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文化遗产
(一)瑶族鼓文化
鼓文化是瑶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历史上有“瑶不离鼓”之说,瑶族的鼓文化从大类上可分为长鼓、铜鼓和陶鼓三类,长鼓主要流传在“勉”族系和平地瑶族系中,铜鼓主要流传中“布努”族系中,陶鼓则主要流传在“拉珈”族系中。
1.长鼓和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是一种膜鸣乐器,其基本形状皆为两端呈喇叭状、中间细小、鼓腹镂空,两端鼓面以羚羊皮或牛皮蒙面,鼓身通常绘有彩色图饰。长鼓是瑶族民间常见的一种古老乐器,具有久远的历史,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有“瑶之乐,有芦笙、铳鼓、葫芦笙和竹笛”的记载,在瑶族民间保存的《盘王劵牒》等文献中,也多有“摇动长鼓”、“吹笙鼓乐”的记载,瑶族民间绘制的《盘王图》、《梅山图》中,还有历史上打长鼓的舞蹈场面。长鼓的起源,与瑶族传统的盘瓠崇拜有着密切关系,瑶族民间传说瑶族的祖先“盘瓠”喜欢游猎,一天不幸被羚羊撞下悬崖,死在那一棵梓桐树上。“盘瓠”子孙为了纪念祖先,便把棵梓桐树砍来做鼓身,抓住那只羚羊剥下羊皮蒙鼓面,做成长鼓留给子孙后代来敲打,平时长鼓放在神台上,打鼓前要先请神。这个古老的传说还形象地表现在瑶族民间传唱的《长鼓出世歌》以及流传在广西东部瑶族中的《七十二套赶羊做鼓长鼓舞》中。
不同地区的瑶族长鼓,形式上依长短大小的区别可分大、中、小三种。大长鼓主要流传在广西富川的平地瑶民间和金秀大瑶山的坳瑶民间。富川平地瑶的大长鼓长达七尺五寸,鼓面口径一尺,堪称瑶族长鼓之最。而金秀坳瑶民间的大长鼓有公鼓和母鼓之分,二者形制、音响及演奏法有所区别,演奏时鼓手通常使用黄泥浆涂于鼓皮,音响极佳,所以又有“黄泥鼓”之称。中长鼓流行于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八排瑶民间,此种长鼓长短在100-120厘米,鼓的两端口径略有差异,蒙羊皮或牛皮,两端鼓皮以绳索或牛筋相连,每两根相邻的绳索用可活动的细竹管扣套,用以调节鼓面的张弛,从而调节长鼓鼓音。小长鼓主要流行于在湘南、桂东北、桂中和粤北等地的盘瑶和平地瑶民间,鼓长、鼓面口径均略短于中长鼓,由于这种类型的长鼓的口径较小,鼓音相对没有大长鼓和中长鼓响亮。
瑶族的长鼓既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也是一种舞蹈的道具,瑶族民间的长鼓舞表演形式、套路繁多。其中富川平地瑶的大长鼓表演时,长鼓悬于盘王庙前,通常由六名男性长鼓艺人用砂包边舞蹈边击打;坳瑶的长鼓舞则多是公鼓、母鼓对打,舞蹈时,公鼓以左手竖立握鼓腰,以右手拍击鼓面,母鼓则挂于舞蹈者腹前,先以右手拍击右端鼓面,发出“嘭”声,再以左手执一竹片作鼓槌,打击鼓的左端,发出“啪”声。表演时,公鼓配合母鼓舞蹈。八排瑶长鼓舞舞蹈时,表演者用彩带将长鼓挂于左肩,横于腰际,右手使掌拍鼓,左手持竹片击鼓,分单人、双人和群舞等形式,有36套传统表演程式。盘瑶和平地瑶民间的长鼓舞传统表演程式套路主要有三十六套和七十二套,形式丰富多彩,并有与芦笙等乐器或道具配合舞蹈的。
2.瑶族铜鼓
主要见于广西的都安、巴马和南丹等地瑶族民间,其中南丹白裤瑶民间铜鼓尤为典型,史籍记载,南丹“地方多古代铜鼓,凡遇年节及有婚丧等事,皆击铜鼓……击鼓者多瑶人,击必舞蹈”,在当地,铜鼓最集中的地方,就是白裤瑶聚居的中心地区。瑶族民间相传铜鼓是创始女神密洛陀传下的,因此被瑶族视为神灵和传家之宝,启用和收藏均有规矩讲究。白裤瑶民间珍藏的铜鼓鼓身为圆桶形,两侧各有双耳,鼓面中心有十二角光芒,鼓面及鼓身布满细晕,内有几何花纹和动物、汉字等图案。民间将铜鼓分为公鼓、母鼓两类,公鼓鼓壁较厚,鼓颈略长,鼓面十二角光芒较平滑,声音清脆高昂,母鼓鼓壁较薄,鼓颈略短,鼓面十二角光芒略凸起,声音低沉浑厚。铜鼓演奏时,有以小木桶配合演奏的习惯,表演时分别在各铜鼓后,随着鼓点来回往铜鼓内扣压,以形成回音混响。
3.瑶族陶鼓
陶鼓主要流行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山瑶(“拉珈”族系)民间。鼓身为以泥土造型,经窑烧制而成,鼓形奇特,既像大花瓶,又似黄蜂,故民间又有“土鼓”、“蜂鼓”之称。陶鼓演奏时,将鼓横置于两腿之上或挂于胸前,多以小锣合奏。
(二)瑶斑布和瑶族服饰
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瑶人若也。”[③]可见早在宋代,瑶民就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有精致花纹图案的“瑶斑布”。瑶族妇女精于蜡染工艺,尤以蓝靛瑶的蜡染久负盛名,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一般是将自织布匹“家织布”铺于桌上,用蜡刀蘸取以溶解的蜡汁,直接在布上绘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泡一小时,提起晒干后再浸泡。染液是用蓝靛、火灰水、酒、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染到布呈现蓝红色就可捞出晒干,再放入清水中煮沸,去掉布上的蜡,洗净晒干后就可以用来缝衣服。
瑶族历史悠久,在文化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服饰文化上更为明显,五彩斑斓,绚丽多彩是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普遍性特征。自远古时代,瑶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瑶族服饰成为瑶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是区别瑶族和其他民族的直观形象依据之一,也是区分内部各族系、支系的重要依据。据统计,瑶族服装的款式多达100余种,头饰也不下100余种。这种多样性首先是由于各支系的不同,其次还因居住分散,又表现为地域性的差别,而在多数支系中,服饰还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年龄特征。
瑶族传统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一裤子,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膝盖,多以蓝、黑为主,束腰带,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头饰主要有如下两种:一是分别包红、黑、白、蓝头巾。比如蓝靛瑶男子度戒后,多数头上改戴马尾编制的园帽或缠圆盘形状的黑布包头,红头瑶成年男子用青黑布包头;二是蓄留长发,在头顶上束发髻,扎红头绳或盘长发。广东连南县八排瑶和广西南丹县白裤瑶男子至今仍盛行这一头饰。
相对而言,瑶族妇女传统服饰更加丰富多彩。各地瑶族妇女上衣多穿无领无扣对襟绣花衫或右衽长衫,下穿褶裙或绣花滚边宽脚长裤,扎有红、黑、白等多种色彩的彩色腰带或织带,围绣花围裙,包绣花绑腿。但在形制风格和彩色花边图案上千差万别,不同族系、支系、地域的区别很大。如广西南丹瑶族的百褶裙,裙面有蜡绘花纹,纹线经靛染分深浅。裙脚饰有红色刺绣花纹,多为几何形花卉,宽约10厘米,着裙时,裙前习惯再围一条比褶裙稍长的面裙,宽约20厘米,黑底镶蓝边。云南、广西等地的蓝靛瑶妇女上衣的前后摆均长于膝下,形成大三角形。前摆的花边镶于背面,穿着时,把前后摆往上翻卷,并将下摆三角状的尖端塞在腰带上,前后摆高于膝,形成双折叠式,镶在前摆背面的花边则露在外面。而在头饰上更是千姿百态。广西贺州瑶族的宝塔式头饰高一尺许,用十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而成,并用丝线和五色珠子加以装饰,色彩鲜艳,造型美观。广西临桂县宛田瑶族的凤头式头饰,则是以木制帽的框架分上下两个部分,下一部分是用圆木挖成瓜皮帽的形状,其上支着一根支杆,支杆上安一像凤头式的平板,平板上覆盖着一绣花帕,在绣花帕的后沿垂着若干股红、黑色的长条棉线垂至后腰,形似凤尾,古色古香。金秀茶山瑶的银钗式头饰也极为复杂,要将三块长约一尺二寸、宽约二寸、重一斤多的弧形银钗以及银梳、银簪、铜板、铜铃等饰物固定在头上,色彩鲜艳华美。已婚和未婚的女子头饰也有区别。如云南金平的红头瑶女子在婚前用青黑布缠头,婚后头顶锥形红头帕,这种包头十分有特点,一般只留下头顶和前额的头发,其余部分剃光,用黄腊将头发塑造成圆锥形,上裹一块红头帕。
瑶族历来把银饰视为高贵、富有和华丽的装饰品。各支系瑶族妇女均以佩戴银饰品为美。制作银器也是他们的传统手工业之一。银饰品的种类大致相同,有的在盛装时才佩带,平时与以收藏,有的则经常佩戴。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有的饰品以铝或锡代银制成。包括妇插银簪、耳戴银环、颈戴银圈、腕戴银镯、手戴银戒指等。在新婚时,佩戴的银饰更多,有的还要戴上凤冠,上系金属挂牌。
在服饰的制作上,瑶族的织绣工艺闻名遐迩。他们多以红、黄、绿、白等颜色绣于深青色布上。刺绣一般不预先描绘图案,而是直接在布底上绣各种图案。图案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花鸟鱼虫等构成,图案生动活泼,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还常在袖口、裤脚、胸襟等的边缘绣上彩纹,这样既使衣物结实耐用,还增加了美感。
挑花工艺精巧而别致,一般是利用布的颜色和经纬线,采用十字挑的针法挑出花纹。也不用事先描绘图案,只凭一双手,就可以挑出各种十字形、万字形、米字形、三角形等不同的花纹,其中间以现实生活的自然景色和动植物形象。(原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