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明亮的林中空地

明亮的林中空地

  今年11月7日是列夫·托尔斯泰逝世百年纪念日。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人们又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位俄罗斯文豪,投向与他相关的一切,其中也包括他生长和长眠之地——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庄园。
  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其俄文名称的直译即为“明亮的林中空地”。1828年8月28日,列夫·托尔斯泰诞生在这里。此后,除了喀山的求学、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的征战、成名后的逗留彼得堡和游历欧洲,以及在莫斯科的居住,托尔斯泰82年的人生中大约有60年都是在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度过的。1910年10月28日夜,托尔斯泰在他的私人医生陪同下悄悄离开这里,10天后因病死于途中。11月9日,他的灵柩在众人的簇拥下被运回庄园,托尔斯泰最终回家,并永久地静卧于这片“明亮的林中空地”。我曾多次拜访托尔斯泰居住过的“林中空地”,每一次拜访,都像是一个徘徊在文学圣殿的朝觐者。
  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庄园对托尔斯泰来说,就是整个俄罗斯的自然缩影。它地处俄罗斯腹地,有着茂密的橡树林和白桦林,有着蜿蜒流淌、水波不兴的溪流,有着微微倾斜的、平坦得像毯子一样的牧场,从每一个角度望去,都可以看到一片典型的俄罗斯景致,都可以看到一幅列维坦的风景画。对托尔斯泰来说,这座庄园还是俄罗斯的历史缩影。它最早由托尔斯泰母亲的祖先创建,她出身显赫,其祖先是彼得大帝的近臣。后来,托尔斯泰的外祖父,曾任俄国驻柏林大使的沃尔康斯基公爵继承这份遗产,在政治上失意后专心经营这座庄园,如今庄园里的建筑设施大多是他留下来的。关于祖先们的神奇传说和故事似乎就散落在庄园的各个角落,等待托尔斯泰的捡拾,它们也分别以不同的面目步入了托尔斯泰的作品,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的老公爵鲍尔康斯基的形象,其原型就是托尔斯泰的外祖父沃尔康斯基。自然和历史的交融,家族和民族的相系,使得这座庄园不啻是托尔斯泰心目中俄罗斯的化身。
  走过雅斯纳亚·波里亚纳的大门,沿着那条被托尔斯泰称为“大街”的林荫道前行数百米,来到一幢两层白色楼房前,这便是托尔斯泰的故居。一层有几间光线显得很暗淡的房间,在托尔斯泰的童年,他和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就生活在这些房间里。而其中那个被称为“拱顶房间”的屋子,就是他写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的地方。在写作最紧张的岁月里,托尔斯泰躲在这间幽暗的小屋里勤奋笔耕,将写好的手稿送到楼上,由妻子索菲娅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离故居约200米远的地方,坐落着庄园里的另一幢主要建筑“沃尔康斯基之屋”。这是一幢白色的欧式建筑,为托尔斯泰的外祖父所建,如今被辟为文学陈列馆。笔者在这里遇到过一次“托尔斯泰与儿童”的专题展览,在展台上看到了托尔斯泰兄弟童年时的玩具和绘画习作,托尔斯泰为儿童编写的识字课本,托尔斯泰呼吁教育改革的论文,还幸运地听到了托尔斯泰的录音。那是托尔斯泰邀请附近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来庄园里做客时的声音:“孩子们,你们好!很高兴在这里和你们见面……”听到这段由早期录音机录下的大文豪模糊颤抖的声音,我的全身立即激起一阵颤栗。我猜想,这段录音也许就是由爱迪生送给托尔斯泰的那台录音机录制的。
  走出“沃尔康斯基之屋”,右转走上几百米,就到了托尔斯泰的墓地。此刻,你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托尔斯泰的存在。眼前这片坡度很缓的耕地,托尔斯泰肯定在其间劳作过,因为根据地形判断,列宾那幅《托尔斯泰在耕地》的著名油画大约就取景于此;缓坡下的远处,隐约可见一座村庄,它从前应是庄园里的农奴们的居住地,这让我联想到从喀山归来的托尔斯泰所实施的改革,他试图在自己的王国中率先废除农奴制,将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出让给农民,可是“狡猾的”农民却不认为天上能掉馅饼,其变革社会的实践因此流产。这段经历后来成了《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改革不成功的情节素材。
  小径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密,不知在其中的哪片林子,托尔斯泰领着秘书切尔特科夫、女儿亚历山德拉等“亲信”躲在那里,背着妻子索菲娅起草并签署了他放弃版权的遗嘱。山坡那边隐约可见的小河沃隆卡,就是托尔斯泰经常游泳的地方,也是索菲娅在与丈夫激烈争吵后不止一次投河的去处……
  终于,来到了托尔斯泰的墓前,一座棱角分明的长方形土冢,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四周是几株高大的树木,旁边有一个深深的沟壑,托尔斯泰就长眠在这里。尽管有着络绎不绝的瞻仰者,这里依然显得很安静,一缕缕斑斓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芳草萋萋的墓地上。这里就是所有文学爱好者心向往之的地方,也是整个世界文学的圣地之一。
  托尔斯泰本人晚年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要是没有我的雅斯纳亚·波里亚纳,我就很难意识到俄罗斯,很难意识到自己对她的态度。”其实,无论对于托尔斯泰还是对于后人而言,雅斯纳亚·波里亚纳都不仅仅是一座庄园,它象征着托尔斯泰全部的生活和创作,也象征着俄罗斯的文学和文化,甚至整个俄罗斯。

作者:刘文飞
来源:人民日报2010年11月5日

TOP

  托尔斯泰庄园大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