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调查借鉴

)鄂:武汉市江汉区某公司职工活动中心(8月8日)
    下午5:00,我和汉剧史学者、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月仿先生(一级编剧),一起参加一次汉剧票友活动。本次活动是由江汉区水务局下属分公司工会主席、汉剧票友董梅生先生作东主持。董今年53岁,是著名汉剧鼓师董仲箎的之子。虽1988年始学三生,但已经上台公开演出多场。由于对汉剧的喜爱,积极参加汉剧票友的活动,并自己灌注唱片,自娱自乐。今天活动前的晚餐由董梅生准备,共有两桌,在公司食堂进餐。据董介绍,票友活动由在座的票友轮流坐庄,每月活动3-4次不等。
饭后,在公司职工活动中心进行票友活动,参加人员有十五人之多,有武汉市纪委常委、监察局长洪子华;也有下岗员工陈昌义(陈原是一家工厂的书记,改制经营小酒馆,拆迁后失业,但坚持玩票);有汉剧著名的一末老演员,“小余元洪”之誉的贾振南(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叶剑英等的接见),也有业余票友、武汉市剧协副主席吴大堂等。乐队有四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中阮和边鼓、板等。开始时忘带边鼓,司鼓用鼓签敲板凳脚,以司节奏。大家唱的剧目很多,有汉剧的经典选段《甘露寺》、《重别台》、《三娘教子》等,也有票友唱了京剧《锁琏囊》、《失空斩》、《四郎探母》等剧目。在场的人员,除乐师之外,每人都唱了两个以上选段。唱到好处,众人高声叫“好!”,若有失处,下得场来,众人毫不留情的指讁评点。几位老票友,在别人演唱时,甚至也到场中,来配合作一些身段。活动持续到23:00,人们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活动。整个活动,虽然参加者身份不同(有领导干部、有汉剧演员、有下岗职工),年龄有别(老者年近7旬,少者30出头),但大家作为票友参加活动,却十分融洽、平等和愉快。基于对汉剧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大家组成了这个看似松散,实质极具凝聚力的社团。

TOP

借鉴2

暑期的调查活动,总起来讲,较好的完成了原定的调查任务。主要有如下收获:1、通过对艺人、研究者、剧团的采访,对广东汉剧(及周边的闽西汉剧、湖北汉剧)的艺术特色、生态环境、历史与现状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2、获取了一些第一手的录像、录音及采访资料。同时按调查计划,也搜集到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3、加深了对戏曲本体的认识与感情,一种“活”的直观的感觉。这些是在书本上、校园中获取不到的东西。4、体验到了作田野调查的苦与乐。与人打交道总的规律是,凡是与汉剧艺术有感情的人,对我们的调查都是热情的。
但尽管如此,这次调查使我深深的感受到,粤、闽、鄂三地的汉剧现状,不容乐观。广东汉剧除广东汉剧院与大埔县汉剧团外,基本上已经没有其他汉剧团演出,而这两个院、团的演出也比较少。闽西各地的汉剧团同样并不景气,演出多以综合节目打主阵。武汉汉剧观众流失严重,在武汉市区,有时演出台下观众比台上演员还少,汉剧院现在正尝试向周边农村渗进,开拓农村市场。我们下去调查往往既为老艺人对汉剧的热爱、热情而感动,又常常面对他们的呼吁、倾诉乃至牢骚却是一脸的无奈。汉剧如此,全国的大多数的地方剧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常常在想:汉剧的生存之路又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保护,祖宗留下来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呢?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的思考和研究。

TOP

腹有诗书气自华(谷兰兰)
那天天气晴朗,我们小组一行9人来到了汉剧大师程良美老人的家中进行采访,虽说老人已年近仗朝之年,但精神矍铄,穿着一身西装,脚上瞪着一双锃亮的皮鞋。初入老人的家里,就会被各种梳着古时发髻的仕女假人头部所吸引,足以见证戏剧对这位老人的生活点点滴滴的影响。
刚坐定,老人开口,一口浓重的武汉方言。他没有先为我们讲述汉剧的相关内容,而是对当代大学生做了相关评价。言语中,老人无不透出对当今大学生的轻视之意,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大家腹中空空,没读过几本书、没正经了解过中国的历史文化,整日只知摆弄手机。诚然,老人的话失于片面,但却符合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现状。作为中文系学生,我们是否反思过,在课余我们读过几本书。对于与专业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又了解多少。之后老人简单的介绍了自己,说自己是一个爱干净、爱漂亮的老头,每天都要自己动手洗衣服,然后去附近的公园锻炼。谈笑间,老人开朗的性格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但是,说到他当年学戏的历史,老人几乎哽咽。因为当年他是偷跑出来拜师学艺的,乡下出身的他刚开始遭尽了他人的白眼与讽刺,最终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发,他称那时的自己是在“不要脸”的学习。我们也为之动容。之后大家对汉剧相关内容进行了提问,老人也为大家做了耐心的解答。
采访完,我被老人身上独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在时间的沉淀下,这位老人身上乐观坚毅的品格愈发突出,毕生经历发酵酝酿出别样芬芳。我就想起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足矣配得上这句话的老人——汉剧大师程良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