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回族与秧歌

回族与秧歌

回族与秧歌[ 来源:回族在线 | 发布日期:2011-05-02 | 浏览(4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阿慧
   第一次去南顿,是奔着回族秧歌。
  从公交车上下来,脚步真实地落在项城南顿村的街头,目光和心绪都有些异样。这是豫东平原极平常的一个小村镇,同我出生的那个小镇相距不足百里。我熟悉脚底土地的温度,熟悉街头空气的清润,熟悉来往白帽的亲切,熟悉前方清真寺的温暖,但我不熟悉在这个小镇诞生的回族秧歌,它久远的神秘和热烈牵着我走进南顿,走进回族秧歌。
  第一次听说回族秧歌,源于一首流传的歌谣:“南顿集,靠沙河,男女老少跳秧歌。”南顿集,就是现在的南顿镇。千里沙颍河(沙河),由嵩山南麓的山泉汇流而下,蜿蜒东流,经周口、商水入项城。这条千百万豫东人的母亲河流淌了几千年。一条支流绕项城西再分成两支,小支流的汇合处便是南顿集。
  我反复将歌谣吟唱几遍,就有了踏着鼓点手舞足蹈的欲望,就有了沿沙河寻觅南顿秧歌的行动。
  一条不宽的马路伸向街心,我沿着马路走进村镇。晚秋的太阳在几近赤裸的树枝上高挑,小街两旁的房屋在我的视野里明朗,一扇扇朝街打开的大门,向我透露主人们各自的日子。有戴白帽的男人在弯腰修整他的三轮车,车上的羊皮堆起一座小雪山;又一家院里,有女人在自来水管下洗衣,粉色的盖头使小院鲜亮;再走,就看见一老太在温暖的墙根下坐着,她看我时的目光老墙般沉静;一群孩子从胡同里冲出,追逐声使小街充满生机。捕捉不到一丝秧歌的影子,我的脚步发出质疑的响声,我走向清真寺。
  从古旧的门楼和斑驳的匾牌上可以断定,这是一方百年老寺,星月杆在暖阳下闪光。我走进旁边明亮的房屋,金阿訇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向阿訇道出来意,一提到回族秧歌,阿訇站起身说:“马老六最知情,我带你去。”高兴地随阿訇朝外走,旋出一股欢快的风。
  出清真寺向右拐是一条不长的胡同,胡同口意外地挤了不少的人,男人居多,大都戴着白帽,或站或蹲,或说或笑。一辆小型货车在路上停放,车斗里立着好几个包装箱,纸箱上印刷的文字暴露了里边的物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还有空调、电脑。有女人不断从旁边大门里进出,个个面带喜色。我悄声问:“是办喜事啊!”阿訇说:“给女方下聘礼呢!”看见金阿訇过来,蹲着的人站起了,说笑的戛然而止,纷纷向阿訇伸手握了,“赛俩目”不绝于耳。
  往前不几步,金阿訇说到了。跨进一所院子,这是北方极常见的小院,二层小楼,座北朝南,门楣上贴着经字杜瓦,小花坛里黄黄绿绿一片,有几只鸡在那里忙活。随着洪亮地一声招呼,从屋里走出一中年男子,中等身材,面色红润,知道他就是金阿訇所说的马老六。送走金阿訇,马大哥把我让进屋,很快我们就说起了回族秧歌。
  马老六,名马义民,回族秧歌的组织者。一说秧歌就连起马家,马家是南顿回族秧歌的世代传承家族,老艺人马仁杰已在几年前归真,因身后没有男儿,外甥李宗峰就继承了外祖父马老先生的事业。李宗峰去外地打工,一时无法联系,他自幼拜师随马仁杰学跳回族秧歌,扮相优美、舞步娴熟。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文艺演出,多次拔得头筹。还有个年轻的马威,15岁就开始学跳回族秧歌,1995年赴云南昆明参加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一举获得银奖。如今回族秧歌早被项城市政府,宗教文化局收集整理,每年的吉庆日子里,南顿秧歌在村镇和马大哥等人的精心组织下,热腾腾舞起来,舞出南顿人热腾腾的日子。
  心里的热腾,促使我很想立即看到舞着的回族秧歌,但门外响起催促的声音。马大哥应声站起来,说马家今天有喜事,他代表男方要去下聘礼呢。看我渴盼的眼神,就说:“先吃饭,下午组织一场演出,包你满意。”我被几个女子簇拥着去参加喜宴。女方家竟在同一条街上,早有人丈量过,男方到女方家只有一百零八步,在回族人聚居的地方,这样近距离的婚姻屡见不鲜。
  喜宴上,准新娘披一方洁白盖头,年轻的面庞娇美如月;准新郎头戴白帽,脸庞上每一粒青春痘里都藏着喜悦。因为都是多斯提,我很快被当作家人看待,我也很快认出刚才胡同里的他们,我们的话题又扯上回族秧歌。我道出了我的不解:南顿回族秧歌起源在哪里?跟东北大秧歌有无关联?为什么只有咱南顿才有回族秧歌呢?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筷子,争先恐后地解答我的疑惑。我被他们的叙述拉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据说,安史之乱发生后,中原一代烽火狼烟,诸郡失陷,玄宗大骇,急招大将郭子仪商议军机要事,并任他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传说他是回民。郭子仪义不容辞欣然受命,亲率山西枣庄三千回族悍兵骁将,逐鹿中原,讨伐叛军,收复失地。那些日子,郭子仪兵将战得很烈,两兵相交,战鼓雷动,百姓的房屋随地皮摇晃。战马的铁蹄声、嘶鸣声撕落树上最后一片树叶,勇士的呐喊声、刀剑地撞击声惊飞天边浓厚的云彩,如雨的血珠把斜阳染成猩红。当漫天黄沙沉寂,平原的土地被血浆凝固,叛军的尸体如秫秸捆横七竖八。
  寒风漫过沙河岸边的树木与枯草,星星在帐篷的缝隙里眨巴着眼睛,明亮的月儿映着郭子仪闪着寒光的铁甲,他抚摸战士的目光变得酸痛和暖意。叛乱已被平息,但数月的战争已使士兵们疲惫不堪,许多受伤的士兵神情如寒月般惨淡,还有一些勇士永远地睡在了这片平原上,这位爱兵如子的大将流泪了,泪珠砸起脚边缕缕尘烟。
  胜利后的兵士在南顿休养生息,附近的百姓也常到军营送菜或给伤员送药,将士们的身体很快恢复如初。郭子仪军纪严谨,爱护百姓,军民融合,军营内外一派祥和。当寒霜又挂上草叶,将士们收起练兵场上一天的疲劳,遥望家乡的方向出神,那点点的繁星不断变幻成爹娘妻儿的眼睛,他们的眼睛在夜幕里迷朦。突然他们的身影被火光照亮,惊愕过后是欣然的喜悦。练兵场上燃起一团团篝火,火光燃起兵士们的快乐,他们围着篝火跳跃起来,有人跳起了故乡的歌舞,有人唱起了家乡的小调,还有人拿起烧水的铁茶壶、算账的铁算盘,击打助兴,欢乐把寒夜填得饱满。在以后的训练间隙里,郭子仪都要兵士们自娱自乐,唱歌、跳舞,敲茶壶、摇算盘,惹得南顿的百姓情不自禁参与进来,手舞足蹈,有的扮成小丑或女人,且唱且舞,豫东平原的土地印满欢乐的舞步,滔滔的沙河水唱着千年的绚丽。
  在古朴的小街,我似乎已不认识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一千二百多年前人叫马嘶的营盘,滚滚尘烟仍在眼前,军民同庆的歌舞仍伴着河水不息地流淌。我惊异,一千多年前的爱兵名将,无意中播撒了欢乐的种子,在南顿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喜宴后的人并没有回家,而是在马大哥的带领下来到村委会大院,那一对可人的小夫妻也在其内,马大哥在人群里随意点了一些人的名字,就说:“扮上吧!”他们陆续进了化妆室。再出来时男女都变了模样,扑了粉,画了眉,但我还能认得那对准新人和刚才宴席上的族人。
  装扮一新的表演者使大院更加亮丽,演员共十一人。男的头戴镶边的白色小帽,身着缀红的白色绸衣,脚蹬白球鞋,腰系大红丝带,斜挎精巧腰鼓,两只鼓槌坠着翠绿飘绸;女的戴藕黄盖头,一身玫红丝装,脚下黒色布鞋,左手铴锣,右手铜锤;一男丑角拄拐杖,扮瞎子;一女丑角斜背包袱;男女列成两队,一位老者站在队首,左手握铜串铃,右手举一黑柄小伞,伞周垂有八个大红绣球,球下金黄流苏飘动,伞顶插饰红黄粉白十余朵绒花,陪以绿叶,把小伞妆扮得五彩缤纷。小伞是秧歌主要道具,又起指挥作用。持伞者一般是秧歌传承人,是秧歌的领舞者、总指挥。秧歌表演准备停当,我的内心溢满兴奋。看马大哥扬手喊一声:“开始吧!”老者右手的小伞子一晃,左手的串铃一摇,红白两队入场。男击腰鼓,女敲铴锣,他们迈着碎步,踏着鼓点,盖头轻飞,丝带飘摇,我的眼前就像一池风中的青莲,清新、美好和灵动。小伞在老者的手中旋转,绣球飞旋,彩花乱颤,串铃脆响。男女瞬间合成一队,老者如龙首排头,演员们呈s型紧随。老者回首摇动小伞,秧歌队立即围成花状,四男在里,如白莲劲放,四女团外,似红荷盛开,男边敲腰鼓边劲舞,女边击铴锣边扭跳。鼓点锣声突然轻缓起来,听男齐唱:
  “走遍天下尝遍山,都是男人把地翻,人家都说种地好,种地一年闲半年呐。”边唱边敲边舞。
  女齐唱:“正月好唱正月歌,才来的媳妇拜公婆,先拜那公来再拜婆呀,然后再拜小哥哥吔。”
  男又唱:“小小樱桃一点红,师傅骑马俺骑龙,师傅骑得金桥过,俺骑青龙水山行呐。”
  女接唱:“二月好唱二月歌,南上小燕来垒窝,大姐抬头观燕子,一对儿起来一对儿落。”
  一直唱到十二个月,歌词淳朴流畅,生动活泼,形象有趣。歌声轻缓,清丽舒展,声调独特,没有河南豫剧的高亢,没有曲剧的柔长,细品却有回族人诵经时的舒畅和悠扬。我蓦然明白为什么取名叫回族秧歌,为什么只有当地回族才能唱出真味,为什么二百多年来能世代相传。这让我想起刚才喜宴上的听闻,古老的秧歌在清朝中期被南顿回族马家传承下来,并在家族里自演自乐,当时女角全部由男子扮演。当年兵士们手中的铁茶壶、铁算盘,逐渐演变成小鼓、铴锣和串铃,舞蹈有东北秧歌的步法,但少了热烈和火爆,多了清爽与舒畅,而且边唱边舞,跑场子、摆画面、变队形。唱的内容有民间故事、生活趣闻,还有历史人物、天文地理,传承了传统文化、地域人文。马大哥掰着手指告诉我,刚才舞唱的是传统剧目《十二个月》,还有《织手巾》、《送饭》、《偸瓜》、《王林休妻》,还有好多。
  秧歌越唱越热烈,那男女对唱《偸瓜》也好有生趣。
  “(女唱)这是谁家南瓜地,秧子长得真不赖,一边都结三五个,用手提起瓜儿来。
  (女唱)大瓜搁在篮下边,上边多盖灰灰菜,手提菜篮俺就走,恐怕逮住女俊才。
  (男唱)小伙这里看,不顾浇水走上前,伸手抓住菜篮子,问你偸瓜为哪般。
  (女唱)说的大姐红了脸,满口话儿对不来,叫声哥哥不说吧,小妹施礼拜一拜。
  (男唱)施什么礼来拜什么拜,小伙地头种点菜,仨俩瓜儿值多少,恐怕闹出是非来。
  (女唱)大哥讲话真不赖,小妹感动泪满腮,从此俺要去劳动,再也不干这事来。”
  小段子情节完整有序,人物形象生动,寓教于乐之中,地域风情浓郁。
  喧闹声一时间压过了秧歌鼓点,不知什么时候大院里挤满了乡亲,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钻来跑去的儿童,大都是白帽、盖头,那些没戴的多是相邻的汉族人。马大哥说:“我们这一带人人喜爱秧歌,只要锣鼓一响,家家老少皆出。”忽然众人哄笑,我抬头去看,见那两个丑角在场子里游转,男黑色长袍,肩背褡裢,手柱拐杖,扮的是算卦的瞎子;女褐色衣裤,头戴红花,媒婆装扮。两人是清末服饰,融入白帽、盖头里分外显眼。女在前走,牵着后面的瞎子转场,他们随着锣鼓扭动,样子滑稽有趣。男丑角面向观众数快板书:
  “我命苦,我命薄,一辈子没寻着好老婆,人家老婆做针线,我的老婆不干活!”
  边数边戳那女的脊背,观众笑成一团。女丑角回转身狠狠地抽掉拐杖,朝地上一戳数落:
  “我命薄,我命苦,一辈子没寻着好丈夫,人家丈夫做买卖,我的丈夫抹纸牌!”
  锣鼓又响,丑角扭得满场哄笑。我又一次被秧歌深深感动,南顿的回族秧歌虽然流传于当地回民之中,但却体现了回汉文化的相互渗透,展现了两族民众的感情融合。
  马大哥送我走出院门,身后的锣鼓仍在喧腾。回头望,见观众涌进舞场,你敲我打,你舞我唱,妇女举着奶娃,老太摇着拐杖。一两岁男娃,头戴小小白帽,在奶奶怀里扭成企鹅,老少的欢笑汇入沙河。
  我站在门前不忍离去,男女的热唱仍然投入:
  “(女唱)桃三,杏四,梨花湾,二八佳人把饭担,一头担的是馍篮子呀,一头来把茶罐栓吔。
  (女唱)左担右担担不动,咬咬银牙我换换肩,一担担到地南头,高叫男们把饭来餐吔。
  (男唱)男们这里抬头看,送饭的女子在面前,每日送饭来得早哎,今日送饭晚半天。
  (女唱)柴禾湿来冒狼烟,咱孩儿哭得直叫唤,多亏东院咱大婶,抱着咱孩把馍来翻吔。
  (女唱)一只手端里是荠荠菜,少油无醋还无盐,别讲劣好吃个饱,等我回去烙馍煎鸡蛋吔。”
  他们在唱古老秧歌调《送饭》,用小调徐徐诉说以往生活的苦辣酸甜。
  马家七、八代秧歌传人,二百七十多年的薪火相传,接续了千年的神韵,也给后人传送了无以伦比的精神文化食粮。
  时代赋予回族秧歌以新的内容和形式。马大哥说,15年前,经热心的艺术家参与改编,《回族秧歌----金色串铃操》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国民运会的赛场上,全场各民族观众的目光凝聚在一起,我们跳秧歌的姑娘小伙儿一上场,所有参赛的运动员、评判员都被这耳目一新的舞蹈所吸引,结果一举捧回民运会银奖,使回族秧歌大放异彩。南顿回族秧歌,已被颁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秋将去的南顿,路旁笔直的杨树枝干上,残留的树叶飘零而下,和那些黄绿斑斓的秋草覆盖成蓬松的堤堰。大片的玉米地已经收获,枯干的秸秆期待农人闲暇时的刈割,新麦把麦田画满了苍翠的线条,棉田紫红中还有些许的澄绿,棉桃绽放的银白缀满了枝上叶下。离开南顿,已是夕阳西下,沙河静谧的水面银光闪烁。我不禁又吟唱了那句歌谣:“南顿集,靠沙河,男女老少跳秧歌。”

本文转载自中国民族宗教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