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7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彝族成人礼分析

彝族的成人礼
彝族的成人礼男子和女子是分开的,女子的成人礼是一种被称为“换裙”的仪式,彝语叫“沙拉洛”,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而在举行了换裙仪式之后,女子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耍朋友、谈恋爱了。
我们认为这种换裙仪式一方面是所代表的是彝族对于女儿的一种观念,即意味着女儿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了,盛装打扮女儿,也是向部落里的少年们展示女儿的美丽,也表现父母对于女儿长大成人的自豪和喜悦,表达大家对于女儿的祝福和期盼。这是父母对自己的女儿的一种美好祝愿,但是另一方面,彝族的成人礼,即“布拉洛”实际上是一种“假婚”仪式,是对成年女孩的结婚仪式的模拟。彝族之前盛行早婚,举行换童裙后可以嫁人,以消除户籍,但不是真正在婆家生活。女生来过初潮后就不能再算家丁,以防给家里兄弟带来灾难。女孩命硬,占了男性的位置。通常在秋冬进行,以便嫁娶。这就是对于女子身份上的一种不平等的对待,女子依然还是没有男孩子那样自由,也被所谓的固有习俗所束缚着。
这种仪式就是封建思想观念所导致的,一方面换裙仪式的举行是让孩子们有一种民族身份的认同,产生民族意识,通过长者对于孩子们的教导,让他们有一种对于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仪式也因为经济的发展,汉族文化的入侵等等原因而逐渐被遗忘,现在彝族的换裙仪式已经在逐渐消亡,就我们来看,换裙仪式当中有一些封建的因素可以摒弃,加之以新时代的新元素,重新在少数民族倡导成人礼的举行,通过这种仪式的进行,也可以带给孩子们一种仪式感,一种责任感,在潜移默化当中给予孩子们民族文化意识的传承。
彝族女性成人礼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发式与服装的改变象征着姑娘的童年时期已经结束,步入了成年社会。
(二)通过了成年仪礼的姑娘,不仅意味着获得了性生活的权利,同时也意味着为家支、为社会担负起联姻和生育后代的义务和责任。
(三)“沙拉洛”成年仪式的另一个意义是姑娘族籍的改变与社会角色的变换。
相较于彝族女性成人礼的隆重,彝族男性的成人礼就显得简单的多。
男子的成人礼主要是以向他们传授经验为主,男子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男子身强力壮就能够带领族人在恶劣的环境当中获得足够的食物,保障族人的安全,尤其是彝族是生活在环境恶劣的丛林,湿热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危险,这也就意味着男子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向他们传授本民族的辉煌历史,一方面是要在他们的心中建立起一种信仰,英雄的崇拜会让他们更加有自信的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另一方面则是向男子传授生活的经验,交给他们生活的技巧。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很快的成长起来,成为族中新生的强大力量。
就目前来看,我觉得这种成人礼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传授经验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更加勇敢的出去闯荡,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即使在当代社会,这样的教育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不同的地区,彝族可能会有不同的成人礼,但基本上大致相似。
综上所述,
彝族成人礼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2、对男子及女子成年的教导,传授经验
3、其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认知
彝族成人礼习俗的现状及原因:
1、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族大融合一步步成为现实,汉族对彝族成人礼的传承则有着很大的影响,彝族的文化逐渐与汉族的文化融合,彝族如今大部分的人都以汉族的习俗为主,他们本民族的一些节日传统已经逐渐趋于消亡,尤其是在这个多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站以及论坛上获得信息,民族当中一些口耳相传的东西就逐渐被后代遗忘,另外彝族成人礼仪式当中也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成分,除此之外,类似火塘里面燃火这种仪式,在现代化的城市当中已经不适宜了,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消亡。
2、民族大融合的政策等要求也是导致彝族成人礼衰亡的原因之一。
3、人口流动所导致的民族文化交流,汉族与彝族混居,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也导致了彝族民族文化传统的衰亡。
对传承发展彝族成人礼的一些建议:
1、在女子成人礼上所准备的服饰以及头饰等饰品,将其保留民族特色,宣传彝族的传统服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推广彝族的服饰文化,这样就可以在现代经济社会当中崭露头角,独树一帜,宣传彝族的特色。
2、建立专门的彝族文化档案馆,制作成人礼文化年谱,保存彝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3、通过与当代的经济产业合作,推出相关系列彝族文化元素产品,促进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汉族成人礼

TOP

汉族成人礼
汉族成人礼主要分为及笄礼和加冠礼两种,主要是通过服饰的改变来对自己进行一种身份认知的改变,在这一点上就和彝族的换裙礼有异曲同工之妙。及笄礼分为三步:
1、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2、再加:发簪、曲裾深衣。
3、三加:钗冠。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佩绶等饰物。
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及笄十分注重仪式,每一个步骤,每一件饰品,每一个人站的位置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一方面是对女子成年的一种美好祝愿,但同时笄礼也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也即是女子订婚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女子的笄礼并没有赋予女性成年的权力,她们既没有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性成人,也没有成为家族合法的继承人,她们依然困守于家庭,只不过由一个家庭转向另一个家庭。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现代社会,人们赋予了及笄新的社会意义。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彭林先生指出,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女儿)、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对于过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现代笄礼的意义应该是对现代女性独立自强的角色提醒。三次加笄的服饰不同,越来越华丽,象征着女孩成长的过程。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我们需要在尊重文明传统、汲取既有文明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为传统笄礼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我们现在学习、创新和实践新的笄礼,就是为了继承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民族传统礼仪对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明、激励青年人的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冠礼对于汉族男性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次仪礼。冠礼之后,便标志着这位男子进入成年,可以结婚生子了,对家庭、对自己、对社会都要有责任感了。从原始社会发展而来的男女成年礼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步入成年的青年男女分别获得成人资格的象征,而是成为西周宗法社会剥夺女性社会权力,实现男性统治的有效工具。男子通过冠礼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不但获得了社会性成人的资格,而且正式成为家族血缘的继承人,拥有了领导家庭和参与社会的双重权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今冠礼已经逐渐消失,但是冠礼背后所隐藏的男性为尊的思想观念也还影响着大部分人,就目前看来,我们依然应该发展传承冠礼,让时代赋予其新的意义,顺应社会思想的观念,给我们即将成年的少年们以勇气和经验学会成长,为自己负责。

TOP

(《亲历神奇的壮族——女子太阳节》朱法飞)女子的成人礼
    我们看到,节日期间男性是“毫无地位”的,接送太阳的活儿没他们的份,吃饭也得靠边站,即便是外来的男性领导、嘉宾也不例外。
      “太阳节当天,女性享有至高权力,家务全由男人做,女性需要做的就是穿上盛装,完成祭祀活动和玩个痛快。”一位当地女子自豪地告诉我们。
    当天一早,女人们已经穿上盛装,在太阳河边嬉笑、欢歌。与此同时,村里的青壮年男子,有的在家里蒸黄糯米饭,有的前往太阳河边建起土灶,架起十多口大锅,为女人们做早餐。早餐结束后,男人们并不能体息,而是忙着做当天的晚餐,等待祭祀归来的女人们享用太阳筵席。祭祀活动从成年女性到太阳河沐浴净身拉开序幕。上果村青山环绕,村前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绿树掩映,河床上漂着柔软青翠的水苔。河岸上的古树遮蔽着那个神秘的女子净身潭。虽说当天气温只有4度,但这并没有影响女子净身仪式。上午10时,村里年满18周岁的50多名女子都来到河中沐浴净身,净身潭周遭如临大敌般戒备森严,道路两旁都设立了“男士止步”的提示牌,男人们被远远挡在外面。
    净身仪式结束后,成年女性们手持白手巾,吃喝着“岔着唐温罗”(壮语意为“找到太阳了”),聚集到河边的神树(传说太阳藏身的树林)祭台前,由“博丙”(壮语意为专司此祭祀活动的年长者)带领大家祭请太阳。请出“太阳”后,用轿子抬着“太阳”,带着祭品,前往“波唐温”(壮语意为“太阳山”),女人们唱着古歌,向“太阳山”祭祀场地前行。
   “博丙”砍来丈余长的树枝,插在刻有“太阳神位”字样的石碑四周,清理石碑边的杂草。女人们拔除祭祀场地的草丛,平整场地。祭祀太阳的供品有黄色糯米饭、糯米酒、鸡。“博丙”砍芭蕉叶铺在石碑下摆放供品,砍竹筒做酒杯盛米酒,砍芭蕉杆当香炉插香,四位壮汉杀鸡、烧水、煮鸡。 摆设好供品,“博丙”对着太阳神位诵祭词:“今天是吉日,今天是女人日,是祭太阳神的日子……”女人们庄重地聚集在太阳神位旁,唱《祭太阳古歌》,将“太阳”送回天上。
    当天,上果村的天气阴沉沉的,但就在祭请太阳之时,太阳竟然微微探出了头,露出了笑脸。此后,上果村的气温有了明显回升。不管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这无疑为“女子太阳节”增添了些许神秘感。
    祭祀结束后,刚满18岁的女性吃了作为贡品的黄色糯米饭,这标志着她们完成了成人礼,可以开始恋爱了。随后,村民们举行千人摸鱼、踩竹筒高跷、打陀螺、弹弓大赛、鸟王争霸赛等活动,还进行了壮乡童谣《水母鸡》节目表演和壮族大型歌舞剧《太阳鸟母》表演。
    晚餐时间,所有18岁以上的女性聚集在一起,持碗而坐,一圈圈围成太阳筵席,等待男人们端上饭菜。累了一天,男人们到这时也没有入席权,只有当所有成年女性全部吃上饭,男人们才能在一个地势矮的地方摆上饭菜吃饭。

TOP

彝族成人礼访谈

访谈时间:2017年11月22日
访谈方式:通过QQ线上访谈
访谈对象: 张秀萍,彝族,云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记录:李丽仙

访谈记录:
李:您本民族的成人礼表现形式是什么,可以仔细谈一谈吗?
张:一般是父母宗族赐私房地,赐私房地主要是针对男子,让其锻炼劳动能力,以后好养家糊口,还有可以解决自己的零花。 还有父给零花钱,成年以后,除去维持家用的,父母会想方设法多给孩子零花钱,让女孩子买五彩线脑,小伙子配白衣白鞋。还有给自家孩子牵线结缘,找个好归宿。

李:你参加过本民族的成人礼吗?可以谈谈当时的过程与感受吗?
张:没有参加过,听我爸说过。我爸到了十七岁时,请了本家比较有威望的长辈来分地。我爸分得了他应得的那一部分。我爸说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管理这些地,对以后的生活也比较迷茫。不过他还是像大多数男子一样勤劳的耕作,盘算着差不多娶个媳妇,一起管理这些田地。

李:关于本民族成人礼,有没有相关的神话或者说是来源吗?
张:跟宗法制有关吧,我们在分地的时候也会分房子,右边的房间会分给长子,右为尊嘛。听老人说很久以前是不分家的,但是容易产生矛盾。可见与经济形态还是分不开的,我觉得应该是生产力发展,还有私有制的出现。

李:您认为现在本民族的传统成人礼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张:跟宗法制有关吧,我们在分地的时候也会分房子,右边的房间会分给长子,右为尊嘛。听老人说很久以前是不分家的,但是容易产生矛盾。可见与经济形态还是分不开的,我觉得应该是生产力发展,还有私有制的出现

李:您觉得有必要恢复以前的成人礼仪式吗?+原因
张:民族融合趋势越来越强。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一种文化形态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时,它会被取代或是消亡。但我觉得这个过程也不是被动的,人们也会将这种成人礼的文化融入其他文化中,以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形态呈现。

李:您认为将传统成人礼融入旅游经济中,以表演或者游客参与体验的方式可取吗并说明原因?
张:可取,将文化和资本结合起来,为文化注入了活力。

李:您认为传统的成人礼该怎样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或者说该不该传承下去?
张:该传承下去,我们要吸取成人礼中的积极的文化内涵,弃其糟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服务与人民,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不对为其注入活力。

访谈小结:
张秀萍同学所提的成人礼其实更像是现代社会家长对后代人生道路的指导,它没有严格的仪式,但是会通过对财产进行分割的方式迫使年轻一代独立自主,在无形当中促成了孩子的成长。同时仪式的变化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单纯的说恢复原有的仪式是没有太多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传统的古老的礼仪在新的时代下迸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上述所提到的成人礼与农业社会生产密切相关,离开了农业生产的大环境,该仪式也难以存在。

[ 本帖最后由 李丽仙 于 2017-12-20 08:47 编辑 ]

TOP

汉族成人礼访谈

汉族成人礼访谈
访谈时间:2017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24日
访谈方式:通过QQ线上访谈
访谈对象: 徐欢,汉族,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记录:李丽仙

访谈记录:
李:您本民族的成人礼表现形式是什么,可以仔细谈一谈吗?
徐:举办成人礼典礼,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但现在简化了大多由老师连续3次进行加冠,亲属只是在旁边观看。

李:你参加过本民族的成人礼吗?可以谈谈当时的过程与感受吗?
徐:我作为观众参加过,觉得很庄严肃穆,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看礼仪老师的动作,做工精美的汉服,悠扬的古乐.....活动主要是宣扬了古时人们的三姿和高雅的气质。

李:关于本民族成人礼,有没有相关的神话或者说是来源吗?
徐:古时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应该没有具体的来源,可能是逐步演化来的。

李:您认为现在本民族的传统成人礼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徐:古时成人礼需要通过老辈与子辈的口传心授,当代社会代沟日愈加大,彼此间沟通减少,所以这种文化就逐渐式微了。

李:您觉得有必要恢复以前的成人礼仪式吗?+原因
徐:有必要,因为: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

李:您认为将传统成人礼融入旅游经济中,以表演或者游客参与体验的方式可取吗并说明原因?
徐:不可取,经济气息过重;相关人员不具有资历;社会导向不好;流于形式,不够深入。

李:您认为传统的成人礼该怎样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或者说该不该传承下去?
徐:应该传承,可以这样做。
1、        与时俱进,形式创新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它所存在的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认为在传承保护成人礼文化时应遵循成人礼文化的独特之处,尊重其强烈的成人意识,还原文化的本色,在学习成人礼文化的同时与之相关的风俗民情、节日传统都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立足于成人礼文化的本质特色打造一个成人礼文化的教育环境。在此基础上,创新成人礼文化的传播方式是让成人礼文化在文化教育领域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充分利用动画、音乐、视频影像等现代高科技技术来扩充成人礼文化的传播领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2、深化内涵,重在育人
提倡成人礼要坚持育人为本,不能只重视内涵。社会和教育机构要对提出参加成人礼的青年提出要求。如仪容仪表要端庄大方。举止行为要彬彬有礼,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文化技能等。青年人要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通过认真的学习和锻炼,是否正确的内涵定位是成人礼教育功效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功利化的内涵只能导致成人礼教育的功利化作用影响。学生也许对成绩更有热情和动力了、更有干劲了,但是长远看来,这都比不上学会承担成人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具备优秀的公民素养、积极而正确地面对社会人生、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美好未来有深度和意义。
纵观成人礼的发展历史,古代成人礼之所以被废除,主要是因为其存在诸多弊端,如礼仪程序过于繁琐,存在封建迷信思想以及浓重的巫术色彩,有过多阶级统治的痕迹等。近年来,成人礼似乎又登上时代的舞台,但以形式化和口号化居多,这样形式简单、内容空洞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生制宜,更没有深刻挖掘仪式本身的功能及其携带的的文化内涵,难以引起新成人们的足够重视和参与热情,难以达成活动初衷。 过于形式化的成人礼表现了教育因为工具化而对生命本身的漠视,对教育过于外求而置认得内在生命本能和生命精神于荒芜的状态。外求和工具化带来教育生态的破坏,分数和成绩至上的纯粹功利化取向,甚至于原本应该内在于人的生命体验的法律尊严、道德崇高、集体意识和爱国激情的量化取向。纯粹形式化的成人礼仪式漠视生命的教育过程可谓互为表里,前者构成后者的一种表征,而最终的结果是又进一步降损了成人礼本应具有的文化功能,而这种功能的降损,使得很多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漠视他人的利益,只考虑个人的得失,特别在处理个体与社会关系时,价值取向往往倾向于个人,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与义务,这对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

访谈小结:
     汉族的成人礼可能是由于文学作品、电视剧之类的影响,人们对其了解的深度相对较高,但在现今人们举行成人礼的时候,仪式以及简化了很多,仪式的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有些仪式已经不适应现今的时代,另外一方面是在传承中逐渐失传了。当然,仪式简化有其好处,有更强的操作性,也更利于传播,但简化背后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如何在简化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传统习俗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困境。

TOP

彝族男性成人礼

相较于彝族女性成人礼的隆重,彝族男性的成人礼就显得简单的多。
云南西北地区的彝族男孩在10岁左右的单岁,如9岁、11岁、13岁时进行,举行时间一般要通过毕摩测算而定。当日大家聚集在家中堂屋火塘边,火塘里点燃熊熊大火,毕摩或家中长者担当主持人,主持人把一块石头放进火中,等到石头烧得火烫后取出来,马上往石头上泼冷水,石头会散发出大量的热气,支持人把预备好的男孩的裤子放在蒸汽上反复熏蒸,以驱除污秽之气,同时口中念叨祝词,然后迅速给受礼的男孩穿上,在场的成年男子都围过来向他表示祝福。这个仪式完成后,就意味着男孩已经成长为一个男人,有了男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可以尝试去交异性朋友。在有些彝族聚居地,男孩长到13岁左右,就要举行“带刀”仪式,由一位德高望重的成年男子给他戴上佩刀,并向他讲述本族辉煌的历史和男人神圣的职责,通过这种仪式促使一个少不更事的男孩向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汉的转变。
彝族短体插刀

另有一说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乡的彝族在为13岁以上的男孩做成人礼时却以一种孩子们扮成豹子的方式来完成孩童到成人的过程。不过查阅文献后发现这一仪式是当地的“跳虎节”,与成人礼的联系并不大,只不过在侧面印证了彝族对祖先、生殖、自然等的崇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彝族女性成人礼的文化意义

民俗学家范·根纳普提出的“通过仪礼”这一术语认为,这些人生仪礼具有共同的意义,就是都可以使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况向另一种社会状况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些仪式过程都向人们展示了三个阶段,即“脱离仪式” “转变仪式” “合入仪式”。在成年礼中,这种结构模式表现得最为充分。先是象征“死亡”的与原先社会地位脱离的仪式,接下来是进行转变仪式,使当事人得到改造。最后是象征“再生”的仪式,他获得一个新的社会位置并返回社会共同体。
彝族女性成人礼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发式与服装的改变象征着姑娘的童年时期已经结束,步入了成年社会。这一仪式完成了从童年到成年这一人生的转折,标志着姑娘生理的成熟和进入成年社会。仪式使姑娘从心理上、思想上完成了从童年到成年的飞跃,把一个女孩子一下子、突然地,或者说一天之间铸造成一个女人,仪式就是这种人生未成年与成年的分界。仪式以前姑娘还是女孩子,不能进入社交活动,受习惯法的严格保护。受习惯法的保护彝族山区奸淫未成年幼女的案例极为罕见,而在成年仪式后,姑娘获得了性生活的权利,如果发生被强奸的案件,只要作案者不是同一家支的,处罚很轻。男方打酒赔礼,出一只羊为姑娘做去污仪式就行了。
(二)通过了成年仪礼的姑娘,不仅意味着获得了性生活的权利,同时也意味着为家支、为社会担负起联姻和生育后代的义务和责任。
仪式的主持者其实就是姑娘的楷模。在彝人的观念中,中年妇女是生育母体的象征,选择儿女多、能干、貌美的中年妇女主持仪式,是为姑娘们设定目标,设定一种价值取向。从仪式的内容看, “沙拉洛”仪式好像是将成年与性联系在一起,其实背后更为深沉的观念则是把成年与生殖联系在一起,让姑娘意识到成年的一项重要义务与责任是生育后代。
(三)“沙拉洛”成年仪式的另一个意义是姑娘族籍的改变与社会角色的变换。
仪式前,姑娘还是自己父亲家支的成员可以参加家支的活动;仪式后,就被视为姻亲家支的人了,成了外人,婆家的人了。从仪式这一天起到住进夫家前,姑娘不能参加自己父母家举行的宗教仪式,在家庭生活中不能参与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与彝族社会重视家支的渊源密不可分,是别婚姻的举措,也是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体现。

TOP

壮族成人礼资料整理

《方志期刊》2010年
古籍记载及通过侗族诸民族留下来的文身、文面习俗来看,古越人的文身、文面,最早出现于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或称图腾徽号。为求得图腾神的保佑,原始人将图腾的皮毛或其他部分披挂于身,或是将图腾形象刻画在身上,使自己的灵魂能与祖先或图腾的神灵共一体,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保护和力量。例如龙氏族者,便在自己的身上或者在额头上刺着龙的徽号、图案,“以象龙子”。又例如《汉书》卷28记载: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岑家梧先生对此认为:“原来图腾民族的黥纹,以图腾对象附着于身体之上,即代表图腾祖先的存在,赖此发生魔术的保护力,避免蛟龙之害。”直至建国前夕,壮族仍然有文身余风,一些父母为保护小孩,把小孩送到道士那里去文身,让道士在孩子身上画上符纹图案,认为这样可以获得神的护佑。有些道士自己也文身。同时文身也是彼此间在进行交际和通婚过程中认同或区别。氏族、部落消失以后,文身、文面并非同时消失,而是约定俗成,长期的保存下来,有的甚至保存到近现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赋予新的解释和含义,如“美观”“雄壮”“认祖”等说法。
解读:
文身缘由:为求得图腾神的保佑,原始人将图腾的皮毛或其他部分披挂于身,或是将图腾形象刻画在身上,使自己的灵魂能与祖先或图腾的神灵共一体,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保护和力量。
发展历程:氏族、部落消失以后,文身、文面并非同时消失,而是约定俗成,长期的保存下来,有的甚至保存到近现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赋予新的解释和含义,如“美观”“雄壮”“认祖”等说法。

TOP

壮族成人礼资料整理

《方志期刊》2004年
先秦时期,今广西境内居民的人体装饰种类主要有文身、凿齿、发式、佩饰等,已成为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文身,是百越民族普遍的人体装饰。在《庄子内篇逍遥游》、《墨子公孟第四十八》、《战国策赵策》、《说苑奉使篇》、《淮南子齐俗训》、《史记赵世家》等古籍中均有包括今广西地区在内的“瓯越之民”文身的记载,文身最早是出于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后演变为图腾崇拜,目的是为了求得图腾神的保佑,如龙氏族者在身上刺龙的图案,“以象龙子”,“以避蛟龙之害”。后来逐渐演变成人体装饰。文面,是文身的一种,史籍中称为“雕题”,《礼记王制》载:“南方曰蛮,雕题交。”《山海经海内南经》云:“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在郁水南。”即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晋人郭氵注:“离耳即儋耳,雕题即文面。”《战国策》鲍本注:“以草染齿为黑,雕题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史记》集解引刘逵曰:“以草染齿,用白作黑。”郑玄曰:“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可见,文面是百越族习俗,和文身一样,最早出于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或徽号),后渐演变为一种人体装饰。清代《广舆揽胜》记马平县壮人“常刺额为花草蛾蝶状,所谓雕题漆齿也”,就是先秦瓯骆人文面习俗的遗存。凿齿也是百越民族的一种体饰。凿齿表示已长大成人,相当于成年礼仪,属于百越民族文化分布区域普遍有凿齿习俗,在今广西地区,延续到百越后裔乌浒、俚僚人,近现代壮族部分地区仍有凿齿及镶齿之俗,这是先秦壮族先民凿齿的遗风。先秦时期广西土著居民的发式有断发(剪发)、被发(披发),编辫(花山壁画人物有发辫拖地者)、椎结(将长发于脑后或头顶上绾为高髻)等,从文物考察,这几种发式是同时存在的,古籍记录只不过以断发、披发这2种作为代表罢了。
解读:
文身缘由:文身和凿齿,是百越民族普遍的人体装饰。文身最早是出于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后演变为图腾崇拜,目的是为了求得图腾神的保佑,后来逐渐演变成人体装饰。

TOP

壮族成人礼资料整理

《广西通志第一轮》
文身,即用刀、针等锐器在身体上刻划花纹符号,然后涂上颜色,使之永久保留。《淮南子·原道训》说:“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发文身,以象鳞虫。”《史记·赵世家》也说:“夫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樟汀封连四州》诗说:“共来百粤文身地”。明人张治《送萧尚点之忠州因寄云东》诗也说:“忠州(今属扶绥)百粤文身地”。文身因部位不同,有文面、文胸、文臂、文脚等称。文身所用的颜色多为青黑色,与服装颜色一致,表现了壮族以青黑色为美的审美观。建国前,居住在河边的部分壮族仍保留文身习俗。建国后已少见。
  古代,壮族曾流行凿齿习俗。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说,贵州(今贵港市)“有俚人,皆为鸟浒。……女既嫁,便缺去前齿。”邕州百姓,亦多“凿齿”。钦州“又有僚子,巢居海曲,每岁一移,椎髻凿齿。”宋代之后,壮人凿齿之俗逐渐被饰齿与镶牙代替。建国前,左右江一带的壮族妇女出门、走亲戚时,在牙上包一层金银箔,以为装饰,无事再取出来。岑溪等县的壮族还喜欢用茜草将牙齿染红,以示美。桂西一带的妇女,直到建国前还有含篓染齿的习俗。由于长期含篓叶、吃槟榔,久而久之,牙齿自然变黑。田林、百色等地的壮族妇女,建国前用牛甘果汁涂抹牙齿,使之漆黑发亮,以示美丽。红水河一带的壮族男女,现在还将凿齿与镶牙结合,将两颗门牙拔掉,镶上金牙,逢人一笑,露出黄灿灿的金牙,十分得意。这些饰齿、镶牙之俗,正是凿齿的演变与延续。
解读:
文身概念:文身,即用刀、针等锐器在身体上刻划花纹符号,然后涂上颜色,使之永久保留。文身因部位不同,有文面、文胸、文臂、文脚等称。文身所用的颜色多为青黑色,与服装颜色一致,表现了壮族以青黑色为美的审美观。
发展历程:文身:建国前,居住在河边的部分壮族仍保留文身习俗。建国后已少见。
凿齿:宋代之后,壮人凿齿之俗逐渐被饰齿与镶牙代替。建国前,左右江一带的壮族妇女出门、走亲戚时,在牙上包一层金银箔,以为装饰,无事再取出来。岑溪等县的壮族还喜欢用茜草将牙齿染红,以示美。桂西一带的妇女,直到建国前还有含篓染齿的习俗。由于长期含篓叶、吃槟榔,久而久之,牙齿自然变黑。田林、百色等地的壮族妇女,建国前用牛甘果汁涂抹牙齿,使之漆黑发亮,以示美丽。红水河一带的壮族男女,现在还将凿齿与镶牙结合,将两颗门牙拔掉,镶上金牙,逢人一笑,露出黄灿灿的金牙,十分得意。这些饰齿、镶牙之俗,正是凿齿的演变与延续。

TOP

壮族成人礼

《广西历代各族服饰文化概貌一》39页
《史记》记作:“夫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以其便一也。”《战国策》记为:“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冠秫缝,大吴之国也。礼服不同,以其便一也。”多年来,学术界一般都引用《战国策》、《史记》中赵武灵王的话,认为左衽衣是先秦时期广西服饰样式之一。这一看法证据不足。首先,据《史记》、《战国策》的注解,未明确“错臂左衽,瓯越之民”是指广西地区的情况。史籍中,对“错臂”的解释,各说不一,《史记》注解中,《索隐》曰:“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臂。孔衍作‘右臂左衽’,谓右袒其臂也”。“画臂为”。《鲍本》注:“以两臂交错而立,言无礼客。”《札记》吴氏补曰:“错或袒字伪。”综上各说,错臂左衽看来是右臂袒露,不穿衣袖,画上纹样覆盖右臂。
解读:
文身缘由:错臂左衽看来是右臂袒露,不穿衣袖,画上纹样覆盖右臂。为了遮蔽躯体。

《方志期刊》2010年
到了清末民初,刘锡蕃在《岭表记蛮》中对壮族服饰作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壮人男女,从前俱挽髻,服饰亦奇特。有斑衣者,曰‘斑衣’,有红衣者,曰‘红衣壮’,有领袖俱绣五色,上节衣仅盈尺,而下节围以布幅者,曰‘花衣壮’,又有长裙细折,舞花五彩,或以唐宋铜钱系于裙边,行时其声叮铛……”。到了清代,壮族服饰无论男女,头上均挽髻和包头,上身著短衫,衫长仅及脐,一身著短裙或百褶长桶裙。衣领、衣袖、衣徽、下摆以及裙子,均用五色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二、壮族服饰与历史地理环境由于气候、水文、地貌、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等差异使得壮族服饰景观呈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质和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服饰风貌。下面就分别从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加以阐述。(一)历史自然地理环境与壮族服饰的密切关系1温热气候、多水环境孕育下的壮族服饰壮族生活在炎热多雨的岭南,山林茂密,江河交织,衣饰也就适应这种自然环境的需要。服装款式多为开放裸出式,四季变换不分明,以简单凉快为其特点之一。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中记载:“陆事寡而水事众……短绻不,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即指当地人喜欢穿凉爽的短衣短裙或无裤裆的短套裤。同时壮族先民断发文身也是为了适应南方温热的气候和方便从事渔猎活动,而文身则可以代替同样妨碍劳作的衣服,因为在身体上刺上蓝色或黑色的花纹图案同样起到遮掩身体的作用(文身还有信仰原因,在此不论述)。因为湿热,一年四季男女都可以跣足、露顶,或穿木屐。打绑腿可以保护腿部不被荆棘划伤、虫蛇叮咬。穿勾尖鞋上山爬坡,既防止脚趾碰伤,又能减少阻力和鞋的窝折磨损。壮族多注重头饰,以布包头,其功能在于防晒,久而久之,习以成俗。
解读:
文身缘由:同时壮族先民断发文身也是为了适应南方温热的气候和方便从事渔猎活动,而文身则可以代替同样妨碍劳作的衣服,因为在身体上刺上蓝色或黑色的花纹图案同样起到遮掩身体的作用

TOP

壮族成人礼资料整理

《广西通志第一轮民俗志第一节自然神崇拜》
壮族先民古越人崇拜蛇、鳄鱼、蛙图腾。汉刘安《淮南子》载越人“剪发文身,以象鳞虫”。高诱注云:“文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为蛇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这是模拟图腾形象求得保护的信俗。建国前,壮族地区普遍流传“蛇郎”成亲、龙子孝父、葬母的故事,说某老人及女将被虎吃而被化作美男子的“蛇郎”救出,蛇郎与老人之女成亲繁衍后代;或说某老妇养一蛇而得蛇厚葬,原来蛇乃是龙子。民间又将鳄鱼与蛇视作管下界的龙王,能呼风唤雨,变化无穷。居住在水边的一些壮族仍保留有以龙形纹身的习俗。梧州曾有龙母庙,祀龙母及龙子,香火鼎盛。民间普遗传说青蛙是雷王的儿子,受雷王指派到人间管理生产。壮族铜鼓面上铸有青蛙形象,花山崖壁画有蛙人形象。民间爱护青蛙,禁捕食青蛙,听到青蛙叫即说“雷王传讯,天要下大雨了”。村里顽童打死青蛙,会遭老人呵斥:“打死雷王仔会遭雷击”。桂西东兰、风山、巴马、天峨一带有蚂[虫另]节、蚂[虫另]葬和蚂[虫另]舞。在寻找冬眠青蛙的活动中,首先捕获者被称为“雷王的爱婿”。
解读:
文身缘由:图腾崇拜
发展历程:建国前,壮族地区普遍流传“蛇郎”成亲、龙子孝父、葬母的故事,说某老人及女将被虎吃而被化作美男子的“蛇郎”救出,蛇郎与老人之女成亲繁衍后代;或说某老妇养一蛇而得蛇厚葬,原来蛇乃是龙子。民间又将鳄鱼与蛇视作管下界的龙王,能呼风唤雨,变化无穷。居住在水边的一些壮族仍保留有以龙形纹身的习俗。

TOP

我最喜欢的神——二郎神

二郎神,本名杨戬。又称二郎显圣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江神、赤城王、清源妙道真君等等,是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甚至是水神,有些戏班说二郎神就是戏神老郎神,还被奉为猎神、蹴鞠神、雷神、酒神等。二郎神名字叫杨戬,力大无穷,变幻莫测,又能有七十二变(八九玄功)。
关于二郎神的民间传说有很多,但是都是正面的,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他是一个正面的人物。
按照《西游记》里的说法: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妹,思凡嫁给了凡间一个姓杨的男人, 玉帝因为妹妹嫁给凡人,龙颜震怒,就把自己的亲妹妹(也就是杨戬的母亲)压在桃山底下,二郎神劈山救母。后来的沉香劈山救母,其实是根据杨戬劈山救母的神话,众人在口头传述中演变而来,又经后人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成为了后来的《宝莲灯》。
《宝莲灯》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剧里面的二郎神为了帮助沉香救出母亲,不惜成为卧底,时而是好人,时而是反派。但最终都是为了救人,他在剧里面的形象是沉稳而有智慧,反观沉香,倒觉得小孩心性,不太沉稳。长大后了解到劈山救母这一情节的主人公应该是二郎神,不禁嘘唏。如果劈山救母的是二郎神,因着他的沉稳和智慧,应该会很快救出母亲。当然这样编写剧本就会失去很多戏剧性,所以二郎神才被写成了配角。
很多人对二郎神的印象是,他为什么有三只眼,为什么二郎神是三只眼,而且中间的眼睛是立着的?这其实已经失传了,古代失传的东西一直很多,二郎神为什么会有三只眼,其实上已经无从可知,不过大家都知道功能,天眼,就像上天的眼睛一般,邪恶无法可逃。这象征着正义。
历史上还有很多拿孙悟空和二郎神作对比的,认为在小说的细节描写和描述当中,二郎神和孙悟空都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七十二变、可入敌腹、会搬救兵、变相盗宝、金刚之躯、爱戏弄他人等,这些相似点体现出了二郎神和孙悟空一样神通广大,同时也非常真实、真性情,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拥有灵魂的有生气的神。
二郎神在很多影视剧里面都不是十足的好神仙,都是有瑕疵的,因而人们想到他时,并不会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但我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可以去深入了解他,因为,他真的是一个真实、可爱又非常正能量的神仙。

TOP

汉族男子成人礼

冠礼
冠礼最初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子弟在20岁时所举行的结发加冠的礼节,后来贫穷的百姓也照样举行加冠礼。古人极为重视这个礼节,把它看作是“五礼”中嘉礼的一种。《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从氏族制时“成丁礼”变化而来的,是礼的始源。
冠礼沿革:
冠礼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一。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成丁礼”。当时,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但是,当他们到了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就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杨宽先生说:在行礼之前,通常“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和考验,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氏族正式成员的条件”。后来成丁礼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消失了,在中国则沿续着并发展成为“冠礼”,作为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冠礼在先秦、秦汉时期都极受重视,被称为“礼之始也”。《礼记 冠义》解释冠礼的意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汉代所传《仪礼》的三种本子无一例外地都把“冠礼”作为第一篇。
南北朝以后,冠礼逐渐简、化衰微。宋代时,一些有识之士如司马光、朱熹等人高度重视冠礼,力倡恢复,政府也曾强令推行,但效果不太明显。元代再告衰微,至明代又受到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重视。清代由于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更使传统的冠礼受到沉重打击。但是,它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以变通的形式在民间顽强地沿续着。

冠礼步骤:
  1.占卜。古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占卜,冠礼是隆重礼仪,当然首先要占卜。《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占卜的地点在宗庙之门,大概除在庙中乞求祖先赐福外,还有求于天地之神的护佑。所谓“筮日筮宾”就是用拈蓍算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和应该邀请的来宾。《礼记·冠义》说:“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冠礼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第一次大礼,是对一个人进行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举行冠礼,就意味着一个人即将要按礼教的各种规定去度过自己的一生一世。此种礼仪虽然大不同于宗教仪式中的佛教的受戒之礼和西方宗教中的“洗礼”,但当时的古人们都认为,只要把冠礼办得隆重、适当,也就是抓住了“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成”这个治国的根本。古人把冠礼和修身、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所以才如此重视冠礼。
  2.挽髻。卜筮之后,在确定的日子里举行冠礼。先是挽髻,挽髻是将受冠者的头发聚束于头顶,挽成发髻。这个工作是由来宾做的。加冠之日,受冠者的父亲先在其祖庙阼阶偏北的位置设好受冠者之席。加冠仪式一开始,受冠者由辅助加冠的来宾从东房接出来,并在受冠席上就位。接着来宾为受冠者梳头、挽髻、加簪、蓍筮。至此,加冠的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
  3.加冠。加冠,是由来宾中德高望重的人给受冠者加冠,而且选定的这个人,是由事先卜筮定的。加冠一般是3次。
  首先,加缁布冠。缁布冠是用黑色的麻布做成的帽子。加缁布的目的,主要是要受冠者“尚质重古”,不忘本。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持家,才能治国。
  第二冠,是皮弁冠。皮弁冠是用白鹿皮做的帽子。这种冠,大多缀有玉,冠顶尖高,常用象骨做成。由于受冠者地位等级不同,因此缀合成的皮弁冠的鹿皮的块数也多寡不一。皮弁冠,古为朝服。加此冠的目的,是希望受冠者以后能行仁德,勤政恤民,或希望受冠者能顺利进入仕途。
  第三冠,叫爵弁冠,又叫雀弁冠。爵弁冠,是仅次于冕的一种帽子,样子像酒器爵的上端,爵又形似雀,所以又叫雀弁冠。爵弁冠,上古又是祭服的帽子,所以加此冠,是希望受冠者加冠后重视礼仪,敬事神明。“三加”之后再以酒祝受冠礼青年。
  以上是一般士人的冠礼,其冠为“三加”;如果是诸侯,其冠则为“四加”,在士冠礼上加一玄冠;若是天子则为“五加”,即在诸侯“四加”的基础上,加衮冕。当然,普通百姓一加缁布冠也就足够了。举行冠礼是在祖庙中进行的,根据身份有所区别。天子冠于始祖之庙,诸侯冠于太祖之庙,士冠于祢庙。杜甫的《兵车行》中的那位15岁从军的少年,是由相当于一村之长的里正给裹的头,因为里正一般由族长担任,所以本族成员是在宗庙礼堂里裹头。主持冠礼仪式的,应该是受冠者的父亲。 冠礼之后,便标志着这位男子进入成年,可以结婚生子了,对家庭、对自己、对社会都要有责任感了。

参与人员:
1.冠者1人(就是举行成人仪式的成年者本人)
2.主人2人(按照古代的宗族制度,必须由宗子等男性宗亲长辈担任,一方面严格的宗族制度在今天并没有普遍流传;另外,主人只限定于男性宗亲,本身具有一定历史观念的局限,所以,当今作为主人的,冠者的父母双亲比较合适。)
3.正宾1人(就是为冠者担任加冠的德高望重的那个人)
对即将成年的男孩子,必须强调其作为男性的社会角色,正宾必须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才可作为及冠者的人生向导和社会楷模。其威严的祖父、父亲等男性长辈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儒家文化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请德高望重的师长担此责任也是不贰之选。)
4.赞者1人(就是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也协助冠者梳发、更衣等,可选择师长、兄姊、好友等适当人选)
5.有司3人(即为冠者托盘准备所加之冠的人,可选择好友、兄弟姐妹等适当人选)
6.客人若干(可邀请师长亲友等若干人观礼)[3]  

取字问题:
先民姓氏文化中的表“字”风俗,也是冠礼中很重要的仪式程序之一。姓、名、字、号,是汉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结构,先民中许多历史名人都有神采飞扬的“字”与“号”。表“字”重在激励人生,重在鞭策与鼓励之情。取字者,在传统冠礼的设计中,多被赋予了德高望重的主宾。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冠礼意义:
从原始社会发展而来的男女成年礼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步入成年的青年男女分别获得成人资格的象征,而是成为西周宗法社会剥夺女性社会权力,实现男性统治的有效工具。男子通过冠礼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不但获得了社会性成人的资格,而且正式成为家族血缘的继承人,拥有了领导家庭和参与社会的双重权利。女子则通过异礼的实施被剥夺了社会性成人资格,她们不再拥有任何权力,只能由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通过结婚的方式获得人生的成年。
冠礼赋予男子社会性成人的身份。冠礼的实施不仅仅象征着男子在生理发展上的成年,更重要的是象征着男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社会性成人,这一象征意义主要是通过加冠的仪式,以及加冠以后遍拜乡大夫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冠礼赋予男子家族合法的继承人的身份。冠礼不但赋与男子社会性成人的身份,而且还赋予了男子正式成为家族合法继承人的身份。这个象征意义是通过冠礼举行的地点—祖庙—而表达出来。冠礼举行的地点在祖庙,其中嫡子加冠的位子在祖庙的昨阶。昨阶就是东阶,又称主阶,是主人迎送宾客所行或站之位,嫡子加冠于主阶意味着他从即日起就成为家庭中的一个主人,他不仅获得了代替父亲行使家长的权力,同时也被赋予作为家庭的代言人与外界进行礼尚往来活动的权力。这就是《士冠礼》所说的“以著代也”。冠礼在祖庙举行就是为了让祖先见证受冠者的成年,让祖先看到自己后继有人。但同为男子,也同在祖庙加冠,嫡子与庶子却稍有不同,若“庶子,则冠于房外南面。”这小小的区别代表着重大的含义。为了保证贵族血缘的延续与政治联盟的需要,西周贵族都实行一夫多妻制,以达到“重国广嗣”的目的,但广嗣则容易出现争夺继承权的内乱。为了防止内乱而导致失国,西周贵族又实行严格的嫡庶制,只有嫡出之子才有继承权,庶出之子只能在替补席上等待空缺。
冠礼象征着男子脱离家庭。冠礼不但赋予男子社会性成人和家族血缘继承人的双重身份,而且还象征着男子脱离家庭,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男人。这个象征意义主要是通过拜母授脯的仪式而表达出来。士冠礼中有一个拜母授脯的仪式,即“冠者奠解于荐东,降筵,北面坐,取脯;降自西阶,适东壁,北面见于母。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无论是秦汉时代的礼学家,还是当今研究古礼的学者都不曾注意到。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这个仪式的直观表现非常明显,完全可以理解为受冠者藉以表达对母亲的生育及抚养之情的感激。但是将这个仪式与原始社会男子成丁礼进行对比研究却可发现,感激母亲仅是个表面现象,真正的含义是男子脱离母亲、脱离妇女群体的象征。

TOP

我最喜欢的神——哪吒

我最喜欢的神——哪吒

   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 ,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封神榜》) 等多部文学作品中。
   最早接触哪吒是儿时的一部动画片,记得动画片的主题曲有一句“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更大。智捉妖魔降鬼怪,少年英雄就是小哪吒。有时他很聪明,有时他也犯傻,他的个头和我一般高。有时他很努力,有时他也贪玩,他的年纪和我一般大。”那时真觉得哪吒就是神,但是神也和我一样偶尔淘气。这种影响到现在还有,我读高中时写的最好的一篇文章里就有哪吒的影子,想起最喜欢的神,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也是那个小小的勇敢的少年。
   我们现在熟知的哪吒形象是大多都是——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但是哪吒的原始形象在唐朝才开始出现,哪吒是由那咤演绎而来,那咤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神,在唐以前,我国尚无关于"那咤"的任何记载。唐代僧人大广智不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还有其它的唐代佛经文献中出现的关于那咤的记载,如"尔时那咤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那咤捧塔随天王"……从这些佛经不甚详细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由于文人的演义,哪吒的故事在明代时趋近大众化和完整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