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2岁小伙倾情敦煌木雕 刀尖下舞出“飞天”情

22岁小伙倾情敦煌木雕 刀尖下舞出“飞天”情

2011年12月05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敦煌12月5日电 题:22岁小伙倾情敦煌木雕 刀尖舞出“飞天”情

  中新社记者 丁思 赵昕

  “大雪”节气将至,敦煌气温已降至冰点。因天气寒冷,敦煌商业街大部分店铺上午11时才“慵懒”开门迎客。22岁的王龙一边招呼光顾的游客,一边埋头在木板上雕刻飞天图案。

  黄沙漫天,侠客刀剑出鞘,石头上火光迸出,苍劲的字体便镌刻在石体上。这是武侠小说中高手的惯用招数,而在敦煌街头,王龙和众多工匠只需一块木板,一把10厘米小刀,通过画、雕、刻、点等工夫,一副“敦煌鸣沙山骆驼图”活脱再现。该技艺便是敦煌木雕。

  1989年出生的王龙是商业街中木雕商铺最小的工匠,从小耳濡目染跟随父亲学习,19岁正式接受父亲专业指导并和父亲共同经营。“现在我还会加一些自己的创意在画里,随意添加莲花、花瓣等,让飞天画面更加盈满。”王龙说。

  当地老艺人说,敦煌木雕版画秉承了中国古老的雕刻技艺,并以世界享誉盛名的莫高窟壁画为文化背景,有佛像、菩萨、反弹琵琶等人物;并兼有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点;通过工匠们娴熟的刀法,再现精美的图案。

  王龙说,做敦煌木雕版画的工具就是三把不同棱角的小刀,一把用于雕刻线条,完成造型初期模型;一把称之为镂空刀,掏空人物线条内多余的木板,彰显图案立体感;还有一把叫点刻刀,通过工匠力度来“点”出不同形状和深度的刻痕,多为制造沙漠效果。

  王龙使用的木板材料是从云南丽江订购的杜鹃木,按照顾客大小需求定做;雕刻之前,木板要经过打磨,并反复刷上多层不同的颜料;再用铅笔勾勒出图案,最后才雕刻。

  “木雕讲究胸有成竹,要知道自己在画什么。”王龙说,刻刀是笨拙的,同样也是灵动的,关键看如何把握,而线条的曲线美正是工匠的水平体现。

  神态迥异的人物造型在王龙的刻刀下活灵活现。王龙说,要刻出人物的精气神,点睛之笔在于人的表情和姿态,“相同造型的飞天,仔细看,他们绝对是有差别的”。

  福建游客王健拿着木雕惊叹不已,他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王龙的制作过程。“敦煌木雕版画栩栩如生,并表现了佛教文化艺术,让人睹物如身临其境,仿佛穿梭时空的视觉感知,文化元素丰富而深邃。”王健说。

  谈及未来的木雕生涯,王龙羞涩地说,想等自己技艺成熟后,尝试在不同材质上雕刻敦煌壁画,如砖块、铝片、墙壁等等,让敦煌文化以各种形式走进寻常百姓家。(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