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在线发布,欢迎光临。。。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在线发布,欢迎光临。。。



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创刊,已经上传至中国民俗网,欢迎光临!




浏览页面示意图




发刊词与本期目录


点击看大图


浏览创刊号,欢迎访问《中国民俗网》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

直接进入电子杂志页面: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zazhi/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TOP

俺搶到了傳說中的陶老師家的沙發。

TOP

民俗网推出电子杂志《七夕专刊》
 刊发时间:2010-08-13 17:14:12 光明网
  光明网讯 “七夕”将至,8月13日中国民俗网推出电子杂志《七夕专刊》,释读“七夕”的来历和传说,“七夕”相关习俗,探讨“七夕”与“七夕情人节”到底有多远等命题。

  今年9月份,中国民俗网(www.chinesefolklore.com)将迎来开通11周年纪念。11年来
中国民俗网秉承通过互联网交流中外民俗学研究成果,传播民俗文化信息,博览民俗文化事象,透视民俗文化内涵为宗旨,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服务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术和知识层次需要,成为业界公认的民俗专业品牌网站之一。

  

  为了打开学术藩篱,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并对某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剖析,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应运而生,旨在为大众提供一个新的了解和探讨民俗的平台。《中国民俗文摘》每期将究某一民俗专题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和深入的探讨。创刊号就是8月13日首发的,以即将到来的“七夕”为主题的《七夕专刊》(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zazhi/)。

TOP

粗粗浏览一番,非常好!

TOP

祝贺陶老!

TOP

俺在凉山祝贺师傅,祝贺中国民俗网~~




师傅:将您的《发刊词》电子版也传上来?

TOP

祝贺陶老

TOP

人民网消息

人民网北京8月13日电 由《中国民俗网》主办的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创刊号于今日首发。

  为了打开学术藩篱,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并对某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剖析,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应运而生,旨在为大众提供一个新的了解和探讨民俗的平台。《中国民俗文摘》每期将究某一民俗专题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和深入的探讨。创刊号以即将到来的“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为主题,释读“七夕”的来历和传说,“七夕”相关习俗,探讨“七夕”与“七夕情人节”到底有多远等命题。

  2010年9月,《中国民俗网》(www.chinesefolklore.com)将迎来开通11周年纪念。11年来《中国民俗网》秉承通过互联网交流中外民俗学研究成果,传播民俗文化信息,博览民俗文化事象,透视民俗文化内涵为宗旨,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服务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术和知识层次需要,成为业界公认的民俗专业品牌网站之一。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七夕专刊》

TOP

《中国民俗文摘》发 刊 词

《中国民俗文摘》发 刊 词



《中国民俗网》在新兴的网络世界里走过了平静而愉快的11年。说它平静是因为11年来它像一条小溪,静静的流淌;说它愉快,是因为11年来,它给我们这些主持者、编辑呈现了五彩缤纷的民俗世界,得到网友的热情支持。《中国民俗网》的开通是中国民俗网络的滥觞。当信息社会来临时,它抱定为普及中国民俗,促进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宗旨,坚持学术性和公益性原则,实现了自己办网的初衷。如今随着网络世界的发展,人们了解民俗及民俗学已不是那样困难,随便打开一个网站,民俗之风、高峰论坛都会扑面而来。那里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有详尽细致的专题研究、也有洋洋万言的鸿篇巨著,民俗网络像一朵盛开的鲜花,令人惊喜。

民俗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创造了民俗,民俗又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民俗文化就这样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民俗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与人们的理念相结合,这种理念可能是最早的民俗学,“诗言志、歌咏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饭养人身,歌养人心”、“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谁能说那不是原始的民俗观呢。后来人们探讨民俗的产生、发展、消长规律,才形成了现代的所谓民俗学。民俗从来都遵循播布性、变异性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强调“原生态”,“本真性”,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原生与本真,社会就不会发展,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也可能还停留在原始。民俗文化是流动的艺术,它影响和滋润着人们的生活。民俗文化又是多元的,多元文化给了人们选择生活方式的广阔空间。在网络时代,人们了解各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已经可以摆脱传统媒体,大步跨入数字时代。电子杂志的产生就为我们了解民俗世界增添了新的平台。

电子杂志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目前它的技术已经使它可以独立于网站而存在。和纸质杂志比较,电子杂志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体表现形式,它兼具了平面与互联网两者的特点,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它还有超链接特点、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据说它的延展性,未来可移植到PDA、MOBILE、MP4、PSP及TV(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中国民俗网》10多年来从其栏目设置和内容转载(包括原创)以及静止的平面,都像一个电子杂志,只是少了互动,少了与读者的交流,这是美中不足。同样为了普及民俗及民俗学理论,使其及时交流和传播,在庆祝《中国民俗网》开通十一周年之际,我们希图创办《中国民俗文摘》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将以专题的形式,呈献给读者,感兴趣者也可将其作为数据库保存。在互动感日益增强的网络时代,我们欢迎网民的及时参与与互动。



                      陶立璠  2010年8月

TOP

陶老这一想法很有创意,愿中国民俗学网越办越好,中国民俗学越来越红火!

TOP

祝贺陶老。。。
原来七夕有那么多的故事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引用:
原帖由 陶立璠 于 2010-8-14 11:03 发表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艺术,它影响和滋润着人们的生活。民俗文化又是多元的,多元文化给了人们选择生活方式的广阔空间。
陶老师总是迈步走在思想的前沿、技术的前沿!

TOP

热烈祝贺!

TOP

赶紧下载,仔细瞧瞧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