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应该讨论什么话题?

强烈建议今后限制巴莫上网时间,早上六点之后必须无条件落架关机,上床睡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巴莫是中国民俗学网站的本钱!
大家一起监督,让咱们的钱细水长流!!!

TOP

首先要感谢燕赵先生对网站的关心,讨论什么话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当然,网络不同于实体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如果都是扳着面孔的说教,会索然无味的。
以我自己的情况为例,我上来之后首先会看看博客里发了什么好文章,再就是看看论坛有什么新话题,再次才是去看其他资源类的版块。话题栏目是大家喜欢的栏目,两位主持人、尤其是马知遥功不可没。
完全赞同爱东的建议,将《批评与方法》栏目前置,把话题之外的一些栏目盘活,增加学术讨论的空间,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享受到学术的乐趣。
请任双霞好好跟着施老师做好版块。

TOP

巴莫自己保重!
王京是不是认领“他山之石”?就先从日本民俗学的经验讨论开来,这是你拿手的。
或者,就先介绍你的导师福田先生的学问与为人吧。
我1996年秋天和福田亚细男先生相识,那次是钟老请他来北师大开设为期十讲的系列讲座,介绍日本民俗学,我很荣幸得到钟老恩准,自济南到京听课。讲课中间,当时担任翻译之一的白庚胜的夫人是北京戏校的武旦教师,白庚胜夫妇请福田夫妇去长安大戏院看京剧,我也被邀请看戏。讲课间隙,钟老还特意安排福田做一次田野,去的是张家口的宣化市,铁梁老师、白庚胜和我也一同前往。福田先生讲演,后来出版为《日本民俗学讲演录》。那次做翻译的,除白庚胜以外,还有陈岗龙和高木。
后来,钟老去世,福田先生等专程来北京参加吊唁活动,我还参加了中国民俗学会对日本朋友的答谢宴会。2003年去山口参加日本民俗学的年会,2005年去神奈川演讲,又和福田先生多次见面。
福田先生温文尔雅,对待中国民俗学者十分热情,他来北师大演讲属于友情出演,记得演讲结束送行宴会上,钟老曾安排给他讲课费,他当时就转送给中国民俗学会,说是作为学会的活动费用。
福田先生学问属于日本承前启后的一代,他对柳田国男的批评与继承,他对日本民俗学史的梳理,他个人的学术研究,以及他的个人为人,等等,都可以作为介绍日本民俗学的突破口。

TOP

让霄冰和王京共同主持他山之石,一个东洋,一个西洋,这就全了。

TOP

福田来北师大讲座的时间是1998年秋天,不是1996年。1996年秋天,钟老仿照费老的做法,在北师大开办了一期民俗学高级研讨班,我也参加了,但半途而废,回济南公干去了。

TOP

凌晨和巴莫的讨论,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见效,非常感谢诸位的支持!
更要感谢巴莫的又一个彻夜不眠,把论坛及时做了调整。
新房新床已经铺好了,迎亲的锣鼓也已经吹打起来,王京、王霄冰、刘宗迪三位该梳洗打扮上轿出门子了!

TOP

知遥这就不懂民俗了,大老爷们儿才不会去干那事儿呢,铺床的事儿自然是全活人巴莫连夜去做的,可惜还缺少童子的一泡尿。

TOP

霄冰赶快去自己的版块报到吧!
二位版主得来点干货,让大家甜甜嘴。
记得科隆大教堂对面的小甜点很好吃,就来几块甜点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1-17 17:40 发表
哈哈,反串一下也好啊。巴JJ更像媒婆的角色啊
我的本工是老生,偶尔反串铜锤和架子花还可以,老旦和花旦的角色咱来不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