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神奈川大学讲座:《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现代民俗学》

回复 2# 的帖子

没人记录整理?那爪哇堂老妹在干嘛呢?托腮聆听LG冰箱的工作之音?

小人家美眉,有录音吗?有的话,回头再想办法上传~~

TOP

回复 4# 的帖子

嘎嘎,我还以为她“不在场”呢。

那就让她LG冰箱到论坛来放放冷气,这边快成火炉了~~

TOP

回复 6# 的帖子

盼着几位登场。。。

请转告菅丰老师,我们已经听取了爱东关于解决注册困难的建议,在后台做了一定修改。
希望此后的注册会容易一些,也希望在这里能看到菅丰老师的影动~~

以后大家注册有问题可以通过其他已经注册的会员以站短方式转告管理员,我们可以在后台代为注册,之后本人再修改密码。

TOP

回复 8# 的帖子

嘎嘎,他那是唬人滴~~

只是垃圾广告防不胜防,我们也缺人手监控,只好出这等下下策。

相关的注册说明详见: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16259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人家 于 2010-7-28 22:22 发表
关于讨论部分,我有个主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菅丰老师回溯了日本的三代民俗学者的世代交替,表示日本的第三代民俗学者无法凝聚,因而很难像中国的第三代民俗学者那样向上一代发起挑战,着重问了中 ...
我也觉得第一个问题有意思。

昨天跟所里的年轻人聊天,也谈到这个问题,我的看法还是比较老套吧:师道尊严,四个字。。。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人家 于 2010-7-29 13:05 发表
跟着补充一下。
关于第二点,佐野老师指出,他所认识的叶涛、巴莫两位老师更接近于第二代学者中最年轻的一批,也是第三代学者中比较早在主流学术圈中掌握话语权的一批。后来福田老师半开玩笑地说菅丰老师是第2.5代, ...
佐野老师和福田老师都是我们的老相识了。

2.5代?全新的代际概念。哈哈,没说我们是250就成~~~

记得大概是1990年前后,我们所还有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参与了“中日农耕民俗的比较研究田野调查”,这个项目持续了三年。日方学者中有佐野老师、福田老师、丸山老师等人,他们那个时候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这个年纪?后来接着参加中日联合调查的又一个三年项目。

我跟我的学生讲起自己的治学道路时,总是会提起这两段田野经历。那时,我刚硕士毕业两年,时任所长的魁立老师安排我和白庚胜加入中日田野调查项目,我的田野之路严格来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虽然硕士阶段也做过田野,但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中日联合调查中,我跟着中日双方的老师一道工作,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很多,日本学者的严谨、深细和知识结构的系统全面(我当时就很羡慕福田老师的绘图功夫,他画的村落图与他强调的空间民俗研究相得益彰;还有佐野老师的访谈方法和问题意识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一直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实际上,我们这批学者的成长,与中日联合项目(后来又有几个项目在持续进行)还是有着很深的渊源,除了张紫晨、陶立璠、刘铁梁、陈勤建、郭大烈等老师外,北京的周星、何彬、白庚胜、尹成奎、色音、巴莫阿依等人,还有王恬、李锡、马尔子、摩瑟磁火等多位“在地”学者,许多人都几度参与其间,得到了多方面的历练,后来彼此之间也多有相互砥砺。。。当然我们中间也出现了个别的“叛变者”,大家都知道是谁,这里就不点名批判了。嘎嘎~~~

我一直在纳闷的一个问题是:当时我们团里还有几位年轻的日本学者,跟我们年龄相当,但后来就不知所踪了。这是不是与日本这一代学者“散”了有关?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调查期间的“夜大学”,比如“丽水大学”、“丽江大学”和“美姑大学”。。。那是中日团队的调查工作惯例:每日调查归来的晚饭之后,大家便聚到一起聊自己当天的田野收获和问题等等,谈笑风生之间彼此交换了信息和感受,也对调查工作的及时调整和互补缺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想这也应该是这段学术史的一个相面?

因为中日民俗学者的联合调查至少持续了十多年,后面的几个项目我没参与,刘铁梁老师好像一直都“在场”,他最有发言权。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人家 于 2010-7-29 16:23 发表
我发现我不能跟师兄讨论问题,他斗志太旺盛了。
那“谁”,小人家把那“谁”给“招惹”进来就不脱身了?

比如爪子、温柔、王京、还有菅丰老师等等。。。

对了,记得菅丰老师曾在一次年会上说他要来开博客的哦?我等在这里恭候大驾~~

TOP

回复 57# 的帖子

俺在凉山点燃火把──欢迎菅豊君登坛落户~~
且看几位跨语际叱吒。。。
尤其是东瓶斑竹和小人家美眉辛苦,爪子还不赶紧上茶?

遥祝大家快乐每一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学问做得巴巴适适~~

孜莫格尼,吉祥安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