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史料的汇编与研究三、四

第三类是剧本丛刊。剧本是戏曲研究的基础,有三套剧本丛刊值得关注,分别是:《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从 1958 年至1585 年共出版113集,外、内刊共收汉剧剧本 370 个;《湖北戏曲丛书》,所收汉剧剧本数目待考;《剧本选辑》,由湖北省戏曲工作室编印,共 25集,所收汉剧剧本数目待查。这三套剧本丛刊保存了大量汉剧剧本,为汉剧的研究准备了件。此外,有关汉剧剧目提要方面的著作还有扬铎著述的《汉剧传统剧目考证》(内部印刷,1958)一书。该书辑录汉剧剧目 ,463个,依次述其本事,考其渊源,注明脚色排场,对于了解汉剧传统剧目的基本面貌,作用很大;黄靖、夏明亮编选的《汉剧小戏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共收录 90 个汉剧传统剧目、现代戏、新编历史剧等唱段的唱词,并为每个剧目撰写了剧情提要。
第四类是汉剧音乐丛编。1957年湖北戏曲研究所、武汉市文化局戏曲研究室组织全省各地汉剧团的艺人合编了《汉剧曲牌(文场选集)》(内部印刷,1957)),分军乐、礼乐、宴乐、舞乐、喜乐、哀乐、神乐等七种辑录,共收入144 首,并记有完整的谱例。这是一次对汉剧伴奏音乐进行的及时性挖掘抢救工作,为研究者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条件。1961年底,由武汉汉剧院研究室组织编写的《汉剧十大行唱腔选集》(内部刊行),将汉剧十个行当主要唱段以简谱的形式记录下来,保存了汉剧音乐方面的经典资料。1977年11 月,湖北省文化局组织汉剧艺人编纂的《汉剧演唱资料》(内部资料),将当时著名汉剧艺人共 31 支经典唱段记录了下来,也成为汉剧音乐研究的重要资料。

TOP

史料的汇编与研究五、六

第五类是艺人传记。艺人是汉剧传播和传承的活的载体,将艺人的传记连串起来,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汉剧演剧史!流派史。扬铎的《汉剧丛谈》分脚色行当,简要介绍了 101位汉剧艺人的师承、生平、演艺特点等,而其另一部具有回忆录性质的著作《汉剧在武汉六十年》,有 93 段文字对 215位艺人予以介绍,基本涵盖了1900到1960 年汉剧兴盛时期著名的艺人。刘小中的《汉剧史料专辑》,黄靖、夏明亮编选的《汉剧小戏考》,都附有数十位汉剧艺人的小传。《汉皋三丑》(武汉出版社,2003)则收汉剧名丑大和尚、李罗克的专传。另外,散见于报刊上单篇关于汉剧艺人传记性质的文章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再胪列。
第六类是汉剧史料丛编。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戏曲史研究的基础环节。在谈到汉剧史料的汇编时,不能不提及两部书稿。一部是刘小中、郭贤栋合作编撰的《汉剧史研究》,全书大致可以划分为汉剧的缘起、汉剧流派的形成、汉剧的科班、汉剧的流播,以及民国初年!抗日时期、1949年前后汉剧的概况等几个方面。该书史料翔实、资料丰富,为后来汉剧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实,在《汉剧史研究’面世之前的1986年,刘小中、郭贤栋二人曾编写了一部题为《湖北汉剧历史考察文集》(内部印刷),大部分内容与《汉剧史研究》相同。另一部是刘小中编著的《汉剧史料专辑》。《汉剧史料专辑》是在《汉剧史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该作名为汉剧史料,实际上已经介于汉剧史研究与史料汇编之间,完全可以当作汉剧简史来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1986 年 2月开始由湖北省戏剧工作室编印的《戏剧研究资料》,先后出版18辑,也收入了不少汉剧方面的史料,较为重要的文章如《余三胜家谱的发现》(第 ( 辑)、《米应先是湖北崇阳县人》(第 14 辑)等都汇录了大量的汉剧史料,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此外,《湖北文史资料》《武汉文史资料》《戏剧之家》等杂志,也刊载了一些汉剧的回忆或研究文章。

TOP

录音整理工作具体是如何分工的呢?群里音频已经下下来了,陈老师一口的方言.........

TOP

关于同程良美老师交流访谈活动的问题整理

Q:汉剧传承目前是否有出现青黄不接?
A:任何剧种都存在青黄不接,造成这种情况最大原因是体制问题。以前剧团是由企业、私人或大厂家承包,现在武汉汉剧院属于事业单位,演员属于在编人员,但(在武汉)其他剧种的演员就没有编制。除了体制问题,另外还有市场选择多样、学生态度转变、社会问题、人的观念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

Q:选择学生是否有条件?
A:有条件。1、年龄不适宜太大,利于培养;2、五官端正;3、基本条件(首要条件):要有嗓子;4、希望能热爱艺术;5、在满足先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看学生态度及培训成果。

Q:面对目前了解和喜欢汉剧的人越来越少的情况,有没有考虑过进行一些剧目创新,编排新剧以顺应大众口味,让更多人喜欢汉剧?
A:剧目创新是有必要的。要改进演出模式、演出内容,但又有一个矛盾,在创新过程中如果完全脱离传统,一味迁就时代,就又丢失了艺术的精华。像之前有个汉剧在大学演出,是根据《李尔王》改编的,就是通过编排适合年轻人观看的剧目,用较为通俗易懂的表演,将汉剧这种艺术形式推广到大学生中,让学生群体产生兴趣,满足青少年的文艺需求。至于成效如何,这很难说。有在中学演出过一些汉剧,还是得到了不少正面评价。在继承传统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个方面,但这个工作确实不太好做,有难度。

Q:汉剧是否有什么派别?
A:有流派之分,影响最大的是吴派和陈派(我自己属于吴派)。每个剧种都有流派之分,是根据演员自身条件特点形成的。吴派的特点是以人物为主,高亢激昂。

Q:汉剧的伴奏运用到多少乐器?
A:文场基本的四大件,武场打击乐。

Q:在汉剧传扬过程中是否有在全国各地巡演或办培训班?
A:广东梅县、福建龙岩、陕西安康、湖南常德其实也有汉剧分布,是以前旧社会汉剧演员四处演出将汉剧带入当地。但地方剧种有局限性,比如地方语言的问题,不可能在全国各地办培训班。另外在本地搞私人培训也是有限制的。目前汉剧招生是挂靠在武汉艺校,定向招生。剧团是在编的,属政府性质。

Q:是否有考虑过在大学里开设汉剧这一专业?
A:在大学开设专业非常困难。戏剧有其特殊性,地方剧种更难全国通行,有地方限制,比如必须是要说汉话(招生上有难度)。要成为专业汉剧演员难度很大,很难培养出汉剧演员。

Q:目前招生状况如何?
A:不是每年都招生,几年招生一次。

Q:目前像您这种级别的汉剧传承人有几位?是否发现有潜力可以继承你们的学生?
A:包括我有三位。下一代目前还无曙光。

TOP

不得不说,程老的言语直白犀利,却显得尤其真诚可爱。他的话中没有浮夸的修饰,但有他这大半生中质朴深刻的哲学。“要打扎实基本功,浮漂是不能持久的”;“不管什么时候,总要有真东西”;“人要自控”;“生活要快乐”。他说随意真诚宽容心态好,人就不会老。我们确实都感受到了他的年轻、活力与热情。

TOP

汉剧发展进程中的史志

扬铎的《汉剧丛谈》,此书 1912 年首刊于《汉口小报》,全书包括“楔子”共 60 则,涉及皮黄之由来、汉剧之滥觞、汉剧之通行地点、派别;汉剧化妆、唱、做、腔、调、板眼及练嗓、养嗓之法;古人编剧之法、旧有剧本之精华、剧目之分类等。从内容来看,《汉剧丛谈》将汉剧放置在中国古代戏剧史的宏阔背景中,初步勾勒出汉剧发展的历史,并涉及汉剧舞台规范的介绍,因此,可以讲《汉剧丛谈》是第一部汉剧简史。他还撰写了《汉剧丛谈》、《汉剧皮黄考》、《汉剧正错》、《汉剧传统剧目考证》、《汉剧在武汉六十年》等著作。
                                                                                                               摘自陈志勇《汉剧百年研究史:历史、现状与反思》

TOP

史志(二)

另一部重要的汉剧史作是阎金锷的《汉剧》(商务印书馆,1945)。此书是作者 1943 年前后在重庆期
间完成的。全书分五章:西皮、二黄溯源;剧团、前台、后台的组织;剧本的要素、内容、形式;汉剧的教育、
艺术价值;汉剧的今昔、改进。

TOP

访谈感想

一开始说要访谈的是一位汉剧传承人,我很担心他是不是有时间见我们。结果程老师竟然乐意把时间留给我们这些对汉剧知之甚少的人,并且很热情的招待我们,让我觉得很感动。程老70多岁高龄,依然花衬衫,每天和公园跳舞,给学生上课,见到我们,笑容满面,他对待生活的真诚与热情,让我倍感惭愧。

TOP

回复 67# 的帖子

摘自陈志勇《汉剧百年研究史:历史、现状与反思》

TOP

展示进度

鉴于下周四就要展示了,所以我们的一些工作要提前完成了。现在把工作重新布置:戴菁蔓、王佳艺、张敏设计问卷【务必在今天(12月7日周日)完成】;郑婉盈负责整理问题(已完成)和视频的剪辑工作(等展示前我们筛选视频后再做决定);秦芳婷、滕江红负责数据分析,结果导出【务必在周二晚上完成】;韦飞妃、马春梅负责问卷部分的报告的撰写【务必在周三晚上完成,并且发给李娜】;、蒋思思、马春梅、谷兰兰三人负责调查报告整体合成,建议在合成报告中再去听一下录音,群里面有的。【报告最终形成在第16周】;李娜、杜牧倩负责ppt制作,资料整理,讲解。我会发一些别人写的调查报告在群里面,大家自行下载查看格式要求,各司其责,如果对任务不清楚的或者有更好建议的,请及时和我联系商量。补充说明:我们周四要展示的是ppt,报告的合成上交时间可以延后一些。时间较紧,任务很多,大家抓紧时间完成。加油

TOP

进度

现在问卷已经发到各个同学手中,请大家尽快完成。今天到明天问卷的分析整理统计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韦飞妃、春梅的问卷调查报告的撰写加油!蒋思思已经写好了访谈部分的报告,谷兰兰在蒋思思的基础之上,找点背景,和飞妃的报告合在一起。还有,大家在找资料的同时,尽量把找到的资料都往民俗学论坛里面贴,并且注明出处,这个发帖量最后应该是要计数的,大家加油!戴菁蔓上次在民俗学里引了话题,大家走访之后的感想,这是一个好的点,大家尽量都到里面跟帖,这个要放到最后的报告里面去。

TOP

访谈感想

大家快来说说自己的访谈回来之后的感想吧,包括汉剧的也包括生活的,畅所欲言啦

TOP

汉剧

大家在搜集整理资料,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有哪些心得呀?期待你的分享

TOP

回复 68# 的帖子

是啊~程老师从事的汉剧表演行业虽然是一种古老传统的表演行业,但是他对生活抱有的心态却是年轻活力的,汉剧传承人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得如此完美,我们也可以相信,汉剧在这些优秀传承人的传承和弘扬下,也可以将自身传统因素与现代潮流完美结合,越来越为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

TOP

恩恩好,我也来说说感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程老师好爱他的夫人啊,他的夫人是之前武汉越剧团的数一数二的美女,靠着一双巧嘴(我猜的,你看那个老头那么能说会道---)终于抱得美人归---从他对夫人恩爱有加可以他对艺术同样忠贞不渝,所以他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一个可爱的老头,他毫不避讳的说自己爱打扮、爱干净、爱美女,即将奔八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我想这与他乐观的心态分不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