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日本爱知大学周星教授来我院讲学(第一讲与第二讲)

日本爱知大学周星教授来我院讲学(第一讲与第二讲)

日本爱知大学周星教授来我院讲学
    2010年3月4日—9日,应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教研室邀请,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周星将在文科基地楼107教室为民俗学、人类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一系列关于中国民俗学及文化人类学的专题研究讲座。
    周星教授的本次系列讲学拟分十讲(包括两次讨论),讲授中国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学术传统、田野工作的方法论及一些学术热点问题的研究等等,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民俗学及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能够从民族、地域或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研究现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具体、实际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gxnufolklore 于 2010-3-5 20:46 编辑 ]

TOP

周星教授讲学图片

2010年3月4日周星教授在给同学们讲课




[ 本帖最后由 gxnufolklore 于 2010-3-5 00:2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3月4日讲学图片


异义申述,周星教授用这个词来说明人类学研究异文化时,总是在从中寻找对本土文化有所刺激,有参考性,有借鉴或警示意义的那些方面。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第一讲 异域和故乡:民俗学及文化人类学的魅力

周星教授通过这个专题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他对于自己民俗学者和人类学者双重身份的认识。他首先分别对人类学的“异域”与民俗学的“故乡”概念进行了论述,认为人类学者在表达异域文化时容易产生两个“陷阱”,即自我文化中心化和把异文化浪漫化。同时对人类学重要的“文化相对主义”、“整体论”、“跨文化比较”等方法进行了评述。接着又指出,相对于人类学者的田野“进去难”的情况而言,民俗学的问题则在于“如何走出来”,并建议同学们要尽量选择异地做田野,或者在能够与家乡文化保持足够距离的前提下回家乡做田野,要接受异文化的刺激,学会从自己的文化中跳出来。最后指出,“异域”与“家乡”实际上是一对范畴,只是两个学科将其分开来理解,因此两个学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应该试着兼顾二者,使两个学科的遭遇为我们的学术带来新的思考和挑战。

[ 本帖最后由 gxnufolklore 于 2010-3-5 01:39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第二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的文化政策

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民族工作的整体经验来看,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始终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兴衰荣辱”和文化政策有着深刻的关联。周教授通过对民族文化政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回顾与展望,为我们阐述了他所思考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对文化政治的一个基本看法:我国历史上一直以教化实行政治统治,而近代以来(从五四到文革)形成了一套“文化革命”的传统,这样的文化革命虽然有好的动机,如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同的国民国家,但总是在否定自己的文化,把其看做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到二十世纪末,随着我国先后加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物质到非物质,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已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与中国通过加入WT0,借助国际力量来对体制内部的问题产生影响,促使其调整、改革的行为相似,中国通过加入联合国的非遗公约缔约国,设立国家名录等文化政策,建国以来首次对民族、民俗文化进行了如此大规模地、相对全面而彻底地整理和保护。终于能够基本上做到把民众的文化看成是正面而有价值的。尽管如此,非遗的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还需要慢慢摸索,并借鉴国外的经验。
    以非遗成为“流行”的现象来看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是周星教授在这一讲为我们提供的一个独特视角。在之后与同学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他还对目前非遗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需要关注的问题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给同学们带来很大启发。

[ 本帖最后由 gxnufolklore 于 2010-3-5 02:25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非常感谢分享,要是有讲座录音就更加完美了!!!

TOP

回复 5# 的帖子

一直听下来,真的很不错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