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一旦讀書“得了趨”

不敢说殊途同归,但我也是从历史学到民俗学。
当年高考报的是中文系,因历史考了个134分,按服从志愿调配为由被选到历史系,现想想也幸亏在历史系关了四年,多少有些“腐儒”味。历史作底料,自然浮不起来。《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是终于看进去的一本书,也知道了唯物史观之后还有国史观。当下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忙于接轨、交叉,但若少了史学视野,也少了一股定力与国气。毕竟它不同于人类学起始关注的非西方小型、无文字的异文化社会。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