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首例神话传说著作权案 民间文学遭法律尴尬

对桐柏、泌阳关于盘古神话之争


中国民协副主席夏挽群认为——行政区划不能切割古文化


新浪新闻中心 2008年08月21日08:02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张体义



  本报讯 日前,桐柏县、泌阳县几位文化工作者为一本名为《盘古神话》的书产生了纠纷。这原本是一起关于个人著作权或署名权的官司,想不到却再次引起了一些人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简称“民协”)2005年分别命名两地为中国盘古文化之乡和中国盘古圣地的质疑。针对这个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夏挽群。

  一个盘古文化,为什么要两地都命名呢?夏挽群介绍说:“命名民间文化之乡遵循的是民俗学的标准,而不使用历史学的标准。从历史学来判断,某事发生在某时某地,必须是唯一的。而神话、传说、故事这种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俗的范畴,就不能强调其唯一性,这是由民间口承文学的基本特征决定的。桐柏、泌阳是河南两个紧紧相邻的县域,同属盘古文化圈,两地盘古文化的遗存同样丰厚,都有广泛的民间基础,这在全国民俗学界都是公认的事实。如果一定要用当代的行政区划来切割这么一个古老文化,判断出孰真孰伪,那将是极其荒唐可笑的事情。更何况盘古神话群在其他省份,甚至东南亚都有分布。中国民协在考察中国民间文化之乡遇到这种情况时,运用的是资源共享原则。如果这种文化事项具有重大文化保护价值与开发价值,符合命名的条件和标准,经地方政府申报、国家级专家组考察认可,可以由几个地域共同享用同一个文化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民协和省民协严格坚持了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原则,这件事情只与文化有关,与金钱无涉。”

  民间文化为什么会到处流传呢?夏挽群分析说:“一是因为远古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二是神话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广为流布,覆盖面十分广阔,在流传的过程中常常在不止一个地方落地生根,与这个地方的历史人物、事件、山川和地方特异标志相结合,从而实现本土化。特别是一些著名神话,大都可以在全国多个地方找到与它相关的村落、遗址、风俗、信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集中的群落。当地百姓从感情和直观上都认为这个神话故事就发生在本地,是真切可信的。这种现象正是神话特殊魅力之所在,并且在人类口头文学中普遍存在,比如伏羲、女娲,乃至梁祝、牛郎织女、白蛇许仙、孟姜女哭长城等,在全国都有不止一个的群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