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别具一格。反映当下政策的“一带一路”、“中国梦”和“建设新农村”大博眼球,时下火爆的卡通人物生动形象,迎合新年的生肖面塑更是比比皆是。也有别出心裁者制作大型面塑道具,如象征海上丝绸之路的龙船,春节期间象征热闹的鼓阵等等。也有一些商户将广告以面塑的形式展现。尽管有些作品出于重复,但在着色和形制上仍有差别,内行人一眼便能看出。

       在面塑文化节当天,展会人山人海,200多米的供台显得狭窄、短小,各地的面塑商户们守在自己的作品前,随时准备为观众讲解他的作品。在这一天,是面塑达人们争奇斗艳的战场,更是观众们大饱眼福的盛事。

其他类型

       除以上主题类,岚城面塑也常有花卉、绿植类的植物面塑制品,也有寿桃等各类水果、食物面塑,这些常常出现在人生仪礼场合中。当然还有更广泛的主题,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只要能想到的主题,都可以通过面塑制品展现给大众。

三、面塑文化节


      以面塑为代表的岚城供会不断焕发生机。1982年,岚城当地纠首(组织者)自发组织岚城供会面塑评比大赛,当时以面粉为奖品;在民众的坚持下,2004年,当地民众自发筹款组织面塑文化艺术节,对参加供会的面塑作品进行评比并颁发奖状和奖金。民众通过举行面塑作品比赛的方式传承着岚城面塑供会这一习俗。

      2006年“岚城面塑供会”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岚县面塑供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6月,岚县面塑正式被纳入到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2019年农历二月十九是第十三届岚县面塑文化节。从面塑供会到面塑文化艺术节,除了岚县民众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和坚持,也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他文化的窗口。每种面塑制品都体现了当地民众的文化和情感归属,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各地区各种各样的面塑艺术各自传承的原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张燕霞.山西省岚县“岚城面塑供会”民俗活动的考察研究——以面塑供品为中心[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姚子健.“非遗”保护形势下岚县面塑文化传承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6.
3.马彦奇.山西省岚县岚城"面塑供会"民俗文化考察[D].山西: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撰       稿:张丽丽
图文编辑:张丽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vLa99ZHb9tzLHXdQAbUMw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5-25 12:47 编辑 ]

TOP

【田野调查】正月初八接姑姑,三十六者祈平安(5.19)

三姑姑,何许人也?


       记得有一次去山西省襄汾县找朋友玩,正好附近有座“圣母殿”,专业使然我们便一同前去探其究竟。走进西王村,越发想知道这圣母殿里究竟是何许人也?因而我们一道询问了多位八十余高龄的老者,他们说:“这是姑姑,自他们小时候就有了三姑姑庙和庙会,文革期间被毁,20多年以前才建立了现在的圣母殿。”而这里也一直流传着一则关于姑姑的传说:

三姑姑传说


       在豁都峪的深处有个苗峪村,杜府是村里的大户人家。杜员外精明能干,待人厚道,种地有二百多堆,每年庄稼收成不错,还与西王村单员外共同在外地经营多处买卖。杜单两府,家底厚,金银成堆,院落多,五谷满仓,方圆百里颇有名望。

       杜员外有一独生子,年长三十四岁,尚未成家,杜公子,头顶秃、眼睛大、个子小、身儿瘦,虽然脑瓜子聪明,但长相实在是令人难看。方圆几十里无人上门提亲,杜员外很是忧愁。单员外有三个姑娘,大姑娘已改嫁,二姑娘招亲在家,三姑娘年方三十,性情刚烈,面目憨厚,脸大、手大、脚大、腰粗、胳膊粗。大户闺秀,但找不到合适的人家。

       有次,杜员外同管家来单员外家结算账目,由两地长辈做媒提亲,两员外当场同意了这桩婚事。结婚之日,邻里人八村前来祝贺,庭院十分热闹,待夜深人静,杜公子在洞房掀开了三姑娘的盖头,三姑姑一看杜公子长的猴儿相,便大哭大闹起来,立马就要回娘家,经长辈们劝说,未等天亮便起身回娘家去了。就这样,杜公子和三姑姑两地分居了几十年,即便接回三姑姑,也是住在一道山上,仍在两地生活,杜公子感到同居无望,为当地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把家里积攒的金银、粮食发放给十四个自然村的村民和逃荒的难民,三姑姑在娘家也多行善事,把私存的金银捐本村兴修水利,救济贫困人家。

       杜公子,三姑姑的举动,惊动了天庭,当他俩百年之后,玉皇大帝封杜公子为龙王神称,并赐予龙帽、龙袍、龙靴,管水治山,造福人间;封单姑娘为水母神称,并赐予凤冠、凤袍、凤裤,三分雨水救灾救民,惩恶扬善。赐封后,

       十四个自然村的村民,自发捐款,建庙塑像,逢年过节,叩拜敬奉,祈祷除病、祈福、发财、得子、风调雨顺,众民均受恩泽。

       传说里的姑姑以“水母神”称之,这也是姑姑最初的职能范畴。她的故事传说,多少朝多少代,无从考证,但苗峪村庙中的石碑记载可是铁一般的事实:“偶像始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余载。此像于公元一九六六年破四旧期间,被毁于光华,化为灰烬,令人惋惜,今之偶像系一九九年在上级弘扬民族文化,恢复文物古迹精神之鼓舞下,信众自发捐款,回忆仿塑新像复现,群众喜之。”

三姑姑信仰,为何选三十六者?


      最初三姑姑只是水母娘娘的象征,只要遇到旱情或大旱,西王村和苗峪村民众就得集体开始想办法了,究竟怎么做呢?据老人们说,人们纷纷打着龙旗,舞着用柳枝编的大龙一条,小龙许多,头戴柳条帽,身着柳条衣,脚穿柳条鞋,敲锣打鼓,铁炮齐鸣,接送三姑姑。


       那问题来了,谁?多少人?负责接送三姑姑呢?据村里老者讲啊,以前在西王村的平安街,三十六岁的年轻人经常出事,后来就有了正月初八西王村的三十六岁者,不论男女,敲锣打鼓去苗峪村接姑姑。

      这其间也发生了很多诡异的事情,听年长者说,多次把三姑姑从苗峪村抬到西王村口或从西王村抬送到苗峪村口,当时是晴空万里,顿时乌云滚滚倾盆大雨,实在是太灵了。以前的求雨是在老爷庙前举行的,男女均跪地求雨,求雨成功之后便为三姑姑唱一台戏以示感激和庆祝。

三十六者接姑姑

       我们去的那天恰好正值西王村“接姑姑”,三十六者敲锣打鼓去苗峪村将三姑姑接回来置于西王村圣母殿,待到第二天初八有节目表演时将三姑姑请出殿外,移往临时搭建的棚子观看表演,表演结束后又将三姑姑请回圣母殿内。此外,还有专门的表演歌舞团,它是村里三十六岁集资请来的专业表演团队。可见,三十六者在三姑姑信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庙会期间,春节和元宵节也开放,以便当地和外村村民前来祭拜。如今,三姑姑信仰也与时俱进地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出入平安、金榜题名、早生贵子、身体健康等,代表万事皆顺的美好祝愿。

       因而,三姑姑民间信仰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特定的民众相联系。在西王村庙会中,祭祀仪式和娱乐歌舞等具有群体性的活动也会促进当地民众间的交流,从而凝聚民众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闫晓娇
图文编辑:闫晓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B7c9nAlvsLWMYBM-k62x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5-25 12:56 编辑 ]

TOP

【东北民俗】萨满文化初探(5.26)

       我童年时期对萨满的印象主要来源于《还珠格格》:蒙丹为了见含香,装作跳萨满舞的萨满混进皇宫,戴着面具,动作夸张。因此,我脑海中的萨满形象总有些疯癫与神秘。其实萨满信仰虽曾一度被视为迷信活动,但它起源久远且流传至今,并逐渐被人们认识到其在宗教、艺术、服饰等文化方面的成就,是活化石般的存在。现在,就让我为大家揭开萨满文化神秘面纱的一角。


萨满教起源


       萨满文化是围绕萨满教的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对于萨满教,一般学术界普遍看法是,其最早起始于通古斯,通古斯是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一个古老的语族共同体,后来与manz**语族合并,并成为满——通古斯语族。现在中国境内属于这个语族民族的包括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其中的主干为现在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满族。不过萨满信仰还曾更广泛地传播到其他不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

萨满与萨满教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对萨满世界做了描写,大致介绍了古代匈奴在平时和战时祭天地、拜日月、祈鬼神的简况。而萨满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南宋时期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其记载了女真人的原始宗教信仰:“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粘罕以下皆莫能及”。“珊蛮”为女真语saman之意,后被译为“萨满”。从这段话中我们了解到最初担任萨满的主要是女性,这与萨满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有关,另外萨满就是女真人对女巫的叫法。后来在清康熙年间,萨满一词由俄国莫斯科大公的使节在撰写和发表中国旅行记时,被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而作为信仰活动的萨满教也并非中国独有,它几乎遍及北亚、北欧、南北非和南北美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民族中。

       严格意义上来说,萨满教并不是宗教,因为萨满教是以万物有灵信仰为基础,是多神信仰,所以没有特定的创始人,也没有成文的经典。另外萨满随时随地都可以施行萨满术,所以同样没有固定的祭祀场所和规范的祭礼。

       萨满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俗称家萨满,一般负责氏族祭祀活动,萨满为氏族大事(包括瘟疫流行的大灾)主持的祭祀主要有祭天地、祭山神、祭火神、祭猎神、祭畜牧神、祖神等。有的氏族还有本氏族独特的祭神,如战神、弓箭神、鹿神、豹神、喜神及其他保护神。另一种是超越氏族范围的职业萨满,又俗称野萨满,主要为个人或家庭跳神来驱邪治病。野萨满在氏族松散的后期地位逐渐提高且活跃起来,其驱邪治疗的活动也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萨满主要职能。

萨满信仰


       在了解萨满有哪些职能前,我们需要先摸清萨满信仰什么。萨满教属于泛灵信仰(万物有灵),这种泛灵信仰和其他原始宗教一样,是从对大自然的崇拜开始的。所以萨满教信仰天地、日月、星辰这些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物。在萨满神话中记载,宇宙分为天、地、人三界,人居住在人界,而天地都有多层,人类曾经可以通过神树(或龟足等)爬到天界,但由于天神恼怒神树挡住自己的路,用剑将神树砍断,没有及时下来的人就变成了天上的星星。这则神话大致介绍了萨满文化对这些自然物的看法, 其中神话中提到的神树逐渐转化为萨满文化对天柱的信仰,这种信仰突出表现在祭天立杆的古俗上。《啸亭杂录》卷八在介绍满族古俗时说:“国家起自辽沈,有设竿祭天之礼。”早在金代时就有了关于女真人设五六尺高的木杆为拜天神的象征的记载。立杆祀天的原始形态,其实是渔猎民族的祭高山大树以祀天。

       风、雷、水、火等自然现象以及与北方狩猎民族生存息息相关山、林、树和山林中的各种动物等也都成为了萨满文化的崇拜对象。而在动物信仰中,虎是最神圣的动物,北方民族在狩猎中,几乎没有以虎为猎取目标的。与虎崇拜相似且不同的是熊崇拜:萨满教一方面把熊高度神化,设置了许多严格的禁忌、祭祀形式;另一方面却猎熊,分食熊肉。这是因为北方狩猎民族对熊的崇拜是很古老的图腾崇拜遗俗,但后来熊的生产价值逐渐超越了信仰的价值标准——熊肉、熊掌、熊胆、熊牙等在食用和祭祀等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用途。另外鹰鹫被认为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见到了鹰,就等于见到了萨满的神灵。据传说,鹰是众神派到人间帮助人们的使者,由于语言不通,鹰和人类女子诞下一名男婴,成为人间第一个萨满来帮助人们,所以鹰就被赋予了萨满象征的特殊含义。

       还有一些兽类也受到萨满教的崇拜,然而地位不如虎、熊和鹰,但对近代东北民间信仰影响颇大,比如由狐狸和黄鼠狼崇拜转化来的狐仙信仰和黄大仙崇拜。不过对这类动物的信仰主要是因为北方民族的人们相信它们会作祟使人生病才对其供奉,其中更多了些恐惧意味。

萨满文化中的“灵”


       萨满文化中的万物有灵信仰,信仰的是被叫做“魂”的灵。在萨满文化中,不只是人有魂,动物、植物,甚至器物等都有魂。“魂”在萨满传承中,成为主宰萨满世界的基本因素。根据萨满文化,每个人或物都不只有一个魂,而是有多个且分为好多种,并可以存在于各个部位,所以在一些萨满神话中会出现鸟的爪子,鹿的角这类只有动物身体某个部位的角色。

      关于“魂”的萨满传承,形成了“三魂”观念:一是生魂,它是萨满信仰中人和动物都有的“魂”,始终和生命在一起,生命终结时,它立刻离开躯体,甚至提前离去。人的伤病就被认为是恶灵侵扰使生魂受损所致,且认为一般人看不到恶灵,只有萨满看得清,所以人患病时要请萨满来跳神治病。二是游魂,它是一种常常暂时从身体中游离出去,到一定时候又归身附体的魂,所以也被称为“暂时魂”。凡是人有昏迷、发呆发愣、小儿受惊、梦游、精神失常等,在萨满信仰中都被认为是游魂游走离去造成的,这时也需要萨满进行“招魂”。三是转生魂,是最后离开人体使人死去的魂灵,有再获新生的能力。又称为转世魂,即脱离死者的魂另行投胎转世。这种转世观念在最原始的萨满信仰中并不存在,很明显受到了佛教轮回观的影响。

       生魂与肉体分离后独立存在称为亡灵或亡魂,这种亡魂在萨满信仰中要受到地下王国的统治和管辖,地下国王即魔鬼之王,它永远与天神作对,并侵害人间,是最大的恶灵。神魂虽然离去,萨满文化依然重视对遗体的处理,因为这关系到死者究竟能不能顺利地移居到另一个世界去。我国北方民族按照萨满教传统分别实行过风葬、火葬,近代定居后的民族才逐渐实行土葬或先火葬后土葬的复式葬法。在活着的人中,也相应地实行一系列的亡魂祭,这是萨满亡灵信仰中必不可缺的内容。

       说到对生魂的伤害,就不得不提萨满灵界的更多奇异精灵,这些精灵就是泛灵崇拜的产物,这些精灵能够袭击人的生魂,但也能成为萨满行术时的守护者和侍者,在跳萨满舞的全过程中,有大部分时间用于召请诸精灵来帮助萨满行术,萨满常用一些小神偶放在身边代表这些精灵。当精灵帮助萨满治病驱邪时便是善灵,侵害人们身体时就是恶灵。提一个东北地区耳熟能详的不明生物——“马猴子”,它就来源于满语,是满族传说中一种无恶不作的恶灵。

       萨满教的核心是各种各样的祭礼,祭礼中除了祭天外,祭祖也同样重要,而祭祖观念同样来源于一种特殊的魂灵崇拜,即祖灵崇拜。祖灵是一种在人的亡魂、永生魂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魂灵崇拜。一个氏族的老人去世,他的魂灵将被留下来永远存在,对本氏族发挥影响。不过在萨满教中存在两种祖灵崇拜,一种是崇拜对氏族作祟的魂灵,这种魂灵既不是氏族始祖也不是氏族英雄;另一种祖先崇拜则大多是氏族祖先。


如何成为一名萨满


       萨满最本质的功能是为人间沟通和联络灵界,以期借助超人的形式说明并解脱人间的痛苦和灾难。而能进行这种沟通的萨满必须具有特殊的素质,这种素质的主要获得方式是青少年时患病,比如精神异常——说超常的话,吃异常的东西,做不寻常的事,这些被认为是与神通“灵”,有资格成为萨满或萨满的接替人。这些能通“灵”并被认为是萨满的患病者,大多做了驱邪治病的职业萨满。疾病伤痛制造了萨满的神灵,反过来,萨满又证实是神灵制造了疾病伤痛,并驾驭和驱使神灵去消除疾病伤痛。这就是萨满世界不能解脱的神秘的循环逻辑。

      出师后,萨满在执行萨满教职务时都要穿着特殊的装束并使用各种特殊的法具。装束物主要有神帽、神衣、神裙、神裤、神靴、神袜、神手套;法具有神鼓、铜镜、腰铃、神杖、神鞭、神刀(或神箭)、神偶袋及收藏装束物和法具的袋或箱等。一些从事治病的萨满还备有巫医用具或占ト用具(如兽骨、小石子等)。

       在继承方面,萨满的继承制在发展中早已不只是由神灵选继承人。近几个世纪以来,萨满的继承走了两条不同的途径:一个是古代传统神灵选中与个人许愿结合的继承,另一个是家族内部的世系相续。萨满术的习得也讲究师承关系,一律要拜师,要由成熟的年老萨满充任教习。萨满术主要包括3种内容:跳神、祭祀、唱通神歌祷词。跳神,不仅要学习萨满舞的基本舞步和多种与动物精灵崇拜有关的舞蹈套路,还要掌握神鼓的敲打技法,以及神帽、法衣裙的穿着使用方法。祭祀,不仅要学会各种类型祭祀活动中的程序,而且要谙熟所祭祀的各路神灵及供奉几十种以上神偶的知识,学会唱诵各种神歌和祷词更是不可缺少的,仅请神送神歌词就多达100种以上。

       萨满基本是通过施萨满术使自已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或把诸神灵的灵体收附到自身再显现神灵的方式。这两种能力把萨满确立在由人到神的位置上,即是说萨满并不应单纯地被认为像巫一样是沟通人与鬼神的中介,而是有上升到神格的一面。


结语


       萨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以萨满教为依托,在信仰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歌舞、禁忌祭祀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风格,虽然其中曾夹杂着一些愚昧原始的东西,但不能否认,它以一种极为朴素的方式,经历了发展的高峰与低谷流传至今,是有其存在的深厚土壤的。从曾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险遭灭顶之灾的危局中度过之后,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中精华的继承和保护,萨满文化也迎来了它的春天,萨满不再是疯癫的跳神者,而多见于各种祭祀活动的主祭人中,萨满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那个信仰万物有灵的萨满文化已渐成回忆,另一个跟随时代步伐的萨满文化正孕育而生。

参考文献
1.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89
2.于丹.萨满文化[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张馨匀
图文编辑:张馨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sgxjxT5MOGkuDoyOdJYIg

TOP

【音乐民俗】竹笛: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06.02)

千百年来,笛子因其清脆悦耳、婉转悠扬之音成为文人作诗写词之首选,是其陶冶情操、排忧除愁的重要工具。文人诗词中,既有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故园情”,亦有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戍边怀乡情”。既有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暂凭杯酒而长的振奋精神,亦有陆游“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的绕榕千秋而传的乐观豪情。笛子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流传范围也非常广泛,其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笛的古字为“篴”,秦汉以来是横吹与竖吹单管乐器的通称。汉武帝时期,竹笛开始称为“横吹”,唐代曾分为大横吹与小横吹。宋元以来,竹笛成了伴奏戏曲的主要乐器。用于伴奏北方梆子戏曲的竹笛称梆笛,用于伴奏南方昆曲的竹笛称曲笛,这种称谓自宋元以来一直延续至今。

悠悠竹笛千年史


       中国竹笛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骨哨与骨笛。197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了160件骨哨。此后,又在河南省贾湖文化遗址中发现了20多支骨笛。这些骨哨和骨笛在形制上与竹笛十分相似,其持笛演奏的方式、音阶的设置结构与竹笛也相仿,可见,考古发现的这些骨哨和骨笛就是竹笛这类乐器的前身。中国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曾言:“中国竹笛不但是最古老的乐器,也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

       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的竹子,人们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当中就记载有“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竹子以其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便于加工的优势成为笛子制作的主要原材料,以竹制笛是笛子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秦汉时期,竹笛有了很大的发展。197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了两支横吹的竹笛。197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罗泊湾一号墓中发现了一支带有7个指音孔横吹的笛,可以断定,竹笛在距今2000多年前就已经在中国南方广为流传,形制结构上也得到较大的发展。许慎的《说文解字》当中就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汉代制笛十分讲究材质的选择。著名的音乐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制笛,其音色优美、动听,后人也因之称好笛子为“柯亭笛”。

       这一时期还有着许多关于笛子的典故事例。我们可能熟知“四面楚歌——张良夜吹萧勾魂,驱散霸王百万军”之事,但很少人知道李陵吹笛退兵的故事。相传西汉将领李陵率五千兵马出居延千里击匈奴,反被单于的十万铁骑所困,已到了粮尽兵绝的地步,寡不敌众,无法突围。夜半更深时,李陵让吹笛高手郭超吹起笛子,悲壮的笛声就连敌方首领单于听后也禁不住涕泪双流,撤兵离去。

       晋代,竹笛的制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较长的低音竹笛,《晋书》中记载:“用笛有长有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相传著名笛曲《梅花三弄》就是晋朝桓伊所作。《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这首笛曲借梅花不畏严寒之性,来比喻人的高尚情操和凛然正气,因而受到广大笛子爱好者的青睐。相传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王徽之一天离京外出游历,在船中听说桓伊从岸上经过,他一向仰慕桓伊的笛艺,便派人请求桓伊吹奏一曲。桓伊也久闻其大名,便欣然下车演奏了三首曲子,吹奏完毕便径自离去。人虽未见,笛音却达,便是二人最好的交流方式。

       隋朝,竹笛制作和称谓有了新的发展,“大横吹”“、小横吹”“、排箫”等称谓出现,竹笛类乐器的制作也达到空前的繁盛。唐代竹笛发展的最大变化在于音色的变化,唐人刘系发明了“七星管”和“蒙膜助音”,使声音力度增强,这一发音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宋至明清是竹笛发展的成熟期。宋元两代竹笛得以广泛普及,形制趋于稳定,在唐代的基础上,竹笛广泛运用在戏曲、曲艺等民间和官方的音乐演奏中。元代的昆曲和梆子戏等戏曲中多采用竹笛伴奏。伴奏北方梆子戏的叫做 “梆笛”,伴奏南方昆曲的叫做“曲笛”。

       明清时期,江南丝竹乐等大量的民间音乐合奏中竹笛已是不可缺少的乐器。这一时期,竹笛也逐渐走出伴奏和合奏的传统角色,在演奏中开始扮演主奏,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技艺奠定了历史基础。

竹笛基本构造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

       制作竹笛的材质多彩多样,仅竹子就分为很多种类,如苦竹、紫竹、白竹、湘妃竹等等。而其他材质的笛子也有很多,像红木、檀木、玉石等材质。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南派笛子风格典雅清丽,他们所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曲笛,其管身较长较粗,音色浑厚柔和,清亮圆润,悠扬委婉,主要流行于中国江南地区。在演奏过程中,南派常用颤音、打音、叠音、振音等技巧。北派笛子风格刚劲粗犷,他们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梆笛,其管身较短较细,音色高亢明亮,它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北派多用吐音、花舌、滑音、剁音等技巧。

唐朝笛技大师——李谟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时期,长期的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为唐代的竹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统治者的推崇也促进了竹笛在唐代的发展。竹笛的广泛普及和统治者的重视促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竹笛大师,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李谟,《文献通考》当中就有“开元中,有李谟善吹,独步当时”的记载。

       有一次,李谟因故请假去越州。当地的达官名士皆设宴招待,为的就是能亲耳聆听他的笛声。当时,正逢越州有十几位生员考中了进士。其中有些考生家业殷实,集凑文钱准备在镜湖游船上聚会饮酒同乐,并邀请李谟上船吹笛,以饱耳福。因为钱多人少,又相约每人可带一位客人同来。其中有一位参加聚会的人,到了晚上才想起此事,因没有时间去请别人,就近请了邻居中的一位独孤老人。独孤老人长久居住在荒田野地里的茅屋之中,乡里人都称他为独孤丈。第二天,这位进士带着独孤丈一起到镜湖聚会的地方赴宴。

       酒宴开始后,湖水澄碧,波光盈盈,景色非凡。李谟捧笛吹奏,笛声初发,风云齐开,水明林秀。众人叹其鬼神之工,宾客们都赞叹不已,唯有独孤丈一言未发,与会的人都脸现不快。李谟也认为独孤丈轻视自己,怨愤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又静思一曲吹奏出来,曲调更加绝妙异常,在座的宾客皆惊骇称赞,独孤丈依旧不出一言。请他同来的这位进士也深感羞愧,对座上的宾客解释说:“独孤丈常年独居山村,不与人来往,对于音乐,他一窍不通,请大家不必介意。”
李谟问道:“这位老丈一言不发,是真的不懂音乐,还是高人?”独孤丈才慢慢说道:“你如何知我不懂音乐?”四座客人见李谟变了脸色,都纷纷站起向李谟道歉,劝慰李谟。独孤丈沉静地说:“请你试吹一首《凉州》吧。”李谟傲慢地捧笛吹了一首《凉州》曲。曲终,独孤丈品评说:“李公的笛子果然吹得不错,但笛声掺揉了夷狄乐曲,你应该在龟兹有朋友吧!”李谟听后大吃一惊,站起身参拜独孤丈,说到:“老丈乃是方外神人,恕我李谟有眼不识。我的老师的确是龟兹人。”独孤丈又说:“《凉州》一曲,你吹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你自己知否?”李谟说:“我顽劣愚昧,未曾察觉。”于是独孤老丈拿过笛子来吹奏。李谟还有一支笛子,擦拭干净进献给独孤丈。老丈言:“这些都不值得使用,拿着的人只是粗通音乐罢了。”于是换了笛子,并说:“这支笛子演奏到‘入破’时一定会裂开,你该不会舍不得吧?”李谟答:“不敢。”独孤丈开始吹奏,声音直冲云霄,吹到十三叠时,老丈停下来,向李谟讲解先前谬误所在,李谟敬服,连连拜谢。等到“入破”时,笛子果真被吹裂,李谟再次拜谢,众位宾客也被折服。

       第二天天亮,李谟和参加聚会的宾客都去拜访独孤丈,到那儿一看,只留有几间空茅屋,独孤丈已经不知去往何处。越州人得知这件奇闻后,纷纷出访,四处寻找独孤丈,最终也未寻到。

荡涤之声,纳之雅正


       作为早期出现的乐器之一,笛子是几千年中华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源远流长,广泛存在于诗词、歌赋、小说、戏剧当中。乌飞兔走,斗转星移,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在不同的时代,它可风雅正直,可感伤抒怀,可侠骨柔情,它所代表的文化情感不断被丰富。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文化事项不停地被筛选更新,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的笛子本身所赋予的意义也在被不停地打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含义。

       在远古时代,先民们为了诱捕猎物,传递信号,多利用飞禽走兽的骨头钻孔吹奏,这就是骨笛的由来。笛,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已被古人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风俗通义》当中记载到:“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乐书》当中又载:“笛之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七孔,下调,汉部用之。盖古之造笛,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所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者也,其制可谓善矣。”而在西汉成帝时,礼学家戴圣所辑《礼记》中的《乐记》当中将音乐看作是社会教育的工具,强调“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并竭力提倡“雅颂之声”,竭力反对“郑卫乙音”。《论语·子罕》当中又云:“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荀子·乐论》当中亦曰:“故人不能无乐……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由此可见,笛的“涤荡邪气”或“涤邪秽”的文化内涵,与《乐记》的思想和中国古代宫廷雅乐的功能殊途同归。因此,在中国古代,笛的存在、笛的演奏与应用,在宫廷雅乐当中,均有明显而突出的位置,笛子亦可以说是风雅的代表符号之一。

       在朝代的更迭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笛子起着协调“乐与政通”之雅乐和“乱世之音”之俗乐的作用,它往返于雅乐的礼教和俗乐的娱乐之间,既表现了自己具有丰富艺术内涵的音乐形式,又发挥了自身的社会功能。在战国曾侯乙墓的发掘中,笛与编钟、编磬和其它百余种乐器一起出土,亦可以想象笛在当时宫廷乐队家族中的地位和功能。在唐代,既有唐玄宗在上阳宫按笛新创乐曲,又有唐人张诂《李谟笛》中“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的诗句,这些都说明了竹笛演奏在宫廷和民间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如今,由于竹笛有着厚实的历史积蕴和广泛的民众基础,再加之现代传播媒体和专业表演团体的宣传推广,竹笛演奏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音乐表演形式。

结语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竹笛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笛的音乐魅力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心灵上的净化,情感上的升华。作为礼仪之邦,我国古代君王以礼治国,人民以乐活跃生产,不断推动着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竹笛作为演奏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的乐器之一,传承着中国几千年璀璨的文明。同时,悠扬涤荡的笛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不朽的诗词篇幅。优美的笛音点燃文人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抒发他们的情怀,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此外,竹笛作为民间鼓笛类乐种的主奏乐器,广泛运用于婚丧嫁娶等风俗节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竹笛亦能让我们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

       一段竹节,汲取天地精华灵气,一支笛子,荟萃数千年中华文明。笛就是让我们涤荡心灵,回归自然,不忘初心,极致用心。数千年的传承足迹,就是笛子告诉我们的“道中有道”的精彩独白。

参考文献
1.耿涛.中国竹笛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概述[J].乐器,2003.
2.耿涛.中国竹笛的传统称谓应变革[J].乐器,1995.
3.王佳.浅析中国竹笛音乐文化及艺术特色[J].黄河之声,20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刘    波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Eche24O_dQ5qS5HgRQG4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6-28 22:18 编辑 ]

TOP

【田野实践】2019年辽宁沈阳静安村“五月节”活动札记(06.09)

      为继承民族传统节日习俗,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9年6月7日沈阳市于洪区静安村举办了满族传统“五月节”活动,来自各地的满族同胞汇集于此参与活动。这天,辽宁大学民俗学调研团队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田野调查。

满族“五月节”概况


       古代满族是游猎民族,对节气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端午节的节俗最早来源于对夏至节气的神秘感。满族人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过节的时间是五月初一到初五,往往和夏至连在一起。《那桐日记》“光绪十六年初五,夏至供粽子,锡弟赴宗祠行礼,余在家清理帐目镇日得闲。”这一记载说明这一天官员放假,要给祠堂上供。在满族聚居的营房地区,一直可以热闹到五月十三。满族农家,又许多人将五月初五又称为“药香节”,人们常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好像是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眼睛一年明亮,如同圣水一般。另外,端午节还是一个有关龙的节日,因此下至百姓,上至宫廷都很重视端午节,乾隆十八年曾有谕旨:“以后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上行下效,端午节一过就是五天。端午节这天,宫中要开“粽席”,皇帝要喝菖蒲酒,赏众人喝雄黄酒,宫廷重视,一般旗人也很重视。

静安村“五月节”习俗


1、踏露水,折艾蒿
       五月初五,满族人讲究到郊外踏露水和在房檐下插艾蒿。这不,一大早,静安村的男女老幼们都到野外“踏青”去了,据村民们讲用这天的露水洗手,擦眼和眉毛,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一天的精气神儿就会焕发出来。踏青回来,在家门口折一大把艾蒿在手里,插于房檐下,浓浓的艾蒿香气浸满双手和衣服,还可以驱走蚊蝇,防止瘟疫。

2、绣荷包
       “五月节”这天,静安村的巧手媳妇或姑娘们,用绫罗制成五彩荷包或香囊,里面装上艾草,用来驱虫,表面刺上鲜艳的花鸟图案,精致可爱,争奇斗胜。姑娘们将绣好后的荷包佩戴在身上,既显示出自己的精巧工艺,又给节日增添了祈福禳灾的节日气象。另外,它还可被当作爱恋的情物,赠给意中人。五彩荷包是很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也为静安村的“五月节”带来了祥和。

3、挂葫芦,剪葫芦窗花

       据静安村“五月节”活动组织者那阳介绍,满族人之所以喜欢葫芦,是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在加上满族人擅长剪纸,所以村民们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象征镇邪的宝物把“五毒”均收入肚里给镇住了。这种宝葫芦剪纸,称为“葫芦花”,“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4、祭祖
       《金史•世宗纪下》卷八载:大定二十四年二月,上曰“朕将往上京。念本朝风俗中端午节,比及端午到上京,则燕老乡间总是父老。”皇帝为了过端午节不惜千里回到黑龙江,可见端午节在古代满族人心中的地位,从此满族人有在“五月节”祭祖、求福驱灾的活动。在静安村也不例外,村民们在活动现场摆好供桌,献上有各类瓜果、鱼等供品来祭祀先祖,以此来慎终追远、追本溯源,游子也可在这一天祭祀先祖以此来怀念故乡。

5、系五彩绳

       为孩子系五彩绳是“五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据村民介绍五彩绳被称之为“长命缕”,“长命缕”是长命锁的前身。长命锁更多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危害小孩。每逢五月节,静安村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家中的大人将五彩绳绑扎在年轻人和小孩的腕上,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6、包传统苇子叶粽子

       每年五月初,满族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早上八点多,五、六个身穿传统满族服饰的村民正忙着包粽子,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只有吃上了粽子,才算过上了“五月节”。

7、撞蛋

       除了吃粽子,满族人“五月节”要吃煮鸡蛋,因为人们认为在这一天吃煮鸡蛋可以一年不得病。为了增加趣味性,一般人们会在吃前做撞蛋游戏,即双方各持自己的鸡蛋互相碰撞,先碎的一方就算输了,而输的时候也就是鸡蛋下肚的时候了,胜出者则有一年不得病的说法。

8、骑马射柳

       骑马射柳也是端午节的一项活动,先将柳树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然后参赛者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射断柳干后驰马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到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葫芦。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清代又把葫芦挂树上射葫芦以去病。如今静安村的骑马射柳习俗,是将葫芦悬挂于树上,几人轮流骑马射葫芦,射进葫芦寓意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旁人为骑马射柳者呐喊助威,现场一番热闹景象。

9、斗草
       这天,满族儿童还喜欢玩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参加游戏的两人相对站立,双手持草,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然后用“打赢家”的顺序赛下去,直至选出最后胜利者。这就要求参赛者在参赛前注意寻找那些草或花茎韧的作为自己的“选手”,无意中形成识别花草的要求。那种能“斗”倒各草的“选手”,则成为大家公认的当日“百草王”。村里大人们童心未泯,也开始斗草,在游戏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10、拉地弓游戏
       拉地弓,是满族民众在农业生产间歇时普遍开展的一项较力型活动。其具体形式是双方皆席地而坐,两足相抵,双手同握一根木杠或锄把,往自己方向拉,以将对方拉起为胜。村民轮流上场较力,赢者继续,输者离场,处于一片欢声笑语之中。

11、投壶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如今静安村的投壶游戏,箭被沙包代替,酒壶被葫芦代替,演化成纯娱乐的百姓之戏。

12、鱼叉捕鱼
       满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从事着捕鱼和海猎生产,渤海时期渔业相当发达。数千年来的世代传习,满族人善用鱼叉、钩钓,他们熟悉各类鱼的习性和活动规律,创造了各种捕捞工具,涌现出许许多多捕鱼能手和闯荡大海的弄潮儿,鱼叉捕鱼是满族渔猎民族最深的记忆,静安村的人们以鱼叉捕鱼的方式来纪念先祖,追忆祖先渔猎文明,体验收获的喜悦。

13、载歌载舞
       在游戏之余,我们看到乡间大道上,妇女们身着满族传统服饰,载歌载舞,营造一片热闹、祥和的气氛,将“五月节”活动推到高潮。

       愈是民族的就愈是独特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表达。满族传统节日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静安村的“五月节”活动饱含满族特色节日习俗,一言一行皆可看出村民对于满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正是由于这份热爱和坚持,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图片来源:任杰)

撰       稿:任杰
图文编辑:任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k5NMbvKc89k5XbfL5rkEQ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6-28 22:23 编辑 ]

TOP

【东北民俗】风大、河干,二人转扭得欢(06.12)

二人转的经典剧目《小拜年》可谓是家喻户晓,“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家家团圆会/少的给老的拜年”欢快的二人转歌舞仿佛使人们一瞬间就穿越到过年的热闹场景之中。二人转作为东北民间戏曲的一个分支,它就像是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它好看、好听、好懂,听起来热闹,品起来对味,寻思起来开窍。二人转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台上和台下打成一片,共同沉浸在自娱娱人、同欢同乐、共悲共喜的气氛之中。
       对于人们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在东北却有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可以看出二人转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二人转唱的是东北调,说的是庄稼话,跳的是秧歌舞,演的是大家愿意听、乐意看的故事,乡情感人、乡音悦耳,是东北人民性格的写照,以其简洁朴实的表演和幽默风趣的风格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观众。

二人转简介


       二人转是东北文化中一门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对于二人转的形态,通常说法是“一树三枝”,单(单出头)、双(双玩艺儿)、戏(拉场戏)。“双玩艺儿”是二人转的基本形态,亦即狭义的二人转。彩扮的一男一女,又唱又说又扮又舞,跳进跳出地共同表演一个叙述兼代言的诗体的故事。艺谚有“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千军万马,全凭咱俩”、“二人转,二人转,俩人演给大家看。”二人转在东北大地已经“转”了近三百年,它越“转”越盛,越“转”综合程度越高,不断地创新、发展。在 2006 年,二人转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二人转不仅成为了地方文化的身份标识 ,而且还成为东北人招待客人的一道 “特色菜”。

二人转的独特魅力


       与其他戏剧形式相比,东北二人转具有鲜明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这种粗犷而简单的形式表明二人转与其他戏剧完全不同。

1.转在田间地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二人转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民间艺术,它产生于农民之口,流传于城乡之间,说的是地地道道的东北方言,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在封建、半封建社会的旧时代,二人转被视作“小道”、“末节”,很难登“大雅之堂”。因此,它在历史上很少被文字记载,也不会经历知识分子的扭曲,因此它不像京剧、梆子那么精致,经典。二人转的基本形式仍然保持了基层的粗犷、直率、真诚、简单和原始的本质,保持了草根的戏剧形式,保持了社会最底层人们的情感内容和精神上的乐趣。正因为如此,二人转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烈欢迎。

       二人转语言中夹杂着很多东北方言词汇,体现了平实质朴的风格特色。比如《新村佳话》中金秋霞骂她丈夫的一段唱是这样写:“金秋霞脚踩门槛双手把腰插/ 骂一声没长心的田春发/ 当个小破村长就不知官儿多大/ 两元钱开小店你这顿究踅达……/ 谁显着你的的嗖嗖、蹿蹿达达、咋咋呼呼、摆摆划划、虎了光叽瞎扑喳/ 我问你究竟图希个啥。”语言自然流畅,毫无雕饰之感,爽朗上口又极具幽默风趣意味,浓郁的生活气息使得观众听了也觉得格外亲切。

       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完全不同。二人转表演者绝大多数都是农民,他们对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一无所知,但却保证了民间艺术形式的纯洁性,摆脱封建统治阶级的干涉和控制。二人转的创作者与表演者可以从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欲望出发,这种原创的“二人转”可谓是中国东北的“乡村戏剧”。

2.开腔先开心
       二人转是美的更是丑的,有的时候丑角可以一反常态地大出怪相,使整场表演幽默滑稽,逗的人们哈哈大笑,用艺人的话说“悲剧喜唱”。二人转更多地借助历史故事,大胆地表现东北劳动人民对于官府压榨、豪绅剥削、封建礼教的不满,在粗狂奔放的性格和乐观情绪的背后,可见东北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痛苦。

       比如东北二人转演员田娃的脱口秀台词: “女士们,先生们,雷的森,还有节特们,老少爷们娘们们……您的到来使我们刘老根大舞台篷上有灰(蓬筚生辉)……”这些出其不意的对欢迎词的改编使观众在喧嚣沸腾的欢声笑语中精神得到彻底放松。再比如二人转小帽“九反朝阳”中的片段:“大清国到了头/昏君宴乐在龙楼/河南河北遭荒旱/长江以里水倒流/百姓无粮又无款/县衙催款又催租/带兵挨户搜。”小帽“九反朝阳”记载的是以李凤奎为首的一次抗清朝统治的史实,官方世界就这样以狂欢化的形式被嘲笑和权力逆转。

       二人转更讲究通过演情和唱情,表达对于封建婚姻的反抗。在《大西厢》里,莺莺的深情,张生的钟情,红娘的热情可以说是描写的淋漓尽致。如其中的一个片段:“你我好比连理枝被风吹散/各分左右/你我好比比目鱼被浪打翻/各分一旁/你好比镜中花/有花无影/我好比池中鱼/久卧池塘/…真叫人割不断的相思,砍不断的情长。”二人转以讲故事的角度对儒家宗法制度提出了明确的挑战,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女性被置于阶级等级结构的底层。而在戏剧所描写的另类世界中,农民和女性成功地把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人转中还出现了大量的东北方言,如 “得瑟”、 “磕碜”、 “虎了吧唧”、 “虚头巴脑”、 “那嘎达”、 “二椅子”、“贼好”、 “带劲儿” “可劲造” “显摆”、 “山炮”“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等,二人转艺人运用这些形象的东北方言来夸大自己的情感,再配之火热的形体动作、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营造一种欢快的现场气氛,观众们在笑声中取得片刻的欢乐,生活得到了疏解,消磨难熬的岁月。二人转是狂欢化的戏剧形式,它的形体动作是解放的、爆发的,它的节奏是强烈的、自由的,它的气氛是火热的、向上的、振奋的.

3.继古唱今
       二人转具有吸纳百川的功能。一般来说老百姓喜欢什么就来什么,想看什么就演什么。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化 ,二人转同样需要更新和转变。如今二人转的曲牌新了,伴奏乐器多了,还有千变万化的灯光在舞台的运用,使得二人转从农村唱到城市,从东北人爱听唱到全国人民都爱听。再加上《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电视剧的热播,以及本山传媒公司、刘老根大舞台等诸多二人转演出,使二人转的影响不断扩大,引发东北以外其他地方人们的好奇和新鲜感,使得很多来东北旅游的游客纷纷走进二人转剧场,带来一场精神上的盛宴,体验一次具有浓郁东北文化特色的歌舞表演。在现代社会,二人转利用现代技术使二人转的灵魂和神韵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保持一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为别人所代替的美。

总结


       二人转是东北土生土长的古老的民间地方艺术,是饱含东北精神的艺术形式。尽管关于二人转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二人转艺术从产生到现在,在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在东北三省、河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始终保持着二人转的基本形态。近年来,新媒体和文化产业已经改变了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但重要的是二人转将继续存在。正如民谚所说“风大、河干,二人转扭得欢”,它以豪迈而欢快的歌舞形式,承接着遥远的过去,召唤着幸福的未来,二人转在哪里表演,它就把欢乐和幸福带到哪里。

参考文献:
1. 王肯.《土野的美学》[M].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
2. 王兆一,王肯.《二人转史论》[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3. 吕佳,吴晓明.《论东北二人转艺术的独特性》[J].戏剧文学,2018(10):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郭晓宇
图文编辑:郭晓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bhafgZgx8m8Uagv_0D-JQ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6-12 20:53 编辑 ]

TOP

【音乐民俗】箜篌: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06.19)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说起箜篌,我便想到《国家宝藏2》中河北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国宝——彩绘散乐浮雕,这件石刻表现的是墓主人的散乐队,演奏乐器者十二人,其中一人演奏的便是箜篌。但是,这种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最后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除了浮雕壁画之外,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以及绘画作品中也有对箜篌的具体描述,比如唐朝诗人顾况曾在他的《李供奉弹箜篌歌》当中这样写道:“急弹好,迟亦好……大弦似秋雁……小弦似春燕……”,只短短的十几个字便将箜篌的音色特征及美妙听感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源远流长箜篌史


       历史文献中对早期箜篌的记载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商纣王的乐师师延做箜篌;其二,汉武帝时做箜篌。尽管两种说法不一,但都将箜篌的起源指向早期的王室。商纣王的乐师师延做箜篌之说把箜篌的出现时间指向商代,是目前箜篌出现时间最早的文字记载,它出现于《释名》与《世本》;汉武帝时做箜篌之说则初见于《史记》。由于司马迁的《史记》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奉为正史之圭臬,所以音乐学界对箜篌的解释也多以《史记》为依据,说箜篌为汉代始作,《中国音乐词典》、《辞海》、《汉语大词典》的“箜篌”条目都引用了《史记》或《风俗通》中汉武帝时始造箜篌之说。根据音乐史料记载,由于箜篌乐器形制不同,在六朝末期就分别造名为卧箜篌与竖箜篌,竖、卧兼有的另类,无论有无凤头装饰,人们统称为凤首箜篌。

       卧箜篌是箜篌的一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弦鸣弹拨乐器。与琴瑟相似,但有品,盛行于汉至隋唐,宋代后失传。卧箜篌的形制类似于琴瑟,所不同的是卧箜篌琴体上具有数弦通用的通品装置,类似琵琶。目前资料显示卧箜篌是我国最早具有这种装置的乐器。日本的“百济琴”和朝鲜的“玄琴”,就是传承至今的卧箜篌,它与古琴、古筝、瑟相近似,是平放于身前演奏的品柱一类的拨弹乐器。

       汉代刘熙在他的《释名》中提到箜篌,“空侯,师延所作,靡靡之音。出于桑间濮上之地,空国侯所存也。”汉代刘向《世本作篇》云:“空侯,师延所作,靡靡之音也。出于濮上,取空国之侯名也。”可以看出,箜篌出自师延之手,而且是由师延作曲并演奏。卧箜篌在战国时期的制作就已经十分讲究,宋朝诗人刘庆义作的《箜篌赋》描述了卧箜篌的珍贵,而且鲁国因为箜篌的奇异稀少而把它视为珍宝。在梅鼎祚的《西晋文化》中记载:“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史游作的《急就篇》中提到:“空侯,马上所弹也”,这表明箜篌在马上演奏成为了一种时尚。在箜篌的发展史上,战国箜篌曾销声匿迹达数十年之久,汉武帝则是开启箜篌音乐的一代帝王,他亲自命人制作箜篌,并在郊庙、外交、消遣等活动中广泛使用,极大的促进了卧箜篌的发展。《隋书》中记载:“《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高祖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卧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为一部。工二十五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几经失散和流离的华夏旧乐最终进入了宫廷,高祖非常喜欢听这些旧乐的节奏,称卧箜篌等旧乐为“华夏正声”,卧箜篌这一被隋高祖称为“华夏正声”的代表性乐器经过收集整理被编入宫廷雅乐之中。到了唐代,卧箜篌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自五代以来,除辽代宫廷沿用卧箜篌外,宋、元、明、清都不曾看到有沿用卧箜篌的记载,也就是说,沿用了几千年的卧箜篌到此销声匿迹。

1.竖箜篌


       竖箜篌是我国古代弹拨弦鸣乐器,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又称为竖头箜篌、胡箜篌。竖箜篌虽然源于西方,但在中国古时的西域地区已有3000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内地也有200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它逐渐的为中国所改造,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

       竖箜篌在汉代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从南北朝开始迅速发展。《通典》云:“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这说明竖箜篌在汉代已经开始使用,是竖抱于怀演奏的弦鸣一类拨弹乐器。从南北朝开始,由于战争、通商、通婚,以及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竖箜篌发展势头迅猛,流传甚广。这时的宫廷、王室、诸侯、贵族中盛行享乐之风,箜篌逐渐成为权贵及上流社会炫耀地位、权力和满足享乐欲求的乐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箜篌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促进了箜篌的多种变革,这时从西域传来的箜篌已经被汉化了,并逐渐成为中原民族的传统乐器。

2.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经常使用的弹拨弦鸣乐器,以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清朝称它为“总稿机”,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音色柔润。隋唐两代曾用于天竺乐和骠国乐中,民间较少流传使用。凤首箜篌可以平放于身前,也可以竖抱于怀,是箱体共振、品柱、弦鸣共存一体的拨弹乐器。

       《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乐器有凤首箜篌……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晋人曹毗在《箜篌赋》中提到凤首箜篌:“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这说明早在公元4世纪的东晋之初,凤首箜篌就由印度随天竺乐传入我国。四百多年以后,到了中唐时期,又从骠国(今缅甸)传入凤首箜篌。骠国王太子舒难陀率领三十五名艺术家,来到唐都长安进献骠国乐舞,他们带来了22件乐器,其中就有凤首箜篌两件。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作品《骠国乐》中描述了献乐盛况,他在诗中写道:“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新唐书》中记载:“有凤首箜篌二;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皮,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向。”宋朝陈旸的《乐书》,也记载有凤首箜篌并附有其图,但是到明代以后就失传了。

二、匠心筑梦,箜篌新生


       中国现代箜篌的试制与改革,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为了使这消失多年的乐器重现舞台,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根据古书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的图形,设计、试制了几种类型的箜篌,但是由于这些箜篌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没有推广和流传开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又设计制作出转调箜篌,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

       乐器演奏赋予乐器以新的生命,创新箜篌演奏艺术是箜篌乐器发展的关键。中国现代箜篌演奏创新的原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借鉴共性,探索创新个性。现代箜篌是一件全新的乐器,要从乐器本身的各类特点出发,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挖掘、创新属于中国现代箜篌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艺术。在学习音乐文化历史文献的过程中,中国著名箜篌演奏家崔君芝得到了启发,获得了灵感,用掌握的中西乐器演奏知识和多方面的音乐修养加以融会贯通,使自己在中国现代箜篌的表演艺术上获益匪浅。自1980年,崔君芝携带中国现代箜篌走上舞台,在海内外十几个国家举办了近百场音乐会和讲座。在中国现代箜篌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众多作曲家为现代箜篌创作,使箜篌演奏艺术得到了升华。

三、结语


       中国古代箜篌在历史上经历了兴起、兴盛及衰亡几个阶段,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获新生,由专业团队研发成功的现代箜篌不仅继承了古箜篌的民族及文化特色,而且吸收借鉴了西方竖琴的制作原理,从而实现了音乐表现力的大幅度提升,让更多的现代人领略到了箜篌的艺术魅力。因此,现代箜篌是我国民族乐器艺术的一大补充,是中华文化中新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 陈莉娜.浅谈箜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J].大众文艺,2018,(1).
[2] 王勇.试析传统箜篌艺术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和当代复兴[J].赤子(上中旬),2014,(24).
[3] 乐声.箜篌的历史与发展[J].乐器,1997,(1).

(图片源自网络)

撰       稿:任  杰
图文编辑:任  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pbPZoOBxsAhq_lviqPhoA

[ 本帖最后由 想要飞的猫 于 2019-6-28 22:17 编辑 ]

TOP

【音乐民俗】中阮: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06.28)

      “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阮音色的描写。能使一个大文豪用如此的话语去描述一种乐器之声,可想而知这种乐器的声音是多么的迷人。但是中阮却在宋代以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又重新被发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为何呢?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解开阮背后的故事。

        阮,又名“阮咸”(因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此琴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起源于秦汉时期以古长安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地区。


一、阮之源


1.秦琵琶


      阮最初并不叫阮,中阮最早出现在秦代。秦朝的劳动人民根据鼗(táo)(即拨浪鼓), 创造出一种直柄 、圆形音箱,竖抱演奏的乐器,名“弦鼗”。东汉傅玄在《琵琶赋序》中说到“杜挚以为兴之秦末,盖苦长城役,百姓弦蠢而鼓之”。从文中可知劳工在“鼗”(拨浪鼓)上装了一根线,这样使“弦鼗”的音色就更加丰富。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下诏将“弦鼗”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就形成了现代阮的雏形。汉武帝时期的阮叫做“琵琶”或“秦琵琶”。但在当今的民族乐器中,中阮和琵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阮最早被称作“琵琶”?

       古代“批”和“扒”即“弹”和“挑”,“弹”右手向前为弹,“挑”右手向后弹即为挑,这代表的是一种弹拨乐器的演奏技法,又因为与“琵”和“琶”谐音所以将使用这类技法的乐器统称为“琵琶”。

       作为一代帝皇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汉武帝命令数百名工匠去制造一件乐器呢?这里有一则关于汉武帝与阮的小故事。

2.汉武帝与阮


       据西晋傅玄《琵琶赋序》记载“闻之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 。”这个故事讲的是汉武帝出于政治目的和乌孙国联姻,但是去往乌孙国的路途十分遥远,所以汉武帝命令懂音乐的乐师制作出一种能够在马上演出的乐器,这样既能缓解路途上的劳累,又能满足乌孙公主的思乡之情。当时的阮有四根琴弦和十二个品位,四根琴弦寓意一年四季,十二个品位象征十二月份。

3.阮咸与阮


      “秦琵琶”发展至唐代由于其特殊的构造而产生的优美音色和极佳的融合性,使它深受文人贤士的喜爱,风行全国各地。在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名家,他们有的完善阮的制造技艺,有的丰富阮的演奏技法,有的推动阮乐器的传播。其中对中阮的推广和技艺的完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阮咸。


二、阮咸


        阮咸字仲容,河南省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开封附近)人,是东汉建安七子之一阮元瑜的孙子,其父亲阮熙,曾任武都太守。他和叔父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也都是音乐家。然而阮咸最重要的成就还是在阮的演奏技艺与乐器改革上。阮咸的善弹及当时人们对“竹林七贤”的崇尚,促使阮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传和快速普及。然而,“阮”并非阮咸发明,而用其名命名,这其中又有一段故事。

       阮在唐代前期,一直被称为“琵琶”或“秦琵琶”。武则天在位时,蜀人蒯[kuǎi]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似琵琶,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弹着的那件乐器十分相似。当朝太常少卿元行冲认为 “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 ”(《新唐书·元行冲》)这也是首次提出“阮咸”一说。此后“阮咸”即是专指“直项琵琶”。从此以后“阮咸”变成了我国唯一一个用人名来命名的民族乐器。

1.阮之声



      “阮咸”简称为“阮”,大概是从宋代开始。宋太宗把阮咸改为五条弦,不称其为“五弦阮咸”而称为“五弦阮”。这个命名,可能就是阮咸简称为阮的开始。从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听摘阮词》和刘过的《听阮》可以看出宋代已经将阮咸简称为阮。除此之外,在宋代的小说中也可以找到蛛丝马迹证明阮咸已经被简称为阮。在其《水浒传》第八十一回中写道:“李师师取过阮来,拨个小小的曲儿,救燕青听”。从宋朝以后“阮咸”就简称为“阮”。阮当时因为其优美的音色而备受文人墨客所喜爱,风行全国各地。那么阮的乐声到底是何音?

2.《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

      在唐代白居易的《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中“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 初闻满座惊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似劝杯中物,如林含下情。时移音律改,岂是昔日声。”仅此数句,将阮绝美生动的音色表现出来。

3.《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刘禹锡在《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中:“阮巷久芜沈,四弦有遗音。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这首诗中,刘禹锡将阮曲表现的幽怨之情和当时人们对阮咸这件乐器的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阮之重生


       由于阮在明清时期逐渐沦为伴奏乐器以致阮乐器逐渐走向衰落,之后又经过战争的破坏,使得阮这件乐器几近失传。在建国之后,阮这件乐器终于迎来了它的重生。在建国初期,中国在寻求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团,但是在已有的民族乐器的组合中存在着乐器形制繁杂、不配套、发音不理想等种种不足,因此急需寻找一个更具融合性的中、低音声部乐器,来促成整个民族乐团声音的和谐。而阮因其本身乐器结构的独特,和融合性的音色而最终受到了音乐家们的关注。

       在1950 年,时为天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张子锐,为了追求民族器乐合奏的融合性,他仿造古代琵琶,突出了阮的合奏能力,其为阮真正的重生奠定了基础。

       时间到了1953 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也针对当时的民族乐器的现状提出了继承、整理、改革中国古代民族乐器的宗旨并付诸行动。该团由王仲丙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始了对阮的研发工作。他们以古代阮咸图示为样本,在原有基础上调整了一系列阮的具体尺寸比例,使其形制更加适合于演奏,并将音孔改为圆形设计,增加了音品,扩展了阮的音域。王仲丙于 1988 年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民族乐器中阮、大阮”国家发明奖。


四、中庸之阮,融于万乐


       首先,中阮乐器所体现的“中庸”精神。朱子说:“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阮中所体现的中庸精神表现在阮在整个乐团中的作用上。上文提到在中阮乐器重生的过程中,因为要寻求一个能在民族乐团中起到融合作用的粘合剂,而中阮作为中音乐器,其音色较为低沉甜美,它既可以作为乐团中独奏乐器出现来表达抒情的段落,又可以起到一种协调与衬托的作用,为其它乐器演奏进行铺垫。所以中阮不仅是独奏、合奏还是伴奏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力,这不仅增加了演奏音乐的厚度,也丰富了乐曲的表现色彩。

      其次,阮中的包容精神,主要表现在中阮乐曲上。有根据唐诗《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新创作的乐曲《剑器》;有民歌改编的《侗歌》、《翻身的日子》;有移植的广东音乐《旱天雷》;潮州古乐《昭君怨》;汉乐《雁南飞》;丝竹乐《三六》;古琴曲《酒狂》;还有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以及以冯满天为代表的将中阮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所创作的歌曲《春燕》等。这些乐曲也都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精神,从其它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最后,阮由古代劳工所发明,它一直扎根于民间,汲取民间养料,吸收民间文化,因此它具有丰富的民族特性。无论是音色还是韵律,都能够体现民族音乐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它既可以演奏慢速的乐曲表现劳动人民心中的悲伤,又可以演奏快节奏的乐曲来表现人们丰收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刘慧.华夏阮乐,再现新声——谈阮的历史发展与现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01).
[2]胡锐.浅谈阮作品的继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7,(07).
[3]赵昕.中阮的艺术特点及文化价值[J].艺海,2017,(01).
[4]赵军.谈阮[J].东方艺术,2012,(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赵志浩
图文编辑:赵志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7S4QkcK3yph9-_XFhmX-Q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7-8 13:57 编辑 ]

TOP

【学术讲座】 陈益源|家书、婚书与卖身契——我在金门所见的民间文书(07.05)

      7月3日下午,辽宁大学民俗学教研室邀请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陈益源老师在辽宁大学书画研究院会议室做了题为《家书、婚书与卖身契——我在金门所见的民间文书》的精彩讲座。辽宁大学社科处处长胡胜教授、文学院副院长郭醒教授、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周福岩教授、隋丽副教授、邵凤丽副教授、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詹娜教授以及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聆听了这次讲座。本次讲座由周福岩教授主持。

一、主讲人简介


      陈益源(1963-),男,台湾彰化人,祖籍福建漳浦,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博士,现任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兼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台湾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台湾中文学会理事等职。曾任成功大学中文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中心主任、台湾文学馆馆长。学术专长为古典小说、民俗学、民间文学、闽南文化、东亚汉文学,著有《闽南文化札记》、《闽南与越南》等学术专著二十几部,学术期刊论文一百六十多篇。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越南社会科学院越南社会文化贡献勋章等。

二、讲座内容


      讲座中,陈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收集的一些民间文书,并且绘声绘色地讲解了自己在收集这些民间文书中的过程中有趣的田野调查经历,以及这些文书持有者亲身经历的有温度的故事,带领我们感受了“物”背后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居住空间”之间的互动、联系及深厚的情感。

1.家书
      两封来自大嶝岛送往金门却无法寄到的家书,一封是妻子与女儿寄送给丈夫的书信。隔着一弯窄窄的海峡,两岸的亲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书信身后承载着的是四十载遥望的痛楚与默无声息的亲情守护;另一封是张姓兄妹代替过世的亡母寄给舅舅的家信,即便是身居对岸的可望不可即,他们也希望能得到舅舅的回音、祝福和安慰。

2.婚书
      一封改嫁的婚书,一封简单的民间契约,凝聚着两个家庭之间的互相承诺与照拂,体现着人们淳朴的心性和责任的担当,背后蕴藏着的是人们对于血脉传承的重视,后人对于先人的缅怀以及对其辛劳付出的感激之情。

3.卖身契
      虽然绝大多数卖身契背后隐藏的是人性之恶,但始终有那么几张契约因为保有人的态度而有了温度。陈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份最有温度的卖身契——“甘愿退回苗媳字”,从这份卖身契当中我们能够感知一个父亲为生计所迫而卖女的无奈,更被父亲因害怕此生再见不到爱女而毅然决然将女儿赎回的亲情所感动。正是这些生动鲜活的故事使这些民间文书具有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后,陈老师给大家放映了关于金门岛点点滴滴的视频,并延伸了深刻的思考,民俗学所研究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走进现场,这些有生命的东西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存在,才会想要去珍惜,想要去相信。

      最后,在座师生与陈老师就讲座相关问题展开互动与讨论。陈老师指出自己现在得到了很多民间文书,以后会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不违背学术伦理的前提下公开,作为一种公共的学术资源供大家使用,学者们可以从物价史、移民史、婚姻史、当事人口述史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周福岩教授谈到民间文书是一种媒介,透过这一媒介,我们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的人是怎么样来面对生活中的特定情境,并且就民间文书谈到了伦理问题。陈老师对于民间文书另辟蹊径的研究视角和温情的田野调查经历,感染了在场的每位师生,所有人都感到意犹未尽,收获颇丰。

(图片来源:金丹妮)

撰      稿:郭晓宇 刘   波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LBvJXIX7f6xQmJl3tIwxA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7-8 13:59 编辑 ]

TOP

【东北民俗】五福寿为首,满族礼当先(07.14)

      每到爷爷过寿的时候,父母都会早早准备好寿面、寿桃馒头等物品,看着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糕点,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好像是要过新年一样。正式过寿的那天,外出的叔叔、姑姑也会赶回来,全家人围绕在圆桌前给爷爷唱生日歌。其实,寿礼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既体现着后辈对先人的关注,也寄予着当地对文化习俗的重视。

      常听人们说“满族礼大”,在满族人民分布较为广泛的东北区域,其祝寿礼仪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一个满族的民间故事,叫《珠浑哈达的故事》。

      传说在很早以前,镜泊湖旁边的珠浑哈达(即珠浑峰)住着梅赫勒哈喇的先人。部落里有个叫英森库尔的小伙子,曾得到白发老人的指导帮助,箭法变得更加精湛。他凭借着高超技艺,被推举为部落族长。一天,狩猎归来,族长请出几位长者割肉分份,他把最好、最多的猎物给了部落里的百岁老人。这时,一同打猎的年轻人就不乐意了,“我打的猎物最多,按你这样的分法,我就得分最坏最少的,这不公平啊。”族长反驳说:“是老人教会我们骑马射箭的,而且我们也会有变老的一天,把最好、最多的猎物分给老人,是祖先留下来的规矩,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年轻人不服气,脱离了部落,后来还多次攻击部落。族长在部落老人的帮助下,困难一一化解,打败了年轻人。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骑射技艺是开国之根本,也是满族先人生活之根本,没有先人世代传承下的骑射经验,子孙后代又何以生存?由此可见,满族先民自古就有“敬老”、“敬长”之俗,寿礼仪式更是众多礼俗中的重中之重。

      满族贺寿礼仪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满族人民未入主关内时,寿文化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寿礼仪式已经初步成形。古人曾载:“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终命。”长寿观念,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追求的首位。随着诸子百家的兴起,“仁爱”、“仁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思想的提出,尊老敬老的传统习俗初步形成。正所谓“礼为制,俗为习”,俗文化的兴起,也加快了礼制的成形。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到:“是此礼起于齐梁之间……此日开筵召客,赋诗称寿。”由此可知,古人过诞辰大概起源于齐梁时期。后经唐代宫廷万寿节活动、宋代民间庆生仪式的丰富,祝寿之风盛行,为明清时期的寿礼仪式打下了基础。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乃是做寿风发展的鼎盛期。

      众所周知,清朝是由女真族(今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满族人又有敬老尊老的习俗,因此凡族中年高者欣逢辰瑞,全族皆有庆寿和颂寿之举。为了进一步推进满族敬老风尚的形成,努尔哈赤曾多次要求敬重老人,并规定“晚辈敬谨之礼,要尊敬长辈。”康熙、乾隆也曾多次举办“千叟宴”,连续宴请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并亲自为老人斟酒。这些政策和活动,推动了满族寿礼仪式的发展,从而使宫廷及民间生活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祝寿仪式。

一、齐聚一堂度“坎儿”


      根据盛京民间习俗,人只有到五十岁之后才可以举办“寿礼”,受汉族文化影响,满族祝寿也以十年为一个年龄段。常言道: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年期颐,每个年龄段都具有独特的意义,要大办寿礼仪式。但盛京民间还有“做九不做十”、“做虚不做实”的习俗,多会提前庆寿。此外,东北民间盛行破“关”度“坎儿”一说,意思就是人活到五十五、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的时候,可能会不过去,人就没了。为了顺利跨过“坎儿”,人们也会在祝寿活动中加入特定仪式。

      俗话说“人到五十五,阎王数一数”,意思是人活到五十五岁时,名字就已经出现在了阎王名册上。破坎儿的方式就是生日早晨扎上媳妇娘家人买来的红布腰带,以此辟邪。祝寿的时候,将祈求增福延寿的表文在仪式完毕后,“寄”给寿夭司司长“十殿阎君”或者扔现钞任凭他人拾取,就可破财免灾。

      六十六过大寿,比六十大寿更要隆重一些,除了家里人参加,其他亲戚甚至亲近朋友也要参与,以示祝贺。之所以如此隆重,是因为民间有“人到六十六,不死掉块肉”的说法,在东北,破“六十六”大坎的方式是,过寿时要穿上女儿买的红腰带、红袜子,此外晚辈尤其是女儿,分别买六两六钱猪肉和面粉,包六十六个专供小饺子,吃的时候要倒背身坐在门槛上。因此当地还有“吃了闺女买的六两六钱肉,活到百岁庆大寿”民谚一说。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人生命中的“大坎儿”。回想家里老人在这两岁数办寿时,家里人都会说过“七十四”或者“八十三”的生日,有说大有说小的,总之不会提到真实的年龄。满族民间在这两岁数办寿的,有钱人家一定大办三天,头天庆寿,正日子诞辰,第三天才祝寿。为了度过这两个“大坎儿”,信佛的人家还会请僧人举行礼佛仪式。

二、阖家团圆过“暖寿”


      暖寿是指在正式祝寿前的一两天,让寿星在正式被祝寿之前热热身。简而言之,就是寿宴前的家宴。家人和亲戚除了打扮寿堂之外,还要举办各种准备活动,要赠送与寿辰相关的各种寿礼。参加者多是家族的核心成员,是家庭内部的聚会,还要把寿星的妹妹“老姑奶奶”和寿星的女儿“少姑奶奶”请回娘家。她们回来时要带着寿点、寿糕、寿画、寿联、寿面、寿屏、寿桃等与寿诞有关的物品,也可以只带寿金。

      暖寿大约在下午傍晚时刻举行,先点燃供案上的寿烛,再点燃屋内所有其他灯盏,让整个寿堂完全亮起来。全家人相聚在饭桌前,说话唠嗑。席间,对第二天的正式仪式进行周密安排和详细分工,要一一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在满族家庭中,给老人办寿,姑奶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所以,姑奶奶回到娘家后,祝寿活动才算是正式启动。

三、仪礼有序共“祝寿


      在寿辰这天,“家属、宗族、戚友皆拜而颂祷”,为寿星贺寿。主持祝寿仪式的一般是寿星弟弟或长子,或者选择有声望的亲友,他们会提前安排好小辈的孩子在门口迎宾。等亲朋好友落座后,祝寿活动也快要开始了。伴随着三声铁炮,一挂响鞭的声音,祝寿活动缓缓拉开序幕。身穿新衣的寿星,在儿孙辈孩子的搀扶下,慢步进入寿堂,在寿椅上落座。活动司仪念诵寿诞祝福套语后,宣布祝寿开始,安排亲友祝寿。

      首先,家中晚辈要向寿星行满族“一拜四叩”的大礼,并献上贺寿的吉祥话语。行完礼后,晚辈按照辈分和年龄大小两厢站立,向前来贺寿的跪拜宾客逐一还叩首礼或鞠躬礼。通常满族女子为长辈祝寿时,一般只行半蹲礼。

      其次,与寿星平辈的亲友,男左女右排列,祝寿时行作揖礼,也要说一两句吉祥话。女子多是垂手站立,行平常生活中的问安礼。行礼后,寿星则起身相扶,以礼谢忱。

      最后是寿星亲友的晚辈或学生,祝寿时行“两揖三叩”或“一拜四叩”礼,而寿星的朋友辈则作揖或鞠躬以表祝贺。仪式流程过后,寿堂内如果有寿星的长辈出现,寿星要主动让位,向长者行跪拜礼。参加祝寿的儿童行叩拜礼以后,还可以领到寿星给的喜钱。

四、多姿多彩享“寿宴”


      在寿宴上,寿星坐在首席,同桌的有寿星的长辈、平辈等,寿星女婿也要优先安排同桌。如果有空位置的话,受宠的大孙子也可以同桌,正应了满族的一句民谚:“老儿子、大孙子,是老爷子的命根子。”根据满族父子、妇女不同席的传统,儿子和女儿被安排到其他桌上就位,依据远近亲疏去陪伴其他宾客。

      盛京民间的寿宴上,最常见的是“六大碗”,最高规格是“八大碗”。碗内装的主要菜品是“猪八样”,也就是以猪肉为原料,烹制六道或八道菜,用大海碗盛上。其中,扒肘子、猪肉炖粉条子、小鸡炖蘑菇等是东北地区主要的“硬”菜。条件好一些的还可以用人参、鹿肉、野鸡等山珍野味,再配上时鲜蔬菜即可。

      除此之外,还有寿面和祝寿酒。做寿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主要是“取其绵绵不断长寿之意也。”摆放寿面时,先一束束地盘成塔形,塔顶插“寿”字,外面套上镂纸拉花。寿面示众以后煮熟,然后,由女儿或者是儿媳妇奉上,寿星象征性地吃几口;有的也可以先与众人饮用寿酒,最后食用面条。寿酒的谐音是“寿久”,代表着喝了寿酒就可长寿。清代满族的寿酒多为白酒,宴席一开始,寿星正席端坐,从长子开始按顺序依次斟酒、祝寿并且说吉祥话,唱寿歌,祝愿老人福寿双全。

      寿席过后,人们还会以歌舞助兴,庆贺寿星。《柳边纪略》中有载:“manz**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犹之汉人之歌舞,盖以此为寿也。”这是manz**早期祝寿时的活动,发展至清代后,由专门的堂会负责包办喜庆事中的筵席、铺陈、戏剧。此时,娱乐方式也变得更为丰富。祝寿活动中演出的焦点多为贺寿曲目,常见的有《蟠桃会》、《麻姑献寿》、《大四福》等。其中还穿插着皮影戏、八角鼓、莲花落及其衍生戏曲形式“二人转”等节目。

      “人之行,莫大于孝。”无论是奢华还是朴素的祝寿活动,都是子女对父母无声的爱的表达。一笼寿桃包,一碗长寿面,一道道朴实无华的家常菜,承载着后代子孙对老人的长寿祝愿,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孝顺之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等时光蹉跎空嗟叹,及时行孝不留遗憾。

参考文献:
[1]候盼红.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6(02).
[2]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吴书纯.满族民间礼仪[M].沈阳出版社,2004.
[4]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杨玉莹
图文编辑:杨玉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YRNmkSIGaJ6WS--k4q1Q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7-16 19:59 编辑 ]

TOP

【非遗之窗】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07.15)

      沐浴焚香,净身漱口,讲述人换上洁净的衣服,之后虔诚讲唱。听众严格按照辈分,谦恭有序,在神圣肃穆的氛围下,聆听着那满族千年的传承。这就是过去满族说部讲唱的常见情景。虽然这一场景几近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是透过网络、纸本,我们仍旧能跨越时间,欣赏到那古老的满族说部。

      满族说部又称乌勒本(ulabun),是传记的意思,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部故事的时间从远古时代跨越到清末,承载着满族的历史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满语讲述的说部,逐渐被汉文所代替。讲述人或用汉文标音,或用满文来简写提纲,凭借着提纲和自己的记忆,发挥讲唱天赋,一部部传奇故事就这样被讲唱出来
说部按照内容和演述方式可以分为四类:

(一)“窝车库乌勒本”


      俗称“神龛上的故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尼山萨满传》就是典型的窝车库乌勒本。黑水女真人创世神话《天宫大战》讲述了创世之初黑暗与光明、善良与邪恶的斗争,最终光明战胜了黑暗,创造了人类世界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东海萨满创世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爱辉地区流传的《西林大萨满》等等。这些说部多是由氏族萨满讲述,其内容则为世代传承下来的萨满教神话和萨满祖师们的非凡神迹

(二)“巴图鲁乌勒本”


      即英雄传,如金代的《金兀术传》,明末清初的《两世罕王传》(又名《漠北精英传》)、《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清中期的《飞啸三巧传奇》等等,这些多是真人真事的传述。其中《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讲述了女真孤女白雪格格为皇太极生下儿子包鲁嘎,从而演绎出骨肉亲情,民族纠葛的斗争故事。还有的是历史传说人物的演义,如《乌拉国佚史》、《佟春秀传奇》等。

(三)“包衣乌勒本”


      即家传、家史,讲述的主要是家族的传承故事。如富察氏家族富希陆、傅英仁从爱辉、宁安传承的姊妹篇《萨大人传》和《萨布素大人传》,讲述了民族英雄萨布素将军率领满族八旗,驱逐入侵之敌,维护边疆领土的传奇故事。同类的还有黑龙江省双城县马亚川先生承袭的《女真谱评》,河北石家庄王氏家族传承的《忠烈罕王遗事》,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后裔赵东升先生承袭祖传的《扈伦传奇》,富察家族传承的《顺康秘录》、《东海沉冤录》,傅英仁先生传承的《东海窝集传》等。

(四)“给孙乌春乌勒本”


      即说唱故事。这部分主要歌颂各氏族流传已久的历史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如渤海时期的说部《红罗女》,就讲述了红罗女抗击契丹,保家卫国,在丈夫被陷害致死之后,成功为夫报仇,最后投身镜泊湖自尽的悲剧故事。此外还有明代的《白花公主传》以及民间说唱故事《姻缘传》、《伊尔哈木克》等。

      满族一直有着“讲古”的传统,其满族说部能够世代传承,也多靠着说部传承人的贡献。《太平御览》称:满族自古“无文墨,以语言为约”,代代口耳相传。所以,满族说部的讲唱内容全凭记忆。倘若没有传承人的口耳传承,想必这一珍宝已经无从觅其踪迹。

      满族的“说部”活动同氏族内部的祭祖习俗密切相关,因其讲述的过程被看成是神圣而隆重的仪式,往往会由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萨满讲唱,这些讲唱者就是最初的说部传承人,被称为“金子一样的嘴”。满族说部传承人有着优秀的记忆力,还有着独特的记忆方法。

金子般的嘴——说部传承人


      国家级说部传承人富育光就从富察氏家族或父亲处学习、继承了该家族训练传承人的独特记忆方法,如三大技法,“抓骨、入心、葡萄蔓”的说唱秘窍。“抓骨、入心、葡萄蔓”是说要理解和驾驭说部核心要点,全神贯注才能引起听众共鸣。讲述长篇说部,就像吃大串葡萄,总蔓是故事主线,每一挂葡萄是故事的分支细节,一粒一粒,一挂一挂,循序渐进,才能掌握好环节和分寸。

      满族说部的抢救工作历时十七余年,在这十数年间,鲁连坤、傅英仁、关墨卿、富希陆、富育光、赵东升、李果钧等传承人有许多已经离世,吉林省中国满族传统说部艺术集成编委会,通过记录这些传承人的讲唱文本,最终编辑完成了“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这套丛书也为满族说部的艺术转化,比如改编成舞台艺术形式,提供了有效资料。

      2018年7月腾讯鹅厂的音乐手游《尼山萨满》登陆App Store。游戏发布后不仅拿到了App Store的编辑推荐,还在TapTap上获得了9.6的高分,掀起了一阵游戏热潮。这款剪纸风的“音乐游戏”,只有5关,通关顺利的时候甚至不用半小时。那么这款游戏为什么能够风靡起来呢?其独特之处就是它所讲述的满族说部“尼山萨满”故事。

满族说部游戏《尼山萨满》


      员外的小儿子,外出打猎不幸身亡。尼山萨满以其高超的神力为他赴阴寻魂,遭遇各种艰难险阻,一路闯关,终于夺回员外儿子的灵魂,使他起死回生。在带着孩子返回途中,尼山萨满遇到了已逝的丈夫。因为丈夫阳寿已尽,尼山萨满无法将丈夫救活,婆婆对此产生怨怼,愤而上京告状,尼山萨满最终被投井而死。

      《尼山萨满》的手游剧情虽然只到拯救成功就戛然而止,但是其中的满族文化元素足以让人沉迷。在“村落”一关,你能体验到索伦杆、篝火、帐篷这些烟火气息,还有满族剪纸、音乐等等,都引发了玩家对于满族文化的兴趣热潮。这一游戏的产生,对于满族说部的创新传承也有着积极意义。

      说部承载着氏族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对祖先、英雄的崇拜。每一部满族说部都称得上是满族的民族史诗,满族说部中蕴藏着先世的艰难创业、生产生活经验和部族的兴衰,还对萨满教信仰、婚丧仪式、天祭海祭等做出了生动的描述。濒临失传的满族说部被有效保护抢救下来,对于研究北方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直接的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生生不息,文化不绝


      作为东北地区有着较为久远传承历史的非遗项目,满族说部要得到持续性保护,为此还要继续探索多种方式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说部早已失去了当初的讲唱环境,仍旧需要培养年轻人讲述满族说部,把它纳入民俗文化。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报纸、媒体、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平台,创新满族说部的表演文本和传承传播方式,如吉林民俗博物馆、伊通民间艺术团的说部表演等等,满族说部才能生生不息,传诵不绝。

参考文献:
[1]江帆,隋丽.满族说部研究:叙事类型的文化透视[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
[2]高荷红.记忆·书写:满族说部的传承[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王卓.满族说部的分类标准与分类方式[J].东北史地.2012.
[4]周惠泉.论满族说部[J].民族文学研究.2009.
[5]富育光,荆文礼编著.天宫大战 西林安班玛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6]傅英仁讲述,王宏刚程迅记录整理:红罗女三打契丹[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7]荆文礼,富育光.尼山萨满传:上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8]富育光讲述,于敏整理:萨大人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9]富育光,王慧新编著.雪妃娘娘与包鲁嘎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0]傅英仁讲述,程迅王宏刚记录整理:萨布素将军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撰      稿:王 舒
图文编辑:王 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X7p8XkgyVL9gyTCN7yeWQ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7-16 20:12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