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立足文化名省建设 扎实推进《格萨尔》传承、保护与发展

立足文化名省建设 扎实推进《格萨尔》传承、保护与发展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2-07-20 08:04:33

  青海新闻网讯  众所周知,《格萨尔》史诗以其深厚的民族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活态传承性在世界文化长河中璀璨夺目、生生不息,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海是《格萨尔》史诗的发祥地,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海就已搜集和挖掘了不少《格萨尔》史诗的原始版本,成为国内外最早发现《格萨尔》史诗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格萨尔》史诗的抢救、挖掘、搜集、整理、研究、翻译和出版等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自“六五”以来,一直将《格萨尔》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突显了《格萨尔》在国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根据中宣部部署,我省还率先开展了《格萨尔》史诗的普查、搜集和抢救工作,先后成立了全省《格萨尔》抢救工作领导小组和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使我省《格萨尔》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强有力的领导下,在文化、社科、民族宗教、财政、广电、出版、高校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州地市的协同配合下,我省的《格萨尔》工作在田野普查、民间艺人的抢救、原始版本的搜集、整理、翻译、研究以及《格萨尔》衍生文化的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是高度重视《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国家级和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我省对《格萨尔》史诗的保护工作极为重视。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被确定为我省《格萨尔》非遗项目的责任保护单位,着名说唱艺人才让旺堆、达哇扎巴、格日尖参被评定为国家级传承人,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和文化、财政等部门均给予了财力支持。截止到目前,我们共搜集、整理各种手抄本、木刻本、艺人说唱本《南铁宝藏宗》、《萨栗金宗》、《吉合目牦牛宗》、《大食沃茂隆让》、《麦布山羊宗》、《雪山伏藏库》等50多部,重点完成了继《霍岭大战》之后,由角巴东主先生主编的《丹玛青稞宗》、《辛丹内讧》、《大食财宝宗》、《卡切玉宗》、《象雄穆德宗》、《歇日珊瑚宗》、《雪山水晶宗》、《阿达拉姆》等8部汉译本为代表的共18部译本,出版研究专着《〈格萨尔〉史诗概论》、《〈格萨尔〉与藏族民俗研究》、《雪域〈格萨尔〉遗迹遗物普查与考证》、《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玛域果洛》等12部,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专业人员在省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特别是该所中青年学者黄智、索加本、巷欠才让等申报的《〈格萨尔〉原始版本研究》、《江河源格萨尔文化研究》、《雪域〈格萨尔〉艺人研究》、《宗教型〈格萨尔王传〉的文本普查与研究》、《史诗〈格萨尔〉“口述”中的体育文化普查与研究》等八项课题已连续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得科研资助金额140多万元。如此之多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集中在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充分说明我们的专业人员已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青海《格萨尔》工作的关怀与重视,我们为此倍感振奋和鼓舞。

  二是切实加大《格萨尔》民间说唱艺人的抢救与保护力度。民间说唱艺人是《格萨尔》史诗活态传承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近年来,省文联始终将《格萨尔》民间艺人的全面普查作为工作重点,每年都要下基层深入调研,在原有80多位民间艺人的基础上新发现40多位优秀说唱艺人,他们的分布范围不仅仅集中在玉树、果洛地区,还广布在海南的青海湖地区,黄南的泽库、河南地区,海东的互助、循化地区,海北的海晏、刚察、祁连地区,海西的天峻、唐古拉地区等,可以说,《格萨尔》的故事和民间艺人已几乎覆盖了全省。对其中的部分艺人我们也已通过举办《格萨尔》演唱会、专家鉴定会等形式给予了认定和保护,并建立了详细档案。对于《格萨尔》着名老艺人,我们则加大了抢救性保护力度,主要通过录音、记录、整理、出版其说唱部本的方式,为世人留存了一份珍贵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财富。比如,省文联已为80岁高龄的“唱不完”的《格萨尔》老艺人才让旺堆完成了《阿达鹿宗》、《狮虎海螺宗》、《岭国歌舞》等15部《格萨尔》说唱部本的抢救任务。另外,果洛州为“写不完”的《格萨尔》艺人格日尖参和“画不完”的《格萨尔》唐卡艺人尕洛,玉树州为“抄不完”的《格萨尔》艺人布特尕父子等均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抢救性保护。对这些优秀艺人的重视使我省《格萨尔》史诗薪火相传,嘉惠后世。

  三是深入开展《格萨尔》遗迹遗物的普查与认定工作。遍布全省各地的大量《格萨尔》遗迹遗物集中反映了《格萨尔》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民族宗教历史,是研究《格萨尔》的珍贵资料和重要依据。省文联曾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对反映在《格萨尔》原始版本中的重要遗迹点和相关遗物进行了普查考证与认定,仅2010年和2012年就先后到海晏县甘子河地区、刚察县泉吉乡、泽库县、达日县、甘德县以及环青海湖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中不但发现了许多新的《格萨尔》遗迹点和遗物,而且对其中的甘子河遗迹点和泉吉乡扎苏河村遗迹点存在的濒危、破坏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刊登图片等形式进行了呼吁,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防止了更大损失的发生。目前,甘子河《格萨尔》遗迹点的文化生态已开始逐步恢复,周边的群众十分支持和拥护。

  四是积极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我省先后多次成功举办了各类《格萨尔》学术研讨会,来自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汇聚西宁,交流了很多高质量有见地的《格萨尔》研究论文,有力提升了青海地区《格萨尔》史诗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我省学者也多次应邀参加了国内外《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同行们的赞誉,扩大了我省《格萨尔》研究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我省专业和民间艺术团体积极创作、排演《格萨尔》剧(节)目,集中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涌现出了如果洛州的《赛马称王》、海南州的《姜国王子》、《雪域英豪·嘉查》等优秀剧目。贵德、兴海、共和、刚察、泽库等地的《格萨尔》民间藏剧团常年为广大群众进行演出,深受欢迎。我省各地在《格萨尔》文化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兴建了《格萨尔》博物馆、《格萨尔》文化广场和《格萨尔》人物雕塑等,扩大了《格萨尔》品牌的影响力,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着力加强《格萨尔》对外宣传工作。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青海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先后拍摄了《青海--格萨尔的故乡》、《神奇的艺人--才让旺堆》、《江河源--格萨尔情》、《话说格萨尔》、《千年绝唱--环湖格萨尔史诗文化》、《果洛格萨尔文化之乡》等一系列专题片。青海广播电视台开辟了“《格萨尔》藏语说唱栏目”.我省《格萨尔》专家和学者多次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青海电视台、西海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大量报道了青海《格萨尔》史诗在搜集、翻译、整理、出版、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大大提升了我省《格萨尔》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是重点培养《格萨尔》研究人才。为了发挥《格萨尔》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整合青海《格萨尔》的研究资源,从2004年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与青海民族大学合作开展了教学科研工作,设置了《格萨尔》学科硕士点,专门培养《格萨尔》研究人才。通过几年的实践,已培养《格萨尔》专业硕士生十多人,连续获批八项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成效显着,达到了教学与科研双赢的目的。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主办的《格萨尔研究》刊物和《格萨尔》文化网也因此获益,都已办出了特色和影响。

  总之,我省《格萨尔》工作因其丰硕的成果,多次受到了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中国文联等部委以及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的表彰和奖励。但是,从宏观上看,我省的《格萨尔》工作仍然存在着学术研究相对薄弱,打造文化品牌意识与文化名省建设战略存在差距,抢救保护工作依然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制约, 《格萨尔》文化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普及、应用和转化未能得以有效实现等困难和矛盾。今后,省文联将在坚持不懈地做好《格萨尔》史诗的搜集、整理、翻译、研究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名省战略,进一步打造好《格萨尔》文化品牌,积极推动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第一,坚持树立全省《格萨尔》工作一盘棋的思想。依托《格萨尔》作为国家级和世界级非遗名录的重要地位和现已形成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新一届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省《格萨尔》工作专家委员会为智库,与全省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一道,团结协作,谋求共识,开拓创新,确保全省《格萨尔》事业整体推进。

  第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格萨尔》研究的机制创新、学科布局、人才培养、课题规划等方面继续下大功夫,大力加强《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不断探索民间艺人及遗迹遗物保护的新机制新方法,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结合多学科研究,助推《格萨尔》研究上水平,研究成果上质量。

  第三,加快《格萨尔》汉文本的翻译工作。让更多的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真正了解和共享《格萨尔》这部藏族英雄史诗的精粹,已是《格萨尔》工作中迫在眉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首先加快《格萨尔》汉文本的翻译出版工作,组织高水准的翻译队伍,在众多《格萨尔》原始版本中精选有影响、有代表性的版本,按计划逐年推出汉译本精品,以飨广大读者。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已为此遴选调入相关专业人员,开始了汉译本的准备工作。

  第四,大力发展《格萨尔》衍生文化。目前,我省已整理出版的《格萨尔》史诗作品,完全可以满足多种文艺创作需求,特别是对于影视、动漫、舞台艺术等的脚本创作能够提供最好的素材。省文联将充分发挥所拥有的专业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开拓《格萨尔》文化发展新领域,为这部古老史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为更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第五,抓紧建设《格萨尔》文化资源数据库。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省文联已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置现代化设备,对所有与《格萨尔》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进行数字化建档和保存,并培训专业人员,坚持长期做好《格萨尔》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另外,待条件成熟时,希望能在古城西宁建设《格萨尔》文化博物馆,以更好地实现对《格萨尔》这一我省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全面展示。(作者: 李晓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