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依斯哈别克]玛纳斯奇萨特巴勒德·阿勒及其演唱的史诗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依斯哈别克]玛纳斯奇萨特巴勒德·阿勒及其演唱的史诗

玛纳斯奇萨特巴勒德·阿勒及其演唱的史诗
--------------------------------------------------------------------------------

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 

《民族文学研究》 2007年第01期   来源:金月芽期刊网



  内容提要:萨特巴勒德·阿勒是柯尔克孜人公认的著名玛纳斯奇之一。他传唱的内容包括在民间传说和史诗《玛纳斯》各种唱本中被传为柯尔克孜始祖的吐果依汗,以及相关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他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演唱玛纳斯祖先英雄业绩的玛纳斯奇,已成为研究史诗的热点,引起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关键词:玛纳斯奇 唱本 萨特巴勒德

  作者单位:新疆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玛纳斯》研究室

  
  一、玛纳斯奇萨特巴勒德及其唱本
  
  萨特巴勒德·阿勒1933年出生于特克斯县科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他的家乡地处偏僻,在这里柯尔克孜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自古至今是《玛纳斯》流传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居素甫·玛玛依的《玛纳斯》唱本中,玛纳斯生于特克斯草原,郎樱等学者提出《玛纳斯》最初形成于特克斯草原。萨特巴勒德未上过正规学校,至今还在广阔美丽的特克斯以放牧为生,是一位善良憨厚勤劳的普通牧民。萨特巴勒德的母亲古丽巴然木一生生育过16个儿女,但大多儿女不幸夭折。据萨特巴勒德本人讲,自己是家中第十一个孩子,是诸多子女中存活下来的三兄妹中的兄长。他的大妹夏依木罕如今在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阿合苏县阿满乡,二妹穆尔扎罕生活在特克斯县科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
  萨特巴勒德出生当天,他的父亲出门打猎,母亲突然阵痛难产。据说她痛苦的哭泣声震荡山谷,一位骑着雪青马的银须长者忽然从门入屋,用手中的马鞭在地上狠狠地抽打三下后,胎儿连胎盘应声落地,母亲顺利分娩。之后这位长者开口道:“孩子,坚强些,给他起个好名字吧,你们最好照祖传的风俗,把婴儿送给别人三天或三个月后再赎回来。”他的母亲问长者:“您老是谁呀?”长者回答:“你可要记牢了,我是巴依的儿子巴卡依。”说完走出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父母,一方面担心失去这个孩子,一方面又为长者的突然出现并提出忠告感到欣慰。于是,根据古老的传统和风俗,他们把孩子送给了近邻苏沙尔拜的妻子布毕江抚养。满三个月时,萨特巴勒德的父亲阿勒依照柯尔克孜风俗,在自己的颈上搭上一片陈旧破烂的毡子、带上可口的食物——酸奶圪塔,酥油等,装扮成可怜的乞丐模样,哭哭泣泣地牵着一匹马、赶着一头带牛犊的奶牛,把要送的礼品凑够九份,来苏沙尔拜家赎回儿子。为了避人耳目,把男婴说成是女孩,便把亲生骨肉又赎回了家。并给孩子起名萨特巴勒德。从此父母把萨特巴勒德打扮成女孩,还给他戴耳环。萨特巴勒德的双耳上至今还能看到他小时候戴耳环的眼儿。
  萨特巴勒德七岁至九岁之间,跟沙尔巴合希部落中的乌苏甫毛勒多学习认字。他七岁时,父亲阿勒去世,他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开始接触史诗《玛纳斯》,在母亲的引导下渐渐对史诗《玛纳斯》中的故事产生兴趣。从七岁至十三岁,学习和背诵由玛纳斯奇阿合勒别克留下的关于吐果依汗、阔别依汗、博云汗、绰云汗、恰艳汗、秦霍绰西、巴依、哈塔汗、喀拉汗、玛纳斯、赛买台、赛依特克、霍希巴希等诸多英雄的故事、传说等手抄本。人们常说:雏鸟在巢穴中见到什么,将来就会去捕捉什么。萨特巴勒德就是这样在母亲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成长为一名玛纳斯奇的。
  萨特巴勒德的外公叶希木拜原来有阿合勒别克演唱的手抄本,但是被他的弟弟吐尔逊拜借去后再也未归还。萨特巴勒德的外公和其祖辈们都是有些名望的毛勒多,外曾祖父叶色尼胡勒与阿合勒别克玛纳斯奇为同胞兄弟。其母古丽·巴然木经常给乡亲看病治病、驱邪、占卜;她十分注重礼节、风俗、戒律,一生中都恪守戒律、敬仰神灵、崇拜真主。
  萨特巴勒德的外曾祖父叶色尼胡勒的同胞兄弟阿合勒别克是一位杰出的玛纳斯奇。阿合勒别克从少年起就酷爱史诗《玛纳斯》,并长期搜集史诗《玛纳斯》唱本、演唱技艺等第一手资料,他能演唱的史诗极为可观。他把演唱史诗《玛纳斯》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并向亲属中的男孩子们传授演唱、吟诵《玛纳斯》的各种演艺技法、讲述史诗中英雄人物的传说故事,让孩子自小就熟悉《玛纳斯》。他把手抄本枕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认为这样孩子们就会得到神灵赐福,增添智慧和灵气,会成为玛纳斯奇。他后来移居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并在那里去世。由阿合勒别克搜集整理的手抄本,在亲属、乡亲中传来传去,最后经叶希木拜之手传到了女儿古丽·巴然木之手。萨特巴勒德作为阿合勒别克的外孙有幸成为他的继承者之一。他自懂事起就接受阿合勒别克的教导,接触、学习、背诵史诗《玛纳斯》及相关英雄人物的故事和长诗。
  1999年2月18日当笔者专程赴特克斯县科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团结牧场玛纳斯奇萨特巴勒德家中采访时,萨特巴勒德的妻子达热依哈说:“祖母莎勒恒告诉过我,阿合勒别克玛纳斯奇是一位嗓音十分洪亮的人,当他演唱《玛纳斯》时,声音会从此岸传到对岸”。据她讲:“萨勒恒是叶希木拜之子朱麻德里的妇人,自己(达热依哈)是朱麻德里与莎勒恒的长子扎克尔的女儿,自己与丈夫(萨特巴勒德)实际上就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为此,我对萨特巴勒德的外曾祖父阿合勒别克到底是谁产生了疑问。
  在采访中笔者为了搞清这件事曾从各种角度问过萨特巴勒德多次,笔者问道:您所讲的外曾祖父阿合勒别克玛纳斯奇是否就是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不少传说和故事,演唱史诗《玛纳斯》技艺超群,口才非凡,在吉尔吉斯斯坦人人皆知的玛纳斯奇阿合勒别克本人?当时萨特巴勒德与妻子向我们说明,他们所说的玛纳斯奇阿合勒别克同萨特巴勒德的外曾祖父叶色尼胡勒是同胞兄弟,这是不容质疑的。萨根拜·奥罗兹巴科夫就阿合勒别克曾这样唱道:“纳扎尔与纳尔曼塔依/可勒德别克,巴勒合,特尼别克/据我来分析观察和对比/阿合勒别克懂的胜过他们几位。”萨雅克拜·卡拉拉耶夫曾说过,他见过著名的《玛纳斯》大师阿合勒别克,虽然九个儿女和贤慧的妻子都已经去世,他85岁时照样能演唱。在吉尔克斯斯坦研究玛纳斯奇的成果中,已明确证明:在特克斯,阿合勒别克是牧马人,当时他到卡勒玛克人中时,还用卡勒玛克语演唱过史诗《玛纳斯》。吉尔吉斯斯坦著名玛纳斯奇、杰出的阿肯托霍洛克·毛力多也曾这样描述:


  阿合勒别克他出自那克塔依
  出自部落的阿肯倍受爱戴;
  他的本领非凡出众是另外,
  他并非是外人属于亲属应该;
  我孩时就有耳闻铭记脑海。
  他是演艺值得一夸的奇才;
  阿合勒别克真不一般说起来,
  他演唱时出口成章,张口就来;
  他的嗓音洪亮字正腔圆
  像猎鹰般吟声高亢;
  他越唱会越投入。
  滔滔不绝激情满怀。
  热阿依木别克·阿不都热合曼也曾写道:“阿合勒别克生活在伊塞克湖,系布古部落克塔依家族人士”。阿合勒别克约在19世纪后期在特克斯以游牧为生,时年跟随达官贵人四处游走演唱史诗《玛纳斯》,晚年故于伊塞湖,系布古
本文原文部落克塔依家族等,与萨特巴勒德的外曾祖父阿合勒别克的事迹完全吻合。萨特巴勒德的妻子所说的“阿合勒别克的声音十分洪亮”与托霍洛克·毛力多所形容的“阿合勒别克的嗓门十分洪亮高亢”,并非是偶然巧合。萨特巴勒德提到“外曾祖父为布古部落,克塔依家族与阿合勒别克的同胞兄弟叶色尼胡勒的重孙女,萨特巴勒德之妻所讲的自己是布古部落克塔依家族”与此完全吻合。
  研究和评价史诗《玛纳斯》时历来把阿合勒别克列入杰出玛纳斯奇们的行列,并在诸多文选中提到他的名字和功绩,让人十分遗憾的是由他演唱的唱本及其手抄本已经失传。如果能证明《玛纳斯》大师阿合勒别克就是萨特巴勒德的外曾祖父阿合勒别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萨特巴勒德演唱的文本,来研究、分析阿合勒别克的演唱风格、形式、技艺、唱本等诸多艺术特性和不同唱本的价值;也可以通过他的唱本再现阿合勒别克的演唱风格。但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还没有权威的资料来证实阿合勒别克的亲属情况和其演唱的《玛纳斯》的数量。
  萨特巴勒德一再强调,能够成长为玛纳斯奇首先功归于阿合勒别克留下的手抄本;其次有神灵在梦境中对他的扶助。据他说:“1972年11月14日当我在科克铁热克乡与特克斯县城途中的乌孜吾尼库拉打麦场熟睡时,感到有人在捏自己的鼻子,醒来一瞧面前站着骑着一匹雪青马的银须长者,这位长者问我:‘你想唱吗?’我不知其意便反问他:‘您让我唱什么呀?’长者说:‘你是否愿意唱我让你唱的’。我便应道:‘大伯,您让我唱什么我就唱什么吧。“那你张开嘴吧!’说着将一把小米倒进了我的口中,我两口就咽了下去。骑雪青马的银须大伯离开后,我竟开始唱史诗《玛纳斯》。从此在野外独自放牧时,我的内心就感到压抑、心神不安、心胸憋闷,充满一种激情和冲动。当无法控制时就独自一个人抑扬顿挫地唱起史诗,以此来发泄郁闷。”见到他孤零零地一个人在旷野疯狂地演唱史诗《玛纳斯》的样子,人们便议论纷纷:“萨特巴勒德为了学唱神圣的史诗,已经都变成了疯子”。据他妻子达热依哈讲,萨特巴勒德起初心闷烦躁,让妻儿住在一间房子,自己单独住在另一间屋子,整夜地演唱史诗《玛纳斯》。
  萨特巴勒德的演唱才能是1974年被发现的,并被列为玛纳斯奇。
  1974年6月他的小舅子阿里在塔什布拉克(地名),为自己的孩子举行“摇篮宴”。当亲朋好友们喝足马奶酒红光满面欢歌笑语之时,朱努斯·未麻迪里(叶希木拜之子,系克塔依家族)在宴席上拿出自己记录的《远征》吟诵给在场的人们听。同大家一道在一旁倾听的萨特巴勒德实在忍耐不住,便跳出来开口道:“不是那样唱的,应该这样唱!”说完便滔滔不绝地唱起《远征》。从来不知萨特巴勒德会演唱《玛纳斯》的人们目瞪口呆,人们开始将他视为玛纳斯奇。
  在萨特巴勒德的唱本中有名有姓的有:吐果依汗、阔别依汗、博云汗、绰云汗、恰艳汗、奇尼凯、秦霍卓西、秦塔海、琼哈勒太等诸多英雄人物。在史诗《玛纳斯》的其他唱本中虽然提到过这些英雄人物的名字,但在萨特巴勒德的唱本中,却把这些人物同玛纳斯的始祖吐果依汗紧密联系起来,对他们的英雄事迹、出征经历、传奇故事等内容进行了具体地描绘。著名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萨根拜·奥罗兹巴科夫、萨雅克拜·卡拉拉耶夫演唱的唱本中提到过玛纳斯的始祖吐果依汗、博云汗、恰艳汗等英雄人物的名字。
  
  二、萨特巴勒德唱本的特色(独特风格)
  
  吐果依汗是贯穿整个史诗的传奇的灵魂人物,史诗中唱道“我们的始祖是吐果依汗,柯尔克孜由吐果依来繁衍”。他不是力大无穷的英雄,但是在与强敌交战厮杀时,当濒于绝境时他就能使出自己的魔法和本领;每当降临不幸和灾难时,他会把腰带搭在自己的脖子上向上苍祈求。当他身故后,其他英雄遭遇困难险境、心灰意冷、措手无策、绝望之时,他的神灵会突然出现来帮助和解救,使他们脱离危险或困难。于是吐果依汗成为整个唱本中所有英雄倚靠的神灵和救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圣者。唱本中提到的英雄们远征劲敌,他们从叶尼塞徒步出发,经过特克斯最终来到塔拉斯,故事的内容以远征北京为主线展开。其情节不同于其他唱本,不是按英雄人物的出生、成长、成婚、出征、死去的次序的习惯进行描绘;该唱本中的英雄一般以七个人为一个单位(一伙),有时比这个数目略多或略少,这与柯尔克孜传统的吉祥数目有着紧密的必然联系,又不同于其他唱本中的“四十名勇士”,“四十名侍从”;吐依汗率领的勇士有时与巨怪、妖婆展开搏杀,他们从动物的神灵四十奇勒坦那里得到战骑,或从飞禽之神布达依赫那里获得雄鹰,在交战中采用的方式十分古老原始。
  他们的主要劲敌是克塔依、康海、满洲、卡勒玛克、俄罗斯等,对方的主要人物有叶色尼汗、别克尼汗、喀卡安汗、霍恩尔拜等。勇士们的战马形形色色,如陶托热(巨枣红马)、博尔胡拉合(狼耳马)、合尔特库仁(老红褐马)、赫勒吉依然(细尾米黄马)、阿合塔诺(白鼻扇马)、阔克布旦(雪青良种马)等。在多次的远征中,展开过数次惨烈的激战,有胜有负。
  该唱本保留了原始、古老的痕迹,男主人公占主导地位,讲得也较多,只在勇士结婚时提到女性,不像其他唱本中有个性化的女性人物的描述。色彩和故事情节尤为突出。

  以吐果依汗为首的英雄们基本上来自叶尼塞、特克斯、塔拉斯等地,都是柯尔克孜人中胆量超群、神勇雄猛、身手非凡、智勇双全的勇士。在吐果依汗的梦境中一开始就出现了玛纳斯将要降世的前兆。关于英雄们的传奇、交战的方式、战马的由来、兵器的制造,耗费的财力、人力、物力,诗句的韵律等与其他唱本有明显区别,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所以将其与其他唱本进行比较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三、关于萨特巴勒德唱本的记录、整理情况
  
  对萨特巴勒德唱本的记录工作始于1982年,1982年夏由夏尔西别克·司的克、居素甫·玛玛依带领“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部分成员来到特克斯县科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进行考察,在当地干部群众的推荐下,请萨特巴勒德演唱《玛纳斯》。当他演唱玛纳斯的始祖吐果依汗等前辈的故事时,大家为之惊叹。他演唱的内容前所未有,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经过讨论和研究,考察组的同志认为记录该唱本十分必要,当时根据夏尔西别克·司的克同志的安排,萨特巴勒德连续演唱了七天,科克铁热克乡文化站还录了音。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在《玛纳斯》研究室至今保存着37盘录音带,他演唱的史诗共计72390行。
  1982年秋“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把萨特巴勒德邀请到乌鲁木齐,著名即兴阿肯纳玛孜·耶西开也从昭苏到了乌鲁木齐,他们住在区党委组织部招待所58号房间(自1982年lO月7日至1983年元月15日)。1996年起,笔者负责萨特巴勒德唱本的录音整理工作,根据最初的录音从头到尾对该唱本进行了记录,整理出19474行诗。
  1984年特克斯县科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团结牧场的朱麻别克·地罕拜同志(哈萨克族),对《贾木合尔奇》部分进行录音后,又整理出10400行诗。据萨特巴勒德本人讲,当时共记录下8盒录音带。在记录该部分时,没有引起民协负责同志的足够重视,安排了对柯尔克孜语言文字不十分精通的兄弟民族的同志记录,因此这些诗句中很多地方,柯语与哈语混杂在了一起,记录中的错误太明显。这一部分1998年由笔者负责,根据录音重新进行整理。
  1986年萨特巴勒德第二次被邀请到了乌鲁木齐。自1986年12月13日至1987年元月21日他和多力坤·吐尔地两人住在光明路18号院民协宿舍,对其演唱的《恰艳汗》、《博云汗》、《绰云汗》部分进行了录音,补录了30908行诗句。多力坤·吐尔地根据录音记录15280行诗句。后来由托合提布比·依萨克根据多力坤·吐尔地所录的录音,记录出15628行诗。笔者于1998年对这一部分又进行了录音对照,并证明该部分完全是根据萨特巴勒德的演唱记录出来的,保持了原貌,未加任何的修饰,完全符合保护和尊重民间文学规律的原则。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988年把萨特巴勒德第三次邀请到乌鲁木齐,请他对史诗进行了部分补充和完善工作。1988年4月24日至6月15日,由阿山拜·马提力负责记录《绰云汗》、《秦霍加西》部分,“整理”出14000行诗。这次采用了直接记录、未录音的办法。记录者当时对玛纳斯奇提出一些过于苟刻的条件和要求,不仅使演唱者发挥欠佳,而且是根据记录者的意愿和口味进行的,使史诗的韵律、情节、语言特点等方面与原唱本截然不同。在该唱本中出现的人名、地名、部落家族名称、英雄人物的血缘关系及所生活的区域等被随意篡改,或者任凭记录者本人编选和添枝加叶,穿插了不少内容。例如,绰云汗英雄虽然早已身故,但是在记录中把恰艳汗部分中的内容改为了绰云汗部分,其中有57处将恰艳汗改为绰云汗。我们还可以对照以下内容:
  还有,阔克托依、塔哈依、莎德尔、阔克杜灭依、小宋、哈勒木拉提、朱努斯、穆莎、贾合甫、穆哈什、木拉特汗、奥尔曼汗、库巴特别克、克德克、阿依塔洪、塔恩哈依等人名及莎热陶、夏拉铁克阿合尼、杜木依、萨依然库勒等地名是玛纳斯奇根本就未曾演唱过的内容,是记录者添加进去的。还给唱本中柯尔克孜所娶的克塔依薪娘起名为“小宋”(音译)。如:
  在锅中烧开油,
  把鸡肉剁块来煎炸
  从对面的市场中,
  找来很多的鸡;
  砍下头并抛去,
  在热锅中来侵烫;
  未留下任何毛,
  拔光它浑身的羽毛;
  洗净它的肉,
  破开它的腹.
  掏出它的内脏。
  这些也不是玛纳斯奇演唱过的内容。
  关于吐果依汗的部落,他是这样记录的
  吐果依汗的后代,
  说是人类中的大力士:
  他的身份十分特殊,
  他原来是胡特楚家族;
  能用拳打死犍牛的他,
  有着非凡的体格和身手。
  这些内容玛纳斯奇也未曾演唱过;记录中甚至把吐果依汗的部落篡改为自己的胡特楚部落,我们后来才知道阿山拜·马提力本人就属于胡特楚部落。于是《绰云汗》部分,每十行中就有三至五行被篡改或穿插进其他内容。当时由阿山拜·马提力共记录“整理”7378行诗,后经依斯哈别克又重新将这些诗行念给玛纳斯奇本人,请他回忆补唱重新整理为5444行诗句,其中发现1934行(处)有明显的错误。笔者根据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记录了169页的核对笔记资料,并对全部内容进行了记录对照。
  阿山拜·马提力记录的《秦霍加西》部分共计6622行诗句。但是和前面所讲的一样,因任意篡改、穿插,严重破坏了史诗原唱本的情节、内容和语言、韵律等风格特色。这一部分也跟玛纳斯奇本人进行了核对,将他未曾演唱的内容删除,整理出5164行诗句,对部分存在的问题,记录了42页的笔记资料。
  从1996年底开始,笔者专门负责该唱本的记录、整理工作。对1982年以来所有记录、史诗资料内容,从头到尾与录音进行了全面的对照,共37盘录音带,共计60782行诗;根据录音重新记录出19474行诗句;还针对增加、篡改或重复的内容记下详细的笔记和备注;根据原唱本改编成九万多字散文体。1999年8月25日至10月25日,在特克斯县与萨特巴勒德一道,将曾经记录的史诗全文念给玛纳斯奇本人后,补充了一些内容,再次请他重新演唱并进行了核对。根据1982年的录音、重新记录,与玛纳斯奇本人核对整理出13000行。根据1988年的记录和玛纳斯奇本人的意见和建议,重新整理出11608行诗句。并把1984年、1986年的重复记录部分作为第一手资料保存了起来。
  萨特巴勒德因为各种原因在多次的演唱中未能充分发挥,个别部分在语言的流畅、诗句的韵律、情节的衍接、事物的逻辑性等方面暴露出一些不足;不同记录者未将所演唱的内容与本人核对,或者以自己的意愿和口味随意篡改或者添枝加叶,重复记录等原因,使其唱本出现了一些混乱的情况。
  总而言之,萨特巴勒德的唱本有其独特之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该唱本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见面之后才能了解该唱本的特色、演唱者的功底,才能对它在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所占有的地位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责任编辑:高荷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TOP

学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