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 民间文学 何金凤 第五小组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意义与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意义与内容  by施丽英 2011213106
    第一章 总 则(点明非遗内涵及保护意义,明确了非遗保护的主体和基本事务,奖惩并举、形式内涵齐抓共管是亮点)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确定了调查主体和调查相关注意事项,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不违背相关主体的权益体现了集思广益的特点,同时保护了主体个性)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国家到地区到个人的遗产名录的材料证明及测评审核,这一章详细地表明了非遗录入的严苛程序,去粗取精,有效避免文化遗产被破坏)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传承人的“退出机制”实属亮点,对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角度做详尽阐述,虽有疏漏,但已臻完善)
  第五章 法律责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惩罚措施及责任,进一步落实了这一部行政法的法律效力)
  第六章 附 则
    该法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这是一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我将结合具体法律条文说明。
    《非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这是我国在文化领域立法第一次明确区别了保护与保存的概念,由于我国灿烂悠久的民俗文化相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同时糟粕与精华同在,理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去粗取精,与各种文化遗产相符合,体现了能动性、人性化的立法。
《非遗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这一条也体现了立法充分考虑到各地文化遗产的个性和特例,将地域整体性纳入保护规划中,有利于文化遗产的长期传承。
    《非遗法》第三十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一法规明确考虑到传承人的特殊情况,履行相关义务更是为每一位传承人提出了不可推卸的要求,这有利于传承人将责任落到实处。
    总之,该法在保护的基础上明确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瑰宝,理应受到重视与传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地域来说,一方面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又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添砖加瓦,更是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文化保护角度来说,颁布法律有利于保护措施的确定与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法律强制性的保障,形成一道强有力的屏障,这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文化遗产持有者对其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激发有关部门提高重视与传承程度,为非遗保护保驾护航,有效地避免这一非物质形态,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文化形式随着时间流逝而香消玉殒。
    当然,《非遗法》的缺陷也在所难免,缺乏落实义务的主体,知识产权主体不明,容易落入难以执法的境地,亟待法律明细的进一步补充与说明。
   

TOP

山西民俗——点旺火

我家来自山西晋中,晋中过年的特有风俗要数“点旺火”。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泥煤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现如今,旺火更是从规模、数量、造型上大有发展。城市里的旺火常常离得很远便可感受到滚滚而来的热气。村里的旺火相比逊色一筹,有些人家也不再生旺火,或多或少埋没了乡间年味的红火。现在旺火已经不仅仅在春节了,家有喜事和重大节日,都会以旺火点之。

额、、不能上图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关于许仙与白娘子啊~

个人认为:古代女性对于配偶的需求不是以其功名作为而定,而是谋求安稳和谐,夫妇相安的家庭生活。在古代小农经济社会,“男耕女织”是和谐的生活模式,尤其是在古代男权社会,女性依附于男性,“夫为妻纲”即说明此理。而且女性并不以为能干的丈夫就一定可靠,维持稳定的农耕生活才是根本。因此,她们即使是仙女,也选择了这些善良本分的平民或农民(牛郎)这些民间传说寄托了古代人民对于大同社会、小农家庭的向往,也体现了某种重农抑商的倾向。
其次,白素贞等女性的追求也完全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儒家的礼仪教化。许仙这类男子诚实本分,虽然近愚笨木讷,对女性却疼爱有加,而在男权社会中,男性不乏争名逐利,勾心斗角,玩弄女子于股掌之间者,而这些大多是有才有德的“成功”男士(曹操,董卓,西门庆等)。传说体现了古代女子对于男权社会陷阱的惧怕和不安全感,所以宁可投身无才无德者。着进一步塑造了男性势力的强大。
然而,我并不完全认为白素贞等女性为了逃避危险而选择无才无德男。因为她们有本领,正因为在凡间可以得到仙境没有的真情实意,因此对现实生活极易注入感情。而诚实本分的男子给予她们不带杂质的爱情。这也体现了古代女性本分的爱情观。而不能与今日“白富美”等同。
此外,这类传说在凸显男子的无才无德时,也凸显其“勇”,为他们添上光彩照人的一笔;他们会为了爱人抛弃一切,勇闯天宫,恰是女性最为之动容处。因此,这一类型恰恰塑造了古代女性的“理想丈夫”。

TOP

介绍下山西民俗之面食~施丽英 2011213106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下山西饮食民俗,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面啦!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北中部盛产高粱、糜黍(太原以北地区呼粘者为黍子)、梁谷、莜麦、荞麦、稻子、豆类(有豌豆、黑豆、绿豆、大豆、黄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蚕豆等十多种)、玉米、沙米等等。南部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稻子等。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许多农家,一日三餐皆以面食为主,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细粮精制,烹制技艺十分丰富。就是谷子盛产区的农家,以米为粥或捞饭,也要搭配拌汤、汤面之类的面食。汤面中炝入油,或放葱花,或加香椿嫩芽。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晋中平川地区,农家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造型各有特色。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看了真使人眼花缭乱,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国。各种各样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讲究一个月内不重样;普通农家吃杂面(高粱面掺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和榆皮面都称“杂面”)每天也要变个花样。北部地区的黄米面糕和莜面栲栳,南部地区的白面馍,无论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当然,山西面食为人所赏识的还得数剔尖、拉面、刀拨面、刀削面,号称“山西四大名面”。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特别是在晋中平川,几乎每个农家妇女都可以剔一手相当讲究的剔尖。杂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细如一,长短一致;白面剔尖可长可短,可粗可细。粗者空心柔软,细者心实滑利。拉面,农家妇女以“小把拉面”见长,可拉成宽和窄、圆和扁、粗与细乃至三棱等多种造型。就是这么单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旧社会),在勤劳智慧的农家妇女手里,竟变得如此多姿多味!通过煮、蒸、炸、烤诸手段,把单调繁琐的家务,变成了诗化的劳动,或劳动的诗化,让你从心底赞叹:这些黄土坡的婆姨们!
  (莜面栲栳栳,蘸醋或辣酱味道十分好,粗粮中的精品啊)
(刀削面,中间厚,两头薄,淋炸酱或番茄鸡蛋皆好~)
(猫耳朵,奶奶从小做给吃的,用大拇指轻轻一捻,搓成一个圆洞洞,羊肉粉条卤子的猫耳朵是冬天御寒的佳肴)
(真真是我最爱吃的焖面啦~与手擀面做法类似,但要加足豆角和番茄,水的掌控很要紧。山西面食中的极品,口感很劲道)                  
    山西人喜喝汤饭的习惯由来已久。除晋南部分地方外,各地居足大多如此。长治一带居民,至今邻里相见,开口先问“喝了没有?”山西绝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多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赤身露体,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的辛勤劳作,绝少有饮水啜茗的条件,全靠吃饭时的汤水一并补充;且山西人过去吃饭少有蔬菜,全凭盐、醋相佐,口味明显偏重,从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形成了喜汤食的习俗。在山西居民的日常食谱中,汤饭的种类最多,吃法也最为讲究。低档的可满足人的口腹之欲,中档的可款待普通宾客,高档的则为高级筵席中的佳汤美羹。如晋中一带的三合面流尖、三合面抿蝌蚪、什锦空心拌汤等,都是比较讲究的汤饭。山西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吃饭先喝汤,一辈子不受伤。”吃干饭前先喝点汤饭,是许多居民家的“饮食规范”。这从卫生角度讲,这是很有道理的。吃馍、饼之类的干食,大多要熬些米汤,或做点汤面,有条件的家庭还要熬些油茶之类的汤食。吃干面条后喝点面汤则是山西居民最为突出的饮食习惯。“喝原锅汤,化原锅食”,据说是传统饮食古训。许多农家代代相传,至今仍保持这种习俗。如果你有机会来山西民间作客,酒足饭饱之后,家庭主妇定会给你盛来一碗面汤,请你也来用“原汤化原食”。这并非陋习,倒是很有点科学道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红河谷》之观后感 施丽英 2011213106

文明对反文明的抗击
——《红河谷》之观后感


  前段时间,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观看了电影《红河谷》。荡气回肠的电影画面和丰厚深沉的民俗题材给这部影片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看罢有如在读一本波澜壮阔的史传。然而,导演不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而是选取最平凡的个人来展现西藏地区原汁原味的民俗宗教文化以及近现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中国所带来的物质文化侵蚀。
  黄河岸边,无数的村民正在举行盛大的河神娶妻祭典,两名年轻的姑娘正被准备推进河中。当一名少女被活活淹死后,另一名少女的哥哥拼死欲救出妹妹。逃亡途中,在村民们的逼迫下少女砍断索桥落入江中,想与村民同归于尽。江水把少女冲向了对岸的沙滩。藏族老阿妈和她的儿子格桑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少女。青藏地区是中华文化的“三江源”,这里是大江大河的孕育之地,更是藏族河谷哺育人民的生命之源。河神就成为了一方百姓的保护神,这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的最高崇敬。万物有灵的神话母题被鲜明地展现在浩荡的祭典仪式中,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强烈冲击时,也带给人以西藏民间文化神圣的感召力,这部影片涉及民族政策、宗教信仰、国际关系和藏地人文等诸多元素时,就在主题上具有了“高端”之感,为观众打开了不同寻常的文化视野面貌。
  《红河谷》以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的眼睛,在短时间里目击并亲身经历生命、信仰、自由、战争、死亡、文明、野蛮,然后由岁月沉淀,提炼出每一个观众心中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整部影片前半部写出了未经世俗侵染的文明原始状态:牧民毡房前牛羊成群,格桑花静谧开放,蓝天下绿草茵茵,小伙子策马奔腾。还有影片中突出的藏族民俗:除非雪山融化才能下河洗澡;藏族老人为祈福转经轮;上山朝拜者五体投地一步步漫无止境的跋涉;一个民族在宗教中最能体现其集体性和对内性,因为宗教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和维系,肉身仅仅是神对他们的恩赐;这也为其后来对抗蛮横的文明埋下伏笔。后半段是文明侵略与破坏,情状惨烈不做详细描述,我对片中的外国人琼斯影响深刻。他在我心中不能用“有良心”来形容。因为他由一个探险者转变为一个侵略者可谓急转直下,虽然作者有意把他塑造的不解与愤慨,然而面对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他依然将枪口对准了曾经的伙伴,即使是他心爱的姑娘丹朱。这是文明侵略的必然性——利益面前,文明显然成为战利品。
  题目中的两个“文明”意义不同,前者是藏族深厚原始的民族文化和宗教内涵,后者则是针对现代文明来说,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制约,人性与良知的理性认识;而“不文明”就是对道德法律的践踏,人性良知的摧残。影片的对抗性体现在原始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对抗,加之战时背景,使影片主题上升为爱国与民族;然而,我更为欣赏影片对自然力量与人类力量对抗的展现与渲染,整部电影作品,不乏相对壮观的战斗和祭祀画面。表现了当地居民深感自然力量之强大为人所不能胜,自卑感只有在同类人群中才可以隐藏并伴随忙碌的工作来压制心中的畏惧。人的战争又是在自然的怀里进行且不断摇晃,几欲违背自然规律(包括人的对生态的破坏),又受制于自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九尾猫故事之我看

猫的拟人化体现了人理想和现实的对立统一:希望有九条尾巴,同时又要忍受艰难;而小孩子的人生则体现了人对平安、和谐的追求,实现这一愿望必然要放弃一个关乎自身的愿望,为了九尾猫,他选择为他许愿,这也体现了人对自身生命向善的追求,通过“善”达到“和”,通过“放弃”达到“平安”。猫自通人性,在老人去世时前来不正表明人类对善良的肯定和平安无恙生活的理想追求么?故事很温情,让我想起了《聊斋志异》中花妖的善良,为了心爱的人香消玉殒,给故事附上一层人性的观照、温情的色彩。讲述人也讲的好有感染力~

TOP

两场讲座之回顾~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邢莉老师和北京大学拱玉书(省图)的两场讲座,想必有许多小伙伴都去了吧,讲座的学术性很强,同时又有丰富的案例和史料,充分表现了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审美性和独特性,也展现了丰富的民族性。

邢莉:《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当代价值和传承策略》
邢莉教授的讲座主要是剖析中国民族民间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功能。围绕蒙古族那达慕、苗族四月八、喀什古尔邦节、青海土族纳顿节、彝族火把节等,她讲述实地考察经历,展现原汁原味的图片、文字,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节日的理念:节日的确定是其历法知识的总结(农耕文化),存留有生态知识(蒙古族的敖包祭祀。敖包是由石块和树枝组合而成,表现对天神“腾格里”的尊敬,他们尊称草原为母亲,为天堂,有强烈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石头和树枝与其对天与地的崇拜形成对应关系,称天为“天父”或“父天”,称地为“地母”),是宗教知识的体系(实地探访古尔邦节的前前后后,秩序井然的万人朝拜仪式、广场上的狂欢),还包括各民族的哲学观(敖包:天人合一)   二、节日的功能:节日狂欢背后的祈愿  1.祈年的文化因子:青海的纳顿节庆丰收,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2.求婚求育的文化因子:苗族“四月八”  3.祈求摒弃灾祸、获得福祉的文化因子:彝族小凉山火把节  三、中国节日的文化精神  1.人与自然和谐  英国历史学界汤因比  蒙古族的长调,抒发对草原的情感,只会在草原上唱。(人与自然的对话)  2.人与人和谐:纳顿节、喀什的古尔邦节(村落、家庭的和谐)  3.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积聚民族的爆发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生生不息、拼搏竞争、用于进取  四、民间节日:审美创造的源泉:民间美学      宇宙与人同流,人与审美物的合流、统一。民间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未建立,中国有29个项目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群体的力量

很有人文底蕴的一场讲座,老师也极具亲和力,其实地考察的经历令人信服,艰辛中充满趣味。同时,她还借鉴当下民族节日的消陨提出了“拯救”策略,给人以警示。

拱玉书:《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流传于演变》
    北大拱玉书教授的这场讲座是省图书馆系列人文讲座的一场(有兴趣的不妨一听)。讲座主题很明确,围绕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十二块泥版,追根溯源,讲述其故事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公元前1200年,由阿卡德语书写的十一块泥版诞生,还有一块在公元前7世纪发现,上面记录了近三分之一字迹模糊的史诗,史学家经过精心辨认,形成了“泥版记”。
  泥版讲述的内容大致是:吉尔伽美什(Gilgamesh)是统治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苏美尔王朝的都市国家乌鲁克的王。他拥有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高神格,曾是一位暴虐无度的王者。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恩奇都。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起讨伐了森林中的怪物——芬巴巴,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战胜了芬巴巴。好友恩奇都的突然病逝,引起了吉尔伽美什极大的悲痛。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第十二块泥板则记述吉尔伽美什同恩奇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卢克城后十分怀念亡友,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奇都的幽灵见了面。
  每一块泥版的末句与下一泥版的第一句连成一句话,这部史诗探讨了梦境、生死等问题,体现了远古时期人类的生命意识和对死亡的追问,也体现了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提问环节中不同职业、年龄的观众发表了看法,谈及史诗的艺术特征、历史演变和人文意义,拱玉书也作了回答。

附:省图近期讲座一览:
中国民俗文化空间——节日与庙会        乌丙安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        2013年11月2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吉尔迦美什史诗的流传与演变        拱玉书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11月9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廉政与廉政文化        任建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        2013年11月16日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文艺复兴艺术新探        丁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2013年11月16日14:30—16: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卢浮宫、埃及和法国:光芒交织的历史        格扎维埃•米兰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内部公关主管作家        2013年11月16日下午14:30—16:30        省图2号报告厅       
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        刘玉堂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2013年11月23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自我生命的安顿与开展        傅佩荣 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2013年11月30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宪法与公民生活        周叶中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11月23日下午15:00        省图2号报告厅

TOP

透视植物大战僵尸中的民间叙事

我们研究的论文:《透视植物大战僵尸中的民间叙事》,以下是一些资料:
僵尸特点:
原因不明的因素让僵尸起死回生。僵尸本身没有任何的意识力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的。(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里面则是受到宇宙的放射线而重新复活的) 2. 僵尸喜欢啃食人肉。为了找寻活生生的人肉而袭击人类,是僵尸唯一的本能目的。(这和食人风俗有所联系) 3. 僵尸会感染。被僵尸咬到人,死后也会变僵尸。前一秒才和自己一起行动的家族或是亲友,因为被咬而成为慢慢的变成僵尸要来攻击自己,宛如无底洞般的恐惧感就是这样而来。 4. 僵尸不会死亡。因为早已是死人了,所以不管如何去伤害他的肉体,僵尸还是会继续的活动下去。如果要让僵尸停止活动的话,只要把脑袋打烂,或是点火将他燃烧。还有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然后把活人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恐慌和内心纠缠的葛藤。这样的场景也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欧美僵尸
“僵尸谣言”的火热并不只是来源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曾经的“玩笑”。有媒体在此次“僵尸谣言”的报道中评论,僵尸似乎一直离美国人很近。
  西方本来就有不少类似不死怪物的传说,例如食尸鬼。然而自19世纪末开始,僵尸文化开始在北美和欧洲流行起来。
  1968年上映的影片《活死人之夜》建立了完整的僵尸形象,包括喜欢啃食人肉、没有思想、喜欢群体活动、一旦被僵尸咬到就会变成僵尸;此外,僵尸不会死亡。如果要让他们停止活动,除非把脑袋打烂或者点火将其烧焦。
  影片《活死人之夜》塑造了“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和“活人被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经典恐慌”,这样的场景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若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僵尸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大获成功算起,僵尸文化已在美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在这期间,有关僵尸的影视剧、书籍、漫画和游戏大量涌现。
  近年来美国畅销书榜单以及游戏榜单上都不乏僵尸题材的作品,例如大受“简・奥斯汀粉丝”追捧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僵尸》、收视率极高的美剧《行尸走肉》、大热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等。在这些作品中,僵尸成因也千奇百怪,有的因为疾病,有的因为受辐射、感染、巫术、外星人或者药物。
  僵尸不仅出现在荧屛、书籍中,甚至已经渗入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在美国,僵尸酒吧、僵尸长跑比赛、僵尸角色扮演游戏等都层出不穷。
  商业力量的投机性也为“僵尸文化”的产生推波助澜。去年秋天,美国财经网站“24/7华尔街”估计“僵尸产业”为美国经济带来了50亿美元的收入,比如漫画书、服装、影视剧,甚至黏贴皮肤的胶水、身体腐烂后的除臭剂、连接四肢的螺丝等玩具。
  虽然僵尸文化已流行了近半个世纪,但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似乎对僵尸越来越“追捧”。僵尸题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甚至一部以“本·拉登僵尸”为题材的电影今年夏天将在美国上映。
  “大家喜欢做这样的联想。”南弗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博士伊丽莎白·伯德分析称,“同样流行的吸血鬼有一种浪漫的吸引力,但是僵尸注定难逃一死,僵尸永远也不会变成人,他们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与现在的世界发生了共鸣,人们感觉自身正在走向末路。实际上,僵尸就代表了一种令人沮丧的形象。”
“美国人迷恋‘异国情调’”
  美国历史学家奥斯卡·德斯佩拉曾指出,近代美国历史上的僵尸文化脱胎于美国人对来自异国的“关于毒药、神秘主义的舞蹈和仪式的无知和迷恋”。根据美国民俗专家的记载,美国的僵尸传说植根于加勒比地区的奴隶与殖民文化,特别是海地的僵尸故事。20世纪早期,美国人对加勒比海国家,尤其是海地的土著巫术产生极大兴趣。美国人词汇中“zombie”(僵尸)一词的出处正是海地巫毒教。
  20世纪20年代,僵尸故事已经被印在街头小报和畅销读物上供人们消遣取乐,通俗小说家洛夫克拉夫特等人记载大量海地白人观光客关于巫术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并“大谈特谈”。在文学作品中,空洞的眼睛、满脸鲜血,以及出没时绵延不绝的巫毒鼓声成为“美国僵尸”的标志。不过,“僵尸文化”在美国真正流行却是由影像作品推动的。
中国传统僵尸
    僵尸之说盛行于明中叶以后及清朝。清代笔记载僵尸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语》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二书可以说是僵尸大全。  湘西赶尸之说,又称移灵,属茅山术祝由科,发源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乡安葬。赶尸的术士大约三五同行,有的用绳系着尸体,每隔几尺一个,然后额上贴黄纸符,另外的便打锣响铃开路,昼伏夜行。天光前投栈,揭起符纸,尸靠墙而立,到夜间继续下贰?   亦有人指赶尸者其实背起尸体而行,但由于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见赶尸者,以为有行尸。
可爱的僵尸和植物植物大战僵尸湘西赶尸清朝僵尸湘西赶尸场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建议组长把僵尸论文结构再发一遍~~~:)

建议组长把文章结构再发一遍~~~

TOP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

董永传说(第一批)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万荣县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体”并没有大的变化。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间,董永故事一直成为拥有广大受众的俗文学(如说唱、戏曲)以及后起的影视文学创作追逐的题材,出现了电影黄梅戏《天仙配》等影响广远的作品。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河南省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江苏省东台市有董家舍,南宋《方舆胜览》即记载这里为“孝子董永故居”等。多地流传、不断附会的“滚雪球”现象是传说故事常有的特点。董永传说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董永传说的教化功能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民间文学传说为主
  522   Ⅰ-35     尧的传说                      山西省绛县    523   Ⅰ-36     牛郎织女传说                  山西省和顺县
  571   Ⅰ-84     笑话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笑话)
  1032        I-88        赵氏孤儿传说        山西省盂县
  1033        I-89        白马拖缰传说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1034        I-90        舜的传说        山西省沁水县,山东省诸城市
  传统技艺:
  943   Ⅷ-160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山西省全晋会馆、晋韵楼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
                   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省太原市               (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
  
  民俗:
   978   Ⅹ-71  九曲黄河阵灯俗、               山西省柳林县
   997   Ⅹ-90    祭祖习俗                         山西省洪洞县               (大槐树祭祖习俗)
   449        Ⅹ-1        春节(怀仁旺火习俗、查干萨日)        山西省怀仁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450        Ⅹ-2        清明节(介休寒食清明习俗)        山西省介休市

TOP

大家介绍的都不错嘛~~赞一个~~

又想去各地旅游了。。。

TOP

山西非遗介绍——赵氏孤儿传说

2010年12月著名导演程凯歌先生的电影《赵氏孤儿》成功上映,此部电影引起了不少的热评。我想不仅是因为他有如此的魄力,敢于把沉寂已久并逐渐被人遗忘的忠义故事隆重的搬上荧幕以唤起人们的记忆,同时也由于他别具一格的导演风格和演员的出色表现,让整个电影看上去并不是讲述故事般的那样乏味,而是唤起了人们再次接触《赵氏孤儿》的激情。电影的开篇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藏山实地拍摄的景象展示于众,这为电影增添了不少的历史神秘感。虽然电影的内容并不完全与盂县《赵氏孤儿传说》吻合,但作为山西阳泉人也好,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也好,我还是由衷的感谢和敬佩程导肯花巨资拍摄这部电影,至少他让几千年前发生的这个故事重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2010年山西阳泉盂县《赵氏孤儿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对我们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同年,《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出版发行,盂县赵氏孤儿传说亦收入其中。盂县藏山因藏匿晋国赵氏孤儿而闻名遐迩,在藏山风景区的30个景点中,有20多个都与藏孤救孤的故事有关,其文化内涵均体现“忠孝爱国”、“忠诚与正义”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盂县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传说》是根据发生在26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段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的故事演变而成。据《左传·成公八年》、《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追名逐利,妄想独揽晋国大权,设计将累世于国有功的晋国上卿赵盾一家300余口满门抄斩。惟有赵盾儿媳庄姬因公室血缘幸免于难。时庄姬身怀六甲,在宫中生子赵武(即赵氏孤儿)。屠岸贾欲斩草除根,率兵进宫搜查而不遂,即悬赏千金举报赵孤。然天不灭赵。赵盾之子赵朔的生前好友程婴、门客公孙杵臼、中军元帅韩厥三人将计就计,程婴舍子、公孙杵臼舍生,救出一脉仅存的赵氏遗孤赵武,程婴并趁机携赵武于胸襟之内,从晋国辗转逃往仇犹古国的盂山(今盂县,周时为仇犹国)藏匿达十五年之久,使赵氏血脉得以延续。后人因改盂山曰“藏山”,以藏孤得名也。晋景公十七年,屠岸贾因犯欺君之罪而被灭族,赵氏冤情得以平反昭雪,赵武恢复了赵家在晋国的地位,并成为治国栋梁。
    《赵氏孤儿传说》在盂县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分布,其中主要集中地为赵氏孤儿的藏匿地——苌池镇及北部上社镇、下社乡、中部地区的城关镇、南娄镇、路家村镇等地区。直至现当代,盂县境内仍保存有九座祀奉赵武的庙宇,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都要在藏山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形成了规模盛大的民间庙会。
    春秋至今,《赵氏孤儿传说》历代均有传承,并将其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改编成戏剧作品在民间广为传播。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有详尽的描述,此后的史学家在文章著作中均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元代著名戏剧家纪君祥首次将《赵氏孤儿》搬上舞台。在剧本问世400年后,由在华传教的法国人马若瑟译成法文,于1731年托人带回法国,后即有英、法、意、德、俄等国的译本相继出现,其中法国思想文学家伏尔泰改编的《中国孤儿》影响最大。伏尔泰译成的《中国孤儿》在欧洲上演引起轰动。《赵氏孤儿传说》已不仅仅属于中国,同时也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分。
   《赵氏孤儿传说》发生于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披上了神秘色彩的外衣,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崇尚正义、鄙视邪恶、善恶有报的善良心理,在历史上传播范围广、辐射范围大,深入民心,影响深远,由“街谈巷议讲列国,妇孺皆能说赵孤”一诗,即可见一斑。千百年来经过人们的口头及书面流传,已经烙入百姓心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赵氏孤儿》传说蕴藏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重承诺、轻生死、忠直正义的传统精神,给盂县的民间文学宝库增添了极为绚烂和厚重的一笔,为盂县的历史和文化充实了丰富的内涵。(文字转自《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

    赵氏孤儿作为民间传说的精华,成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一番努力的。它体现了民间传说的历史性、传奇性和解释性。其中英雄形象的塑造、中国孝文化、义文化的优秀传统美德对今世仍有积极意义。将这一传说继续发扬光大是后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程婴救孤

程婴与孤儿赵武


程婴与屠岸贾的对峙

盂县藏山风景区,相传为程婴藏孤处

[ 本帖最后由 施丽英 于 2013-12-3 17:5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