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巡礼】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建设
一、学科发展建设简介:
南师的民俗学是在社会发展学院(简称“社发院”)社会学系下面,属社会学的二级学科,民俗学研究偏向社会学和人类学。民俗学硕士点于2005年获得批准,从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报考民俗学专业的人数在逐年上升,研究生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我校民俗学学科尽管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近年出版的学术专业著作多部,发表论文近两百篇,指导老师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师生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地方文化建设服务方面硕果累累。
二、研究方向:
1.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2.民俗学史: 梳理民俗学史,探讨民俗发展脉络。
3.应用民俗(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和应用民俗研究。
4.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三、研究生导师简介:
1、王建成: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俗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开设了“中国古代史”、“秦汉史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源流”、“中国民俗专题研究”等课程。著有《中国通史•秦汉卷》、《三国时期的战争》、《中国改革史话》,主编了《徐福研究十年》、《中国古代史教程》(常务主编),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了江苏省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一项,江苏省教育厅研究课题二项,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重大项目一项。主编的《徐福研究十年》获江苏省史学会优秀史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常务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程》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0年获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白莉:回族,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美国文学硕士。2012年2月至8月任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涉及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研究方向为信仰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伊斯兰教文化,先后发表论文和文章20余篇,参写著作10部,承担和参加科研项目12项,曾应邀赴美国、德国、土耳其、葡萄牙等国大学做关于中国穆斯林文化的讲座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长期致力于为各级政府和组织的民族宗教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通过学术活动促进跨民族和跨宗教交流,并热心于穆斯林社区组织的培育工作。近几年在关注穆斯林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曾赴美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进行相关田野工作和研究。曾指导研究生参与地方非遗申报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民族宗教事务决策的调研等社会服务项目。
3、韩顺法: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兼任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化产权交易网总编辑,南京市休闲农业项目外聘专家,南京市委宣传部外聘专家等。在《中国工业经济》、《统计研究》、《科学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经济地理》等权威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文化的经济力量》著作1部。2013-2015年作为外聘研究员,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基础领域研究重点课题子课题项目,提交重要研究报告;截止2016年共主持各类纵横向课题10余项。主要从事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在做应用民俗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方面的研究。
4、杨新华(校外导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文博研究馆员,南京社科院特约研究馆员,带领了五届以上的民俗学硕士生,在文物和民族建筑史以及江苏文化研究上获得多项荣誉奖项。
随着民俗学学科在人文学科上的发展和社会上引起的重视,南师民俗学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培养引导下会更加努力在非遗保护传承和民俗学科发展中有所进步,有所创新。
[ 本帖最后由 木头上的马尾 于 2016-11-4 13:5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