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恭喜杨杰宏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恭喜杨杰宏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论文题目:族群艺术的建构与表述:以丽江洞经音乐为研究个案

答辩人:杨杰宏   
  
指导教师:杨福泉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答辩委员会主席:施惟达教授(云南大学文化产业学院院长)
答辩委员:何明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院院长)
          黄泽教授(云南大学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袁鼎生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王清华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

答辩秘书:黄静华
旁听人数:20人

经全体答辩委员会委员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通过杨杰宏的论文答辩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杨杰宏

指导教师:杨福泉

答辩主席及答辩委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师徒齐上阵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师徒合影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认真的英古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恭喜
散花
放炮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后记:
                               无法带走的怀念


四年的时间远远不能解答族群与艺术的关系,即使身为纳西族一名成员,在家门口作田野,但无法以“我者”自居,面对浩瀚博大的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都足以构成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黑洞”。从历史学到民俗学,再转到人类学,每次生涩艰难的学科转型,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即使在专业领域里,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等层出不穷的学科理论构成了庞大陌生的学科丛林中,使自身在一次次迷失其间。另外,跨入学科大门之后,面对“民族志的权威性”要求,如何达成自我族群身份与多元学科之间的跨界表述,也构成了“作者的负担”,这种跨越正如Behar所说:“我们各自都背负着记忆以及各种各样必须接受的无知来从事民族志的写作。然而作者背负的最沉重的负担莫过于如果你在主流文化中处于边缘地位,这样的书写是一种‘文字上的偷渡者’,等着接受主流学术界的审视”。
当然,对这些困境的强调并非为研究中的不足寻找理由借口,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共同来感受、解答这些难题。毕竟我在这四年里所能看到的、感受到的只是族群艺术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自己的表述努力,对族群艺术自身的表述而言,可能更多是“我者”的想象,如此种种遗憾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探索与努力。
当论文的表述即将告一段落时,奔波忙碌的日日夜夜、走过的村村寨寨、族群艺人的喜怒哀乐、、金川玉璧间的寒暑星空、一直回荡于心间的悠扬古乐、师友情怀、家人恩情……都从心灵的底片一一浮现,如缕如烟,难以释怀,无法以“一言蔽之”。
恩师杨福泉博士的渊博学识、高瞻远瞩使我得以在这条崎岖不平的畏途中得以蝺蝺前行,每每论文难有进展,一筹莫张之时,杨老师的现身说法总能让我茅塞顿开、整装前行。与老师一同行走于古城的大街小巷,滇西北高山峡谷、古道阡陌中,多次在会议、茶室里的亲切交流,以及在网络间的频繁信件往来,使我感受到了“言传身教”的师恩德馨。作为杨老师的开门博士弟子,不敢言及自己的努力与收获真的无愧师恩了,留下的愧疚只能通过以后更大的努力来弥补、偿还了。
一直从心底感激云南大学,正如她秉持的校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她的博大与宽容,给了我重新认识自己族群、理解生活与文化世界的机会。七年时光里,银杏的金黄、贡院的雅静、至公堂的深沉、会泽院的沧桑连同师友情怀一一沉淀于心,成为美丽的人生记忆。
感谢硕士导师木霁弘老师,是他把我引入到这条艰难万险又意味无穷的学术之途。受教三年,得以略悟语言学深奥之外,也领略了些许茶中的禅味及古道的魅力。
段炳昌老师深厚的学识涵养、宽容严谨的人格魅力一直深铭于心,撰写论文期间,段老师多次叮嘱注意换位观察,尤其是周边区域、观众与丽江洞经音乐的深层关系;黄泽老师是引领我走入人类学大门的第一人,其深沉的思考、严密的逻辑、谦逊态度使我对人类学一直怀有美好的向往,黄老师对本论文的结构处理、理论预设、行文逻辑都予以了中肯的批评建议;施惟达、王卫东二师在开题报告、预答辩中对论文中存在的种种不足都予以了批评指正;研究生期间从“偷听”何明老师的人类学课程到参与“Seminar”讨论,使我得以窥探人类学无尽的风景,从而也给了诸多触动与灵感;袁鼎生老师有关生态美学理论阐释令人耳目一新,浅入深出,尤其生态整体观对本论文的建构受益匪浅。如果说本论文趋于成“论”,都是基于众多恩师的不吝赐教。
感谢在云南大学认识的学友们:洪颖、光映炯、田玉玲、和晓蓉、高健、迟燕琼、魏国斌、翟鹏玉、候云峰等,同行路上因有你们而倍感温暖、信心满怀。
丽江作为父母之邦,也是论文的生产基地。一直在努力超越地方局限的同时,更多的深沉也牵系于此。杨国清领导的丽江文化研究会使我得以结识众多地方学者及民间文化人士,也提供了在丽江认识五湖四海朋友的机会;东巴博物馆、东巴研究院、市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宣科、蓝伟、和力民、李锡、赵世红、李德静、木丽春、杨树高、和红阳、胡文明、木琛、和继全、和春云、杨林军、林崔宏、卜文虎等师友为论文的调查、撰写予以了支持,特此致谢。
和永光老师对本论文的贡献功不可没!每一次田野出行,和老师都伴随左右,四年时间里一直没有“缺席”。和老师年近六旬,一直做着洞经音乐的工尺谱与简谱对比研究。有了这个深谙古乐的忘年交,使我这个“音乐盲”在这条畏途上得以破难而行。也是和老师带我深入到了族群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情境中,得以了解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人”。也感谢丽江的父老乡亲及各古乐会成员们没有把我当外人!我的论文更多是他们表述的表述,但难及其中万一,责任在于我。
感谢时代!网络时代使我在丽江一隅得以与世界沟通。纳西学、民俗学、人类学构成了自身的学科背景,通过网络使我与这些学科联系得以“日常化”。丽江社区网站里族群内外的网友们轻松的调侃、激烈的争论、资料的共享使我更为清醒地看待族群文化;有幸成为中国民俗学网一同成长的见证人,从中认识了天南地北的“俗中人”,尤其是天津、南昌两次民俗学年会得以体会“民俗学圈子是个温暖、给力的学术场”。巴莫曲布莫、叶涛、刘魁立、朝戈金、尹虎彬、萧放、施爱东等“大佬”们也给了我这个“纳西小弟”诸多关爱,还有耿羽、朱刚、大高、衣晓龙、马知遥、代启福、马衣努、恩施土家等诸多“战友们”,即使天各一方,但彼此关怀的情愫,使我感觉到仍在身边一样的亲切与温馨。
父母年愈七旬,却未曾享受过儿子惠及的清福;妻子伴我十年有余,一直在背后撑起家庭的那方天地,使我得以安心遨游于学术天地中;四年间,小儿已从四岁长成了八岁,我为他做出的种种承诺也只是空中楼阁。与他们的付出相比,自己的论文成果不足以成为献给家人的礼物。
太多的事,太多的人需要感谢,但无法一一顾及。怀念带走,感恩永存心底。
人生至不易,学术亦如此,勿甘小就,勿慕时尚。路漫漫,风起茫茫,惟有上下求索,不惮前行。
                                            
                                              杨杰宏

                                        2010年11月2日于云南大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再次祝贺。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英古哥好棒
六六大顺

TOP

热烈祝贺!!!!!!!!

TOP

祝贺!祝贺!热烈祝贺! 一定辛苦了!

TOP

鼓掌鼓掌~~祝贺祝贺~~
难以忘怀的云大……亲切的老师们……
黄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

TOP

诗者气质,民族情怀~

英古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文人,他那充满人文色彩的言语表达,充满民族情感的真挚絮语,还有那游遨博学于各种学术理论的智性哲思……都让我们这些远隔千里外的“兄弟姐妹”感到亲昵与崇拜。  

博士论文是一个人进入学术界的门票,同时博士的答谢也让他人感受到一个人学术生命转换的诸多思绪,双霞姐姐的后记也是这样。而我们这些小弟后学,真的期盼能够浸淫在这浓浓的学术氛围里,抛起我们的人生之锚,向着那远方鸣笛起航。

再次致敬,再次掌声,再次欢迎:英古大哥的光荣毕业,胜利凯旋!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0-12-7 13:09 发表
后记:
                               无法带走的怀念


巴莫曲布莫 ...
大当家的名字貌似有误也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0-12-7 13:09 发表
后记:
                               无法带走的怀念


丽江社区网站里族群内外的网友们轻松的调侃、激烈的争论、资料的共享使我更为清醒地看待族群文化 ...
!!! 给力,都很给力。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