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千万次庆典专栏中开设了一个建议专版,好多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多少回音,是不是与报喜不报忧的国情特色有关?无知者无畏,斗胆提两条建议:
一是学习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模式,网络论坛会议可以搞搞的。当然这需要提前准备,定好主题,邀请好学者,安排好时间程序。
这也是网络平台的一大优势,也是民俗学论坛扩大影响、团结同仁、促进学科深层探讨争鸣的有利途径,同时对民俗学爱好者、研究生也是一种启蒙、提高、观摩的良机。也是节约成本、与时俱进的民俗学发展新模式。
另外也是提升论坛品质的有效路径,无庸讳言,当下论坛中讨论民俗学前沿学术问题不多,参与讨论的资深学者不是很多,缘由可以理解,曲高和寡,习惯使然、组织不力等等因素。网络论坛会议可以成为弥补这一短板的良药。
二是关于志愿者团队的招募与聘任的问题,现今虽仍有一大批甘于奉献、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但因没有建立起相关的聘任机制,还是有青黄不接之忧,一些高校、版块的版主问题依然突出。
现在论坛的依托还是以高校民俗学学位点为主,不少坛友也是以报考民俗学、下载相关资料为主。不知有没有机会成立一个高校民俗学联盟,不定期进行沟通联系,从而通过网络加强彼此联系,既可促进民俗学学科可持续发展,也可大大提升本网站的生命力。高校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老师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也是体制使然。不知国内有没有民俗学高校联盟性质的机构或会议,如果有可以作为最好的根据地;如果没有,一年一度的民俗学年会也是个不错的载体,可以单独召开民俗学论坛高校联盟会议,大家可以坐下来共同探讨合作共赢的机制。
把老师详细版本搬过来咯。