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姆斯基来了!这位被称为继上世纪初罗素和杜威后来华访问的最重要的西方哲人的到来,在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热潮。而组委会把乔姆斯基先生首次访华行程中的最后一站放在了北京大学,更是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的惊喜和期待。
8月13日晚,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院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诺姆·乔姆斯基教授来到北京大学,接受北大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题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演讲。当晚,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2000多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语言学、哲学、数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学生以及各界人士聆听了演讲。
乔姆斯基教授北京大学演讲会暨北京大学授予乔姆斯基教授名誉博士学位仪式
乔姆斯基建立的理论学说不但在语言学具有里程碑地位,而且推动了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领域的发展。乔姆斯基对大学的功能、知识分子的责任、西方主流传媒的片面倾向、美国的霸权主义、民间运动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论述,先后撰写了40多本有关著作,他的《911》和《帝国主义野心》等著作探讨了“9•11”后世界的变化,为此他也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人评论乔姆斯基是五十年来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文社会学者,也有人称他为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当代传人。乔姆斯基教授在美国“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公共知识分子评选中排名第一,也是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0世纪全世界前10位最伟大科学家中目前唯一在世者。
仪式上,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将荣誉博士的学位证书颁发给乔姆斯基教授,并为其博士帽拨穗。周其凤校长指出,今晚是一个特别的时刻,这是这位伟大的学者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领取中国的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这也是他第一次站在中国大陆的讲台上发表公开演讲,相信乔姆斯基教授一定会对此刻留下深刻印象。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授予乔姆斯基教授名誉博士学位
乔姆斯基教授致答谢辞
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乔姆斯基教授登台发表演讲。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乔姆斯基演讲的话题集中在了“世界秩序勾勒”上。
乔姆斯基分析了二次大战以来国际关系的变化,尤其探讨了伊朗、伊拉克等目前全球热点地区的形势,阐述了自己对欧洲、美洲、亚洲等主要地区发展趋势的判断。如同其多年观点,他再次对美国在世界日新月异时依然维持冷战后控制世界的全球思维进行批评。他指出,美国所谓的“稳定”就是指“按照大国意愿去做事”,挑战强权就被认为是“不稳定”且对世界有害。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护,美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就是民主发展一定是要在他们的掌控之内才算数。
乔姆斯基教授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演讲
尽管首次来到中国,乔姆斯基还是凭借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刻的洞察思考,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崛起给予分析。他认为,世界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一些国家逐渐脱离原来的权力格局,回到自身的利益与发展,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生产系统”,在国际贸易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国内依然面临着诸如环境、生态、公平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乔姆斯基北大演讲会开始前就已一票难求,现场观众把握难得的机会与大师互动。早在几个月前,组委会就开通了活动网页,接受全球范围内的入场申请。近一个小时的演讲结束后,乔姆斯基把提问时间留给了现场听众。据现场工作人员统计,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提问中,听众共递交了150张提问字条,大部分字条上的提问不止一个。而乔姆斯基对于选中的问题,也毫分缕析、详尽解答,对每个问题的回答不亚于一个小型报告。
有观众请他在勾勒世界秩序之余,用一个词来勾勒自己。乔姆斯基耸肩一笑:“我的一生很复杂,似乎很难概括,我一直致力于政治和科学研究。”他回忆起自己撰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1939年,也就是他10岁时在校报发表的关于西班牙内战中巴塞罗那失陷的评论。最后他选择了“不变”来勾勒自己的人生:“尽管情况在变,但我的承诺一直没变,我一直致力于为全人类解除苦难,我希望把余生用于科学研究。”真挚的话语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一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毕业生请他谈谈对学生时代的印象,乔姆斯基直言不讳地表示“讨厌高中”、“基本上把所学的都还给老师了”。他回忆起1945年-1949年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觉得课程无趣,曾想过要换专业,后来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师海里斯(Zellig Harris)影响,选读语言学课程,但大学教育基本上没怎么接受,上的都是研究生课程。“我基本上没获得什么证书,所以让我去找工作还不一定能找到。后来去麻省理工学院,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证书,他们只关注你的工作。”乔姆斯基从1955年开始就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1961年创办语言学研究生课程,1976年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及哲学系成立,直到退休前他一直在该系任教。
乔姆斯基教授的学生、哈佛大学教授黄正德先生在谈到老师时,由于乔姆斯基教授对政治毫不留情地批评,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一定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事实上老先生非常和蔼友善,尤其是对待学生。由于工作繁忙,媒体约乔姆斯基教授通常要安排在数月之后,然而学生约他则会安排在一周内并且从不延期或缺席。而在学术上,对乔姆斯基的理论批评和修改的最多的,正是乔姆斯基教授本人。
在提问环节的最后,当被问及是否像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一样有放松身心和解压的方式时,乔姆斯基坦率地答道:“工作去”,令全场忍俊不禁的同时对乔姆斯基教授肃然起敬。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主持学位授予仪式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黄正德主持观众提问环节
此次演讲活动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论坛协办;由北大中文系具体操作,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仪式由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和乔姆斯基的学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黄正德分别主持了学位授予仪式和观众提问环节。
8月14日下午,乔姆斯基在北京大学博雅会议中心举行媒体见面会,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此前,作为乔姆斯基访华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乔姆斯基还应邀访问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清华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并在三地发表公开演讲。
乔姆斯基简介: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院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委员、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在美国“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公共知识分子评选中排名第一,也是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0世纪全世界前10位最伟大科学家中目前唯一在世者。
乔姆斯基建立的理论学说不但在语言学具有里程碑地位,而且推动了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领域的发展。乔姆斯基采用形式主义模型方法建立的“生成语言学”是20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语言科学和认知科学理论,被认为掀起了一场“认知科学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乔姆斯基提倡理性主义,批判经验主义,提倡心理主义,批判行为主义,是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最重要代表人物。乔姆斯基指出,人类先天语言能力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把语言学看作是认知心理学,而且最终是生物学的一个部分,是研究人类这一最高等生物大脑机制的科学,为此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奖”。计算机科学特别是程序语言文法及语言信息处理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也与乔姆斯基的理论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乔姆斯基也被称为“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之父”。乔姆斯基对大学的功能、知识分子的责任、西方主流传媒的片面倾向、美国的霸权主义、民间运动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论述,先后撰写了40多本有关著作,他的《911》和《帝国主义野心》等著作探讨了“9·11”后世界的变化。他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2010乔姆斯基访问北京活动组委会提供)
文字:北大新闻网记者 沈叶
国际合作部记者 陈娜
摄影:商 伟
编辑:文 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