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目盲而善吟者近神明

目盲而善吟者近神明

瞎子周云蓬的一把琴,顶你们一国非遗的大嗓门
□ 邱大立

音频链接:
http://www.douban.com/artist/zhouyunpeng/

  周云蓬觉得粤语和吴侬语是在神韵上最贴近古汉语的,所以在《游子吟》中,周云蓬让几个广州青年来主唱,在《竹枝词杨柳青青》中,他又让一位嗓音柔美的江南女子来念口白,他们让人感同身受到地方人文独具的美感。

  谁也没想到这次周云蓬会带来一张唐宋诗歌,专辑名字充满诗意,《牛羊下山》。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位勇猛直言的抗议民谣歌手会朝着上张专辑《中国孩子》的路线继续前行时,周云蓬却突然压低了声调,折回到他久违的诗歌田园,回忆那“明月出天山,胡窥青海湾”的恬静岁月。难道他快要老僧入定了吗?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张让几代乐评人无从下手的专辑。这该怎么写啊?没有片字的现实提示,只有一首首1200多年前的诗作专辑的脚本,配上周云蓬1200年后新谱的曲,而历史与现实就是如此对话的。现在,我们每年可以听到几百张新专辑,它们用各种华丽的辞藻和技术渲染着这个一捅就破的时代。我们只知道我们的身体需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的内心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天天向上”,怎么会想到“牛羊下山”呢。如果真有这样的想象,有贪吃的网友竟然觉得,牛羊下山代表着快要挨宰下锅了。有人说初听《牛羊下山》有点像窦唯,但最后还是老周的东西,但也有人认为这张专辑“很有中国风的感觉!”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分工,如果周杰伦的中国风是防腐剂型的,那么周云蓬的中国风就是原生态型的。

  《牛羊下山》专辑名字的立意源自周云蓬传唱多年的一首名曲《不会说话的爱情》中的一句,“绣花绣得累了吧,牛羊也下山喽。”那是一个多么诗意盎然的年代啊。那个年代的牛羊,估计还没有思想准备做“兰州拉面”和“烤羊肉串”的噩梦。在那个清廉知足的岁月,牛羊是我们共同劳动、生活的战友与挚友,我们怎么可能会为了增加它们的重量而往它们的身体里强行灌水呢?

  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杜甫三章》、孟郊的《游子吟》、李煜、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无门禅师的《颂》、刘禹锡的《乌衣巷》、《竹枝词 杨柳青青》、周云蓬的曲《草木深》、《冤家》、周云蓬的歌《不会说话的爱情》,在《牛羊下山》深情的眷恋中,这些古今名人不再被隔离在遥不可及的每一个朝代,而一个个端庄地穿梭在彼此的梦境里,他们在诗词曲牌里纵横延绵的那个山河不再是断裂的,而是“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三章之赠卫八处士》)。周云蓬原本就是一个诗人,在这趟“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放歌远游中,他以一个后辈的身份去拜访前辈,怀着无限的虔诚,带着极简的行囊,“身向榆关那畔行”,“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复原的一寸寸山河里,我们会看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周云蓬就在这些千年的古诗中咀嚼“人间好时节”的滋味,憧憬“长江滚滚来”的明天。这张专辑的制作与录音依然是周云蓬最铁的哥们小河担纲的,他不再像《中国孩子》那样按着自己的个性口味进行夸张的后现代拼贴施工,而把最简朴的古意都保留在了《牛羊下山》中,再次感谢小河的个人牺牲,成全了一次现实对历史的访问。

  整张专辑基本只有吉他和钢琴伴奏,他们把现代化的器乐都扔在了山上,让牛羊们安安心心地下山觅食。在它们慢吞吞的一路溜达中,你还会觉得它们只是美味佳肴吗?周云蓬觉得粤语和吴侬语是在神韵上最贴近古汉语的,所以在《游子吟》中,周云蓬让几个广州青年来主唱,在《竹枝词杨柳青青》中,他又让一位嗓音柔美的江南女子来念口白,他们让人感同身受到地方人文独具的美感。而作为一位言行一致的歌者,周云蓬在录制完《牛羊下山》后,已经撤离京城,携心爱女友迁往他心仪已久的江南水乡生活。“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神仙般的生活,竟然可以如法炮制。

  思、悟、觉、行,也许《牛羊下山》会给现代化进程中疯癫涌动的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不思,就会私;不悟,就会误;不觉,就会蹶;不行,就会刑。一位民谣歌手是用古诗逃避现实吗?我们的幸福真的需要海量的信息吗?就算是“逃避”,如果可以唱回“熟透的日子”,唱回“往昔的灵魂”,唱回“人生的途中”,唱回“木床的歌儿”,但愿有更海量的人去步周云蓬的后尘,脱离现代化的陷阱,“逃避”回正常的生活。“牛羊从山上下来,我和它们在一起,想你有衣暖身,有食果腹,有水解渴,有我入你异乡人的梦。”

TOP

引用:
原帖由 刘清春 于 2010-10-4 23:45 发表
但恕学生大胆多说一句,这篇评论太文雅太诗情画意了.太知识分子了.
民谣里多是血,民谣歌手流浪哭泣的生活,太多评论人不知道.
将周杰伦和周云蓬并列,实在是对民谣的侮辱.刻意的民族风,早不是当代音乐人所追求的.
他 ...
"如果周杰伦的中国风是防腐剂型的,那么周云蓬的中国风就是原生态型的。"

野孩子看走眼了:)
这话把周董和周云鹏并列,但把周董比作防腐剂,本身就是暗含讥讽吧,试想防腐剂岂是能下咽的。

[ 本帖最后由 刘宗迪 于 2010-10-5 00:14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