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所思沙龙】民间信仰的当代生存与大众生活

【非遗·所思沙龙】民间信仰的当代生存与大众生活

2014年12月7日,“非遗·所思”读书沙龙在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办公室举行。本期交流的主题是通过阅读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张祝平教授的《民间信仰:当下状态与应然路径》,探讨“民间信仰的当代生存与大众生活”。非遗中心李双雄老师、图书馆李臣老师、创意写作中心的许健霞老师和非遗中心数位同学参加了本次讨论。
为了更好的把握交流的主题,事先设置了以下五个问题:
①我对民间信仰的理解;
②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的关系与区别;
③民间信仰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④普通民众为什么会信神拜鬼;
⑤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家乡的民间信仰或自己曾接触过的民间信仰。

本次交流依然由非遗中心孟令法老师主持。据他介绍,民间信仰不仅是人文的,同时也是社会的,这一兼具人文与社会的复杂人类创造,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于社会制度的演化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虽然民间信仰的概念至今尚未得到统一,而且在不少学者的研究中已然将其与宗教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出诸如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等对立又统一的分类模式。即便这些概念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民间信仰是人民大众精神需求得以外显的标志,是具有显著功利性、集体性、神秘性等特征的人类行为,它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娱乐、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等,而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寺院宫庙的建设以及神像牌位的摆设等。在孟令法老师对民间信仰做了简要的介绍后,参与交流的老师与同学们分别从理论和实际相继阐释了自己对民间信仰的见解及其现代生存的看法(现举例如下):

李丹聘同学通过近几个月的实地调查,向我们讲述了位于合川区合阳城街道纯阳山的纯阳观以及利川村的接龙寺等村庙建筑在文革中被破坏后在当下如何复兴的过程,向大家展示了神灵托梦的奇异现象与农村寺庙重建的关系,进而表达了自己对寺庙重新复兴的集体力量的这一理解,并进一步指出了寺庙之兴建,不一定需要群体的心心相映,但不可缺少的是村落精英的带头作用。

王先同学则认为,民间信仰具有一定的迷信性质,人类总是会因某些人的蛊惑而走入某种不能自拔甚至自我伤害进而伤害他人的恶性循环之中。尽管民间信仰在大部分地方是百姓心理得以安定的辅助物,但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几百年终,很多时间都是借助民间信仰的力量而将不明所以的老百姓裹挟进来,比如说古代的“君权神授”、以及我国清末兴起的太平天国“拜上帝教”等等,这些打着信仰旗号的人并没有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幸福安定的生活,相反却将社会带上更为混乱而恐怖的境地。因此她比较同意张祝平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的“政策性规范措施”。

包雅璐同学则认为,民间信仰的实物建设是大众心理得以外显标志。在这个世界上,从古至今都有无法解释的现象,而正是这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为神灵崇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人不仅是社会的人更是自然的人,而人们的生存所需均来自于自然赋予并在社会中加工制造,所以古人解释着古代的自然与社会,而现代人也应有解释现代的自然与社会的权利,但在以生存为基础的普通大众来说,科学也许只是一种辅助而非核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居住于何地的人们都会随着传统的延续而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附会到古代延传至今的神灵身上。所以,她比较认可人们要有信仰,而且信仰是个人的权利,这也是《宪法》所赋予的。

来自创意写作中心的许健霞老师,则以她河北石家庄老家为例,谈了她对村庙这一村落集体神圣空间的看到。她认为,现在的村落正趋空心化,而她所谓的空心化并不是指村落中无人居住,而是在于村落中心的空置来说的。她介绍到,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祖辈居住在一起,不是到城里买房,就是要到村落中心以外的农田中新建房屋独自居住,渐渐地村落中心只剩下了一些老年人,而村落周围却都是年轻人。除了逢年过节或一些特殊事件,年轻人很少进入村落中心,致使不少老屋没了人气,进而坍塌。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现象,不仅在于年轻人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独立性,更在于村落集体活动空间的缺失。她讲到,文革前的村中不仅有庙宇,还有戏楼,这里是村中男女老少的公共活动空间,除了初一十五、逢年过节的烧香拜佛外,更有年节时期的唱大戏而吸引更多村民前来拉家常。其实,现代化的娱乐社会,尤其是电脑的更新换代大大束缚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而历经多次文化革命的现代中国的基层社会失去了过去那种蹲墙根拉家常的公共空间,并逐渐为电子传媒社会所侵蚀,从而导致当下人的精神一直处在空虚状态。我们父母辈的人能从早上聊天到晚上,还不带重样的,但我们年轻人的知识含量以及所见市面会比他们少吗,甚至他们中连没出过村的都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在她看来,这是因为我们将原本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的结果,人们只知道电脑的文字表达,却忘记了如何用嘴巴表达;人们的周围只有自己的业缘关系,缺少了亲缘与地缘关系,所以人们无法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表达,只能在虚拟的情境中构建自己的伟大。所以,为什么古人的村落中不是有村庙就是有祠堂,那是因为村落作为人们的生活场域,不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集体的,他需要一些集体的公共财产——村庙或祠堂——来构建解决集体事务的空间,并借助虚拟神灵或祖先的具象化让每个参与“说话”的人都置于“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严肃气氛中,以规避他们的不良行为,迫使他们“假话全不说”。

针对各位同学和老师的讨论,非遗中心李双雄老师提出,讨论信仰的当代路径,必须清晰地了解信仰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其发展轨迹来中定位当下的状态。首先信仰物是人根据自身的需求幻化出来的,后来将幻化的物与特定的人结合起来,使信仰更具现实说服力;其次,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了行业信仰,使信仰由起初的生命、衣食等基本需求上升到更高的需求;当人类社会脱离蒙昧,信仰的功能也开始发生转变,变成强者的工具和弱者的慰藉;到了当下,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能力不断的精深,信仰在保留心灵慰藉的同时,呈现给更多的人的是其娱乐性。

对于以上诸位老师与同学的发言,孟令法老师做了最后的总结。他认为,民间信仰与迷信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倾向,但又并非是完全分离的两个没有联系的精神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精神世界而言,人们已经太过自我,人类虽然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集体社会中,但总是围绕着自己画圈,并且凸显出敬畏心理的缺失。不少报道已经表明,亲情、友情和爱情已然在金钱与权力面前黯然失色,为了钱权,人们不断地出卖自己得灵魂与肉体。儒家有云: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但不少商家以及某些政府公务员自己变成钱与权的奴隶,在不惜一切代价地将普通大众拉入“鬼门关”的同时也在让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现在,尽管很多名山古刹已经成为游客如织的旅游胜地,但这更一步消减了作为集体空间的神圣性。在现在看来,即便民间信仰是人类原始思维的臆想,同时成为某些历史阶段的傀儡,不过总体而言却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个村落族群道德的最低“精神法”。不可否认的是,民间信仰本身即是世俗的,但在百姓的生活中却又是神圣的,而民间信仰的广泛性,也致使当下不少地区的民间信仰有趋于泛滥的攀比迹象,因此以浙江为代表的一些省份已经开启以村庙、祠堂等神圣公共空间的“文化礼堂”的建设,这一做法不仅为百姓的信仰生活提供了“政策性”的保障,同时也将原本即世俗的神圣空间变得更为“世俗”,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集体场所,也就是说这种做法是在保证村庙作为普通百姓求取心理安慰的神圣场所的的同时,改变过去定期或不定期开放的陈规,利用地方老人协会设立管理委员会,长期对外开放。而这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便是将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寺庙宫观打造成地方文化标志,吸引外来游客前来参观,拉动地方旅游文化的发展。在孟老师看来,这种做法目前是成功的,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到村庙“文化礼堂”化的建设步伐中,一方面为地方百姓提供慰藉精神的神圣场所,更重要的是为新农村、新社会建设打造和谐生活的公共平台,提升地方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本次读书交流,不仅让我们在感性上了解了民间信仰的概念及其发展,同时在各位老师与同学的互动中认识到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的社会作用。民间信仰不是凭空出现的人类精神所需,而是基于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轨辙。民间信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腐朽文化,而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随时代发展而在人们无意识的崇敬中烙上新元素的新风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要适度管理、善于引导、合理开发,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不仅能为普通大众所继续传承,更能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真好,环境不错嘛。。。

TOP

回复 2# 的帖子

这是俺办公室哟!欢迎多哥来指导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