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少数民族文学如何迎接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

少数民族文学如何迎接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

  少数民族文学如何迎接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
  
  □ 逸华
  
  近期,改编自网络文学、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剧《琅琊榜》引发全民观剧热潮,而之前同样由网络文学而来的《何以笙箫默》也是红了荧屏又搬上大银幕。再往前,《甄嬛传》火爆到成为一部现象级影视作品……近年来,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而其上游,是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
  
  从1998年国内网络小说“第一人”蔡智恒推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算起,不到20年,中国网络文学创作呈井喷之势。目前国内网站签约及推荐网络作家约有200万人,加上在网上注册多个ID但未签约的,以及不定期在网上写短文、发段子的,网络写手可能超过5000万人次,每年在网上更新的连载网络小说数量达10万余部。
  
  尽管网络文学被人诟病“海量”与“质量”存在落差,“速成”与“速朽”并存。但毋庸讳言,网络文学拥有巨大的传播率与社会影响力 。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全文公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国家政策的发布,说明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那么,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学,如何迎接网络文学“黄金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少数民族作家早就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而逐渐成长。博客兴起时,不少作家就在网上开始创作,比如侗族潘年英的《画梦录》、彝族陈虎的《经年集》、土家族李缨的《一个人的盛宴》等,都是其博客文学的结集出版。而在新疆,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分别举办了三次网络文学大赛。少数民族地区的作家协会和文联也创办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学网站,如广西文联网、新疆作家网等,大力扶持本地区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网络作家正在涌现。
  
  血红,原名刘炜,苗族,2003年起从事网络小说创作,作品有《流花洗剑录》、《龙战星野》、《升龙道》等。创作总字数达1400万字,被读者誉为“网络写手第一人”。唐玉文,瑶族,在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发表了《神探钟仆》、《瑶乡传奇》、《神奇的特种兵》等中长篇电子图书6部,成为瑶乡的知名作家。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像这样比较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网络作家及作品还是太少了。
  
  少数民族文化的神秘性、传奇性、乡土性一直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独特资源,这些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网络写作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传统文学、经典文学的“地基”上开辟新篇。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也不例外,比如汲取本民族神话传说的营养,谁继承得好,谁的创造力就更强,作品价值就更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作品的产生,读者往往成为直接参与者,作者必须与读者建立对话关系。少数民族网络作家的思维方式、语言套路和创作手法需要区别于传统作家,用开放的创作心态去尝试更多类型的题材,用更时尚的文字去架构更精巧的故事,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一部分读者低俗的阅读情趣。
  
  网络文学“黄金时代”的到来为造就文学新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在某种程度上,少数民族网络作家可以成为这次传播革命的最大受益者。网络缩短了他们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改变了其创作的生存空间,为少数民族作家展露才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就如一位学者所言,不管文学用何种形式去表达,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启迪人,启迪人的头脑和灵魂,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照亮自己和他人前行的道路。

中国民族报电子版
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15-10/30/content_109370.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