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分享】重新发现亚洲—首届亚洲人类学民族学论坛侧记

【分享】重新发现亚洲—首届亚洲人类学民族学论坛侧记

  

重新发现亚洲

  ——首届亚洲人类学民族学论坛侧记


来源:yihua4994 坐标人类学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0e408f0100moay.html



  欧美人类学探索异文化为已任,亚洲人类学研究本文化为特色。人类学田野调查与理论研究是亚洲自我探索和认识的重要方式。首届亚洲人类学民族学论坛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研究所举行。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主题演讲“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的研究论纲”阐述了生存性智慧和东方式理想图景。“生存性智慧”是具体的、地方的直面生活问题的一种智慧。“知识导向”有先行价值判断或意识形态承诺,是一种确定、普遍、可预测的技术性智慧,并隐含普遍性诉求;而“生存性智慧”是去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具有不确定性、特殊性的非技术性智慧。它在时间上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甚至也是未来的,是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并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一种“默会知识”。扬弃知识导向研究,开启智慧导向研究新途径,他号召重新发现中国和亚洲、寻求和发扬人类生存性智慧。

  研究本国文化是亚洲人类学家的基本任务。泰国清迈大学Anan Ganjanapan(Rur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Invisible Issues in the GMS and Thailand)探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和泰国的乡村再建与被遮蔽的问题。Jamaree Chiengthong (同上)(The Anthropology of Modernity in Thailand: Homogeneity or diversity? )从人类学探讨泰国现代性的同质性和多样性。济州岛流行女性潜水渔捞是亚洲独特传统文化现象。韩国海洋大学An Mi-Jeong(Without my friends I can’t dive: Jeju Island divers wisdom of their sustainable way of life)发现济州岛的女性潜水者没有朋友无法潜水,探讨了她们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智慧。汉阳女子大学金天浩(The Features of Korean Traditional Ceremonial Food on Saenam)探讨了韩国SaeNam传统礼仪饮食(首尔SaeNam Kut桌)的特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From Heritage to Resource”: Based on the Study on Fei Xiaotong’s Idea of “Humanities Resources)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探讨“遗产到资源”的转化。客家土楼、大运河、泼水节、祭孔、多民族聚居等都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厦门大学邓晓华搭建客家文化展演网络平台,介绍了“客家·土楼”数字博物馆建设状况。清华大学张小军(Protection and Disappear: Reflections on the Making Digital and Landscape of Culture Heritage)探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和景观化过程中保护与加速消亡问题。上海大学陈志勤(Exhibitions, Performances and the Selection of Culture——Re-crea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Ancient Canal Town)介绍了一运河古镇的形象再造过程中展示、展演和文化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刘夏蓓(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Multiple Identities in Urban Background)以北京牛街多民族聚居区为例探讨城市背景下的文化互动与多重认同。中山大学麻国庆(The Change of Forest Ecology and Its Effect on Hunter-Gathers : The Case of the Orenqens in Northeastern China)以鄂伦春族的调查为中心探讨开发、森林生态变迁与东亚独特的狩猎民族消逝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赵旭东(Rethinking Culture, Society and Man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对中国汶川震后的文化、社会和人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艾菊红(Dai’s Water Culture as a Performance)研究了作为展演的傣族水文化。舒喻 (“Cultural Heritage” in Local Background: an Example of Ceremony for Worshiping Confucius in Nuodeng Village of Yunnan)以云南诺邓祭孔庆典为例探讨了地方场景下的“文化遗产”变迁过程。陈英初(Ethnic Map of China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中国民族地图的绘制实践进行了思考。木仕华对藏彝走廊区域纳系族群人类学研究的成就及争议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申了纳系民族(the Na homologous ethnic group)概念。侯红蕊以中国金沙江上游的一个采金个案说明天然黄金的采集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资源或财富并没有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阿拉腾嘎日嘎研究了近年内蒙古游牧环境的现状,明确指出草原围栏化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中央财经大学苏日嘎拉图从进城蒙古族群体的生存方式看他们的文化互动与文化认同的特点。

  交互与合作研究正在成为亚洲人类学的新潮流。锦鲤被称为日本的“国鱼”,却在中国等国大量养殖。東京大学菅豊SUGA Yutaka (The Transnationalism of Traditional Culture: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Nishikigoi (Ornamental Carp) Culture)从日本锦鲤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论述了传统文化的跨国性探讨本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第三种文化”。萨满教是亚洲的传统,是跨国跨民族文化现象,在东亚历史上有持续而重要的影响。色音(From a Folk Word to an Academic Term: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Shaman”)全面回顾了萨满研究史,弄清了从民间语言到学术术语的过程,明晰了萨满的本质和意义。蒙古国国立大学 Dulam (About the Tradition of Khalkh Shamans)研究喀尔喀萨满,论述了萨满教在蒙古国复兴过程和动因。

  首尔大学Jin Pilsu(An Okinawan Angle on the Futenma Problem and US-Japan Security System 50years)从冲绳的视角看普天间问题和日美安保体系五十年。日本関西学院大学荻野昌弘Masahiro ogino (Cultural Heritage in Asia: an Example of Dance of the Yi s)以彝族舞蹈为例探讨亚洲的文化遗产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康敏(Nationalism and Patriotic Passion: Activities in Malaysian National Day)从马来西亚的国庆日活动管窥民族主义与爱国热情。彭雪芳( Urban Aboriginals and Education in Western Canada )探讨加拿大西部的都市土著民和教育问题。日本千叶大学児玉香菜子KODAMA, Kanako (Dynamics of Mongolian agro-pastoralism:A Case Study of Uush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China)从中国内蒙古乌审旗的个案研究蒙古人农牧业的动力机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Nicholas Tapp (I am the Tiger you fear : the power of popular folk traditions to express moral conceptions of authority ) 用“我是你惧怕的猛虎”表达关于权威的道德概念的民间传统的力量。杨春宇(Contextualization of Max Weber’s Proposition on “Protestant Ethic” and Chinese Oversea Ethnography) 从韦伯“新教伦理”命题的情景化思考汉语海外民族志。吴晓黎(The Cycle of Zheng Jiu (Giving a Feast) and Chi Jiu (Having a Feast): the speeding up Ren Qing economy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of North Hunan)从整酒与吃酒的循环发现湘北村镇加速运转的人情经济。日本関西学院大学金太宇(中国留学生)Life and work conditions of workers in recyclable waste business: The case of Shenyang area以沈阳地区为个案探讨可回收废品业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傲登(同上)Inner Mongolian Herder’s Local Knowledge 考察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牧民的地方性知识和资源利用的传统智慧消逝的状况。传统的几乎不制造垃圾的生活方式正在消逝,先进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法又没有学会,中国成了垃圾生产大国。亚洲传统智慧正在消逝,西方现ali代文化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亚洲的问题依然众多和严重。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家的拿手好戏,理论思考或存异求同也不可轻视。日本関西学院大学山泰幸围绕历史的真实性思考遗迹化的逻辑。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纳日碧力戈论述了景观的三元勾连与生态物性(The Semiotic Trinity of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Materiality)。景观是一种符号,不单体现心智,不单体现物性,也体现它们的勾连,是形与物的勾连,典型地表现为标指性(indexicty)。中国古代思想中已有“形、气、神”的说法,形气有物性,神是升华;气把物性的形和抽象的神联系起来,在不断指向和阐释中达成意义的动态平衡。易华从归纳到演绎尝试论述民族主义与多重认同( Nationalism and multi-identity:from induction to deduction)。从个人主义到人类主义一脉相承,是自我中心主义不断扩大的结果。一个人既可以是个人主义者,又可能是民族主义者、国家主义者或人类主义者,甚至四者兼备。众多主义可以相互促进或抑制,关系十分复杂,需要具体解析。从理论上说任何国家或地区、社会或个人都存在上述四种主义,只是所占比重不同而已。根据四元文恩图,有十六种典型情况,还有无数过渡类型。单一认同(mono-identity)是特例,多重认同是常态。

  亚洲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历史悠久,但亚洲认同是一个正在建构的过程。近来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高增长、高储蓄、高外汇储备等重振了亚洲的雄心。参照欧洲模式,“亚洲一体化”或亚洲认同正在成为共识。亚洲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深刻的差异难以沟通,西方现代秩序重构了亚洲内部的民族和意识形态,其些痛苦的记忆难以消除。增进相互了解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首届亚洲人类学民族学论坛开创了亚洲人类学民族学家合作交流新模式,各说各话展示了亚洲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多声部或复调正是巴赫金倡导的通向人类狂欢的途径。论坛参与者倡导亚洲人类学家更加密切合作,重新发现亚洲,为增进亚洲认同而努力。下一届论坛准备会更充分、规模会更大、交流也会更充分,会达成更多共识,发出更清晰的“亚洲之声”。

TOP

亚洲这个提法值得商榷。是地理概念,还是政治概念,还是民族族群概念,还是文化概念?还是历史概念?哪些范围算是这里的亚洲?就好像东方学一样,我们的话语权就这样没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