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讲座: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讲座: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主讲人:冯彤博士
主持人:杨利慧教授
时间:2009年12月10日(周四)下午2:00——5:00
地点:文学院励耘学术报告厅
前言:(中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都做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对我们今后的讨论非常重要,为什会引发这样一场运动,在这场运动当中人们都做了什么?怎么样做是更合理的?怎样去避免给民间文化造成一些比如说人为干预过多的话是不是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总之,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今天冯彤将站在她自己多年的这种研究的体验和她的这种经验基础之上来谈论她对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冯彤博士的博士论文写的是日本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纸艺术。现在研究的是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也就是民俗方面的一些情况,今天讲的主要是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情况以及日本对民俗方面保护的情况,主要是利用案例分析。利用今年八月份在日本的一个调查进行分析。
2009年12月10日下午,冯彤博士关于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问题的报告在文学院励耘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报告由杨利慧教授主持。冯彤博士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明治元年废佛毁释运动引发的《古器旧物保存方》到战后出现建筑物的不法侵占、文化财的海外流失、法隆寺大火等事件引起的《文化财保护法》。冯彤博士按时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日本在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及它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完善的。之后,冯彤博士向我们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评定标准,他们把“文化遗产”称之为“文化财”,日本的文化财主要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文化景观、传统建筑群、选定保存技术等。其中,冯彤博士认为日本的“无形的文化财”一词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相对应,它包括:无形文化财、无形民俗文化财、选定的保存技术等三项。她解释了“无形文化财”、“无形民俗文化财”“无形的文化财”等几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使我们了解到日本关于非遗保护方面采取的一些方法。她认为,日本的无形文化财只包含艺能(雅乐、能乐、文乐、歌舞伎、组舞、音乐、舞蹈、演艺、人形净琉璃)和手工艺(陶艺、染织、漆器、金器、竹木、玩偶、象牙雕刻、手工造纸、截金)两项,无形民俗文化财包括:风俗习惯、 民俗音乐舞蹈(神乐、田乐、风流、民间故事祝福节目、延年、农业祈福仪式、外来戏剧)、民俗技术等。这些分类跟我们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界定有很大不同,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思考和积极热烈的讨论。
之后,冯彤博士又向我们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文化)的认定制度,日本的文化传承人不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在“无形文化财”领域,对“高度体现舞台艺术、高度习得工艺技术”的个人或群体进行认定,认定措施有三种:“个别认定”(个人认定,对体现高超的表演艺术或拥有高超工艺技艺的个人给予认定)、“综合认定”及“团体认定”,在表演艺术领域实行“个人认定”和“综合认定”,在工艺技术领域实行“个人认定”和“团体认定”。而在“无形民俗文化财” 领域,实行“团体认定”。此外,日本对无形的文化财的保护重要靠的是民间力量,是一种文化自觉,这一点跟我们国家有很大不同。并且以日本的青森灯会为个案向我们介绍了日本的民俗保护。
最后,就国际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日本做了一个对比,思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引起全体同学和老师的激烈讨论,报告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整理人:郭娟娟)

TOP

这是个极有趣的话题,可惜听不到

TOP

留个qq,有空给你传录音~

TOP

您好,版主,在外地听不到,可否传我一份录音,不胜感激,我的邮箱:zhoujia0820@163.com
qq:59790778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