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南哈尼族民俗

云南哈尼族民俗

哈尼族

服饰--饮食--建筑---婚姻家庭--
生育习俗--葬俗--节庆--返回

哈尼族聚居于滇南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即红河州的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县,思茅地区的普洱、墨江、镇沅、江城、澜沧等县,西双版纳州各县和玉溪地区的元江县。禄劝、双柏、易门、昆明、峨山、石屏、屏边等县亦有少量分布。

文化民俗

  1、服饰

  哈尼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老年人多戴瓜皮帽。西双版纳的哈尼族男子服饰沿衣襟镶两行大银片和银币,两侧配几何图纹布,以黑布包头。哈尼族穿戴传达着多种信息,如:年龄、婚否、是否生育、婚丧喜庆等在服饰上都有细致而重要的标志。多数地区的哈尼族妇女穿右襟无领上衣,以银币为扣,下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镶彩色花边,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墨江县自称“豪尼”的哈尼族妇女穿无领右襟青布衣,下着长及膝的短裤,系白腰带,包彩色头巾;“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妇女上穿挑花短衣,下穿及膝折叠短裙,头饰繁富,未婚时裙子系得很高,紧接上衣,已婚则系得低些。红河哈尼族姑娘有的也佩戴鸡冠帽,式样与彝族鸡冠帽相近,有的妇女戴一种额头正中缀满银泡、有弧线的三角形帽,似鸡冠帽而略有变化,十分别致。自称“奕车”的哈尼妇女常戴尖型披肩帽,穿无领开襟短衣和紧身短裤,适于梯田劳作,精干健美。哈尼女子多蓄发编辫,其中少女多垂辫,年长或婚后则盘于头上,妇女婚否的区别,有以单双辫分的,垂辫盘辫分的,还有的以围腰颜色区分。

回页首

 

  2、饮食

  哈尼族以大米为主食,玉米、荞麦、高梁等用作缺粮季节的补充,玉米的食用量仅次于稻谷。食肉量较大。妇女一般禁食鳅、鳝、螺、鹅、马、水牛和狗肉。哈尼族成年男子喜食用猪、羊血制作的“剁生”,俗称“白旺”,是杀猪宰羊期间不可缺少的名菜。由于哈尼族世居亚热带山区和半山区,普遍喜食酸味食品,善腌咸菜,如酸酢肉、烟熏腊肉、酸酢鱼、酸酢螺蛳、豆豉等,其中腌制的豆豉几乎每餐必食,被誉为“哈尼味精”。哈尼族平时一日三餐,每餐必备一碗薄荷、香椿、葱花、香草、芫荽、姜、蒜配制的蘸水,将菜肴浸入后取食,称为“打蘸水”。吃饭时,媳妇与公公不得同桌,不论男女,有了孙儿孙女后其饮食倍受优待。哈尼族男子普遍嗜烟、酒、茶。每家都有土法酿酒设备,自酿白酒。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族女子喜嚼槟榔。

回页首

 

  3、建筑

哈尼族的住房建筑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分地面建筑和干栏式两种,部分地区的建筑带有交叉文化痕迹。红河及墨江等地的哈尼族,多在朝阳山腰地带建寨,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柱,平顶的“土掌房”较普遍,既便于取材防火,又可用房顶作晒场。屋内布局多为3间,两侧耳房为卧室,中间是堂屋,兼生火做饭。西双版纳和澜沧县一带的哈尼族住房为竹木结构的竹楼,较傣族的简陋狭小,楼下堆放农具杂物,饲养家禽家畜;楼上住人,一般有前后两间,男子住前屋并作接待宾客用,女子和孩子住后屋。

哈尼族建房前要占卜,破土动工要选天气晴朗,使人舒心悦目的良辰吉日进行。

回页首

 

  4、婚姻家庭

  一夫一妻制是哈尼族的基本婚姻制度。男女青年的婚姻,多数可自主,少数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买卖婚姻。无论何种婚姻方式,只要双方关系确定,便由男方请媒人说合,下聘迎娶。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族婚姻制度较严,认为多妻不合哈尼人的规矩,弃妻再娶要受到舆论谴责。红河及内地一些地区有买卖婚姻现象。墨江等地有姑舅表优先婚配的习俗,结婚年龄较小,男子12、13岁,女子15、16岁,女多比男大。红河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兄终弟及的转房现象。男女青年婚前都享有社交自由,俗称“串姑娘”有的地区还有专供聚会的“公房”。在红河等地结婚后的男子仍可出去“串姑娘”,妇女则不行。结婚娶亲多在秋收后进行,事先请族长择订吉日,迎亲时,男方亲友给女方送酒肉等物。接亲当天,新娘可公开与平时在一起“串姑娘”的小伙子叙别。有的地区,保留着月夜踏歌迎新娘的结婚仪式,即月亮升起后,一群小伙子陪着新郎唱着歌到新娘家娶亲,这时新娘家宾客满坐,新娘在女伴们陪同下唱“送嫁歌”,小伙子们便开始“抢”新娘,“抢”出门后,在迎亲队伍伴随下唱着歌送到新郎家。还有些地方,姑娘出嫁前盛行哭婚的习俗。

  夫妻不和,可以离婚,手续很简便。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族,离婚双方只须交给头人一点手续费,就算离了婚。有的地区男子离婚不受限制,女子则须赔还聘金方可离婚。

回页首

  

  5、生育习俗

  按哈尼族传统的风俗,女子一律不能在娘家生孩子,否则认为不吉利。初婚的哈尼女子,要过一段“不落夫家”的生活,怀孕后,才定居夫家。孕妇产前始终坚持参加体力劳动,生育地点各地不尽相同。红河奕车孕妇多在丈夫的小房子里生孩子,不能在公婆住的房子生。婴儿出生3日内,除同宗婶娘、婆婆外,任何人不得进产房,产房门口须挂上红泡刺、野姜片、笋片剪成的人像和锯形木刀等物,以示拒人。婴儿出生后,由公公或婆婆口念吉利诵词,在婴儿脑门心一划,取下“奶名”,同时将胎盘烧焦,盛入竹筒中收存。元江、墨江一带孕妇多在大房火塘前生孩子。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隆重的父子连名命名仪式,要举行象征性的劳动仪式,邀一名父母双全、家中无人死于非命的男童在屋外当着婴儿母子面挖地3锄,以示将来能劳动致富。然后宴请村里长辈男子,由年龄最长者将嚼细的一点点鸡肉喂入婴儿口中,同时念祝词,取下父子连名的名字。每个哈尼儿童在5、6岁前一般都有2-8个名字,随时还可更换。换名时要举行更名仪式,儿童长至7、8岁后才将名字固定下来,一般到老不换。

  孩子出生不久,还要举行“认舅舅”的礼俗,哈尼语称“阿威沙”,通过“认舅舅”铭记生身母亲的血缘祖根。

回页首

 

6、葬俗

哈尼族经历了漫长的火葬时期,直至清代中叶以后,才演变为棺木土葬。墓地多在寨旁龙树林里,选址一般不看风水,只用左手向地下抛掷一个鸡蛋,蛋破处挖穴下葬,不建墓堆。各地葬俗不一,但都与祖先崇拜和农业祭祀有联系。西双版纳的哈尼族送葬时要将死人生前所有的生产生活用品作随葬品置于墓边,葬礼因年龄性别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小孩或已婚但尚未生育、或只生过女孩的死者,葬礼较简单。已成家立业,有儿孙的高龄男女死者,其葬礼很隆重。老人死后,留棺3至5天,其间要举行多次祭奠活动。丧礼中要剽杀丧牛祭奠,丧牛必须由“贝玛”(巫师)剽杀,出殡日期也由“贝玛”决定。出殡时,“贝玛”在棺前吟诵送鬼经,送殡者跟在棺后,直到墓地。葬后第12天,家属要请“贝玛”为全家举行叫魂仪式,称为“恶拉枯”。元江县哈尼族老人死亡时,在将断气的瞬间,其长子必须用衣角蒙住老人的嘴,嘴对嘴地吸气3次,意为为老人接气。

回页首

 

7、节庆

  扎勒特节、札札节是哈尼族主要传统节日,此外有些地区还过“黄饭节”、“仰安纳”、“新米节”等节日,哈尼族亦仿汉俗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扎勒特节 也叫“米素札”节。由于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因而又称“十月年”、“大年”,这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期约半个月,届时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杀猪、酿制“闷锅酒”,蒸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节日期间,每个寨子都要举行一次全寨性的“街头宴”,叫“姿八夺”,意思是互相轮流喝酒。各片轮流做东道主,轮到的人家,要做一桌丰盛的酒菜,摆到指定的街头。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糯米粑粑回娘家祭祖过年。

  扎扎节 在农历六月栽秧后欢度,又称“六月年”,西双版纳一带称“耶苦扎”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节期4~6天,节日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秧房”,牛肉分到各户祭祖。节日里,青年男女一起骑磨秋、打秋千、摔跤、狩猎、吹唢呐、弹三弦、对唱山歌、跳优美的“乐作舞”、“扇子舞”、“竹根舞”等。磨秋是哈尼族特有的体育活动,也是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

  黄饭节 每年农历三月,当人们听到布谷鸟的啼鸣声后,约定一个吉祥日子,用黄饭树花汁浸泡糯米,做成金黄色的糯米饭,再煮熟若干染红的鸭蛋,敬献布谷鸟,欢庆黄饭节。

  仰安纳节 是未婚男女青年的择偶日,一般在黄饭节后3、5天,春耕插秧基本结束后进行,男青年们相约在农历四月一个属猴日欢度“仰安纳”节,青年男女对歌、求偶、谈情说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