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文字学会研讨汉字问题:社会上存在过于美化繁体字倾向

引用:
原帖由 孟令法 于 2015-10-5 18:34 发表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与会者就历代汉字、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域外汉字、汉字规范化信息化、少数民族文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提出,今年是“新文化运 ...
从这个信息可以看到,这个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陈双新并不懂文化,仅是文字研究的机械工作者。汉字与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不同,它并不仅仅是符号而已,汉字的最大特点首先是文化,每一个字甚至是字符都是文化的体现。繁体字是经过至少三千年的不断演化、进化,有着非常深厚文化内涵的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文化传统的正体字,简化字是在摒弃悠久五千年传统文化根基的社会体制下的产物,与具有悠久五千年传统文化根基的正体字(繁体字)不可同日而语。正体字的遭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遭遇一样,出现说“社会上存在过于美化繁体字倾向”这样的教授并不奇怪。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5-10-5 21:53 编辑 ]

TOP

“武曌”的“曌”正说明了汉字特有的文化功能。

TOP

汉字发展是一直在演变,民间书写也有简化的习惯,但正体字一直是主流。

TOP

引用:
原帖由 宁静致远 于 2015-10-5 22:42 发表



既然繁体字这么具有文化,那这位兄台看来也是传统文化的坚定拥护者,那您的回复也需要用繁体字啊。弘扬保护传统文化,从我做起!
我也想这样做,曾今与车锡伦先生通信,车先生就用正体字,而不用简体字。可是世道都这样了,又能奈何了什么?

TOP

还是张多说得好:“个人认为加强古籍识读教育普及才是当务之急。”若能够如此,何不是我们期盼的?

TOP

汉字从甲骨、小篆、大篆、金文、石鼓等体的演化,为什么延续数千年还能够识别,就因为其承载的文化功能一直没有变,而且逐步走向了完善和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简化字,有部分是合理的,成立的,有部分则很不合理,需要修正过来。我曾经做过古籍整理,当遇到繁简转换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简化字非常荒唐。我就想:简化字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了,就这样用吧,但是如果把所有无法准确繁简转换的文字给恢复过来,岂不更好!一方面能够为正确准确阅读古籍铺平了道路,一方面也为古籍整理工作提供了便利。这是我最大的希望。

TOP

“日”并不是简体字。

TOP

回复 17# 的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