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神秘的抚仙湖

神秘的抚仙湖

抚仙湖,抚仙湖远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历史:
唐樊绰所写《蛮书》,称抚仙湖为大池。《澄江府志》说:“量水川即唐书架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后称罗伽湖,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澄江府“北有罗藏山(现名梁王山),南有抚仙湖,一名罗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时南诏、大理段氏在澄江设罗伽部有关。抚仙湖名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回返,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石、肖二仙,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抚仙湖的由来之传说
相传,深居天宫的玉皇大帝,一日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蓝湛明净,波光粼粼,美丽至极。玉皇大帝为之倾倒,急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这人间美景,带回天宫,装点天堂。肖、石二仙急忙腾云驾雾,飘落在明珠东南方向。走近一看,迷离美景展现在眼前:明珠四周,嶙峋怪石密布,峥嵘多姿,仪态万千;有的如冲天玉笋,有的似文房笔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独坐湖中,云雾迷漫时,似一座忽大忽小、忽升忽降、缥缈无常、变化莫测、神奇美丽的仙岛,与明珠交相辉映;烟波浩瀚的湖泊,无波时水平如镜,柔和妩媚,像一位袒胸露坏的少女,在安闲舒适的憩睡。起浪时白浪叠现,如满盘碎玉在晃动,又似朵朵睡莲在竞相开放。

    远山近水,州岛错落,好一幅色彩怡人、幽深奇崛、水墨的山水画卷!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在观看,在赞叹,竟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忘了归期。

    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两位神仙变成了两座石峰。看,在抚仙湖的东南方,果真叠立着两座形似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据说,这就是肖、石二仙变成的,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

    清乾隆年间,澄江进士段琦与友人畅游抚仙湖时,曾"题抚仙湖峭壁间有肖石二仙抚肩并立"的五言诗一首。诗云:"提壶上舟立,烟环古洞前。如何几日月,带住小山神;对我人三个,笑谁手并肩。湖名因此著,峭拔彩云边。"记叙的便是此传说。 

TOP

1992年,从小生活在云南澄江抚仙湖边的职业潜水员耿卫,在水下发现了大量人工建筑的遗迹。迄今,他潜入抚仙湖水下探秘人工建筑累计已达60多次。
  2001年6月,中国首次湖泊水下考古在抚仙湖进行。
  2006年6月17日,第二次抚仙湖水下探秘活动拉开帷幕。
神秘建筑
  (1)发现类似金字塔高大建筑和罗马斗兽场圆形建筑
  2005年年底,耿卫在云南澄江县披露了近两年来水下考古的最新发现,一张张金色的声纳扫描图显示出水下城市宏伟的轮廓,令人惊诧。耿卫介绍说,目前已经探明的古城遗迹面积达2.4平方公里,规模不逊于上世纪70年代的澄江县城。主要建筑共有8个,其中两个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
  其中一座高大的阶梯状建筑共分三层,底部宽60米,第二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整个建筑高为16米,从声纳扫描图上可以看出,它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
  而另一座阶梯状建筑气势最为恢宏。它上下共五层,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三四层倒塌比较严重,无法仔细测量,第五层宽27米,整个建筑高21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
  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在另外一片区域里,还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底部直径为3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别出台阶。该建筑北面倒塌得比较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形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
祭台?
  (2)台阶式建筑可能是祭台,圆形建筑近似古滇青铜器图案
  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曾出土大量古滇国时期的青铜器,耿卫仔细观察后发现,很多青铜扣饰(一种青铜质地的圆形小饰品)上都有台阶式建筑的图案,有的上面还有用于祭祀的杆栏式建筑图案。他认为,这表明祭祀活动在古滇人的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那些高大的台阶式建筑就是古滇人祭祀活动的遗存。
  更令人称奇的是,刻画在一些青铜扣饰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图案,几乎与水下发现的圆形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青铜器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有十余人,第二层有三四个人,坐在台阶上观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耿卫认为,水下圆形建筑就是扣饰图案描绘的原型。曾有专家认为,圆形建筑是娱乐设施或体育场,耿卫表示不能赞同,“如果是舞台建筑,过于奢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切实际的。”
  目前,关于古滇国的考古成果几乎全都集中在墓葬和文物的出土上,曾经兴盛500余年的古滇国没有发现任何生活建筑的遗迹,这更让耿卫猜测,湖底高大的建筑与青铜器上的图案相似绝非偶然。
“海马蹄印”
  (3)石板上“海马蹄印”可能是古滇人插立木修房的基础
  在抚仙湖的众多传说中,关于海马的传说最为离奇。据说这种海马可以在湖面上奔跑如飞,经常在晨雾中出现,雾散后潜入水中,在古县志中多有记载。耿卫认为,抚仙湖水位很低的时候,在很浅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人们可以看到直径在8-15厘米的孔洞,形状酷似马蹄印。在水下建筑上,他也发现很多类似的孔洞,有些内部边缘还有石钉。最初他一度认为这些孔是来连接石板的,后来发现这些圆孔插上木桩,再用绳子连接起来,会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
  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古滇文明的青铜器图案发现,古滇人的建筑主要是以杆栏式建筑为主。这种杆栏式建筑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再修墙而形成的建筑。耿卫认为,利用石板孔插木形成的长方形,完全符合杆栏式建筑的基础。他由此推断,所谓海马的脚印就是杆栏式建筑用于插立木的基础,抚仙湖水下古迹一定与古滇文明有着直接的联系。
不逊玛雅文明
  (4)规模不逊玛雅文明,对其研究将成世界性课题
  在云南澄江县的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有3个城市,其中最早的是俞元古城,后来在史书上神秘消失,这是很多专家倾向于认定水下城市就是俞元城的原因。然而,耿卫却对“俞元”两字有独特的诠释,他认为,“俞”在古汉语中有“最初”之意,而“元”有“原始、根基”之意,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最初的高大的根基”。
  耿卫说,“和其他的古代文明遗迹相比。抚仙湖水下遗迹的规模绝不逊色。拥有超过21米的高大建筑,这在玛雅文明遗迹中都是不多见的。对它的研究将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困扰考古界多年的古滇文明的谜团,很可能通过抚仙湖水下古迹揭开。”
  公元前279年,楚国大将庄硚率领大军直扑滇地(现在的云南地区),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正当庄硚准备班师之际,偏偏赶上秦国入侵楚国,切断了他回国的后路。庄硚索性就在滇地称王建国,史称“庄硚王滇”。
  到了汉武帝时代,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关于古滇国的一切,逐渐湮没无闻,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历史之谜。

TOP

....

[ 本帖最后由 大高 于 2010-9-15 22:2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成立
2008-04-20 07:06:35 来源: 新华网(北京) 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新华网昆明4月19日电(记者李倩)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19日在昆明成立,将全方位展开对抚仙湖文明的研究工作,争取尽早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992年,玉溪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会长耿卫在潜水时首次发现了这座神秘的古建筑群。经过多年的探寻,发现水下遗址分布为2.4平方公里,都是规模庞大的石质建筑群,其中有一座塔状建筑残高19米,底部长90米。最近又发现了人工使用金属器錾刻的石质巨人之眼、耳、口等图案,其神秘性与科学性相互交织,深入研究已刻不容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研究员在发来的贺词中说,抚仙湖地区已经开展的古生物学、地质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震惊国内外的科研成果。但相对抚仙湖所蕴含的更为丰富的科学内涵,这仅是很小的一部分。

  在当日的成立大会上,云南省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会长赵廷光介绍说,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水下遗址看到的文字符号、图案与世界许多文明都有联系。为了解开这些“不解之谜”,研究会将加强水下探秘工作,促成抚仙湖第四次水下考古探秘;把玛雅、埃及金字塔、两河流域文字符号、图案与中国文明起源及抚仙湖水下遗址文字符号、图案等做比较研究;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展开横纵向研究,特别是开展各门类的多学科研究等。

TOP

云南抚仙湖水下金字塔初步推断是高度文明结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9:51 云网
  昨日是抚仙湖水下二次探秘第六天,探测组根据声呐扫描,第一次描绘出抚仙湖水下古建筑群的发现者耿卫屡次向外界介绍的神秘的水下“金字塔”。这几乎是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继第一次水下考古以来最重要的成果,“金字塔”也是水下众多高大的建筑中,第一座以整体面貌示人的古建筑。

  “金字塔”首度浮出水面

  昨日,当一幅形似眼镜蛇高昂的头的画面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发出一声惊叹。这个用声呐扫描出来的在画面上显示为金色的物体,就是屡次引起外界轰动和猜测的抚仙湖水下“金字塔”。事实上,从画面上看,它和金字塔一点也不像,“因为周围坍塌严重,现在声呐扫描到的仅仅是残存的部分,但依稀能分辨出原来的规格。”科考人员在自第一次水下考古结束后的5年里,90%的精力都用在摸索这个神秘物上,昨日却是第一次正式将它展示给世人。

  据玉溪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会长、水下古建筑群的发现者耿卫介绍,根据探测,这个建筑物由下到上共分5个台阶,其中位于底部的1、2层台阶坍塌严重,系用砂石堆砌而成;而上面的三层台阶保存的相对完整,石材也是比较坚硬的青石。根据水下古迹研究会的潜水员实地测量,整个建筑高19米,底部一边的长度为90米。“我们仅仅测量了底部的一个边,至于建筑物底部到底是几个边,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

  耿卫介绍,5年的水下考古,仅仅涉及到“金字塔”顶部,也就是第五个台阶上面的一小部分。而这次水下探秘活动的范围也仅在这个顶部28×16平方米的范围内,这些天来向外界展示的所有符号,都是来自这个范围。耿卫将这个建筑称为“最大的宝贝”。

  专家:“金字塔”可能是祭祀场所

  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教授解释这个高大的建筑物时说,水下保存着很多比较完整的建筑,这些建筑全部是用石材筑成。金字塔顶部的几个台阶用比较坚硬的青石砌成,就是为了雕刻图案和符号。这几天来发现的符号、图像、石洞全部来自于建筑物的第一个平台,也就是第五个台阶。

  李教授透露,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已经决定将声呐扫描照片带回北京,请一些声呐专家将古建筑用三维图像复原,“那将是一个轰动世界的重大发现。”据李教授初步判断“水上金字塔”可能是祭祀场所。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目前掌握的材料太少。

  今日抚仙湖水下二次探谜活动将举行闭幕式,虽然水下古建筑向世人仅仅展示的面目不及其冰山一角,但李昆声教授用屈原的诗句来表达心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闻附件:

  聚焦抚仙湖二次探秘过程

  6月21日仙湖水下二次探秘活动将拉上帷幕。

  6月20日水下

机器人在遥控师的操控下,三次潜入湖中不同的位置,在潜到水下2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奇怪亮片。专家分析认为,亮片可能是古人类残留的遗物。
  6月19日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证实,当天在抚仙湖水下石块表面发现的两个类似太阳纹的图案,如果是人工雕刻而成,那就是我国在水下考古中发现的第一例刻在人工建筑上的太阳纹图案。

  6月18日水下探测机器人“VideoRay”下沉了8米左右,拍到了水下古建筑群的局部照片和一些完整或散落的石块及潜水员水底作业情况。

  6月17日潜水员在不同的石块上发现类似“0”“1”的符号,以及七个规律排列的石孔和一张“人面图案”,专家依此推断可能是祭祀场所里涉及的内容。

  6月16日为期7天的抚仙湖水下古城探秘活动拉开帷幕。

TOP

序《抚仙湖水下考古》
 
赵廷光
 
      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成立不久,一部名为《抚仙湖水下考古》的厚重著作就与读者见面了。这对研究会而言是一件喜事,对读者而言是一件乐事,对每一位关心人类文明之源的学者而言是一件盛事。
      2001年的第一次抚仙湖水下探秘以来,传言说抚仙湖水下遗址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人们见到的“奇迹”也仅仅是一个土罐而已;2006年的第二次水下探秘,人们见到了一些文字符号和图案,但抚仙湖水下遗址到底有多少类似的文字符号和图案,当时可能没有多少人来关心这个问题,特别是业已发现的文字符号和图案代表什么意思,人们更是坠入云里雾中,不甚清楚。昆声同志和他的弟子可算是有心人,不仅非常细心地保留下来了历次水下探秘过程中发现的文字符号和图案,而且还把它们著作成书奉献给读者。这样,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人就有了一个研究的依据,就有了了解水下建筑群分布、结构等基本情况一个蓝本。只要我们感兴趣,愿意当一个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承载文字符号和图案的有心人,这本书就必然是我们案前的必备之作,枕边的必读之书,讨论时的依据之书。于是,我们就会明白昆声同志和他的弟子做了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本世纪伊始,我就为伊甸园在东方彩云之南的观点寻找证据,并为此付出了许多宝贵的业余时间,也写了一些研究文章,但苦于没有考古方面的证据来作为文明起源于东方彩云之南的学术支柱。《抚仙湖水下考古》的出版,无疑是文明起源研究者的福音,是弥补高原水下考古学科空白的一本书籍。同时,还是一本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重要的工具书。
    为了做好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工作,我和一些同志成立了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研究会的历史使命,是寻觅人类文明的真正源头,它肩负着研究人类文明起源的这一重大课题。抚仙湖是不是人类文明源头呢?现在肯定为时过早,但可以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切入点的重要线索。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孤立地就抚仙湖水下遗址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要把与之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已知的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一是把研究《山海经》、《易经》、《圣经》和甲骨文以及天文学等等多学科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的研究结合起来,以探寻其内在联系和源头;二是把研究各民族的神话记忆与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结合起来,以揭示被神格化了的人和被神秘化了的历史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的联系;三是把研究“康滇古陆”与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类发源地和文明源头所具备的基本自然特征;四是把研究人类发源地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结合起来,以揭示东方人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历史渊源;五是把研究云南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多元性与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结合起来,以揭示抚仙湖水下遗址所处的社会形态;六是把世界各地出土文物的年代与云南出土文物的年代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中国在世界文明古国中的确实地位,进而排除“中国人外来说”对学界的误导。七是把深入研究已知的东西与深入发掘未知的东西并加以研究结合起来,以使未知的东西越来越多变为越来越少,进而使已知的东西越来越变为越来越多。这样,我相信,研究人类文明源头的课题一定会出现一个可喜的眉目。要做到这一切,没有《抚仙湖水下考古》作为研究的内容和依据,要想开展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上的文字符号和图案的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对于不搞研究的读者,通过《抚仙湖水下考古》去了解多姿多彩的水下世界,去认识水下遗址文字符号的本来面目,去观察远古人类的生活,我认为很有必要。对于有志于从事抚仙湖水下遗址的研究者来说,《抚仙湖水下考古》是一把打开通向抚仙湖水下遗址之门的钥匙,希望有志于抚仙湖水下遗址的研究者都掌握好这把钥匙,让我们都走进时间的隧道,去探测抚仙湖水下遗址的秘密,从而学到更多的东西。
 
                    2008年4月22日于金牛小区
  (赵廷光: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云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现为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会长。)
   《抚仙湖水下考古》,李昆声、耿卫、张涛著,将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精装本

TOP

古滇国历史从抚仙湖水下遗址开始
——访滇史研究专家黄懿陆

                                 云南日报记者:开义

黄懿陆是我省有名的滇史研究专家,写出了全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滇国史》,被云南大学民族考古与文物评估中心列为研究生必读书,该书在全国所有大学图书馆里都有收藏。近日,为配合本报开展云南青铜文化介绍栏目的需要,记者对黄懿陆进行了以下问题的专访。

记者:你是我省有名的滇史研究专家。听说你刚从江川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回来,是不是有了新的发现,在做一些新的研究呢?
黄懿陆:这次到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去,首先是福建电视台的“发现档案”栏目要做一个滇国青铜文化节目,卢琼编导要求我接受采访。特别要求我介绍古滇国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关系。其次,我要为参加在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作一些材料上的准备。
记者:听说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2006年在做抚仙湖水下遗址第二次探秘节目时,吴编导先后五次要求你谈古滇国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关系,但都被你拒绝了。这次福建电视台又要你谈相同的题目,你是不是也拒绝了呢?
黄懿陆:没有。原来我之所以拒绝谈论古滇国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关系,那是当时我对抚仙湖水下遗址出现的文字符号和图案包括相关建筑没有研究,所以我不能张口乱讲。但当年在抚仙湖畔笔架山庄召开的“抚仙湖水下遗址与文明起源研讨会”上,面对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的数十位学者,我公开了我对古滇国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绝对有关系的观点,并在2008年出版的《人类文明溯源》中,进一步坚定了这种看法。
记者:你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
黄懿陆:我的依据来自对抚仙湖水下遗址的观察和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2.4平方公里,有三种东西最为重要:其中两种属于物质方面,一种属于精神方面。具体而言,精神方面是文字符号、图案包括其中浓郁的宗教哲学内涵;物质方面主要指抚仙湖水下遗址存在着两种人工建筑物。一种是31处石质建筑体,最大的为高19米、5级台阶、长90米的祭祀塔,目前发现的文字符号、图案主要见于这座高台建筑。另一种是干栏建筑,这是学术界的盲点。在2005年玉溪“古滇国研究会”召开的研讨会上,抚仙湖水下遗址发现者耿卫曾披露他在高19米、5级台阶、长90米的祭祀塔的第一台上,发现石板上有9个排列有序的柱洞,洞中有木之残桩,但因年代久远,手触木桩,桩即化泥。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播出抚仙湖水下遗址探秘时,使用电脑技术合成出了9根木桩的图像。3根一排,分为3列,分明是一套两间式干栏建筑模式。只是缺了房顶。其后,我无意中得到耿卫2000年10月25日的潜水录像带,看了方才知道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干栏建筑就是这一天发现的。从录像带中可以见到石板洞中的干栏木柱残根。经过上万年的水蚀,这些残桩非常“娇气”,手触即化为淤泥。其化为淤泥的情景,我们在耿卫先生当天的潜水录像中还可以看到。我在《滇国史》中提出,滇国之“滇”是百越民族语言,如今百越民族后裔之一壮族在寨中建称为“滇”的干栏房子颇多,“滇”是百越民族类似寨神所居之屋的一种主要用于祭祀的干栏建筑形式。所出土的滇国时期的青铜文物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滇人”在干栏中举行“祭祀”活动的房子,都是干栏式的草房建筑,这是滇国名之为“滇”的考古证据,也是古滇国与抚仙湖水下遗址有关系的考古证据。另外,抚仙湖水下遗址石质建筑中出现许多三角符号,并且出现了解读三角符号内涵为天,为地,为阴,为阳,为男,为女,为奇偶数,为男女性生殖器的图案,可见三角符号是抚仙湖水下遗址建筑者的重要祭祀符号,也是对抚仙湖水下遗址年代、族属、宗教起源进行解密的重要符号。在所出土的滇国时期的青铜文物中,铜鼓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我们注意到石寨山铜鼓上有许多三角符号的纹饰。在晋宁石寨山M13出土3件绿松石蝉形饰,其中2件刻有三角符号。这也是古滇国与抚仙湖水下遗址有联系的重要证据。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第二次发掘发现,一些大墓的填土上压着一块几百千克甚至重达1000千克的锥形石灰石,锥尖向上,这使我们容易想起抚仙湖水下遗址19米高的祭祀塔面向抚仙湖畔尖山的事实。所有这些,都不可能排除古滇国与抚仙湖水下遗址的紧密关系。特别是建盖在抚仙湖水下遗址祭祀塔一台之处的干栏建筑,很可能就是滇国名“滇”的源头。
记者:在以往的宣传当中,人们普遍认为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是滇国王臣或贵族的墓葬地,但当地一直认为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应为国都之一,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黄懿陆:我搞研究主要是重证据和对证据的解读。我对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有一个基本观点,认为是滇国时期重要的祭祀重地。否则,怎么可能有“牛虎铜案”一类重要的祭祀文物出土。我最近的研究,对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记者:这是什么内容的研究成果呢?
黄懿陆: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M47、M69两座墓葬,可以揭示出遗址的重要性。这两座墓葬分别为2人葬,M47为两男,M69为两女。其中,一人为主,一人殉葬,人殉或人祭制度,在滇国这个奴隶制国家显得很正常。关键是两墓中的尸体均为使用绳子捆绑后,然后再盖上麻布片上缝缀着玉、珠、玛瑙、绿松石等饰物的“珠被(珠襦)”置入棺中埋葬。这种葬式在整个滇文化墓葬中,只有在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当中发现。
记者:我知道。《李家山第二次发掘报告》说这是汉俗,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墓葬是接受了中原葬式的影响。
黄懿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我们知道,一种习俗对另一习俗的影响,其接受必须有一个过程。《李家山第二次发掘报告》认为马王堆汉墓有尸身置上衣衾包裹,然后缠上9根丝带入葬的葬式。就认为李家山遗址M47、M69受中原葬俗影响的判断可能有误。其实,马王堆汉墓有尸身包裹衣衾,缠上丝带不是一种葬俗,而可能是使用丝带固定衣衾的一种办法。人死后使用绳子捆绑入葬,本源于百越民族的一种葬俗,叫做“蹲葬”。最早的考古证据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甑皮岩遗址”,时间距今9000年以上。在这里,出现了许多人死后使用绳子捆绑入葬的越人遗骨。至今,泰国王族人死之后,仍然沿用着人死后使用绳子捆绑入葬的越人遗风。广西桂林是古代越人地区,滇国主体是百越民族,泰国王族仍归属于古越人的遗裔。由此看来,李家山遗址M47、M69保留着人死后使用绳子捆绑入葬乃是越人葬俗遗风,而且为越人王族所看重,并非受到中原葬俗影响。由于越人古老的葬俗在李家山遗址M47、M69中出现,这就证明了李家山青铜文化遗址可能是滇国王族墓地,而非滇国王臣或贵族墓地。
记者:滇国文化是青铜艺术高度发达的文化,而中国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以殷商时期为标志,滇国时期的墓葬年代一般在战国之前或更早,但不早于春秋时期,滇国时期的冶炼遗址至今一直没有找到,滇国时期的青铜文化是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呢?
黄懿陆:我认为滇国时期或滇国建立之前的青铜文明影响到了国内外。这要分近和远两个阶段来阐述。近的阶段要从滇国时期到中国文明被国际学术界承认的殷商时期讲起:我有三个方面的证据表明远古云南的青铜文化影响到了中原地区。一是属于商代的青铜文物出现在剑川县海门口遗址。1957年发掘时,海门口遗址出土15件属于商代的青铜文物,有斧、钺、刀、凿、环、鱼钩等。经过用手提式同位素X光荧光仪检测,其中10件是锡青铜(个别含铅),年代在3200年前左右;二是中国科技大学钱临照教授曾对河南安阳著名的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研究,发现“妇好墓部分青铜器的矿料不是产自中原,而是来自云南某地。这就证明了,早在3200年前,云南的铜矿资源就已经被开发利用了。”而据《汉书》、《后汉书》记载,云南澄江、江川、弥勒、蒙自、个旧等地出产铜、锡;“哀牢夷出铜、铁、铅、锡”,而我国其他省区产锡的记载均在隋、唐之后出现,青铜文明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首先是铜和锡。文献记载其他省区出产锡的记载晚在隋、唐时期,这就可以肯定早期出现的青铜合金之一的“锡”只能在云南开采;三是据云南大学民族考古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主任、教授李昆声研究,在距抚仙湖水下遗址不远的元江县,发现一件商代时期采用铜、锑二元合金的铜斧,检测到:“铜含量为93.98%,锑含量高达4.15%,未含其它金属,铜为主,锑次之,无疑是铜锑二元合金。它是使用高锑含量的硫锑铜共生矿石冶炼出铜液后直接浇铸的。元江铜锑合金铜斧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科技史在这项研究领域的空白”。三方面的例子无不说明,云南可能是我国青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记者:你说了近的阶段,远的阶段怎么解释呢?
黄懿陆:抚仙湖水下遗址经过2001、2006年两次考古探秘之后,云南大学民族考古与文物评估中心、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云南省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澄江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组成联合水下考古调查队,从2007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对抚仙湖水下遗址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分别发现人工使用金属器錾刻的类人眼、耳和唇的砂石单体石构件,这些石块的硬度指数为6、7,如果在这种石块上雕刻,则需要由锑和铜的或更具强度的合金才能达到这种工艺。其上痕迹经过“地质学、岩石学等专家考察,又经过数名有数十年经验的老石匠辨认,认为其上雕琢痕清晰,比例协调,不是天然形成,当为人工雕琢构件。”考古调查结果形成了《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简报》,登载于李昆声、耿卫、张涛所著的《抚仙湖水下考古》一书,肯定了上述人工雕琢的砂石单体石构件是金属器錾刻而成,这就意味着中国乃至世界青铜时代起源的时间要从抚仙湖水下遗址石质建筑錾刻有符号、图案的构件的时代开始。使用青铜器的最早年代目前判断为10000年前,使用者是两河流域建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苏美尔人。远古云南抚仙湖水下遗址建造年代确定之后,可以把中国金属器起源的时间推得更早,甚至可能会改变世界金属器起源的历史。
记者:按照你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不是可以重新写《滇国史》了。
黄懿陆:是的。所谓“古滇国”,滇国之古,并不在于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庄蹻建立的滇国,而在于庄蹻到来之前的干栏祭祀之“滇”国。如果要重写《滇国史》,要分为两大段,一段在庄蹻王滇之前,一段在庄蹻王滇之后。新的《滇国史》,特别是世界青铜文明史,可能要考虑从远古云南抚仙湖水下遗址建造年代开始写起。

TOP

从共同的易学理念看人类文明同源
人类文明同源研究之一
黄懿陆
(云南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云南昆明650028)
[摘要] 人类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模式起源,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为
此,笔者作了人类文明同源课题研究,提出人类文明起源模式为远古中国阴阳易学的学术观点。课题从壮侗
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把“天”和“太阳” 叫做“干” 的语言切入,通过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远古遗址所
见文字符号、图案-9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远隔千山万
水,但注重阴阳易学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当时的易学观念主要以数字“十” 和三角符号出现,普遍见于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在此基础上展开甲骨文、金文-9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关王权记载的比较研究,同样发现阴阳易学哲理对文字的影响很深。特别是殷商、西周
时期的金文,无不蕴藏着“干” 的读音分别是“太阳” 和“天” 的两重内涵,这种读音和语义分明是壮侗
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语言中的意思。这种读音有考古文物佐证和支撑,是阴阳易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
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从文献中对侗台语民族先祖建立的吴、越古国的记载中找到相关的证
据。本文是课题的第一部分。

学者以抚仙湖水下遗址为证提出中国易学起源云南

抚仙湖水下遗址出现的人工錾刻石质日月图像

   玉溪新闻网讯(记者  杨雪)近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第十三回世界易经大会上,我省学者黄懿陆在其《中国易学起源的考古证据》一文中,以抚仙湖水下遗址出现的人工錾刻日月图像为例,大胆提出中国易学起源云南。此论点一出,引起强烈反响,该论文被评为大会唯一最高金奖,完整论证这个观点的著作《中国文明起源》亦被评为金奖。

   世界易经大会是由世界易经学术团体组织开展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规模大、层次高,自1997年起先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举办过12回。本次易经大会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和谐美好世界”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秀莲为大会题词:“弘扬易学文化,创造和谐世界”。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阿根廷、英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26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内地发500多位易学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围绕“易经研究和实践,易经与自然科学、环境、文化、建筑学”等主要议题进行了探讨。

   黄懿陆为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研究员,云南大学民族考古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客座教授,曾著有《壮族文化论》、《滇国研究》、《滇史散论》、《滇国史》、《山海经考古》、《中国先越文化研究》、《人类文明溯源》、《中国文明起源》等专著。在《中国易学起源的考古证据》一文中,黄懿陆以抚仙湖水下遗址出现的人工錾刻日月图像为例,以文献上的“日月为易”论断为据,参照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易学数卦的研究成果,有力论证了抚仙湖水下遗址出现的人工錾刻日月图像演变为数卦的过程,提出中国易学起源于远古云南,时间在1.7万年前。此观点被认为“观点新颖,旁征博引,论述精辟,自成一家”,在大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该论文被评为大会唯一最高金奖,完整论证这个观点的著作《中国文明起源》亦被评为金奖。黄懿陆同时被大会授予“世界著名易经导师”称号。

[ 本帖最后由 大高 于 2010-9-15 22:5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李昆声 《抚仙湖水下考古》
信息来源:云南大学学生会门户网       信息作者:学习实践部      发布时间:2008-10-06      点击数:4750
内容提要:

一、国内外水下考古间况

二、抚仙湖水下大型建筑群的发现

三、两次水下探秘

四、2007年水下考古调查

五、讨论与思考



  什么是考古?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把考古学和史学混为一谈,但考古学与史学是不同的,他们最大的不同是研究方法的不同。 考古有两大支柱——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水下考古学是近些年来新兴的考古分支学科。1960年,美国乔克巴斯教授带领学生对水下遗物、遗迹进行研究、绘画,拉开了水下考古的序幕。 水下考古的工作主要是:打捞沉船和打捞沉船中的遗物。2007年对南海一号的打捞是水下考古的一大盛事.。目前,我国海洋考古的最大成就是出版了《西沙水下考古》。

   抚仙湖是云南省玉溪市的一个美丽的湖泊,距昆明60多公里。抚仙湖是高原一颗美丽的明珠,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到来,然而在这个美丽的湖泊下却藏着惊人的秘密。1992年,耿卫在抚仙湖的东北角发现了水下建筑区,据测量这个水下建筑群面积达2.4平方公里。一个惊人的秘密被发现了!

   1999年,发现抚仙湖建筑群的第一人耿卫用自己自制的设备拍摄到了抚仙湖水下建筑群的录像。2000年,录像被首次公布,很快引发了社会的反映,并且消息传到了中央电视台,于是有了抚仙湖水下建筑群的第一次探秘。第一次探秘由国家水下考古队队长张维带队,20多名考古潜水员参加。2006年6月16日到22日,开始了抚仙湖水下建筑群的第二次探秘,这次探秘有很大收获,不仅在水下建筑上发现了人工雕刻的符号,文字,图形,耿卫还在抚仙湖下发现了石板铺成的很平的路。

  两次水下考古虽然很艰辛,但得出了很重要得结论:1.水下的石条等是人工建造的。2.发现高台建筑,推测高台可能是祭祀用的。3.高台建筑上有人工雕刻的文字、符号。

   2007年,由李昆声带队,组成了水下考古小组又一次展开了对抚仙湖水下建筑群的调查。这次调查最大的成就是在湖底14米到20米的地方发现了长80米,高3.7米的人工建筑。更惊奇的是,我们的考古人员发现了类似人眼睛、耳朵的石制物品,这些物品的发现加大了抚仙湖水下建筑群是祭祀用的可能性。

  对抚仙湖水下建筑群,社会上是众说纷纭,主要有7种意见:

1.地震引起的滑坡而跌入湖中的汉代俞元古城;

2.代滇国国王的行宫

3.代湖边的码头

4.因地震,滑坡而跌入的村子

5.古代的菜市场

6 古代祭祀用的

7.星人留下的遗迹   
  多数专家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古代祭祀用的。对抚仙湖水下大型建筑群的探索不是-两代人就能够弄清楚的,它需要我们几代人不断艰苦的探索!


http://www.stu.ynu.edu.cn/article.php/3451

TOP

走近科学:探秘抚仙湖之1-古墓疑云



[ 本帖最后由 大高 于 2010-9-15 22:48 编辑 ]

TOP

走近科学:探秘抚仙湖之2-谜湖蜃象

TOP

走近科学:探秘抚仙湖之3-仙湖谜图

TOP

走近科学:探秘抚仙湖之4-碧海王城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来过~~~~~~~~~~~~~~~~~~~~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