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长江大学非遗学社—中巴民俗文化交流研讨会直播平台

巴基斯坦对传承民俗文化的保护
古老的印度河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在巴基斯坦交替发展,积淀了巴基斯坦厚重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巴本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越来越模糊,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近年来,巴政府特别注重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TOP

首先,加强传统民族文化的展示与对外推介力度。为保护巴文化和民间遗产,政府对大型博物馆实施保护性开放,通过展示古老艺术珍品和考古发现,教育并激发巴人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许多巴著名大学内都有向公众开放的文化、考古成就展览。除固定的博物馆和展览室外,巴政府还举办各种旨在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短期展览会,包括雕版印刷、刺绣、棕叶和秸秆工艺品、纸工艺品、蓝陶和骆驼皮制品等,同时邀请一些手工艺人进行现场表演,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艺术启蒙教育。巴总理基拉尼多次强调,政府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改善传统手工艺人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手工文化艺术展是认识传统技艺和文化知识的机会。

TOP

其次,借助国外财力研究并传承古老文化遗产。由于本国财政有限,为获得其他国家的资助,巴政府支持外国专家到巴进行联合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共享。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挪威政府基金会和巴政府正在筹备一项“文化资产地图”工程,旨在建立“巴国家文化资产数据库”。

TOP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根基。强化和使用本民族语言 乌尔都语言的使用与研究是巴政府近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重点工作。自上世纪60年代起,巴基斯坦推进乌尔都语的普及工作。目前,乌尔都语不仅被巴电视和广播使用,巴99%以上的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都在使用乌尔都语。巴政府通过对外广播节目,将乌尔都语向巴基斯坦人侨居的60多个国家传播。

TOP

第四,通过与现代音乐的结合来保护传统音乐。巴基斯坦人喜欢在餐馆中安排一支规模大小不一的乐队,简单的乐器加上一两名歌手演唱,虽然规模很小,也没有舞台,但顾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近距离的感受到了巴的传统民间艺术。此外,民间艺人的表演也可以衬托各类庆典活动的喜庆气氛。为应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冲击,一些巴流行音乐制作人正在创作一些新的音乐形式,将巴本土文化融入西方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形成传统和现代、本土文化和西方音乐的交融。例如,近来风靡巴基斯坦乐坛的吉他歌手贾维德和伊斯梅尔汗,就是因为用西方乐器演奏巴传统音乐而声名鹊起,吸引了大批“粉丝”。

TOP

当然,由于巴尚缺乏总体的文化传统保护规划,使得一些对传统文化的经常性保护措施难以为继。此外,巴考古工作者流失到海外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文化古迹保护的不足。

TOP

中巴结合、传承民俗、
接下来便是社团简单的介绍

TOP

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简称“长江非遗学社”,是在孙正国博士的指导下,由长江大学文学院中文系07级苏长鸿、刘慧等同学发起并成立的学生社团组织。旨在推进大学生熟悉和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育家乡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担当起传承和传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协会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民间艺术家作品展、非遗知识讲座、民间艺术家授艺传艺、田野调查研究、家园文化周、家乡非遗文化展示与民俗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大学生了解民俗民间文化和学习非遗知识,努力成为非遗的传承人和保护者。

TOP

历届社长风采展示……[local]2[/local]

TOP

苏长鸿,1989年生,男,湖北恩施市人,土家族,中共党员,文学院中文10701班学生,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长江非遗学社创始人之一,第一任社长。在任期间,开创长江大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社会实践模式,对恩施长阳土家族优秀民俗进行深入调查,参加社团组织的非遗调查二次,首次建立与荆州市民间艺人的联系,在大学生与传承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亲和关系。参加第八届、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参加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荣获第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湖北省2011年优秀学士论文。

刘慧,1988年生,女,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文学院中文10701班学生,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长江非遗学社创始人之一,第二任社长。在任期间,对长阳土家族优秀民俗进行实地调查,与谭柳王魁、周耀制作的调查片《夷水巴方》获得第三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优胜奖,与苏长鸿等一起办理首届荆州民歌研讨会,主办2009年首届非遗年会。参加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

王一然,男,1989年生,湖北十堰人,中共党员,文学院中文10801班学生。长江非遗学社第三任社长。在任期间,先后组织参加房县诗经民歌调查、江陵县跳三鼓调查,继续与荆州民间艺术家保持紧密联系,申报大学生创新计划,首开剪纸进课堂,开展马山民歌晚会、第二届荆州非遗论坛、2010年年会等活动。

李雪南,女,1991年生,辽宁铁岭人,文学院历史10901班学生。长江非遗学社第四任社长。在任期间,先后参加江陵县跳丧鼓调查,组织松滋卸甲坪民歌调查,组织开展林世柏剪纸进课堂,是高校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同时也举办了2011年非遗年会等活动。

TOP

非遗历程展示过程…………

TOP

1、2009年4月:“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协会”正式成立。
2、2009年6月:长江大学与荆州市合作主办“首届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坛·荆楚民歌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的15位学者与会,涉及学科有音乐学、文学、史学、传播学等,得到了荆州市荆州区文化馆马山民歌搜集整理者、研究专家汤斌先生的大力支持。《文化遗产》、《求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长江大学学报》专栏《荆楚文化研究》等刊发表了会议成果。荆州电视台知名栏目《文化荆州》录制了会议专题片《非遗传承路在何方?》,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中山大学蒋明智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陈永副教授、长江大学孙正国副教授受邀参与节目。海上风教学网站总版主、华中版主、湖北版主齐聚古都荆州,与长江大学非遗两大社团进行了交流。
3、2009年7月:长江非遗学社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田野调查小组“马山民歌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一行五人到荆州市马山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进行调查,此调查得到国内著名民俗文化教学网站总版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博导的充分肯定。长江大学文学院特为小组颁发了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奖。
4、2009年9月:长江非遗学社换届,学社创始人苏长鸿荣退任第二届学社学术部部长,原副会长刘慧出任社长,开始了学社创会以后的提升性奠基时期的工作。
5、2009年国庆中秋:长江非遗学社第二个课题组“荆州传统工艺杰出传承人研究”召开第一次会议,汉绣、青铜器、木雕、微雕、剪纸、根雕、蛋雕等工艺的八位杰出传承人与课题组九位同学交流,初步建立起非遗研究的社区课题框架。
6、2009年11月7日:长江非遗社苏长鸿、周倩至湖北民族学院,并与该学院民间文化兴趣团队兄弟社团进行了学术交流。
7、2009年12月31日:长江大学非遗社团召开2009年年会。
8、2010年1月:“家乡非遗文化大调查”之湖北长阳土家族调查与马山民歌调查正式启动。长阳A、B两组分别就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A组成员走访了著名民间故事家—孙家香老人,B组调查了土家丧葬礼仪—撒叶儿荷,并走访国家级非遗传承 人。马山民歌组针对马山民歌传承的传承状况进行了综合调研。
9、2010年3月17日:长江非遗学社社开展首届“家乡美食文化节”,会员们展示和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特产。
10.、2010年3月27日:长江非遗学社召开2010年干部换届大会与寒假调查总结大会。调查组分别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以王一然为社长的第三届干部正式上任。
11、2010年5月8日:长江非遗社剪纸初级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全校十几个院系的70多名同学一起走进传承民间艺术实实在在的活动中。
12、2010年5月2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专场晚会在大礼堂上演。
13、2010年6月12日:在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第二届荆州非遗论坛在荆州市金九龙大酒店召开。
14、2010年7月21--23日:孙正国博士、非遗学社苏长鸿、李玲玲一行参加了上海俗文学与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
15、2010年7月31日:我社寒假调查团队刘慧、谭柳王魁、周耀录制的视频《夷水八方》,代表长江大学参加“2010(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并获得优胜奖。
16、2010年暑假:我社组织第三批“深度回顾家乡”非遗大调查,恩施利川、十堰房县、汉川三个调查团队,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调查中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江南大学、湖北大学商学院等校师生不期而遇,并相互交流。
17、2010年10月:荆州传统工艺调查组“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科研立项。
18、2010年11月:苏长鸿、刘慧、王小艳三人代表长江大学前往山西太原参加中国民俗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
19、2010年12月:非遗社团2011年年会顺利召开。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一行5人到会祝贺。
20、2011年1月:开展寒假调查,三个小组分别奔赴公安、江陵、松滋进行田野调查。
21、2011年3月,举办长江非遗学社新一轮干部换届和第二届家乡美食文化节。以李雪南为社长的第四届干部正式上任。
22、  2011年3月:长江大学历史系卢川老师担任学社指导教师。
23、2011年4月:第二届剪纸培训班在长江大学东校区开班。荆州老艺人林世柏先生现场传授剪纸技艺。原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团会社团部关辉部长、文学院党总支毛洪文副书记、文学院原团总支周书航书记、卢川老师参加了培训班的开班仪式。
24、2011年5月:苏长鸿考取华东师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5、2011年6月:筹办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长江大学暨第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精彩的展演在东校区大礼堂成功举行,苏长鸿作为代表发言。同时,第三届荆州非遗论坛暨传统工艺保护与开发研究课题组研讨会议在荆州市亚太大酒店顺利举行。
26、2011年7月16日:李雪南、邹艳妮同学对松滋市卸甲坪民歌进行了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报道。
27、2011年7月22——23日:山西大学自行车协会(非遗爱好者)来长江大学观光并与非遗学社进行交流,并为筹备山西大学非遗社团成立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28、2011年10月:第三届剪纸班在长江大学东校区开班。
29、2011年11月:第三届非遗年会开幕,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耿羽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高艳芳博士等与会交流。
30、2012年3月:刘蕾任长江非遗学社第五届社长。
31、2012年3月-4月:第四届剪纸班在长江大学西校区开班。
32、2011年5月:刘慧考取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生。王小艳考取贵州民族学院民俗学研究生。
33、2012年5月6日:由长江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主办,长江大学文学院协办,长江非遗学社承办的长江大学中国-巴基斯坦民俗文化交流营系列活动之文艺晚会成功举办。活动以民俗民间文化为载体,促进了长江大学中国与巴基斯坦学生间的广泛交流。活动受到主办方、协办方的充分肯定,校内外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34、2012年5月13日:中国-巴基斯坦民俗文化交流营系列活动之中巴民俗研讨会在长江大学文学院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 本帖最后由 闫丽 于 2012-5-14 17:36 编辑 ]

TOP

O了   会议结束   会议虽然结束了 但是我们队传承民俗的热情并没有随之减少、反而愈挫愈勇、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
        师生联袂上演,中外共同参与;
        了解民俗文化,促进中巴交流。
传承非遗、弘扬文化、我们…勇往直前

TOP

不错嘛,有声有色啊
走进另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TOP

巴基斯坦是我国最为友好的友国之一,我们在军事合作、经贸合作方面很大,此次加强双边合作是顺应潮流的,是很有历史意义的。
走进另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