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取消高亮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继续支持俺家习习:

论集体记忆
作者:莫里斯·哈布瓦赫  
译者:毕然 郭金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435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ISBN:7208042802
·条形码:9787208042803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论集体记忆》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是历史记忆和文化批评者如何对待历史记忆的问题。哈布瓦奇的集体记忆理论对我们理解文化理论特别具有意义,因为它强调记忆的公众性。无论是历史记忆还是自传记忆,记忆都必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才能得以保存。


--------------------------------------------------------------------------------

作者简介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法国历史学家,涂尔干的弟子和年轻同事。1925年,哈布瓦赫提出了"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 )的概念,用于研究在家庭、宗教群体和社会阶级的环境中,过去是如何被记住的。在摒弃了当时在欧洲流行的对记忆的几种心理学解释之后,他指出所有对个人回忆的讨论必须考虑到亲属、社区、宗教、政治组织、社会阶级和民族等社会制度的影响。为了证明自己的核心论点,他指出,在稳定的社区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其私下的记忆与秘密,只向自己的成员揭示。这种"家庭记忆"并不只是个人记忆的组合。

--------------------------------------------------------------------------------

媒体推荐
译后记
本书译事得以告竣,首先要感谢李猛、李康两位老师,是他们对我们的殷切鼓励和自始至终的关怀,才使我们有信心坚持将这本书翻译完成。在本书翻译工作正式展开前,李猛老师校阅了序言和第一章的初步译稿,为我们纠正了“系统偏差”。翻译基本完成后,他作为本书的校对者,又逐句逐段地校阅本书的全部译稿,纠正了许多错误与不当之处,改进了很多句子的译法,使译稿不断完善。在翻译过程中,李康老师于百忙中抽出大量宝贵的时间,耐心地为我们答疑解惑,传授翻译经验,指导我们攻克了许多疑难句子,并对许多地方进行了调整,使译文更为流畅。本书的翻译,凝结着他们两人的心血。在此我们谨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我们要特别憾谢我们的导师孙立平教授,孙老师将我们带进这个“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史”这个课题之中,正是在由孙老师主持的口述史课题里,我们开始对社会记忆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要感谢孙老师这些年来对我们学业的悉心指导,感谢他对我们生活上多方面的关怀和爱护。我们也要感谢杨善华、杨念群、景军等几位关注本书翻译的老师。
1998年的时候,在北大口述史研究中心的一次读书会上,曾就本书英译本进行过讨论。这次讨论加深了我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认识。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美好的夜晚,至今回忆起来历历在目。我们要感谢参与讨论并始终关心着本书翻译,给予我们大量帮助的应星、方慧容、晋军、程秀英、李放春、白春燕、何江穗、刘建华、任道远、姚映然等诸位师兄师弟、师姐师妹,还有参与讨论的顾杭(顾杭先生还解答了本书中一些有关法国史的问题)、郁宁远两位先生。我们要感谢渠敬东先生,他为我们解答了有关涂尔干的问题。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学长吴飞,他—直关心着本书的翻译,并欣然应允校阅本书的第二编,虽然十分遗憾,在他赴美之前,我们还没有最后完成本书第二编的翻译。本书中译本得以问世,应归功于这个学术共同体。请允许我们将这个译本献给他(她)们,以及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我们以帮助的各位同学。
本书的许多章节,尤其是第六章和第二编,涉及许多我们专业以外的知识。对于书中出现的大量专用术语、地名、人名、《圣经》典故的翻译,我们尽量查阅有关文献,力求做到有根有据,但还是遗留下来诸多疑难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承蒙张旭、周伟弛、瞿旭彤、王献华等几位专业人士,以及互联网上一些不知名的热心网友的指点,使我们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线索,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要衷心感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施宏俊先生,感谢他对我们的信任和理解,使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来从容地完成这项翻译工作。

--------------------------------------------------------------------------------

编辑推荐
“世纪文库”定位于出版高质量的优秀学术图书,特别是已获定评的中外学术经典。”文库“分为两大类,即著作类与译作类。”文库“将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等,《论集体记忆》是其中一本!

--------------------------------------------------------------------------------

目录

鸣谢
导论 莫里斯·哈布瓦赫 刘易斯·科瑟
第一篇 记忆的社会框架
序言
一、梦与记忆意象
二、语言与记忆
三、过去的重建
四、记忆的定位
五、家庭的集体记忆
六、宗教的集体记忆
七、社会阶级及其传统
结论
第二篇 福音书中圣地的传奇地形学
结论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看更多目录]

--------------------------------------------------------------------------------

文摘
书摘
在犹太以色列的意识中,为什么梅察达占据着一个光荣的位置,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理由。许多民族的纪念活动纪念的都是这个民族的起源和兴衰,因为这些过程被队为对这个民族随后的历史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是梅察达之役并没有显示出这样的特征。在犹太历史上,它只是一个扫尾工作,对后来的事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在哈布瓦赫的眼中,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记忆是对过去的重构。正如施瓦茨等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那样,哈布瓦赫试图揭示现在的情势是如何影响了人们对过去的历史具有选择性的感知的。
虽然在犹太复活主义出现之前,梅察达保卫战在犹太人的共同意识中并没有被特别地提起,但是,对近几代的以色列犹太人来说,却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它象征着英勇无惧的抗争精神,象征着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象征着不畏强暴的民族尊严。一旦犹太民族共同体中大部分的人们都决定要采取坚定不移的立场,走奋起抵抗之路,梅察达也就变成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民族象征了。以色列人长期生活在四面包围中,这样一种环境造就出了一种始终处于动员状态的感受,因此,在这种形势与一个在犹太历史中长期遭到忽视的事件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和力,正是这种亲和力导致了对拉姆丹的史诗《梅察达》的接受和广泛传播。他充满激情的感受,反过来又把这些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事件移入了以色列犹太人的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最核心部位。
三位研究者敏锐地评论说,这首诗在两种对立的情感——目空一切的乐观主义和绝望无助的悲观主义——之间游移不定,并且在这两种从来就没有缓释的情绪之间又制造出了一种张力。这首诗的许多热心读者都明显觉出这首诗反映了他们自身陷于困境的心态,反映了他们不只面对现在而且还有未来的一种矛盾心情。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首诗在那些出生在以色列本土、充满自信与乐观的一代人中间已经失去了影响力这样一个事实。
三位研究者论证说,为生存而奋斗的社会可以在英雄的过去中寻找榜样,投合现在的情势,这也是作者的结论。如果一个社会对基本的生存安全已经树立起了牢固的信念,那么到了这种时候,它也就不再需要梅察达来提供支持了。人们只能这样期盼,在将来,以色列将长期不再需要梅察达的形象了。

但是,情形往往是这样的:我们表面上好像是在重读以前读过的书,而实际上却似乎是在读一本新书,或者至少是一个经过修订的版本。我们会觉得这本书似乎少了几页、缺了一些情节发展或者细节
……

莫里斯·哈布瓦赫

[ 本帖最后由 玉壶冰 于 2015-6-12 10:5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10-1-8 22:43
  • 耿羽 +9 2010-1-8 22:43

TOP

大师的作品,多多学习

TOP

正是自己需要的,谢谢楼主!

TOP

不让下啊,再发一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