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疑似龙山文化的“骨刻文”或改写中国文字史

该帖是3月4日贴出的,我一直在观察其跟帖情况,至今看的不少,说话的没有。我就纳闷,这个帖应该是这个版块非常值得讨论的一个帖。我相信骨刻文,原因有四:一是甲骨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种文字,它的成熟肯定是有过程的,发现它的时刻绝对不是它产生的时刻,说明它已经广泛使用,说明它产生的时刻肯定被发现的时刻要早得多。二是骨刻文比甲骨文要早近千年,我认为也不能就说骨刻文是最早的文字,如果再通过考古发掘,还能发现大量的骨刻文,并且能证明骨刻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说明我国的文字起源比此还要早。三是在陕西宝鸡一带的仰韶文化类型的彩陶片中就发现有阴刻的文字,但数量有限,无法形成“气候”,从而改写中国文字产生的历史。但也能依此说明一些问题。四是有些早期彩陶中的彩绘符号已具备文字的雏形。总之,我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此话题,能提供方方面面的资料及至信息也好。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4-10 20:39 编辑 ]

TOP

请问《昌乐骨刻文》和《寿光骨刻文》分别共收集多少个文字?恳请哪位老师能否帮助我找到这两本书?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4-10 20:41 编辑 ]

TOP

甲骨文的成熟程度就如人到中年,六书中的最关键的四书全部具备。我想它与人的成长是同理的,人的成长有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那么中国文字的成长也应该有它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疑似龙山文化的“骨刻文”是怎么样的情况我没有见过,应属于哪个时期的文字不好随便说,把我的看法摆在这儿,供大家讨论。

TOP

谢谢这两份“另类报道”!不过说是“甲骨文源头”未免过早,似有新闻炒作之嫌。说不定还有比昌乐骨刻文更早的文字,只是我们暂时没有发现而已。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骨刻文的照片!

TOP

回复 7# 的帖子

谢谢小代的体贴!可惜我没有你的胃口好,吃不了那么多。

TOP

回复 9# 的帖子

谢谢东胡老师!

TOP

回复 14# 的帖子

我们是同行。我也曾在中学长期任教。

TOP

我见过众多马家窑彩陶,却没有看到过上有刻写符号。在残片上偶然见到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多 于 2011-10-9 11:31 发表

甘肃省博物馆,彩陶厅,有两只碗上有
呵呵,你真细心!过几日要到西北民大参加洮河文化研究中心启动会议,一定去认真看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