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太原市文化

太原市文化

文化设施

    20世纪以前,太原境内的文化设施仅有一些散布在城乡的戏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境内第一座图书馆——山西大学堂图书馆建成。同年,境内第一座公共室内戏园在剪子巷开业。民国8年(1919年),境内第一座博物馆——山西省教育图书博物馆建立。民国15年(1926年),境内第一座电影院——并州电影院建立。至1949年4月太原解放时,太原的主要文化设施有:山西省民众教育馆、承庆园、鸣盛楼、新化茶园、社教电影院、西北俱乐部、实验剧院、新开电影院、民进俱乐部等。当时影剧院、电影院的建筑和设备都十分简陋。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资。50年代,太原先后建成太原市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工人文化宫、太原工人北文化宫、太原市少年宫、湖滨会堂、山西省农业展览馆、西文化宫、解放电影院、五一电影院、和平剧院、太原工人俱乐部、太原军人俱乐部、太铁俱乐部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同时,对原有的剧院进行改造,建成山西剧院、大中剧院,长风剧场等。
    70年代,古交市、阳曲县、清徐县、娄烦县先后建成电影院或影剧院。
    80年代,太原一方面新建了山西省展览馆、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太原市青年宫、西山矿务局文化宫、古交市矿区工人文化宫、南城区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北城区少年宫、山西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中北电影院等多种类型的现代化文化设施,一方面开始对内部设施已陈旧落后的文化活动场所进行装修改造和设备更新。一些影剧院、俱乐部将硬座换为软座,安装了空调和微机电脑装置;增设招待所、小卖部、舞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文化服务设施。各影剧院、俱乐部都向舒适、豪华、小厅、多幕、多功能发展。同期,郊县区一些乡镇也建立起电影院。
    90年代,北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站、太原市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太铁老年活动中心、太原第二热电厂工会电力职工活动中心、省政府机关工会职工之家等先后建成,极大地丰富了太原市少年儿童和职工特别是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文学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原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东晋小说家郭澄之;唐代著名诗人王翰、王之涣、白居易;金末著名诗人李汾;元代著名散曲杂剧家乔吉;元末明初杰出的古典小说家罗贯中;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傅山……他们均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文豪巨匠,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新中国建立后,太原的文学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50年代初,一批来自太岳、太行、晋绥革命根据地的著名作家如马烽、西戎、束为、胡正、孙谦、李古北、冈夫等和太原本地的作家马作楫、唐仁均、陈惠彤、汪洋、张春旬等相汇合,形成山西文学界的主力,他们在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创作了一大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散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一个有鲜明特色的文学流派“山药蛋派”。在作家们精心创作文学作品的同时,各级各类文学团体先后问世并创办了自己的文学刊物:1949年,山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并于1956年创办文学刊物《火花》;1956年,太原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并于1959年创办综合性文艺刊物《太原文艺》;1959年,山西省作家协会成立;1964年,太原市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在省、市文联的组织帮助下,太原境内各大企事业单位和郊县区也相继建立起各自的业余文学团体并出版了作品集,如1959年市总工会编印了《工人创作选》、《工人诗选》,市文化局编印了《农民诗歌选》,北城区党委宣传部编印了《群众文艺创作选》,晋西机器厂编印了《跃进浪花》,山西机床厂编印了《工人文艺》等。当时比较著名的厂矿工人作者有蓝光斗、张桂根等。
    1981年~1996年,太原的业余文学活动也呈现良好势头。太原钢铁公司于80年代初成立了诗社、文学评论组,创办《钢城》杂志,1991年成立太钢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并先后举办了数届文学大赛。太原铁路分局于1984年成立了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并于1985年创办文学性刊物《笛歌》。江阳化工厂于1984年成立了神剑文学艺术学会,1985年成立文学活动组,1987年在文学活动组基础上组建原野文学社,并出版文学期刊《原野》。太原机车车辆厂于1988年成立群众文化联合会,下设文学创作协会。太原市属郊县区也先后成立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和文学团体。业余作家既有机关干部、报社编辑、学校教师,也有工人、农民,其中一部分作者成为省、市文联的会员,他们创作的作品在各级各类文学活动中频频获奖。其中较为有名的业余作者有南郊区的农民作家李海清、太钢职工银小骏等。


戏剧

    戏剧艺术在太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元时期,太原为北杂剧的发祥地之一。明代万历年间,南方剧种昆曲传入,打破北杂剧独霸太原戏曲舞台的局面。清代初期,具有北方慷慨激昂风格的山陕梆子戏进入太原,曾经深受太原人民喜爱的昆曲逐渐被冷落,清末时悄然退出太原的戏剧舞台。清道光、咸丰年间,山陕梆子在太原孕育出一个被后人称为山西中路梆子或晋剧的新剧种。因晋剧更富地方特色,问世不久就成为太原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很快晋剧班社、票社在太原地区大量出现,其流布地域超越太原及晋中各县,传入张家口、内蒙、北京一带。几乎与此同时,太原秧歌在民歌小唱的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发展。明清之际,在杂剧、昆曲、梆子戏轮流主导太原戏剧舞台的同时,木偶戏、皮影戏、晋秧歌、皮簧(京剧)、弦腔(丝弦)、乱弹、罗腔、十字腔等也在太原断断续续地活动。

曲艺杂技

    民国初年,曲艺、杂技由外省艺人带入太原,丰富了太原人民的文化生活。但当时曲艺、杂技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多数情况下只能搭席棚或撂地摊演出。
    新中国建立后,曲艺、杂技在太原登上艺术舞台,各级各类曲艺、杂技团体先后建立,并不断推陈出新,编创出许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节目。尤其是太原杂技(艺术)团,其精湛的杂技表演蜚声国内外,曾多次代表中国走出国门,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艺术风采。


音乐舞蹈

    早在西周时期,太原就有了比较活跃的音乐、舞蹈艺术。此后,太原的音乐、舞蹈艺术不断发展、创新,在中国音乐、舞蹈史上留下一些印迹,如产生于东晋的民歌《并州歌》和诞生于北齐的舞蹈《兰陵王入阵曲》就被载入中国艺术史册。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的音乐、舞蹈注入了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艺术形式。


美术

    绘画、雕塑艺术在太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上,太原曾产生过王癪、王*-、王诜、王维、米芾、米友仁、郭若虚、傅山等数十位名载中国绘画史册的著名画家。留存在今太原境内的天龙山石窟造像、龙山石窟造像、北齐娄睿墓壁画、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崛山多福寺明代壁画、崇善寺明代壁画摹本、崇善寺大悲殿明代彩塑等艺术珍品和前面提到的画家传世的部分绘画作品,使人们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太原美术史上曾有过的辉煌。
    20世纪20年代,曾经留学日本的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美术教师赵缵之将西方的油画、水彩画艺术引入太原,为山西省培养了许多美术人才。30年代,木刻版画传入太原,太原出现了传播木刻艺术的“榴花艺社”并产生了后来在全国版画界颇有影响的画家力群。40年代,太原出现了漫画作品。
    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随军进入太原的晋绥、太行、太岳、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美术工作者力群、李济远、张怀信等,成为新中国建立后太原美术队伍的主导力量。1949年~1966年,山西省美术工作者协会(1949年)、太原市美术工作者协会(1964年)等团体先后成立,山西艺术学院(后并入山西大学)在太原创立,美术课在太原境内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山西画报》(1950年)在太原创刊,太原美术创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此期间,太原的专业和业余美术工作者创作了许多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具有民间特色的绘画作品,并于1950年创作了太原市的第一座室外雕塑——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同一时期,太原民间剪纸艺术也开始步入美术殿堂。
    1966年~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太原美术创作较为萧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太原的美术事业走向健康、蓬勃发展的道路。省、市美术工作者(家)协会先后恢复活动,山西省美术工作室(后更名为山西美术院、山西画院)、太原画院、三晋画院、太原市城市雕塑研究所(院)、山西省水彩画学会、山西省版画学会相继在太原成立。一批有影响的画家和雕塑家集中于上述美术机构和团体中,形成太原乃至山西一个有相当实力的艺术家群体,开创了太原美术创作和研究的新局面。太原美术事业开始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书法摄影

    书法艺术在太原有着辉煌的历史,太原曾产生过许多在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摄影艺术在太原出现于20世纪初。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太原的书法、摄影艺术蓬勃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电影

    民国8年(1919年),太原首次放映电影。民国15年(1926年),太原出现了第一座电影院。民国24年(1935年),西北影业公司在太原问世。1949年4月太原解放前夕,太原境内有社教电影院等5处电影放映场所。
    新中国建立后,电影事业在太原得到迅速发展。50年代~70年代,大批电影院(影剧院、俱乐部)在太原落成,并上演了大量国产、进口影片,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逐渐形成完整的省、地(市)、县(区)三级电影发行网。
    80年代~90年代,全市各大影剧院进行了装修改造和设备更新;山西电影电视制片公司摄制了一批故事片、纪录片。1995年,太原市电影发行放映联营集团成立,太原电影发行新机制基本形成。


群众文化

    明清至民国时期,太原地区的民间文化活动有戏曲、秧歌、社火、剪纸、民歌、民舞、锣鼓乐、八音会等。门类众多,活动频繁。逢年过节,迎神赛会,都有各种精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
    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群众文化工作给以极大重视。同年5月,太原市文化馆建立。不久,各城区、郊区文化馆也相继建立。1957年,山西省群众艺术馆成立。这些机构面向群众,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各个时期的政治工作,对推动工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1958年,“大跃进”的浪潮把群众文化推向一个高峰。但紧接着由于1960年~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太原市文化机构精简压缩,群众文化工作走入低谷。1963年后,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太原市的群众文化工作又开始正常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文化遭到严重扭曲。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原市群众文化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农村各人民公社陆续建立、健全文化站,城区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各行政村都建立了文化室,群众中涌现出大批文化户。至1986年,全市城乡基本形成了市、县(区)、街道(乡)、居委会(村)、户五位一体的文化网络。
    从1949年到1996年,省、市、县各级群众文化机构多次举办各种文艺会演、调演,文艺晚会,灯展,书画展,并组建了美术、书法、摄影、文学、音乐、舞蹈等各类业余文艺培训班。在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的戏剧、文学、音乐、舞蹈、书画、曲艺等作品难以计数,许多优秀作品在市、省、全国举办的评比活动中荣获奖项。
    1990年,南郊区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文化馆”。1993年,南郊区文化馆、南城区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标准文化馆”。

管理机构 文化市场

    清代和民国初期,太原境内没有专门的文化艺术行政管理机构。民国10年(1921年),太原市政公所成立,内设社会科,其职责之一为管理太原境内的戏剧等演出团体。日军侵占太原后,于民国28年(1939年)在太原成立日伪山西省公署教育厅,厅设社教科,科下设文化股。同一时期,日伪政权还设立了山西省文化委员会。日本投降后,阎锡山政权于民国34年(1945年)10月成立山西省政府社会处,太原境内的歌剧队、青年电影院、实验剧院等文化艺术单位由该处管理;其他文艺团体和娱乐场所由阎锡山的民族革命同志会控制。
    新中国建立后,太原的文化艺术事业由省、市、县(区)三级文化管理机构管理。随着全市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级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太原市出现歌舞厅等形式的娱乐场所,文化娱乐市场开始萌芽。至80年代中期,以歌舞等娱乐场所为龙头,包括卡拉OK、电子游戏、台球、美术品经营拍卖、营业演出、电影视盘、录像带出租和放映、文化艺术培训等服务的文化市场已经形成。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各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也开始起步,并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