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彝家春晚

彝家春晚

大年初二,当人们回味着央视春晚的精彩,相互登门拜访时,生活在广南安王村的彝族同胞竟别开生面地办起了自己的春晚,这是一台特别的春晚,没有导演,也没有媒体报道。一切在村主任和文艺队长与全体村民的团结下有序进行,演员就是村里的村民,几乎每家都有人参与演出,有几家还是全家总动员。观众就是自己家里的亲人和邻村的亲朋好友。经过六十多个夜晚的精心准备,彝家的春晚终于拉开了帷幕。夜幕降临,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聚到广场上,一串串礼花腾空而起,在空中炫丽绽放,燃起了人们的热情。
    在热闹的锣鼓声中,类似汉族舞狮的节目开始了,一个演员抬着一个像动物的道具,两个演员紧随其后。这个道具头像牛,身子有一人长,身上画着鳞片。彝语称“若”是龙的意思,舞“若”称作“若尅”,“尅”是“舞蹈”之意。村里多数人又把“若”叫做狮子。一演员抬着“若”,和着鼓点,作摆头、爬、翻、滚等动作。另外两个演员在一旁逗“若”,逗观众,一张一弛,还做提裤、酒醉、跌倒等动作,诙谐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接下来是中年男女自编自导的民族舞蹈,场面热闹欢乐,很多舞蹈动都改编自日常生产生活动作,比如:挖地、薅秧、赶苍蝇、抖娃娃等,生动有趣。最欢乐的是《弦子舞》,一起跳舞的有很多都是夫妻,他们相互搀着,跳得好不欢乐,那得意的表情引来台下的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声。最令人震撼的是《穿灯舞》,四十多位演员在台上抬着花灯,唱一段又穿梭着跳一段,男人们提着花灯,边跳边让花灯绕过头顶,左右手交换旋转。节奏越来越快,穿梭的队形也越来越复杂,在紧密的锣鼓声中,只见队伍变成两个互通的圆形,演员们不停地穿梭,就像一个运动的八卦图,渐渐地,男女演员分别穿成了两个圆,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整个《穿灯舞》持续了近十分钟,精彩绝伦。这个舞蹈是安王文艺队的招牌舞蹈,曾经多次到外地参加演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欣赏着精彩的歌舞,我由衷感叹:安王人简直就是就是为歌舞而生。身为彝族的他们天生就能歌善舞,加上村里几十年以来良好的文艺表演传统,这里的人打从小就生活在在歌山舞海中。呀呀学语的孩子们在妈妈怀里听着歌,小孩童趴在舞台边看表演,时尚的男孩们秀上一段街舞,当兵的男儿露一手武术,孝顺的儿女唱一首《父亲》,可爱的小娃娃跳一支《花儿》,幽默的孩子们合演一个小品。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民族风与流行风交相辉映,把男女老少都看得饱饱的,逗得乐乐的,这就是彝家人自己的春晚,自己的欢乐吉祥年!

补充:

   安王村彝族属花倮支系,自称“嘎叟”,有研究者认为这支彝族是“叟人”。主要节日是“禳毕”即“竹笋节”又叫“祭龙”,每年四月的第一个属马日过,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节日过三天,期间不许上山干活,不许戴帽、撑伞过寨子,否则村里来年会干旱,这又与壮族的“祭竜”类似。
至于文中提到的那个像牛像龙又像狮的道具,村里人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彝话称“若”就是“龙”。一位老师说它与“娅汪”的制作工艺长得像,村里的文艺队又叫它“娅汪”。它由村里的一家“龙主”何家保管,这家人用汉语时称它为狮子。关于这个“若”的来历。何家人说是他们的老祖曾经是寨帅,村里有人说他私吞了百姓的钱财,他觉得自己被冤枉,就到木腊做上门女婿,在木腊时那家人让他挑水、砍柴、杀鸡,做苦力,他受不了了就想回安王。他做了一个(有人说是买的)“若”从木腊跳着回来,说“我没有吃百姓的(钱),我跳这个)“若”给天看给地看”。从那以后安王就有了)“若”。现在村里过年和白事时会跳“若”。跳三年歇三年,请“若”时要献祭祖宗,过年跳的话还有花灯队跟着唱“俳歌”,俳歌有五十来首,每首十二调,每调由一月到十二月的月份开头,因此又叫“十二月歌”,每调四句,每句七字,句末押韵。俳歌内容主要有爱情歌、劳动歌、拐卖歌、劝赌歌等。跳狮时还要念“吉令”,拿着马刀、三叉、齐头棍,每年跳完都要选正月里一个属龙的日子将“若”送至村尾的水池边,将花灯烧在水池边。“若”可能是融合了壮族、汉族和彝族文化的产物。具体的还望各路高人指点。

TOP

好的,谢谢啦

嗯,这个主要和民族融合有关系,我问过文化馆的老师,他说这个“若”是从汉族中传过去的

TOP

谢谢沙老师

灰常感谢沙老师,我根据您提供的这个线索去找找资料,是在是太感动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