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转]我国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转]我国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我国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http://space.30edu.com/09310266/ ... 1-8090-cf2f276a4ea1

    我国服饰纷繁多样、绚丽多采,它不仅是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服饰受气候、人们的经济活动、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
   
   一、服饰与气候
    服饰有抵御寒暑、日晒、风雨、虫咬等基本作用,因此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的服饰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服饰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如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人们在室外必需戴皮帽、穿皮衣或棉衣,戴皮手套、蹬皮靴,喜欢穿吸热的深色衣服。而终年温暖的海南及台湾、云南、两广南部的人们无需准备厚的冬装,绝大多数时间着浅色的轻薄夏装,出门戴各种凉帽。多雨的东部地区,人们需备雨衣、雨伞,而西北干旱地区,则无需雨具。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 带,四季气温变化明显,各族人民都有按季节换衣服的习俗。如达斡尔族所穿的传统皮衣,多用狍皮制成,但各季选用的狍皮不同,立冬前后至春节前的隆冬,人们穿毛长而密实的狍皮衣;清明前后的早春,穿掉毛轻暖的皮衣;夏季用脱毛完毕的狍皮作衣服;秋季穿长新毛的狍皮衣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终年爱穿裙子,但裙子的质料各季不同,袜子也有单、夹、棉的区别。藏族的袍子有长袖、腰肥、大襟、无兜的特点,夏季时人们只穿左袖,或左右袖子都不穿,把双袖束于腰间,冬季两袖都穿上。藏袍适应了青藏高原“长冬无夏、春去秋来”的高原气候特点。
   
    二、服饰与经济活动
服饰的质料与式样与人们的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北方以游牧、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多以兽皮、鱼皮或毛织物为衣料。如居住在东北三江平原的赫哲族人民,长期以来以渔猎为生,他们的传统服饰除用狍皮、鹿皮制作外,大多用鱼皮剪裁缝制成鱼皮长衫、套裤、靰鞡、手套、裹腿等。鄂伦春族以狩猎为业,他们喜欢戴用去骨肉的完整的狍头皮鞣制的狍头帽,这种帽子不仅保暖,而且在狩猎时也起到伪装和诱惑猎物的作用。在我国东部农业地区,盛产棉、麻、丝等,因此人们的衣料以棉、麻、丝织物为主,苏绣、湘绣、蜀绣等中国名绣都出自丝绸之乡。
蒙古族素以放牧为主,他们的服饰也适应了放牧的需要。不论男女都穿肥大的蒙古袍,便于骑马时护住膝盖,夜间还可以当被盖;袖筒细长,骑马持缰时,冬季可御风寒,夏季能防止蚊虫叮咬。蒙古袍外紧扎的腰带有防止冷风钻入,护腰和解除疲劳的作用,脚蹬齐膝的软筒牛皮靴便于骑马,冬季头戴黑羊皮鹰帽也不会被风吹掉。
   
    三、服饰与民族文化
服饰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各民族的服饰,都打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如我国古代汉族有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后来又有占星术的五方观念,黄为土色,象征中央,青、红、白、黑分别象征东、南、西、北四方,故以青、红、黑、白、黄五色服饰为正色,只有帝王,官员才能穿;平民百姓只能穿这些颜色调配出来的间色服饰。
满族人民有尚白的习俗,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祥,男女老少都喜欢白色服饰。这种尚白习俗与其祖先生活的环境、原始图腾、信仰等因素有关,他们生活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生,生活中以流水、白雪、白云为伴,因此产生了尚白的习俗。此外,居住在东北的朝鲜族也盛行穿白色衣服,素有“白衣民族”之称。
   
    四、服饰与社会生活
服饰也受社会生活需要的制约,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的人们,在服饰上也有较大的差别。
人们早期的服饰无男女之别,为上衣下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产生,服饰才渐趋多样化。男子为适应户外生产、狩猎、骑马作战的需要,穿裙子很为不便,逐渐被裤子所替代、而女子主要是室内劳动,保留了穿裙子的习俗。为显示女性体态优美,女子爱穿束腰的服饰。各种饰物也逐渐讲究起来。
随着审美观念的增强,服饰与年龄渐趋协调,产生了不同年龄人们服饰上的差异。如东乡族妇女的盖头有绿、黑、白三种颜色,少女和新娘戴绿色盖头,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而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
从服饰上也可以区分人们的婚姻状况。如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穿特有的坎肩,用鲜艳的绸缎缝成,再镶上彩色花边。维吾尔族3岁至15岁的女孩头发梳成无数条小辫,婚后才拆散,辫成两条大辫子。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婚前多穿腓红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婚后改穿对襟短衫,着黑统裙。此外,不同职业人们的服装也不同。
   
   五、服饰与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对服装也有较大的影响,如佛教僧人穿袈裟,道士穿道袍,回族阿訇和各族穆斯林多穿与大衣长度相当的、封闭式制服领口的“准白”。
维吾尔人民无论男女,都喜爱戴精致的小花帽。按伊斯兰教的说法,在室外头部不加任何遮盖而对着天空是一种亵渎行为,故维吾尔族人民都戴小帽。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外出时,在小帽外还蒙上一块白色或棕色的头巾。受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回、保安、撒拉等民族的妇女还戴盖头,将头发、耳朵、脖子遮掩起来。
   
    六、服饰与文化交流
在国内外各族人民的交往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一些国外服饰在我国流行;同时,各民族服饰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款式。如清朝末年,我国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归来,使西服开始在我国流行。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服再次风靡全国,其影响之广远远超过以往。建国初期,受苏联的影响,双排扣、束腰带的列宁装曾流行全国,被称为“干部服”,苏联妇女普遍穿着连身裙——布拉基,也已成为我国妇女常见的夏装。我国妇女在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时尚发髻式发式,梳妆非常复杂费事,本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烫发技术传入我国后,广大妇女纷纷烫发,至今不衰。西服传入我国后,我国人民取西服之轻便、中式服装之舒适的长处,在日本学生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深爱广大人民喜爱的中山装。我国妇女在吸收各族服饰优点的基础上,改变清代旗袍复杂僵直的轮廓,形成了风格独特、线条明快、穿着舒适的新旗袍款式,并在旗袍外加套西装或背心、绒线衫等。后来,典雅大方的旗袍又融合了衬衫宽松适体的优点,形成了多种旗袍裙衫,成为广大青年妇女喜爱的夏装。建国以来,少数民族的服饰有汉化的倾向,尤以男子服饰更明显,但随着民族文化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又有强化的趋势。
(《地理教学》94年3期)

[ 本帖最后由 木兰山人 于 2010-4-30 19:30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