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第6组“王昭君传说与戏剧中的王昭君故事比较研究”

七、王昭君故事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社会制度的日益变革、民间艺人的相继谢世、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以及移民搬迁的影响,昭君传说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受到破坏,正逐步走向衰亡。好在昭君传说的濒危状况引起了兴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在中国兴山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主题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挖掘整理昭君文化,民俗文化,抢救性保护民间文化资源,培育提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楹联村、山歌村、读书村、围鼓村等文化示范村。"自2004年以来,该县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先后下发了《关于成立兴山县保护优秀民间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的通知》、《兴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的通知》等六种文件,为王昭君传说的抢救保护及其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证;2005年兴山县宣传文化部门以在全县八个乡镇推广创建民间文化协会为抓手,构筑王昭君传说的传承保护体系;2006年9月,兴山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还联合命名了高阳镇昭君村、陈家湾村,南阳镇百羊寨村为"王昭君传说村",为其传承保护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县部分民间文学和昭君文化爱好者辛勤笔耕,共收集整理王昭君传说书目13部,形成了有较重分量的拳头产品。

湖北省兴山县以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契机,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王昭君传说”开展了系列严格的调查、挖掘、整理。这标志着王昭君传说的抢救保护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次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中,兴山县文化部门申遗专班再度对王昭君传说的历史沿革、分布区域、传承谱系、表现形式、文化内涵等情况进行了自八十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调查、摸底、挖掘和整理工作,共普查民间艺人300多人,走访王昭君传说传人40多位,采录传讲重点艺人的影像声音资料20多个小时10多盒录像带,整理出文字资料200多万字,拍摄艺人照片500多幅,获取了大量珍贵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兴山县委、县政府及宣传文化部门又出台了今后五年的保护计划,制定了建立王昭君传说资源数据库及文献资料与实物陈列室、建立王昭君传说文化生态保护区、编写一套王昭君传说地方课程教材等八项保护措施以确保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TOP

八、王昭君故事的问卷调查结果


    此部分内容是在《民间文学》课程的指导下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我们小组选取的是以“王昭君故事及其戏剧中王昭君故事的比较研究”为研究方向,从正史、戏剧、诗歌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探究故事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我们也采取了问卷法和谈话法的现代调查手段加以辅助,在十一月上旬我们在全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鉴于此次课题的特殊性,我们的调查对象不限于本学院,而是以华师学生为主,对华师和武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求获得更加真实的结果。
我们小组一共分发了120张调查问卷,收回112张。其中有效问卷即所有问题都按照预期要求填写并且无漏填错填的问卷为104张。本次调查问卷一共有9道题,其中客观题为6道,题号分别为1、2、3、6、7和8,主观题题号为4、5和第9题。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王昭君故事以及相关的戏剧作品有一定了解,但是了解地不深入。以下是我们详细的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
1、选择题结果分析
第一题考查的是王昭君出塞的朝代,大部分人对昭君出塞的时代把握的比较准确,有76.75%都选择了西汉,其他选项的结果为23.23%。


第二题,最早记录昭君出塞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汉书》,65%的人回答正确。30%的人选择的是《汉宫秋》,很可能是因为对王昭君故事本身的了解较少,因此误选《汉宫秋》。

   
    第三题,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学生是通过何种渠道(诗歌、影视艺术作品、戏剧及其他)了解王昭君故事的。在各个选项中,选择诗歌的占总人数的44.37%,这与我们受过的中学语文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其次比较多的是影视艺术渠道,所占比重约为37.31%,这也表现出当今影视渠道对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普遍;戏剧对大学生的影响仅占3.3%,与其它两个选项比重相当。
   
    就第六题而言,我们想要了解到的是学生关于对王昭君出塞前和汉元帝的联系,这是一个涉及史实的问题,通过我们统计的结果,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汉元帝其实已经见过昭君的画像,其实在我看来,这道题的缺陷是蛮大的,因为我们设计的标准答案是A,但是选项A也是不完善的,因为汉元帝见到的昭君画像是毛延寿丑化之后的作品,因此这不能反映真实的昭君形象,其余选项中认为两人已见面和前两项都对的均占12%,仅有极少数人选择了其他。
   
    第七题的考查是对王昭君和亲的结局,选项A中王昭君投河自尽其实是《汉宫秋》里面设计的情节,这其实是马致远特立独断的笔触,选择A项的仅仅只有三个,一方面显示了大多数人对这个答案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大多数人对马致远的 《汉宫秋》并无较多涉猎;选择结果为“顺利和亲,传播文明”的占了8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对“昭君出塞”这一情节还是比较熟悉的;而对这二者持都具有的态度的(其实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选项)竟然有13票,这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而其他选项为无。

第八题与“昭君出塞”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有关,属于比较开放的多项选择,对王昭君出塞持褒扬态度的占了多数,有一半多的人选择出塞的结果是安定了边疆;选项B的支持率也达到了15%,说明当今我们的学生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增强,不应该以牺牲个人幸福来完成统治者的期望;同样,认为昭君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的支持人数也有31个,他们认为与其老死宫中受尽折磨还不如找一个爱自己的丈夫嫁了,这也表达了现代比较成熟的女性观。


   2、主观题结果分析
    主观题一共三题,其中第四题考查的是有关学生了解的王昭君的戏剧作品,包括话剧、历史剧和戏曲作品,给出戏剧作品的有88人。戏剧作品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宫秋》。另外有15.4%的大学生回答不知道,仅13人给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戏剧作品名,约占总的有效问卷数的1.3%。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于《昭君出塞》虽不是耳熟能详,但也是经常听说,王昭君故事在大学生中也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五题是基于第四题作出的提问,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大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爱好及原因,要求从故事情节,人物和思想方面进行简要说明。这一题是明显区别学生的文学常识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关键,因为大多数人就算不知道故事情节也能随口说出一句《昭君出塞》和《王昭君》,但当涉及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思想的时候答题难度就增大了。因此,本题的区分度较为明显。回答为不知道的有25人,不喜欢和没有的也有10人。其他的答案中,《王昭君》的提及率最高,其中大多数答案是对王昭君的正面评价,以风险、无私和自我牺牲为主要点,其次是《昭君出塞》,主要表现昭君的大爱无私,对故事情节也做了跌宕起伏的描述;最后是马致远的《汉宫秋》,令人惊讶的是有同学认为《汉宫秋》是故事正统,并且说明艺术手法相当成熟(其实《汉宫秋》只是马致远的一家之言)。(见下图)


最后一题是调查大学生对于王昭君的形象评价的。所有评价中属于外貌气质类的词语中,美丽大方、漂亮端庄、超凡脱俗、典雅等词汇使用的次数多大46,说明当代大学生比较认可王昭君的美丽和气质;在品性和性格类中,有智慧,爱国奉献等属于高频词汇,分别达到了20、26、19次,善良和隐忍也达到了15次,仅有极少数人觉得她的命运悲惨,这一点也说明,大学生对昭君出塞的历史价值持肯定态度,看到了和亲的积极意义,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促进作出的贡献。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3、对本次调查活动的反思

本次调查报告采用的是随机调查,并且排除了本院系的学生以力求达到客观公正的效果,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就我们小组而言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调查范围不够广泛,尽管是属于大学生调查但是我们仅在武大和华师做了调查,因此只能反映一两个学校的学生对于王昭君故事的认知情况。
第二,调查量过小,我们一共发了120份问卷,平均每个人分到的问卷数为12,基于两个学校的总人数为几万,因此这个比例是在是太小,不能反映绝大多数人的真实水平。
第三,从问卷调查对象搜集到的答案分析可以看出,众多大学生其实都听说过昭君出塞这个历史史事,但是并不能对昭君人物形象以及思想感情把握得准确,因此,我们看到的评价较多是以美丽漂亮等字眼为代表。
就本次调查的感悟来讲,我们只能通过极少的一百多份问卷看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大多数人并对文学戏剧作品缺乏较深的阅读和研究,这也反映了当今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知识水平不够踏实,没有花太多功夫在文学常识的积累和阅读上,这也是大学生比较浮躁的原因和表现之一,对于稍微涉及到专业性常识的时候就显得无可奈何,因此,通过本次王昭君故事调查,我们应该反省到这一点。
其次,对于民间文化传承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民间文学所具备的集体性和变异性得到了体现,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中,“昭君出塞”这个故事能够得到传承,不得说这与民间传承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的变异性的存在,不然为什么会有马致远《汉宫秋》昭君投河自尽的一家之言,因此,一个民间故事体现的民间文学特性是比较明显的。
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是,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依旧不足,从问卷中各种答案可以看出,民间文化在现代受到的影视艺术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强烈,很多大学生对于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的了解还处于很肤浅的层面,很多人对于名人的了解局限于影视艺术而不是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但由于影视艺术作品对于原著的改编较大,因此我们很多人不能接受正确的史实情节,民间文化的保护在今天依然受到多种冲击,在这一点上,我们应提高重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