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月末汇报] 11年11月:“眼光向下”:新社会文化史与民俗学研究

刚看了两行 看到“王  飞《浮生取义 对华北某农村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实在不应该,学者的名字不该出现这么大谬误。

TOP

长鸿说到的思想“碎片化”的问题,很值得讨论,大家不可过多分心于论坛和讲座上,适当参与较好。

以前我说过,希望大家能够博览群书,各个学科都看,这种看看似“散”,却是以“我”为中心对知识进行组织,但,论坛和讲座,多是别人的问题意识延伸,过于投入,自己思考的主体性就被消解了。

TOP

“眼光向下”是一个视野,不是一个理论。

适当看几本经验类书籍就行,应把精力放在理论突破方面。“普通民众的生活”仅是视野,第一个描写“普通民众的生活”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描写“普通民众的生活”的人是聪明人,再仅仅以这个为噱头就不行了。

解释“普通民众的生活”才是关键和本质。

TOP

先回应11楼:
民俗学的对象是“民众”还是“普通民众”?原帖本来没有讨论这个问题。我的主要意思是有些书仅有视角方面的噱头而无理论贡献,比如一个人先写了铁匠的生活史,突破了帝王将相的历史,不少人就跟上去写和尚的生活史、教师的生活史、妓女的的生活史……

写铁匠的生活史的学者,可能有理论的上的贡献,但更重要的是视野上的贡献,后来的学者多数是邯郸学步,借着“生活史”的新奇做资料创新而不是理论创新。

至于民俗学的对象是“民众”还是“普通民众”?从学理上你可以像高丙中老师那样拓展“民”的意涵。但实际研究中,我觉得都无所谓,划分得太清楚反而阻碍了自己去观察社会。

TOP

再回应12楼:

“一个人学术思想的独立性是从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许不可能有真正的独立性,大师们也是在前人基础上积累并创新的。“独立性”我觉得更多是一种不盲从的态度,不人云亦云,不是西方新出了一个理论我就去搬过来,不是一个知名学者说了一个新词我就马上去使用。

“是不是还得多写论文,通过写作锻炼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思考是一个方面,思考能产生灵感,写作是一个方面,写作有助于将灵感系统化和严谨化。思考和写作是一个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写作不要太早开始,最好有了扎实的阅读基础再开始,思考力度不够会使写作徘徊在低水平。

思考最好是融入学术共同体式的思考,一个人的思考难以突破且常常误入歧途。论坛上的讨论就是学术共同体式的思考的一种呈现。

TOP

“他们的早期研究往往都是坚定一个学说取向,然后运用来分析和研究自己的对象,不断横向收集自己的资料。等到自身的思考成熟并且体系化之后,就可以纵向梳理,开创自己的理论。”

是的,大致都是如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每个学者都是一个学术体系中成长的,对这个学术体系不断完善和积累,许多中国学者缺这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外国有什么理论就去“对话”,这是虚假对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