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古村落面临火险考验

中国古村落面临火险考验

中国古村落面临火险考验

原标题:中国古村落面临火险考验

新华网贵阳3月2日电(记者李惊亚、明星、杨洪涛)在中国,古村落历史悠久,刻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保存着国人最朴素的“乡愁”。然而,在中西部的许多古村落,甚至是文物保护单位都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

马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了贵州报京侗寨的1000余间房屋。这个历史悠久、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之一的侗寨遭受重创;而古村落聚集的湖南省,也频发火灾事故,仅怀化市的原生态的农村团寨近五年来就发生火灾80余起,直接财产损失1亿余元。

“大量的传统村落坐在‘火堆’上,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湖南大学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说。

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旨在建设美丽乡村,留住乡愁的原味。

2月24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火灾频发及馆藏文物腐蚀,严重危及文物安全,火灾频发成为目前文物安全中“第一大险情”,古城古镇一旦发生火灾,火烧连营,可能危及文物建筑。
据中国住建部2013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调查上报的12000多个传统村落,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村落已经不到5000个。

受访的专家认为,大多数古村寨房屋结构耐火等级低、旅游开发强度高、群众防火意识及自救能力弱、电路老化,消防道路交通不畅、水源严重缺乏及改造资金缺口大,这些都是中国各级政府必须直面的难题。

“偏远山区的老百姓经济不富裕,哪能一下子拿出七、八百元来改造家里的电路?”湖南省怀化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副处长韩佳平说:“靠贫困山区的市县两级政府来填补电路老化改造的资金缺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国家和省级财政来支持。”

黔东南州住建局副局长顾华先认为,木材资源日渐短缺,寻找可替代建材,在不改变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改进、发展传统建筑,使之与时俱进,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布局古城古镇的整体消防安全工作。据了解,国家文物局将组织指导10处古城古村落的文物消防规划编制,确定100处文物保存丰富的古城、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群,今年内实施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

“古村落大都位置偏远、交通闭塞,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一些古老建筑、自然风光、传统习俗才得以留存和传承。”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陈顺祥说,如果政府再不加大保护,过个三年五载,中国人寄托“乡愁”之所恐怕将消失殆尽。


在失火的古村寨中,不少是旅游热点景区,由于开发过度,街巷里的房子密密麻麻,原本是民居的房子改成了门面、饭店甚至是酒吧,消防通道狭窄不畅通。

“政府应该严禁滥用旅游开发名义破坏传统村落原有的生态、景观、环境、规划与建筑,引导消费型旅游向保护型旅游发展。”胡彬彬说,“应充分尊重村民自治权利,鼓励他们成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主体,使之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财产收益的同时,积极传承生活习俗、弘扬历史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