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第四小组袁昌敏

你们对贱三爷的历史资料整理的很详细啊,不过,现实显然不是这样的。看看我在实地调查后的报告吧~~看看能不能对我们的调查感同身受

TOP

看看能不能打开附件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还有,这是我调查回来写报告时就时不时的一些思考和问题。
1.这是汉阳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我们特意离开武昌这个人流超多的地方去调查汉阳本土人士,但大家仍然对这个故事不清楚,连故事产生传播的地方人都不知道了自己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肯定会渐渐的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我们访谈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故事,我们看出了“贱三爷”故事的传承危机,也是民间故事传承的危机。
2.这个故事在沈远义老师申遗中是个机智正面的人物,但在人们心中,这是一个骂人的土话,在传承中遇到的传承变味乃至变异为我们的民间文学的传承提出了新问题。
3.沈老师申遗就是为了给“贱三爷”正名,但现在“贱三爷”的名声在百姓心中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申遗的目的到底应该怎样贯彻实行也是一个问题。
4.申遗中“贱三爷”的故事是想传达一种正面积极的思想,让人们能够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有所收获,但现在民间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很好的传达给人民,这样的申遗项目的最后的价值在哪里,是不是只要申遗就完成了对民间文学的保护,还需不需要更进一步的工作,来传承下去。
5.关于“贱三爷”的剧本和动画片都筹划过,但都没有和大众见面,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对民间文学的传承有什么影响,筹划而没有推出又是在传承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应该怎么利用现代的手段和方法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推广?

TOP

对于这些问题,大家也都有了很好的解答。自己也说说自己的观点。
1.这是汉阳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我们特意离开武昌这个人流超多的地方去调查汉阳本土人士,但大家仍然对这个故事不清楚,连故事产生传播的地方人都不知道了自己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肯定会渐渐的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我们访谈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故事,我们看出了“贱三爷”故事的传承危机,也是民间故事传承的危机。
(1)传承人的缺失.民间故事的传承人大都为年长者,这些年长者年龄较大,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该类故事不感兴趣,因此老一辈的人将这些东西传承给年轻人时出现了困难。
(2)传承方式:民间文学在历史的传承中主要依靠的口耳相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而且,过去信息传播的方式少,人们获取外界资源的渠道少,所以年轻人、小孩更愿意听老人讲故事,这就促进了民间故事的传播。相反,现在网络,手机,电视等等,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变多,人们便不愿意去听老一辈的讲故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文学的传播。
(3)民间故事自身的魅力,民间故事种类很多,类似贱三爷这样机智人物的故事也很多,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此外,“贱三爷”的故事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也不再具有典性,魅力也减少,对人们的吸引力减少。
(4)我们的新媒体,更倾向于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逸事等等,缺乏对民间故事的关注和传播。
(5)宣传力量不够
阿凡提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贱三爷的故事却鲜有人知,我认为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宣传方面。阿凡提有自己的动画的完整的动画片,而贱三爷的动画片却只有零零星星的几集,加上宣传不够,看这几集动画片的人更是少之有又少。
(6)人们自身缺乏对民间故事的重视,所以不会有意识的传播民间故事。

TOP

2.这个故事在沈远义老师申遗中是个机智正面的人物,但在人们心中,这是一个骂人的土话,在传承中遇到的传承变味乃至变异为我们的民间文学的传承提出了新问题。
(1)这个体现了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在其传承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改变。变异性对民间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贱三爷的例子中则表现出了因为误读和遗忘使故事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他流传于人们口耳之中,永远没有定稿,所以很容易发生变异。“贱三爷”这个故事产生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可能比较清楚的知道这不是骂人的话,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因为“贱”字本身是骂人的话,所以不了解具体情况的话,很容易发生误传。
(2)传承过程中人们对于贱三爷相同行动的不同主观评价所致。贱三爷的故事中确实有讲贱三爷小时候不爱读书比较调皮捣蛋的这一方面,而现在用“贱三爷”说人不学无术,耍小聪明确实有相似之处,只是在故事中主要是这里的积极的一面来讲贱三爷而后代有可能把这种特点概括为了耍小聪明和不爱读书不学无术。所以我觉得这种反差是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人物对于贱三爷所做的故事的主观态度发生了改变。
(3)不同地区的思想发展不同所致。我们知道贱三爷故事多是讲贱三爷从汉阳农村到汉口城镇务工的故事。所以我个人觉得可能有这样的一种原因:明代因为皇权旁落思想比较解放的朝代,而且商业经济迅速的发展,(故事中也有反映商业经济发展这种现象的)这些对于耕读传家这种传统有了一定的影响,而像贱三爷这种不爱读书,不务正业的,但是又聪明正义,所以符合了一部分人的期望,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向外流传,那么在一些还是比较保守的地区则可能会认为贱三爷放弃读书放弃种田是一种负面的形象,也是有可能导致“贱三爷”成为一个贬义语言的。做个设想,假如贱三爷的故事是在当时商品经济较发达,外来打工者较多的地方产生的,那这里思想相对比较开放,而且哪里有更多的像贱三爷一样的外来务工者,那么他们对于贱三爷的态度会是好的,但是但是的汉阳像蔡甸地区还是农村比较保守就会贱三爷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所以贱三爷就成了骂人的话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故事中的贱三爷来自汉阳农村,而工作在商业发达的汉口工作。人们的观念不同,是会形成不同的态度。
(4)现在所查的资料对于贱三爷的故事的整理是不是有选择的整理?因为我们所差的资料有限,会不会存在这种可能,贱三爷的故事其实原本是既有赞美贱三爷的也有批判贱三爷的但是在进行资料整理的时候,只选择了赞扬贱三爷的故事而舍弃了批判的部分

TOP

3沈老师申遗就是为了给“贱三爷”正名,但现在“贱三爷”的名声在百姓心中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申遗的目的到底应该怎样贯彻实行也是一个问题。
申遗主要是以知识分子或者专门研究这一方面的人为中心而平民老百姓大多不会主动的关注。由于我们本身缺乏对民间故事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都不会去关注申遗。通过这次的民间文学的学习,也首先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要让民间文学的保护成了一群学者的事情。此外国家和地方也应该加强对民间故事、民间文学的传播和重视。现在为贱三爷正名工作只是一部分人在看,大多数的人也不知道,另外宣传也没到位。

TOP

4.申遗中“贱三爷”的故事是想传达一种正面积极的思想,让人们能够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有所收获,但现在民间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很好的传达给人民,这样的申遗项目的最后的价值在哪里,是不是只要申遗就完成了对民间文学的保护,还需不需要更进一步的工作,来传承下去。
申遗主要是以知识分子或者专门研究这一方面的人为中心而平民老百姓大多不会主动的关注而传自民间的文化必须得到民间大众的重视和认可,只有当平民大众关注多了民间的文化遗产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否则这些被保护的民间传统只能变成死的文化。所以如果只是申遗没有后续活动很容易造成申遗之后广大民众依然不了解的情况。因此申遗并不代表保护工作的完成
所以我觉得要传承民间文化,我们首先是要报这些文化给整理出来,尽力保护。这是申遗的工作,所以申遗只能为传统的传承提供一些条件和增加一些吸引力,但是这种吸引力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比较小。所以除了增加传统文化的拉力外,我们还需要做一些推送活动,加大宣传的力度,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一些本来根本不知道的人也能了解这些文化。就像买东西一样,不仅要自己的东西好有知名度还要有各种推销的活动,像网络上时时刻刻出现的推送广告那样,有时没有想看但是广告出来了,空闲时也会看一下。具体加大传播的渠道需要各种新旧媒体的宣传,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学校教育的支持(可以在地方教材里面加入相关的篇目),需要社区的各种宣传活动。针对贱三爷的故事我觉得政府应该首先摆正态度,正确认识贱三爷文化。因为在采访的过程中有人说现在建设文明城市,贱三爷是不文明的,都不让提。尤其是政府对于“贱三爷”这种文化没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也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TOP

5.关于“贱三爷”的剧本和动画片都筹划过,但都没有和大众见面,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对民间文学的传承有什么影响,筹划而没有推出又是在传承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应该怎么利用现代的手段和方法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推广?
动画片2005年时前期策划已经完成,而电影而预告片在夏戛电影节上也反响不俗。但是成品却始终没有出来。各大视频网站都没有查找到。而电视剧的剧本早已出炉,电视剧也是没有制作出来。我觉得可能是经济上出了问题,之前也有将民间人物搬上银幕的,像《花木兰》、《神笔马良》效果不错,但是市场经济下,毕竟还是要有人投资,《小子贱三》应该是没有经济支持吧。
借助印刷媒介而实现的由口头文学到书面形式的转换,即将民间故事整理成册,印刷出版
借助网络电视媒体实现由口头传授到网络观看,现代信息环境下,应借助新的传播形式,大型MOOC网络课堂得到推广并获得成功,民间文学是否能借鉴这种形式,请民间传承人录制视频,放在网上呢?
如果真的是有价值的民间故事,与时代联系紧密的话,可以加大媒体的宣传,国家可以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可以设置专门的民间文学的频道来不断的更新全国各地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

TOP

当然,我们第二次采访到的贱三爷故事申遗本人沈远义老师才是权威。我看看能不能把我们的采访视频发上来给大家共享一下,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呢!

TOP

我试了一下,视频格式不支持,传不了视频了,但是我提出的那些问题沈老师都给了回答,我稍作整理给大家看一下吧!

TOP

沈老师访谈解答问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