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把方言研究从静态引向动态

把方言研究从静态引向动态

把方言研究从静态引向动态,观察语音变化的微观过程,建构语音变化的统计模型,这是对方言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革新。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01日   05 版)



    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汉语方言学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影响下,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学术的发展也暴露了这种方言研究模式的不足:在重视静态描写时,常忽视音变的动态分析,忽视对音韵结构内的音类关系及异常音变的解释,尤其是对存古成分的历史层次分析,对方言间渗透层次和“文白”叠加层次来源的分析。新一代的方言研究,需要方法上的再创新。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维佳的著作《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不但是研究地位重要的关中方言语音的专书,也是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试样。他以结构性和变动性作为剖析方言的基本视点,引入“音韵结构”概念来分析方言音系的不同音位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及纵向的替换关系,来观察方言差异和变迁,从而为研究关中方言结构一个较为科学的理论框架。

    本书提出“演化”和“竞争”两个途径作为关中方言音韵结构变迁的不同层次的解释,把方言研究导向历时解释,导向对演变过程、规律的探讨。其“演化”部分着重方言音韵结构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关注其音类的演化形式、条件、方向和层次,把关中方言共时差异放在汉语发展的时间坐标中来考察,讨论古入声的分派,pf类声母和中古轻唇音的产生机制,鼻尾韵的音变模式,果摄读音的分化及其历史层次等。其“竞争”部分着重方言频繁交流带来的异质结构音韵成分,它们叠加在关中方言音韵结构内时出现的竞争形式、条件、方向和层次,论述“文白”异读视为异质方言音类渗透、竞争形式,把文白差异放在汉语音韵史的不同层面上来分析,讨论古全浊声母、河西麻三韵、宕梗两摄舒声字等文白叠加层次,汲取和阐明了文白层次形成过程中有多个层次的历史叠加的观点。

    pf类声母的存在,不但是关中方言的著名特征,也代表汉语史上轻唇音发生的初始阶段,作者在知照外发现了帮组的语例,长武、扶风、眉县、岐山、麟游、千阳、陇县等地都有,这对轻唇发生机制极其有意义。郑张尚芳先生在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古三等专有声母非、章组、日喻邪等母的来源》(刊《语言研究》2003年2期)即曾引以为证。

    本书利用现代方言的内部结构和地域的共时分布来解释在方言史上曾发生过的音变现象,是一种创新性的方法论的尝试。作者在鼻尾韵音变研究上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不仅把关中方言跟中原官话其他方言甚至晋语和吴语进行比较,而且也通过现代方言结构内同摄的入声韵来分析舒声韵的古代形式并探讨鼻尾韵弱化的由来。这种新的、科学的方法,对研究汉语其他方言音韵结构的演变也有借鉴作用。

    作者对关中方言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田野调查,书中对历史文献材料、前辈调查和自己调查的关中方言材料,都采用历史语言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把方言研究从静态引向动态,用精密的科学的方法观察语音变化的微观过程,建构语音变化的统计模型。这是对方言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的一次探索。

    本书荣获北京大学第十届王力语言学二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