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长江大学非遗社团2009年会直播平台~~

马山民歌调查发言稿

歌声如梦
——马山民歌调查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站在这里进行马山民歌调查汇报,我感到很荣幸,但更多的是惶恐。虽然我和我的伙伴们在马山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调查,虽也有所感悟,但也实在是微不足道。若讲得不好或不正确,请各位老师、专家、同学批评指正。
我想先来解释下我为什么把我的汇报题目叫做歌声如梦。
马山的日子简直如梦一般,现在回想起来还有很多的感触。就如同做了一场梦,自己都无法想象那一切都是真实的。正是夏日,里面晚上就像个蒸笼,把我们裹得严严实实,让我们几乎无法透气,不仅如此,那还是向阳的地方,太阳直射,晚上七点之前,你几乎无法包托阳光的骚扰。白天我们就得去调查,开始时乱闯乱撞,人生地不熟,一切都似乎很困难。
如果是到远处去,我们更是称之为进行长征了。清楚记得有一次去蔡桥采访的时候,偶遇一位老人家,跟他聊起了民歌,他突然提到了他嫁到菱湖的嫂子,说他是民歌高手。这是我们最为兴奋地事了,于是我们马不停蹄,一路询问赶至菱湖。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虽然年纪已大 82岁,也是我们采访中最为年长者,但她唱起了民歌来,却仿佛充满了精神,非常悦耳,简直不能想象如此天籁之音出自八旬老人之口。我们从菱湖返回时,已经下午三点了,太阳炙热,我们都是步行,来回估计五十里是有的,中午我们在菱湖一人吃了一包方便面,喝了一瓶矿泉水。几乎要中暑了,但是我们丝毫没有懈怠,连忙赶做笔记整理、调查报告。记得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还很高兴地唱着歌。是呀,那的确是件让人高兴地事。
是的,马山的歌声就是一场梦。梦痕辛酸,但也甜美,我拥有了一支很团结的队伍。虽然也有些纠纷,但一切都不是针对个人,而是对我们的采访,我们的记录。我们一直在坚持,我想用坚持两个字,绝对不是做作,而是一种真诚,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悟。一路调查,一直采访,我们之所以能坚持,还是因为马山人民对民歌的热情,马山人民对我们的支持,也是因为孙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和帮助。说句心里话,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不是在马山,我们的调查能继续下去么?走家串户,走到哪里,他们都是那么真诚和热情,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任何好处,我们请他们给我们唱几段时,他们在客套的推辞后都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更让我感动的是,在采访过程中,由于语言交流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有时对同一个问题问了好几遍,可他们不厌其烦,我真的很感动。还记得在晚上,我们那件小屋简直被蚊子咬得叮当响,而洪师父却经常串我们的小屋,一次次给我们以热情的指导。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之所以关注我们,就是因为他热爱着马山民歌,热爱着他的家乡。
这是一场梦,一场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锻炼、历练的梦,但同时也是一个梦,一个怀着传承民间文化、保护和发扬民歌的梦。我想,只要我们人人都带着一个真诚的梦,去奋斗,在非遗的道路上坚持,我们的民间文化将一定会发扬广大。
说它是一个梦,也是因为这是一个很真诚的梦想,我们都想把它做好,都想把他传承下去。我们再调查的过程中,经过多方位的采访,我们采访的范围包括民间艺人、当地学校老师、当地政府、文化馆、学生、普通农民、马山腰鼓队的成员。学生等等,年纪最大者是刚才提过的老人付传凤,82岁,年纪最小者是黄清芳老人的外孙女,今年才四岁,我们把她归纳为家族传承,那个小女孩的声音悦耳动听,马山民歌也唱得很好。采访的人数都数不清了,有名有姓的近百人,马山各地,我们两个小组以分组采访的形式基本都去过。我们再采访时,也发现马山民歌的传承存在一些问题。
一 分布集中,普及不广。从马山本镇看来,主要聚居地为马山各街道以及附近的马南村,当地教育部门近年来虽然在学校普及民歌,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既没有专业教材,也无马山民歌的专职教师,致使现状并无明显改善趋势。而部分离镇中心偏远村落的群众对马山民歌闻所未闻。从调查看来,大部分群众对马山民歌的认识程度为只听说,比较好听,不太关注,不会唱。
二 种类单一,歌词陈旧。马山民歌涵盖内容广泛,除了五大调外还有赶五句,喊五句,五句子歌等,而调查中发现,只有极少数艺人能哼出赶五句,喊五句的韵调,普通民众听说过的能唱两句的主要是五大调中的喇叭调,在歌词上只有喇叭调中的《翻个荷花对牡丹》较为群众熟知。
三 没有规范民歌组织。马山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马山却没有规范的由官方出面组建的民歌组织。排练和演出都没有固定场所,服装,乐器等都需自备,而且无任何资金投入,这些都极大削弱了艺人演出的积极性,阻碍着马山民歌的长远发展。
四 民歌的娱乐用途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不相吻合。民歌在今天的用途逐渐成为了娱乐,而当地以农为本,聚居分散,经济欠发达,娱乐业相当落后。这两种现象的客观存在,使马山民歌的发展陷入了尴尬局面。当地政府对马山民歌没有直接参与管理,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摆设,需要的时候就照一般人出来派下用场,不需要的时候,就不闻不问。当地群众和艺人普遍对文化站、政府表示不满,削弱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五 老艺人逐渐离逝,民歌挽救措施缺乏力度。马山民歌代代相传,现在马山被认为颇有影响力的民歌艺人已经少之有少,而他们的年龄都在六旬以上。面对随时有可能辞世老艺人,文化部门本应尽可能挖掘珍贵资料,以免失传。而事实上,在当地,并没有相关部门重视这些老艺人,任他们带着珍贵的文化和优美动听的音乐离开世界。
针对这些问题,马山艺人、群众也提出了一些积极地意见。
一、发展本地特色,建设形式多样的民歌艺术节。在80年代初,马山镇曾经掀起一股民间艺术的热潮,许多中老年人始终难忘当年那宏大规模,期望再逢当年的场面。马山作为艺术之乡,其表演形式多样,民歌作为其中之翘楚,当应扮演主要角色,与其他艺术表演形式,诸如高跷、采莲船、舞狮等相融合,发挥本地特色,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歌艺术节,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传承民间文艺的队伍中来。有了传统和传承,马山民歌也就具备了发展的良好基础。
二、规范文化产业,真正的把马山民歌的发展纳入政府日程。政府管理本地文化产业,情理当然。当地政府将文化站|“打包”给私人后,对之不理不问。文化站承包者虽然不了解马山民歌,但因为有足够的资金和硬件设施而承包,这不仅使群众参与民歌演出积极性受挫,也因为“外行管内行”指挥无方,艺人不服,阻碍马山民歌发展。要想促进马山民歌久远的发展就应将马山民歌规范化,设立专门机构狠抓,礼聘重要艺人出山。
三、加大资金投入,使“工有酬,民有食”。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时代,其实很难想像工无酬的现象。但在马山,民歌演出就使正是这样。当上面需要演出的时候,不管是在千里之外打工的,还是在家中农忙的艺人们纷纷奔至马山镇中心幼儿园------马山民歌演出的阵地。面对这样的激情和热烈的态度,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文化站都没有丝毫表示,艺人们不仅是无酬排练、演出,连车费、餐费和喝一杯水的钱都要自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艺人们的积极性,影响马山民歌的长久发展。加大资金投入,让艺人觉“艺有所值”方能让民歌长久的传承下去。
四 推陈出新,普及乡村。马山民歌在偏远地区的宣传是民歌普及的难点,只有组建良好的民歌宣传队并以此为主导,在农闲时节奔赴乡村进行宣传才能带动更多的群众加入马山民歌传承队伍中来。另外,可利用媒体宣传,如收视率很高的“垄上行”电视台和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开辟每周一歌等形式将马山民歌宣传出去。在填词队伍上可与荆州高校、当地中学等合作,不仅能培养优质的填词队伍,创作优美的歌词,也能借此机会做大做好宣传工作。
五 普及民歌从娃娃做起,建设立体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当地学校对马山民歌的宣传并不正规,错过了对最容易接受和传承民歌对象的培养,是教育部门有待完善之处。在硬软设施上加大对中小学教学马山民歌的投入,在恰当时候可以组建学校民歌团,以学生和年轻人为主导的马山民歌教育和宣传模式才是马山民歌未来的发展之路。
目前上面列举的一些措施,已经正在实施,马山民歌的发展已经慢慢走向了规范化。我们都很欣慰。但今年原计划的马山艺术节却没有如期举行,这多少给我们一些遗憾。前不久,我给马山的民间你艺人打过电话,聊了此事,他们在觉得很伤感。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存在就是一个好现象,正是因为关注、关心,所以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事实上,我觉得自己做的实在是很渺小的,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但我还是说了这么多。所以很惭愧。但是,我还是要说两句,马山民歌这条路,我相信一定会延续下去,因为有我们的关注,有大家的努力。如有需要我的地方,定当义不容辞。
传承荆州民歌,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家园,这是我给马山民歌调查确定的宗旨。这是我的梦,我想也一定是大家的梦!
谢谢大家!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ingling 于 2009-12-26 21:15 发表
溜溜明天买完东西找我哈,给你报账的,呵呵!
额。。。。。我是溜溜?! 我咋不晓得呢。。。 我都是当学姐的银了啊~~~~

TOP

回复 385# 的帖子

PPT可以上传啊  我都上传了啊

TOP

回复 392# 的帖子

溜溜的姑娘啊  难道你不是?嘿嘿

TOP

盛况啊盛况,帖子很多,浏览一下都花了半个小时,前面几天4个话题都有涉及,但重点涉及到的是
话题一:非遗社团如何建设好家园部
话题三:非遗社团的外联工作如何取得合作性的突破?
话题四:非遗社团如何开展非遗进高校活动?
所以明天的讨论的重点话题二:非遗社团如何深入开展课题式的传承人调查?

TOP

回复 377# 的帖子

今个儿忙着给公主搬家去啦 俺俩来回几趟 不及来论坛 嘿嘿 此倩没来及接球 彼倩依然贴心上茶啦  呵呵 看看咱们可都是热心人儿哦  这场面能不喧闹么 毕竟是我们倩儿队伍里的人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指尖冰凉 于 2009-12-27 21:41 发表
溜溜的姑娘啊  难道你不是?嘿嘿
(*^__^*) 嘻嘻……我也想啊~~~可惜我没那么经典~~~不过额是提前从自习室溜到网吧上论坛来喵喵~~~

TOP

非遗社团如何深入开展课题式的传承人调查?的小问题
1.课题式的传承人调查的调查小组如何组成,人员如何构成?新老会员的比例?
2.调查组的调查成果如何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展示?
3.如何有效的利用媒体对调查活动进行宣传,让大众关注?
4.是否有必要在调查前对调查组成员进行培训,如何培训?


提前发了,希望今日的坛主不要介意,呵呵

TOP

回复 334# 的帖子

关于外联,校企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新,可以为协会发展提供经费支柱。
首先还是要在校内发展,从大学生做起,让大学生了解和加入非遗,加强和兄弟社团的合作:之后在发展到校外,深入民间调查研究。

TOP

唉!伤感~~~网卡被我用爆了 。。。自己电脑用习惯了,在网吧可真是不方便,字都不会打了 。。。嗯嗯,废话少说, 我本来是吩咐刘宋文小盆友把我们那漂漂的美美的板报拍了照片发上来以飨大家的 ,结果这健忘的小子把洗具变杯具了 。。。亲们!扔砖块!!帮我拍死它!!!

[ 本帖最后由 谭柳王魁 于 2009-12-27 22:04 编辑 ]

TOP

回复 304# 的帖子

上午采购年会所需用品完毕,刘会长放心吧!呵呵........
感谢:王一然,谢帅,杨先聪...........辛苦了。
呵呵........相信明天的“美学”会考出好成绩的

TOP

呵呵......溜溜呀,要多多鼓励学弟呀

TOP

由于现在时间比较紧,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在学校机房上网, 那网速实在慢的吓人,晚上在机房登了一个小时都没有登上,呵呵小小的建议哟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ingling 于 2009-12-27 22:07 发表
呵呵......溜溜呀,要多多鼓励学弟呀
额~~~~不听话要挨揍滴~~~咱都是乖孩儿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ingling 于 2009-12-27 22:10 发表
由于现在时间比较紧,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在学校机房上网, 那网速实在慢的吓人,晚上在机房登了一个小时都没有登上,呵呵小小的建议哟!
我比较有先见之明,直接到网吧了。嗯嗯,很支持孙老师给我们包网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