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建设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建设

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建设


□姚文放



  “审美文化学”作为一个学科方向在理论上目前还未得到应有的论证和界定,尚缺少“原理”、“概论”之类理论著作对其加以界定和论证。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文化研究或文化理论著作,但鲜见专门的审美文化学著作。这一情况对于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是不利的。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列出了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中二级学科“文艺学”的7个主要研究方向,即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学、中国文艺学、外国文艺学、比较文艺学和审美文化学。这是“审美文化学”作为新的学科方向第一次得到官方承认,被正式列入了学科体制。

  但是毋庸讳言,“审美文化学”作为一个学科方向在理论上目前还未得到应有的论证和界定,尚缺少“原理”、“概论”之类理论著作对其加以界定和论证。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文化研究或文化理论著作,但鲜见专门的审美文化学著作。总的来说,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这一情况对于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是不利的。

  审美文化学何为?总的说来,其理论建构当贯彻以下基本原则:

  放眼审美文化历史进程

  虽然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发展有着长久的历史,但作为学科方向的审美文化学的提出相对短暂,特别是当今的审美文化学研究处于一个截然不同的语境,全球化浪潮、跨国资本、消费经济、金融风暴的激荡,赋予了这一学科方向新的研究视野。

  审美文化学的一般理论所面对的是人类的整个审美文化,而人类审美文化展现为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一路迤逦走来,九曲连环、一波三折,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态。美国社会学家拉什将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个阶段,认为前现代的文化处于未分化状态,现代的文化走向了分化,后现代的文化则显示了去分化的趋势。从前现代到现代再到后现代,文化经历了从未分化到分化再到去分化的三段论。在他看来,一个既定的文化范式是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的:一是不同的文化类型——美学的、思辨的、伦理的之间的关系;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三是它的“文化经济”,如文化机制、文化流通的方式、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条件等;四是意义表达方式,即文化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现代化使得所有这些部分产生分化,那么后现代化则意味着要对这四个部分的每一个分化予以消除。特里·伊格尔顿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但更侧重对于审美文化的研究。他将从古希腊城邦制到后现代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化划分为“合—分—合”三阶段。

  以上洞见赋予了审美文化学研究一种历史深度。审美文化发展演进的路径,在总体上呈现为审美文化自身以及与其他文化领域从未分化到分化再到去分化的三段论,虽然在具体的局部、细节中可能会有例外和偶然,但其主流、概况却不出这一框架,这就给考量每一阶段的审美文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参照。

  倾重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从逻辑上说,“审美文化”是总体概念,“当代审美文化”是局部概念,从自然时间过程来说,前者要比后者长久得多,前者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而后者只是晚近的事。但从性质和功能来说,后者却要比前者重要得多,因为这是人类的当下遭遇、现实处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在其中而无法与之脱离干系。当代审美文化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文化形态,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现代科技、大众时代为之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复杂无比的后现代语境,也为之带来了许多新的探索空间。

  后现代文化的去分化倾向可以用填平鸿沟、跨越边界、推倒壁垒、拆除栅栏这几句十分形象的说法来加以概括,这对于分化愈见严重的现代文化起到了补救作用。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和明确,现代文化的各个领域愈见隔膜愈见疏离,“隔行如隔山”,“道不同,不相为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其真实写照。走到极端,文化变成了无数个独立王国的群雄并峙和分而治之。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使得这一状况得到改观,去中心、去边界、去分类,成为新的时代风尚,其结果就是夷平了以往矗立在各个领域之间的障壁,沟通了这些相互以邻为壑的独立的世界。审美文化是一种穿透性很强的黏合剂,它渗透在众多领域之中,将原先分离散在的生活内容包括物质享受、经济活动、科学技术、大众传媒、伦理道德、政治生活等黏结起来,使之达成交流、跨越、会通、综合,张扬了民主、开放、对话、合作等崭新的理念。有理由相信,后现代主义与审美文化的历史性遇合为美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伸展和腾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守持文化批判立场

  关于“文化批判”已有许多讨论意见,可以概括出三点要义:一、文化批判首先是在考察、分析和研究的意义上对于当代文化所做的一种学理研究;二、文化批判是对于现存事物的批判,特别是对于发达工业社会的现存文化的批判;三、文化批判不光是否定性、消解性的,而且也是建设性、构成性的,它更主要是通过对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的规范和导向,推动当代文化向更加健全、合理、优化的形态转化。以上要义仍是对于当下审美文化应守持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不过我们还须对文化研究中那些具有批判意义的新动向予以关注,从中寻得文化批判的新途径、新模式。

  晚近兴起的“文化政治”就是一例。文化政治与一般社会政治相对而言,二者相通的是权力问题,不同的是前者涉及阶级、阶层、集团、政党之间的社会权力关系;后者关乎人类群体与群体之间(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白色人种与有色人种、富人与穷人、男人与女人、老辈与青年、城市人与乡下人、侨民与土著)的文化权力关系。文化政治进入了日常生活,更多与人们的生命、生活、生理、心理相关。每个人一出生就掉进了文化政治之中,他或她作为男人/女人、白种人/黄种人、穷人/富人、城市人/乡下人、“50后”/“80后”等,都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且无法摆脱。文化政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它将政治生活引向泛化和世俗化。二是宽松化、柔软化、弹性化。三是这种宽容的、柔性的文化政治,作为社会结构中缓解紧张、释放能量的缓冲带,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的。文化政治对于社会政治的合理和完善不乏补偏救弊作用,终究能对社会政治的改良和进步起到平衡和牵制的作用。不过如果仅仅说文化政治补偏救弊还不够,其实它更加不可或缺,因为它更切近人们的人生、生命和生活,更关心人的命运遭际,更多倾听人的悲欢和歌哭,更多对于人本身的体贴和担当。总之,文化政治的提出,在社会政治之外谋求另一种价值立场,确立一种日常性、自然性、生理性、心理性的政治话语,本身就具有文化批判意味,最终归结为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张扬。

  阐扬审美文化的中国经验

  当今的审美文化学研究是在文化全球化程度日见深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任何一个问题的破解,都不能脱离全球化的背景而成为可能。这就对审美文化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大力阐发审美文化中国经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发扬光大之。

  所谓“全球化”是一个悖论,其中包含着巨大的矛盾。“全球化”的基本态势是趋同,即不同国家、地区相互依赖、相互补益,采用相同的规则、标准和机制,通行的说法就是“按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接轨”。但是在这趋同的总体态势中又包孕着趋异的动向。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地区恰恰较之过去更多表现出对于本土传统的崇尚、对于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追求和在规则、标准和观念上的自行其是,这也就是所谓“本土化”。总之,全球化与本土化,这两者就像一个钱币的两面,既共存于一体,又相互对立。

  具体到审美文化学研究,在参照全球化的前提下守持本土化,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内成为必然的选择、不变的主题。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对于审美文化中国经验的发现、发掘和发扬,理应成为审美文化学理论建构的一个用力之处和鲜明特色,从而在审美文化的含义研究、范畴研究、关系研究、问题研究等方面得到全面和深入的贯彻。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0-7-1 10:32:27

TOP

学习了,受启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