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澄海隆都镇前埔村103岁老太白事当红事办

澄海隆都镇前埔村103岁老太白事当红事办

澄海隆都镇前埔村103岁老太白事当红事办



大华网 - ‎2009年2月27日‎



  昨天,是澄海区隆都镇前埔村103岁老太黄清缄去世第三天。老太的儿孙为她举行了一个很有特色的葬礼,被当地人称为“红色葬礼”:灵堂铺上红地毯,挂上红灯笼,两百多村民戴着红色手圈排成长龙为老太送别。

    现场红色灵堂庄严肃穆

    灵堂就布置在他们祖屋公厅上,门口挂着一对当地传统的红灯笼,大门张贴红色挽联,红地毯从外埕铺向灵堂。灵堂内外摆放着当地政府、村委会、侨联会、老年人协会和民间组织敬献的花圈、挽幛。正堂四周摆满鲜花,墙上悬挂着老人生前的巨幅彩色照片,正堂中间停放着一口水晶棺,老人安详地躺在铺满鲜花的棺中,遗容安详。

    葬礼分成家奠和公祭两部分。老太40多位亲属一改地方传统的“披麻衣“、“戴尖缨”、“缠腰围”的传统做法,从孝子到曾孙均一身深色衣服,胸前系上一朵白花和黑色“奠”字胸戴。家奠上,老太的长子许先生通过悼词向亲朋好友和村民简介老人一百余年走过的风雨历程。老人出生于1907年,生育二子六女。1943年隆都沦陷后,老人携带幼子路行安南避难,后又跋涉前往暹罗谋生。新中国成立前夕,除了大、二女儿留在暹罗外,她和丈夫带着年小的儿女们回到家乡。1952年,丈夫不幸离世,她用弱肩挑起养家重担,含辛茹苦把孩子一个个拉扯成人。老人一生温存仁爱,生活俭朴,与左邻右舍和谐相处,经常用省吃俭用的钱接济贫困者,深受村民爱戴。

    简单的家奠结束后,举行公祭。在低沉的哀乐声中,200多名自发前来凭吊的各界人士,佩戴红色手圈,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走进灵堂大厅,向老太的遗体鞠躬告别。随后众人又排成长龙,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等歌声中,护送老人的灵柩到火葬场火化。

    声音丧事新办众人称好

    为什么想到举行这样的葬礼?黄老太的长子许先生透露了初衷,他说母亲活过百岁,无疾而终,且他们兄弟姐妹八对夫妻人人康健,四世同堂,所以遵照潮汕传统习俗,将丧事当做喜事办,也就是传统所说的“白喜事”。但他们遵古并不食古,其中把一些陈旧、繁琐的环节予以革除,参照或更新了一些新的做法,充分寄托对老母亲的缅怀之情。

    参加或目击葬礼的许多老人说,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葬礼,感到很新鲜。一位八旬老妪对笔者说:“老祖婶(指黄老太)生前为大家留下好品德,身后又开了新例,好咧!”

    关心潮汕文化的汕头市《潮学网》Q群就这个葬礼也展开了热烈讨论。网友普遍认为,丧礼从“哭声”到“歌声”的转变,反映了观念的重大变革,对生命理解的进步。“侍老尽天年,抚幼成家业”。对于生者,能侍奉父母尽享天年此为一喜;对于逝者,能抚育后生成家立业,能为自己养老送终,看到自己后继有人,此也为一喜。这是“白喜事”形成的心理基础,也是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属于乐感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景熙对此十分感兴趣,他认为,“红色葬礼”不能看成简单的民俗现象,更重要的是引发人们对民间礼仪应该如何传承和重构的思考。金利明摄影报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