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月末汇报] 12年3月:康豹:《多面相的神仙——永乐宫的吕洞宾信仰》

    康豹先生《多面相的神仙——永乐宫的吕洞宾信仰》一书中对文本研究的揭示是我而言是很受启发的,同时,此书所指出的另一组问题“霸权与反抗”也提示我们要注意同一个传说在不同人群,尤其是跟此传说相关的人群他们对传说的反应是很不相同的,而这个问题在当下的民间传说的研究中应是一个学术生长点(就我有限的阅读视野而言)。
    另外,康豹先生《多面相的神仙——永乐宫的吕洞宾信仰》一书应是对吕洞宾的外在文本对研究,而转过来就是,站在内在视角而言,我们依然可以对民间传说做出有很多有益的民间传说研究的文章。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回复 3# 的帖子

     诚如您所有,“康豹先生所使用的文本仍然是静态的和文献意义上的,”康豹先生“非常着重地将各种文献中的吕祖形象之异同以及背后的文化力量关联都做了详细的论述”,我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康豹先生对于文本的研究是外在文本的研究。
    而我之所以会用到“转过来就是,站在内在视角而言”这个角度,恰恰在于此文本的内在角度是缺失的,甚至,在当下,就此书的文本而言,内在视角也可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同时,关于话语权的讨论,个人窃以为倒不一定要在福柯的讨论范围内,并且,关于此书的话语霸权讨论有必要看到的就是这里面牵涉到共时与历时的问题,因为,在共时的情况下以及历时的情况,话语霸权的分析并不是很一致的,这里面很多不平衡的情况。
      另外,就我个人对民间文学的思考而言,就当下的民俗学界对民间传说的研究而言,我们的研究其实还是在顾颉刚的模式里,当然,民俗学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对此进行反思,同时,民间文学(民间传说)中关于语境以及表演学说的理论,我是深表戒心的。当然,要继续推进民间传说的研究,这需要有不断的个案研究来一一论证。


[ 本帖最后由 zjhong1978 于 2012-3-25 21:31 编辑 ]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很久没有龙哥的消息,向龙哥问好。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回复 12# 的帖子

感谢南池子兄的回复。
1、诚如您所言,“就历史学的文本研究而言,只能是全面的、多方位的、多视角的阐释事件,内在视角研究历史不是可能是不可能,而是根本不可能。”因此,华南的历史人类学才提倡“走向历史现场”,而如何“走向历史现场”,在这就不在唠叨。只是我们所要反观的就是我们民俗学关于文本、传说的研究,个人窃以为可以站在当地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来探讨文本、传说是如何在当地人的主导下被制作出来的,也就是表明文本、传说的制作以及流程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与机制的,在这里,作为研究者的我们应该经历一个由内到外的一个角色转变,就这个层面而言,个人以为是可以实现的。
2、其实关于文本、传说与话语权的思考,我常常是把这个问题与华南的宗族社会联系在一去的,具体一点地说,地方宗族社会势力的此消彼长与文本、传说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联系往往就是当某宗族成为地方大族后,他很可能对原有的传说、文本、碑刻进行篡改,从而让文本、传说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些思考也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一个题目。(只是做得好不好依然需要验证)
3、关于概念,借用张小军老师的一段话就是“在用概念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概念的“度”在什么地方,不要真的把这个概念下定义的是“东西”给极端化,如果把它当成现实本身,那就比较危险了。(见(民间何在,谁之信仰p201)
    个人窃以为,如果在人类学所说的深描中对事情进行研究,那么我们很多时候可以少用一些概念,而是能够真实的用笔触来反映此时此刻的场景,如果是一层一层的把事实描下来,变成一个整体,找出背后的深层次结构,那么我们是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接近历史事实。
4、之所以说对表演和语境理论抱有戒心,并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好,只是个人认为,除去这两种理论之外,民间文学(民间传说)的研究依然有很多继续深入的地方,并且,近来重看《妙善传说》,其中的感受以及收获良多,而这一切依然需要个案研究来一一说明。


[ 本帖最后由 zjhong1978 于 2012-3-26 23:39 编辑 ]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